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2节 法家欢喜儒家悲

第2节 法家欢喜儒家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07 更新时间:2024/1/17 16:59:42

第2节法家欢喜儒家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

>赢政刚刚即位时,就把法家的政治观点作为秦国的国策。一时间,秦国变得异常强大,不仅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六个老对头,在国内也是实行恐怖统治,于是有了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故事。

>

>可以说,这与李斯的法家人士的身份是有相当大关系的。李斯是法家的一位重量级人物,也是对秦始皇通知思想影响最大的谋臣。

>

>但是,秦始皇时代,李斯并不是法家学派最有成就的人物。当时法家的掌门人是李斯的师哥,韩非子

>

>韩非子是战国后期韩国的王族,但是他没有赶上好日子,韩国本来就是当时七国中最为弱小的,韩非子的时候就老被秦国欺负,他这个贵族当得憋气。

>

>但是韩非子并非花花公子类的贵族,他年青时候跟着荀子老先生学习治国的大道理,因此可以说在国家政治方面还是很有见解的。

>

>同时,他还是一位很有爱国心的贵族人士,看到自己的祖国这么被人蹂躏,他可不甘心。于是直接上书给韩国国王提建议,在上书中韩非子建议韩国效仿秦国,也来个全国大变法,但是很不幸,国王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

>韩非子这个人有点儿小毛病,确切地说是生理上有些缺陷。他感觉自己说话不利落,口吃的毛病给自己陈述观点带来很大的不方便,但是,他在另一方面却是很有天分,就是写书立说。

>

>他是个聪明人,看到自己的观点不被采纳,与其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如扬长避短、著书立说来个曲线救国。

>

>说干就干,他根据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社会状况,写出了《五蠹》、《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政治论文,辑为《韩非子》一书。

>

>但是,很不幸这本书出版之后,一直不受到当局的重视,看来韩非子的曲线救国方略又要宣告失败了。

>

>也是机缘巧合,恰巧这个时候有人把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

>

>赢政本来就是个果断勇武的人,平时最讨厌那些唧唧歪歪的花边文学和无病呻吟的文人政论,韩非子的书写的大气而且也很有意思,第一次看到这种出版物的赢政这才发现自对读书并非没有乐趣,韩非的书他看得都入迷了。

>

>有一次,赢政正在看韩非子的《说难》,恰巧李斯有事过来禀报,但是赢政看书太入神了,不但没有看见李斯这个大活人,看到精彩的地方把桌子一拍就说:“好啊,我要见到这作者的话如果能和他做朋友,就是死也不算遗憾了。”

>

>李斯当时吓了一跳,镇静下来之后看到赢政手里拿的是韩非子写的书,他就赶紧讨好说:“这是韩非子撰写的书。”

>

>秦王心想这些道理讲得真是好,如果被韩国利用了,那么韩国这个弹丸之地很可能强大起来,自己再动手就可能会费不少劲,打仗宜早不宜迟,说动手就动手,于是赢政就派军攻打韩国。

>

>起初韩王不重用韩非,等到这个时候看到情势吃紧,才派遣韩非出使秦国。

>

>韩非子来到秦国,拜见了秦王嬴政。

>

>虽然韩非子这个人口角不利索但是人家长得还是对得起观众的,在当时也是一位帅哥级人物。

>

>韩非子终于在秦国金碧辉煌的宫殿里见到这位令六国闻风丧胆的君王了,这次他要好好表现自己,把自己学说中的经典一下子都拿了出来,他这是要搬老底儿,要引起秦王的重视。

>

>韩非子学说的基石在于他将儒家孔子孟子倡导的“忠孝”体系完全打碎,以人趋利避害的自然属性“恶”作为学说的逻辑起点。

>

>既然人出生下来就是恶的,那么儒家规定的那些传统道德就不能约束人的行为,为此他的重新找到一种新的规范来支持自己的学说,那么韩非子找到了吗?

>

>他找到的这个规范就是法律,可以说韩非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倡法治的政治家。

>

>在他看来,君臣关系只是一种互相利用的买卖关系。君卖官爵,臣卖智力,他们之间的利害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

>他的这些学说既新奇又好玩,因此在当时的秦国很流行。

>

>但是在战国时代,教育毕竟没有普及,而且印刷出版事业发展缓慢,所以文字宣传只是一种辅助式的手段。

>

>基于这种种限制,那时最重要的游说工具,当然还是面对面地交谈。语言加上表情、气氛所产生的效果相比较而言具有较大的说服力。

>

>所以秦王看到韩非的文章和他的治国理念,显然和政治实践产生巨大的共鸣,就有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倾慕之心。

>

>这次终于见到自己崇拜已久的大作家见大政治家了,赢政不免喜形于色,可惜并不能和他自由交谈。本来就口吃的韩非因为激动紧张等因素变得更加口齿不清,这就使秦王的倾慕转为失望,这种落差之大,使得秦王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

>

>没想到写出这么凌厉的文字的作者竟然这样嗦,赢政大失所望。但是他不能放韩非归去,一旦放虎归山必将后患无穷。

>

>话说亲王赢政把韩非子好歹留在了秦国,这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

>原来韩非子背后有一双嫉妒眼睛正在盯着他,这双眼睛的主人就是他的同门师弟李斯。

>

>李斯这个人是有点儿小肚鸡肠,但是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己到底几斤几两他还是知道的。当年一起跟着荀子学习时,韩非子的本事李斯就领教了,对这个师哥他可是又佩服又嫉妒。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按照韩非子的天分,绝对用不了俩月他李斯就得给师哥牵马。

>

>于是,李斯的诡计就出来了,人都是被逼得,要是让你韩非子有法过我李斯就没法过了。

>

>他秦王面前底毁他说:“韩非子这个人我了解,他是韩国的贵族子弟。现在大王要吞并各国,韩非子到头来还是要帮助韩国而不帮助秦国,这是人之常情啊。如今大王不任用他,在秦国留的时间长了,再放他回去,这是给自己留下的祸根啊。不如给他加个罪名,依法处死他。”

>

>这时候刚刚读完韩非子的《存韩》篇的赢政听了李斯的话恍然大悟,觉得李斯这些话切中要害,于是准奏,下令给韩非治罪。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及笄之年】及笄之年是多少岁?及笄怎么读及笄和将笄区别

舜是谁?舜帝简介

王献之的故事

标签: 儒家

更多文章

  • 秦始皇陵地宫飞雁之谜:秦陵地宫果真有飞雁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飞雁

    秦始皇陵地宫飞雁之谜:秦陵地宫果真有飞雁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陵地宫飞雁之谜:秦陵地宫果真有飞雁吗?秦始皇陵自被发现之日起,一直处于还未挖掘的状态,不知是出于保护遗迹,还是怕皇陵内部机关重重。秦地宫内有哪些珍贵的随葬品?千百年来由此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地宫飞雁就是一个十分迷人的

  • 第十九节 子楚适嗣――阳翟巨贾吕不韦奇谋立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巨贾

    第十九节子楚适嗣――阳翟巨贾吕不韦奇谋立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秦孝文王继位。秦孝文王名柱,又名式,为秦昭王之子。他最初被封为安国君,公元前265年被立为太子。秦孝文王即位时已经53岁了,登位后,追尊其生母唐八子为唐太后,与秦昭王合葬一处。由于秦昭王的威望,韩国的国

  • 揭密:盗墓者供拜秦始皇的惊人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揭密

    揭密:盗墓者供拜秦始皇的惊人内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到反盗墓,曹操其实并不是这方面的权威,秦始皇才是。为什么盗墓者要拜秦始皇?说来挺吓人的!秦始皇这个人,凡读过书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他姓嬴,名政,“家谱”上记载,他是秦庄襄王的儿子,母赵姬。但坊间一直认为嬴政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的种,赵姬本是吕的

  • 项伯为什么要杀人?项伯杀人是被谁利用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要杀

    项伯为什么要杀人?项伯杀人是被谁利用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项伯杀人我们常常说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要知恩图报,即使那只是微小的帮助也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这句话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如果以前帮助过自己的人是想请求自己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难道也要去做吗?这显然是不应

  • 他与太后私通,害怕被杀,想出一妙计,让别人背了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妙计

    吕不韦和子楚这个大秦抵押在赵国的公子没什么纯洁的阶级友谊,成语奇货可居就说明了问题,吕不韦是战国时代最大的商人之一,资本要追求最大利润,他不惜千金替子楚运作,带着很强的功利性,无非最终让子楚上王位,他才能取得一本万利的收益。至于赵姬肯定是美女一个,不然子楚不会一见她的面就流哈喇子,你说吕不韦喜欢她也

  • 白话二十四史之陈涉世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话

    白话二十四史之陈涉世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次停止耕作来到田埂上,心中惆怅愤恨了很长时间,说:“如果将来富贵了,互相都不要忘记。”其他受雇佣的人笑着回答说“你是受雇替人耕地的人,怎么可能富贵呢?”陈涉叹息

  • 地下兵团仅有一都尉 秦俑统帅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俑

    地下兵团仅有一都尉秦俑统帅究竟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于秦军的内部编制,秦始皇兵马俑揭开的谜团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细节至今仍然无从知晓。在世界军事史上,秦军很可能最早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军衔体系。它的组织和管理已经很接近今天的军队了。这种等级森严、井然有序的体制使秦军的作战效率要远高于其它诸

  • 第七章 西汉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汉

    第七章西汉盛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统治方针的改变汉景帝死后,他的第九个儿子刘彻,继承了汉家的皇位。这就是历史上的汉武帝。刘彻本非嫡长子,然而机遇与受宠,使这位皇子一步登天。他4岁时立为胶东王,后来改立为皇太子,16岁那年即皇帝位,称得上少年得志了。汉武帝像汉

  • 考古发现:秦始皇陵5件珍贵文物首次亮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首次

    考古发现:秦始皇陵5件珍贵文物首次亮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兵马俑”泡钉俑“首次对外展出8日是中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考古工作者手札:2009―2012秦始皇帝陵考古纪实》展览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幕,“将军俑”、“御手俑”等5件珍贵文物首次公开亮相。自上世纪70年代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以来,5

  •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是什么?科学技术又有何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又有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是什么?科学技术又有何发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汉时期的文化第一个特点是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秦朝建立统一国家,汉朝独尊儒术建立统一思想文化,同时秦汉又是多民族国家,所以统一与多样化相结合。第二是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第三,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属于第一世界的发达国家。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