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华第一勇士”: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大将军蒙恬

“中华第一勇士”: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大将军蒙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66 更新时间:2024/1/16 6:53:02

“中华第一勇士”: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大将军蒙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汉族,祖籍齐国,山东人。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说到蒙恬和匈奴的关系,好像就是上天注定的势不两立。蒙恬生活的年代,边境经常受到逐渐强大起来的匈奴的掠夺,秦政权受到威胁。而且,在秦尚未统一六国前,匈奴就常掠夺内地人民的牲畜、财产,与其相邻的燕、赵、秦等国更是深受其害。尤为严重的是,在秦征伐六国的最后阶段,匈奴乘机占领了河套地区,即所谓的“河南地”。这给心怀忠君爱国抱负的蒙恬以很大的施展空间。在随后的河套战场上,这位中华第一勇士让匈奴尝尽屡战屡败的滋味。

战国末年,烽烟四起,秦国以一国之力,横扫中原六国,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在中原混战的同时,中国的北方一直活跃着一个善于骑射凶悍无比的民族――匈奴,他们利用中原战乱之机,不断骚扰北方各国。在秦统一中原的同时,他们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的安全。成为整个帝国最后的心腹之患。就在此时,秦始皇派出一名大将北击匈奴,这就是名将蒙恬。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以蒙恬为帅,统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在黄河之滨,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蒙恬率领的军队以锐不可当的破竹之势,在黄河上游(今宁夏和内蒙古河套一带地区),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汉代贾谊就评价当时匈奴的状态说:“不敢南下而牧马。”

蒙恬仅一战就将彪悍勇猛的匈奴重创,使其溃不成军,四处狼奔。匈奴几十年不敢进汉地,蒙恬功至高也。蒙恬统率重兵坐镇上郡(今陕西榆林市境内),为加强河套地区的防线,在河套黄河以北(今内蒙古乌拉山一带),筑亭障,修城堡,作为黄河防线前哨阵地。进过这次战斗,给北方带来了十几年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河套地区的开发创造了条件。蒙恬勇敢作战、出奇制胜、击败匈奴的大战,是他一生征战的最大的一次战绩,人们称赞他是“中华第一勇士”。蒙恬载于史册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将帅之材,他的许多才能都是当时其他的将领所难以比拟的。蒙恬的这种才华,事实上在整个秦国是首屈一指,没有人能赶得上他,甚至秦国的丞相李斯也自叹:“蒙恬将军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超过我。”

从纯军事的角度来分析这场战役,我们相信那一定是与汉朝反击匈奴不同的一种战法。因为秦朝并没有汉朝那样多的战马,骑兵的数量远远少于汉朝。这就注定了秦国的攻击还是以步骑和战车相结合的战法为主的。《史记》中曾记载:秦以战车开路,箭矢如蝗,步骑大军随后掩杀,匈奴大溃。可见这是一种以重装战车为主的战法。秦在战役中有一个最核心的武器,就是弩。弩当时是中原人所特有的武器,匈奴人是没有弩的。因为弩事实上是代表着当时军事气数的高峰,秦的重装战车体型高大,上载各式弩箭,发射起来密集如雨。其效果就如今天的坦克,单一兵种的匈奴又怎能不大溃。

汉朝反击匈奴打了20年,通过倾国之力的漠北会战才解除了匈奴的威胁。而秦国只经此一战,就将匈奴重创。当然两者也不可同等而论,秦时的匈奴控制区域只有汉朝时三分之一大,实力也比伊稚邪时代弱小得多。另一个取胜匈奴的重要原因就是蒙恬的个人军事指挥才能。从蒙恬个人角度来说,他出生在将门,从小就受到了忠君爱国思想的浓厚熏陶。再加上他祖父、父亲都是秦国将军,为国效忠和带兵打仗是家常便饭。因此,他在思想上就已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安危紧紧的绑在了一起。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战,这样的精神和力量是可想而知的。

此外,他在驻守边防的时候对匈奴的战法极其熟悉,并专门针对匈奴研究出了对付他们的战术方法。这些都为他一战定乾坤,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样一个功勋卓越、才华出众的战将,却没有想到,在他的背后一直隐藏着一个与他对立的集团,在秦始皇病死后,蒙恬在他们的阴谋策划下无辜惨死。这个集团篡夺了秦帝国的政权,也改写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沉寂的反义词

镇定的反义词是什么?镇定的意思是什么?镇定的近义词是什么?

王母娘娘简介

标签: 大将军

更多文章

  • 第2节 法家欢喜儒家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儒家

    第2节法家欢喜儒家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赢政刚刚即位时,就把法家的政治观点作为秦国的国策。一时间,秦国变得异常强大,不仅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六个老对

  • 秦始皇陵地宫飞雁之谜:秦陵地宫果真有飞雁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飞雁

    秦始皇陵地宫飞雁之谜:秦陵地宫果真有飞雁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陵地宫飞雁之谜:秦陵地宫果真有飞雁吗?秦始皇陵自被发现之日起,一直处于还未挖掘的状态,不知是出于保护遗迹,还是怕皇陵内部机关重重。秦地宫内有哪些珍贵的随葬品?千百年来由此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地宫飞雁就是一个十分迷人的

  • 第十九节 子楚适嗣――阳翟巨贾吕不韦奇谋立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巨贾

    第十九节子楚适嗣――阳翟巨贾吕不韦奇谋立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秦孝文王继位。秦孝文王名柱,又名式,为秦昭王之子。他最初被封为安国君,公元前265年被立为太子。秦孝文王即位时已经53岁了,登位后,追尊其生母唐八子为唐太后,与秦昭王合葬一处。由于秦昭王的威望,韩国的国

  • 揭密:盗墓者供拜秦始皇的惊人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揭密

    揭密:盗墓者供拜秦始皇的惊人内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到反盗墓,曹操其实并不是这方面的权威,秦始皇才是。为什么盗墓者要拜秦始皇?说来挺吓人的!秦始皇这个人,凡读过书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他姓嬴,名政,“家谱”上记载,他是秦庄襄王的儿子,母赵姬。但坊间一直认为嬴政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的种,赵姬本是吕的

  • 项伯为什么要杀人?项伯杀人是被谁利用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要杀

    项伯为什么要杀人?项伯杀人是被谁利用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项伯杀人我们常常说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要知恩图报,即使那只是微小的帮助也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这句话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如果以前帮助过自己的人是想请求自己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难道也要去做吗?这显然是不应

  • 他与太后私通,害怕被杀,想出一妙计,让别人背了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妙计

    吕不韦和子楚这个大秦抵押在赵国的公子没什么纯洁的阶级友谊,成语奇货可居就说明了问题,吕不韦是战国时代最大的商人之一,资本要追求最大利润,他不惜千金替子楚运作,带着很强的功利性,无非最终让子楚上王位,他才能取得一本万利的收益。至于赵姬肯定是美女一个,不然子楚不会一见她的面就流哈喇子,你说吕不韦喜欢她也

  • 白话二十四史之陈涉世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话

    白话二十四史之陈涉世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次停止耕作来到田埂上,心中惆怅愤恨了很长时间,说:“如果将来富贵了,互相都不要忘记。”其他受雇佣的人笑着回答说“你是受雇替人耕地的人,怎么可能富贵呢?”陈涉叹息

  • 地下兵团仅有一都尉 秦俑统帅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俑

    地下兵团仅有一都尉秦俑统帅究竟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于秦军的内部编制,秦始皇兵马俑揭开的谜团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细节至今仍然无从知晓。在世界军事史上,秦军很可能最早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军衔体系。它的组织和管理已经很接近今天的军队了。这种等级森严、井然有序的体制使秦军的作战效率要远高于其它诸

  • 第七章 西汉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汉

    第七章西汉盛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统治方针的改变汉景帝死后,他的第九个儿子刘彻,继承了汉家的皇位。这就是历史上的汉武帝。刘彻本非嫡长子,然而机遇与受宠,使这位皇子一步登天。他4岁时立为胶东王,后来改立为皇太子,16岁那年即皇帝位,称得上少年得志了。汉武帝像汉

  • 考古发现:秦始皇陵5件珍贵文物首次亮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首次

    考古发现:秦始皇陵5件珍贵文物首次亮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兵马俑”泡钉俑“首次对外展出8日是中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考古工作者手札:2009―2012秦始皇帝陵考古纪实》展览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幕,“将军俑”、“御手俑”等5件珍贵文物首次公开亮相。自上世纪70年代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以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