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最浪漫的“裸婚”:司马相如凤求凰卓文君

历史上最浪漫的“裸婚”:司马相如凤求凰卓文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04 更新时间:2023/12/21 3:56:31

历史上最浪漫的“裸婚”:马相如凤求凰卓文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司马相如本来是个有才华的穷小子,因一曲《凤求凰》赢得了“巴蜀第一美女”卓文君的心,但卓文君父亲不同意,两人裸婚私奔,日子清苦而甜蜜,后卓父心疼女儿,给了他们一笔钱。

>司马相如除了一身的才气,可以说一无所有,典型的“裸婚”。大凡“裸婚”者,都有一个很优美、很烂漫的故事,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也是如此。

>

>这一年,司马相如外游归川,回来的路上路过临邛。临邛县令久仰司马相如之名,恭请至县衙,连日宴饮,写赋作文,好不热闹。

>

>此事惊动了当地富豪卓孙。卓王孙原是赵人,秦人移民时迁来临邛,以冶铁致富,家有万金,奴仆千人,听说来了个才子司马相如,也想结识一下,以附庸风雅。但他仍摆脱不了商人的庸俗,故而实为请司马相如,但名义上却是请县令王吉,让司马相如作陪。司马相如本看不起这班无才暴富之人,所以压根没准备去“陪宴”。

>

>到了约定日期,卓王孙尽其所能,大排宴席。县令王吉因平日依仗卓王孙钱财之事甚多,所以早早就到了,但时辰早过,司马相如却没有来,卓王孙如热锅蚂蚁一样,王吉只好亲自去请。

>

>司马相如正在高卧独饮,驳不过王吉面子,来到卓府,卓王孙一见穿戴,心中早已怀瞧不起之意,心想自己是要脸面之人,请来的却是这样一个放荡无礼之辈。

>

>司马相如全然不顾这些,大吃大嚼,只顾与王吉谈笑,早把卓王孙冷在一边。

>

>忽然,司马相如听到内室传来凄婉的琴声,那琴声不俗,司马相如一下子停止了说笑,倾耳细听起来。

>

>卓王孙原被冷在一边,讪讪地无意思,今见琴声引住了这位狂士,于是夸耀说这是寡女卓文君所奏。司马相如早已痴迷在那里,忙请求让卓文君出来相见。卓王孙经不住王吉窜掇,派人唤出卓文君。

>

>司马相如一见卓文君,两眼直勾勾愣在那里,他万万没想到这俗不可耐的卓王孙竟有这般美丽高雅的女儿。于是要过琴来,弹了一曲《风求凰》向卓文君表达爱意。卓文君心里明白,爱慕司马相如的相貌和才华,当夜私奔到司马相如处,以身相许。经过商量,两人一起逃回成都。

>

>卓王孙知道后,气得暴跳如雷,又是骂女儿不守礼教,又是骂司马相如衣冠禽兽,发誓不准他们返回家门。

>

>卓文君随司马相如回到成都后才知道,她的夫君虽然名声在外,但家中却很贫寒。万般无奈,他们只好返回临邛,硬着头皮托人向卓王孙请求一些资助,不料,卓王孙破口大骂:“我不治死这个没出息的丫头就算便宜她了,还想要我接济,一个子儿也不给!”

>

>夫妇俩听说父亲的态度如此坚决,心都凉了半截儿,可是眼下身无分文,日子可怎么过呢?到底她们俩都有“才”,很快想出了一个“绝招”。

>

>第二天,司马相如把自己仅有的车、马、琴、剑及卓文君的首饰卖了一笔钱,在距卓府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屋子,开了一个小酒铺。

>

>司马相如穿上伙计的衣服,卷起袖子和裤腿,像酒保一样,又是擦桌椅,又是搬物件;卓文君穿着粗布衣裙,忙里忙外,招待来客。

>

>酒店刚开张,就吸引了许多人来。这倒不是因为她们卖的酒菜价廉物美,而是前来目睹这两位远近闻名的落难夫妇。司马相如夫妇一点也不感难堪,内心倒很高兴,因为这正好达到了他们的目的给顽固不化的老爷子现现眼。

>

>很快,临邛城里人人都在议论这件事,有的对这一对夫妇表示同情,有的责备卓王孙刻薄。卓王孙毕竟是一位有身份、有脸面的人物,十分顾忌流行一时的风言风语,居然一连几天都没有出门。

>

>有几个朋友劝卓王孙说:“令爱既然愿意嫁给他,就随她去吧。再说司马相如毕竟当过官,还是县令的朋友。尽管现在贫寒,但凭他的才华,将来一定会有出头的日子,应该接济他们一些钱财,何必与他们为难呢?”

>

>这样一来,卓王孙万般无奈,分给卓文君夫妇仆人百名,钱财百万,司马相如夫妇大喜,带上仆人和钱财,回成都生活去了。

>

>司马相如婚后进入上升期,汉武帝下诏将其召入宫内,两人暂别,五年后,卓文君终于盼来一封家书,却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家书。

>

>文君反复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数字中无“亿”,表明已对她无“意”。悲愤之中,卓文君用这数字写了一封回信:“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

>司马相如对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一连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感到惭愧,觉得对不起妻子,最终把文君接到长安。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气势磅礴的意思是什么?

永乐大典

【迸溅】的意思是什么?【迸溅】是什么意思?

标签: 司马相如

更多文章

  • 秦朝灭亡后 嬴氏一族的人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的人

    回答这问题前先根据史料谈谈秦始皇的姓氏,算是这个问题的一个知识拓展吧!一、扒一扒秦始皇姓氏在《史记》中,司马迁谈到秦始皇的姓氏,有三个:第一个姓嬴,见于《史记·秦本纪》。司马迁引用周孝王的话,说:“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接着,司马迁又说:“邑之

  • “中华第一勇士”: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大将军蒙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将军

    “中华第一勇士”: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大将军蒙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汉族,祖籍齐国,山东人。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说到蒙恬和匈奴的关系,好像就是上天注定的势不两立。蒙恬生活的年代,

  • 第2节 法家欢喜儒家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儒家

    第2节法家欢喜儒家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赢政刚刚即位时,就把法家的政治观点作为秦国的国策。一时间,秦国变得异常强大,不仅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六个老对

  • 秦始皇陵地宫飞雁之谜:秦陵地宫果真有飞雁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飞雁

    秦始皇陵地宫飞雁之谜:秦陵地宫果真有飞雁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陵地宫飞雁之谜:秦陵地宫果真有飞雁吗?秦始皇陵自被发现之日起,一直处于还未挖掘的状态,不知是出于保护遗迹,还是怕皇陵内部机关重重。秦地宫内有哪些珍贵的随葬品?千百年来由此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地宫飞雁就是一个十分迷人的

  • 第十九节 子楚适嗣――阳翟巨贾吕不韦奇谋立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巨贾

    第十九节子楚适嗣――阳翟巨贾吕不韦奇谋立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秦孝文王继位。秦孝文王名柱,又名式,为秦昭王之子。他最初被封为安国君,公元前265年被立为太子。秦孝文王即位时已经53岁了,登位后,追尊其生母唐八子为唐太后,与秦昭王合葬一处。由于秦昭王的威望,韩国的国

  • 揭密:盗墓者供拜秦始皇的惊人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揭密

    揭密:盗墓者供拜秦始皇的惊人内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到反盗墓,曹操其实并不是这方面的权威,秦始皇才是。为什么盗墓者要拜秦始皇?说来挺吓人的!秦始皇这个人,凡读过书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他姓嬴,名政,“家谱”上记载,他是秦庄襄王的儿子,母赵姬。但坊间一直认为嬴政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的种,赵姬本是吕的

  • 项伯为什么要杀人?项伯杀人是被谁利用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要杀

    项伯为什么要杀人?项伯杀人是被谁利用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项伯杀人我们常常说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要知恩图报,即使那只是微小的帮助也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这句话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如果以前帮助过自己的人是想请求自己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难道也要去做吗?这显然是不应

  • 他与太后私通,害怕被杀,想出一妙计,让别人背了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妙计

    吕不韦和子楚这个大秦抵押在赵国的公子没什么纯洁的阶级友谊,成语奇货可居就说明了问题,吕不韦是战国时代最大的商人之一,资本要追求最大利润,他不惜千金替子楚运作,带着很强的功利性,无非最终让子楚上王位,他才能取得一本万利的收益。至于赵姬肯定是美女一个,不然子楚不会一见她的面就流哈喇子,你说吕不韦喜欢她也

  • 白话二十四史之陈涉世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话

    白话二十四史之陈涉世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次停止耕作来到田埂上,心中惆怅愤恨了很长时间,说:“如果将来富贵了,互相都不要忘记。”其他受雇佣的人笑着回答说“你是受雇替人耕地的人,怎么可能富贵呢?”陈涉叹息

  • 地下兵团仅有一都尉 秦俑统帅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俑

    地下兵团仅有一都尉秦俑统帅究竟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于秦军的内部编制,秦始皇兵马俑揭开的谜团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细节至今仍然无从知晓。在世界军事史上,秦军很可能最早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军衔体系。它的组织和管理已经很接近今天的军队了。这种等级森严、井然有序的体制使秦军的作战效率要远高于其它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