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盛世是什么样的?真相是什么

乾隆盛世是什么样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59 更新时间:2024/1/2 19:28:51

乾隆盛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一批英国人揭露了真相,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国家,前有贞观之治,后有康乾盛世,无一不在说明古代中国的强盛。

公元1793年,英国派出了第一个访华团来到中国。一直以来,英国人对这个东方的神秘国度非好奇,他们眼中的中国,就是马可波罗所叙述的那般:遍地都是黄金,遍地都是宝藏。然而,中国真的像马可波罗所说的那样,遍地都是黄金吗?

乾隆五十八年的夏天,英国的考察团来到了中国土地,却发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中国的许多百姓,别说是身穿绫罗绸缎了,就连粗衣麻布都算不上,这些人被清朝政府招募来伺候英国使团,为他们端茶倒水洗衣做饭。

英国人发现,这里的不少百姓都很消瘦,非常难找到像英国人一样“肥头大耳”的人,而且,中国的百姓看起来,也很不开心。据史料记载,伺候英国使臣的这些中国百姓,抢着吃英国人的残羹剩饭,对英国人的施舍更是千恩万谢,就连英国人用过的茶叶,他们也会乞讨来喝。

英国使团著作的《我看乾隆盛世》一书中这样写道:

无论时何地,我们都没有见到书上所说的“衣食无忧、富饶繁荣”的场景,有的只是丑陋不堪。除此之外,中国百姓住的房子都是茅草屋,很少有独栋小楼,像英国绅士住的那种舒适房,在中国是很少见的,这里处处都显露着落后的景象。

毫无疑问,乾隆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甚至,后世不少学者建议去除“之一”二字。不可否认,乾隆皇帝统治下的中国,与之前的几千年相比,是一个人口众多、国力最盛的时代。但是,与同一时代世界上的其他强国相比,又怎么会出现如此惨淡的景象呢?

原因是:乾隆时期的中国人的生活比欧洲人差远了。十四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并不比中国人富裕。他们的食物中很少有肉,多数时候就被一块面包和一碗浓代替了。即便如此,也能让英国农夫心满意足。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在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前期,英国农场一个普通雇佣工的三餐食谱,都会出现高营养的肉、蛋、奶,甚至,还能喝上啤酒,吃上鲜猪肉,比四百多年前的生活,已经提升了一大截。随着工业革命的结束,英国人的日子更好过了。

1808年,在一个普通农夫的家里,他们已经可以消费奶酪和黄油,甚至是英国的红茶。然而,再看看中国,乾隆时期的中国百姓吃的都是什么呢?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饮食都是以粗粮、青菜为主,很少有肉、蛋、奶。通常在春荒之际,还要摘野菜度日。

因此,乾隆时期常常会看到民众“吃糠咽菜”。据史料记载,十八世纪的时候,一位中国农户的全年总收入,只比得上一位英国农户的一年结。并且,很多时候中国农户还会负债,且一遇到天灾,很多家庭都经不住打击,纷纷破产了。

另外,英国使团还发现,乾隆盛世的“贫困”,不仅是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人权的丧失。据说,在英国使团抵达浙江沿海一带的时候,想找一个熟悉当地的人做领航员。当地的官员是满嘴爽快,可是,没有人愿意挣这份工钱,他们纷纷选择了退缩。

然而,中国的官员完全不顾及中国百姓的人权,对于中国的这些导,不是打就是骂,这在英国使团的眼里,是不敢相信的。因为,在那个时期,欧洲人的人权意识已经非常强烈了,甚至,早就深入人心了,像中国这样的情况在欧洲是不会出现的。

据说,公元1747年,普鲁士国想盖一座新的宫殿,恰好这座宫殿选在了平民的风磨街上,结果,在修建宫殿的过程中,就有民众提出了“抗议”,认为:修建的宫殿挡住了风,不利自己风磨的转动。磨坊的主人就向法院起诉了国王,最后是国王让步,对磨坊主做出了补偿。

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

乾隆皇帝统治的时期,就是十八世纪,这个时期是全世界人民的“转折”期。此时的欧洲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明也主要是靠“立宪法”和“代议制”去体现的,这无疑是将统治者关进了法律的“牢笼”,让他们面对同等的法律保护和制裁。

反观中国的乾隆时期,统治者却做着相反的事,乾隆执政六十年之久,却把中国的老百姓关进了“专制”的牢笼,所以说,“乾隆盛世”其实是有悖人类发展进步的产物。虽然,乾隆盛世的功绩卓越,也创造了空前的政治稳定,甚至,养活了当时足够多的人口,奠定了我国现今的版图。但是,他的“专制”,也为中华民族带来了精神上永久的创伤,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对比十八世纪世界的进步,乾隆统治的时代,无非是专注生存权力的盛世;对比中国历史,乾隆统治的时代,就是百姓权力被剥夺的最彻底的时代。此时的中国百姓,早已习惯了做奴隶,不仅听话,而且,忍耐度极高,以至于,导致他们无法擦亮双眼,去迎接世界大潮的变化。

由此可见,乾隆盛世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时代。

标签: 乾隆盛世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朝时宫庭画师毛延寿要在王昭君的画像上做手脚?使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宠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 ,王昭君,历史解密

    湖北省兴山县明妃村,三面环水,水光潋滟;一面环山,山青如黛。这是王昭君的故乡。王昭君吸山水之灵气,出落得丰姿绰约,楚楚动人。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十七岁的王昭君,被选入汉元帝宫中,为掖庭待诏。王昭君天生丽质,冰雪聪明,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真是“蛾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然而,被后世誉

  • 《水浒传》中林冲该真正恨谁?武松行侠仗义其实是被人利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一部《水浒传》里,若论最叫读者们火冒三丈的人物身份,必须要有“衙内”。几乎每个“衙内”,出场都是花天酒地,见到美丽女子就走不动路,坑起人来更毫无压力,借着家中老子的势力,出手就是抢男霸女。看得好些读者,都恨不得上去抽一耳光。不过,如果细细看《水浒传》,透过“衙内”们的坏,却更可看明白一个事实:比“衙

  • 考古学家:运用考古学知识进行研究的专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考古学家,埃及,历史解密

    考古学家是专门从事挖掘古迹、古生物化石等一些与地层有关或是与古代历史文化有关的成功人士,是运用考古学知识进行研究的专家。考古学家与只研究载、历史文物的历史学家不同,他们通过研究远古生物的遗留物、现存可能的史前地貌、自然演变结果等对没有载的史前文化也进行研究。考古学家致力于探索地球生物,他们在埃及,尤

  • 关羽为什么不配合赵云作战?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三国,赵云,历史解密

    关羽和赵云位列蜀汉五虎上将,为蜀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关羽和赵云都是三国中少有的“万人敌”,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然而,细心的三国爱好者发现他俩很少合作,这其中隐情呢?下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如下。其一,关羽和赵云没有合作的基础。关羽是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而赵云是保镖队长,两人交集

  • 八次出幸是什么意思?皇帝出逃多长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八次出幸指唐玄宗、唐肃宗(1次)、唐代宗(1次)、唐德宗(1次)、唐僖宗(2次)和唐昭宗(3次)因为战乱而8次出逃京师长安的避难事件。从755年爆发安史之乱至904年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的149年内,有7.3%或长达11年的时间内皇帝不在京师外逃避难(相当于靖康之变至端平入洛之时金朝占据汴京时间总

  • 楼兰人是什么人种?现代是否还有楼兰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现代,历史解密

    楼兰古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突然消失的神秘国度,在很多古诗当中,都曾经有“楼兰”的出现,楼兰一直都被看作是一个需要“攻破”的地方,这里设计到一些历史典故,因为楼兰属于必争之地,而且又是墙头草,所以如果西汉能够攻破楼兰,那么对战况来说自然是非常好的。只是它后来为什么会消失,当时楼兰人又是什么人种?楼兰在现

  • 绳文人的文化有什么特点?发源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绳文人,日本,历史解密

    现在日本国内有所谓“绳文(Jomon)热潮”,还出现迷上绳文人生活以及他们制作的可爱土偶土器的所谓“绳文女子”,以绳文时代为主题的免费刊物“縄文ZINE”炙手可热;7月3日起东京国立博物馆也举办“绳文1万年的美的鼓动”的长达2个月大规模的展览会,首次把6件绳文国宝汇集一堂,对于许多迷上绳文文化的人可

  • 为什么说文人穷?古代文人真的穷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很多大名鼎鼎的文人都是穷死的,比如:李白、杜甫、柳永、唐伯虎、徐渭……可以说在古代文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做官,所谓“学而优则仕”。那么古代的那些文人们生活过的怎么样呢,是否真的是文人固穷呢?《论语.里仁》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滕文公下》也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身而

  • 大禹传位给儿子夏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禹,夏朝,历史解密

    在尧舜禹时代的所谓禅让,肯定没有史书或者儒家记录中写的那么美好。因为从尧到启的时间太短,短到不足以改变一种制度。尧到舜再到禹期间经历了多少年,已经不可考,但这个时间绝不会太长。以那个时候的生存环境,人活到40岁就已经很难了。《史记》中记载舜在位13年。因此从尧到大禹的时间不会超过40年,甚至更短。短

  • 金朝亡国有哪些原因?大金面对蒙古为何毫无还击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金朝,宋朝,历史解密

    1234年正月,金国末代皇帝完颜守绪、完颜承麟死守蔡州城,在宋军、蒙古军的围攻下力尽身亡,国祚120年的大金国就此亡于宋军、蒙古军之手。金国不自量力,妄想从南宋身上弥补损失,终于落了个四面受敌,国家覆亡的下场。但假使南宋不同意与蒙古人夹击金国,那么历史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13世纪的蒙古军队是东亚首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