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胜吴广起义的主因:一场能够在秦朝致命的大雨

陈胜吴广起义的主因:一场能够在秦朝致命的大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19 更新时间:2024/1/17 2:50:57

陈胜吴广起义的主因:一场能够在秦朝致命的大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这是秦二世元年的七月,胡亥继承大统才几个月时间,他还没有把大好河山好好游览,一场致命的雨就在楚地稀里哗啦下个不停。

雨把陈胜、吴广的心给下毛了。此时他们两人正奉命押运粮食到安徽蕲县去,如果误期,按照大秦法律他们将被处死——这法律也太不给人活路了,把不可抗力因素也作为处死人的一个原因。

只有反了。

不得不反了。

反了,可能还有活路;不反,只有死路一条。

但是真正造反是需要大公无私的理由的,如果仅仅为了自己活命,天下人是不会跟他们走的。陈胜、吴广想起了一个人——扶苏。还想起了另一个人——原楚国统帅项燕。如果这两人在,天下将不会如此残暴。

为拥戴扶、项二人揭竿而起——这是陈胜、吴广的认同,也必定是天下人的认同!

陈胜、吴广猜得没错,天下人果然认同了。不久之后,武臣自封为赵王,魏咎自封为魏王,田詹自封为齐王,当然还少不得那著名的刘邦、项羽揭竿而起,他们日后取代陈胜、吴广,真正在历史的聚光灯下粉墨登场了。

胡亥惊骇地发现,几乎是一夜之间,大秦又回到了分崩离析的战国时代。作为一个职业的美食家和猎色者,胡亥对这样的局面束手无策。他的人生不属于这样的时刻,他第一次觉得,屁股下的龙椅是如此的发烫,烫得他一刻都不想再坐下去了。

但是坐龙椅容易,下龙椅难。大秦虽大,如果江山易手,怕是没有他胡亥的葬身之地。胡亥勉力支撑着,希望局势早日安定下来。不过事与愿违,局势非但没有安定下来,反而如火如荼了。在第二年的冬天,陈胜的身边竟聚集了几十万人马,由一个叫周章的人率领着,一路浩浩荡荡,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到了骊山陵的东区。这让胡亥慌乱不已:禁卫军团只有区区几万人,这两年由于互殴又死了不少,怎么阻挡陈胜大部队的进攻呢?

关键时刻,财税官章邯献计了:骊山陵做苦工的前大秦官兵还有七十万人呢!此时不用更待何时?皇上不如大赦天下,一方面可以收人心,另一方面有了救国之本。

胡亥同意了。当然在他心中,他不是没担心过这些苦大仇深的苦工们会在阵前反戈一击。但是人生走到这般田地,一切赌的都是运气了。

胡亥这一回运气不错。七十万苦力虽然军事训练不足,但老秦人天生就是职业军人,具有专业精神。他们发起狠来,威力还是惊人的。结果是,周章的大部队被击溃了。咸阳的危机终于解除。

咸阳的危机解除了,不等于一个王朝的危机就此解除。在秦王室内部,一场党同伐异的大清洗运动在迅雷不及掩耳地进行。赵高突然对李斯发难?说此次叛乱以楚地最为严重,李斯作为楚人,逃脱不了嫌疑。特别是李斯的儿子李由,一直以来管辖着陈胜等起兵的地方,陈胜造反,李由是什么态度,他在其中又起什么作用,为了帝国的安全,这一切不能不查。

李斯感到百口莫辩。在历史的责难面前,个人经常会百口莫辩,这是历史的不由分说。李斯被下狱了。李斯下狱,对于郎中令赵高来说,只是万路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的目标是置其死地。赵高准备拉更多的人进来一起做一个局,以坐实李斯的死罪。他诬蔑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串通李斯谋反。这两人大呼冤枉,以死明志,但这一切都未能阻挡?高搞死李斯的决心和意志。李斯最后被腰斩了,弃尸于市。

一个王朝重要的开创者之一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但李斯之死被隐藏在胜利的喜悦之下,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是一个王朝的回光返照。特别是郎中令赵高,那真是高兴大发了。试看今日之天下,又有谁是他的对手。赵高甚至在考虑这样的问题:摧毁李斯易如反掌,摧毁胡亥是不是也易如反掌呢?这是一个大胆的想象,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想象。赵高简直要蠢蠢欲动了。

但是一个消息让他感到了败兴。

章邯不再进攻了。

因为没有粮草。

李斯一死,这条帝国?生命补给线就断了。因为这事一向是他李斯在抓。关于粮草怎么调度的问题,郎中令赵高是两眼一抹黑。

在历史的节点上,一个大人物之死,往往会牵动全局。有句话是怎么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赵高一声叹息:这李斯看来还真是个大人物,没有了他,大秦帝国就玩不转了。

但赵高决不承认自己的无能。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我绕着走还不行吗?赵高对章邯补充粮草的祈求置之不理,反而指责他怠兵。章邯的派遣官司马欣回来告诉章邯:赵高用事于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矣!章邯心寒了,终于下令:部队不再进攻,以自保为第一要义?以吃饱饭为当前第一诉求。

好在不久之后,大将王离看不下去,想办法弄了些粮草去支援章邯,这支大秦第一军团才没有饿死或阵前倒戈。他们在吃饱饭之后,开始挥师北上攻打已经宣布独立的赵国。历史的剧情在经过短暂的中场休息后又轰隆隆演将下去。一个名垂千古的地名在此时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为一个王朝扑朔迷离的命运走向添加了些许新鲜的看点。

推荐阅读: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

【迸溅】的意思是什么?【迸溅】是什么意思?

慌张的反义词是什么

标签: 陈胜吴广

更多文章

  • 始皇宠臣赵高的故事:沙丘剪除异己,指鹿为马秦宫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指鹿为马

    第一节始皇宠臣赵高,是秦始皇身边的一个太监,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身份卑微的人,却改变了历史,他把秦始皇辛辛苦苦创立起来的大秦帝国转瞬间给断送了。按照秦始皇的设想,自己是始皇帝,往后的大秦基业要世世代代传下去,万世不变。但他做梦也没料到,因为这个自己宠信的太监,秦朝存在了仅十五年,二世即亡。赵高本是王室

  • 为何蒙恬被赵高害死之后秦朝跟着也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也就

    为何蒙恬被赵高害死之后秦朝跟着也就灭亡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他是秦朝名将,率领30万大军将称霸北方1000多年的匈奴赶出了河套地区。秦始皇在巡游的途中死去后,他也蒙冤自杀。他就是蒙恬,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名将。蒙恬长于武将之家,从小心怀大志,而且天资聪颖,熟读兵书。蒙恬最初只是一个审

  • 中国十大古墓:秦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雄伟

    中国十大古墓:秦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南依层层叠嶂、山林葱郁的骊山,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在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陵上封土原

  • 秦朝宰相李斯为什么能够忍受宦官赵高的欺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宦官

    秦朝宰相李斯为什么能够忍受宦官赵高的欺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李斯是个天分很高的人,佐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彪炳千秋。不过再聪明的人只要贪图利益,往往也会受辱。即使如李斯这样的人,也会被人忽悠的无可无不可。故事是这样的:当时秦始皇刚死,赵高想让胡亥做皇帝,但是又害怕丞相李斯不答应,于是对李斯说:始

  • 秦朝兵力部署失误,导致关中失守,成为短命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中

    秦朝兵力部署失误,导致关中失守,成为短命王朝各人都晓得秦国原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到秦王嬴政继位后,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前后攻灭关东六国,完成中原大一统,后北击匈奴、南并百越,树立了疆土绝后广大的王朝,也是中国史书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是谁能想到秦始皇身后,短短两年秦代就沦亡。不可能打赢六国的

  • 第3节 汉武帝:独尊儒术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儒术

    第3节汉武帝:独尊儒术第一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史记·儒林列传》与秦始皇大相径庭的是,汉武帝统治时期时期,把“罢黜

  • 怎么评价吕不韦?官至丞相,手握重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丞相

    吕不韦■官至丞相,手握重权公元前257年,秦军围困赵国邯郸,赵国欲处死子楚。紧要关头,吕不韦以600两黄金贿赂赵国的守城官员,才使子楚顺利逃离赵国。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因病去世,安国君继承王位,即秦孝文王。子楚成为太子。此时,子楚的夫人和儿子嬴政也回到了秦国。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去世,子楚继

  •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乌江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乌江自刎,这是千古流传、人人皆知的一个历史人物项羽的结局。但这个传说是否可信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思考,甚至连史学界都没有予以注意,一直都是沿袭旧说。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安徽定远一个中学老师写的文章,题目是《项羽究竟死于何地?》。他征引《

  • 项羽的失败是必然还是偶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项羽

    项羽的失败是必然还是偶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人人都识项羽,他的故事家喻户晓,霸王别姬也好,乌江自刎也好,亦有鸿门宴,甚至是他的失败。作为楚国项氏一族的后裔,他的命运从小就早已被决定。又加之以秦二世的暴政,推翻政权,促使人民安居乐业。这一切的一切早在他的心里根深蒂固。但是最终的结局大家都知道,

  • 秦始皇长子扶苏为何与丞相李斯结下梁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丞相

    秦始皇长子扶苏为何与丞相李斯结下梁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长子扶苏为何与丞相李斯结下梁子:作为秦始皇长子的扶苏,本应该继承秦始皇留下的伟业,为什么他年纪轻轻就自缢身亡?这和当时的丞相李斯又有什么关系,公子扶苏为什么和丞相李斯结下梁子?据说扶苏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更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