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毛泽东之子毛岸英是怎么死的?揭秘毛岸英战死朝鲜的真相

毛泽东之子毛岸英是怎么死的?揭秘毛岸英战死朝鲜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715 更新时间:2024/1/3 12:38:22

1950年11月25日,志愿军司令部突遭美军空袭,岸英以身殉国,壮烈牺牲,年仅28岁。毛岸英之死给毛泽东带来沉重的悲伤,老泪纵横痛失爱子。然而毛岸英在朝鲜战场是如死亡的?是背后的阴谋,害还是战死沙场,社会上流传着各种传闻。现在跟着小编的步伐一一来找答案。

去世前与朱德下像棋

1950年11月25日清晨,彭德怀操劳一夜,仍精神抖擞,无一丝睡意。略用凉水擦一擦脸,匆匆用完早餐,便在司令部各科室间随处走动查看,偶尔也与人们闲聊几句。毛岸英见状,自言道:“老总几日不睡不食,目下战斗即将打响,更不会睡觉,不如陪老总下几盘棋,帮他松松精神。”心中这样想,便凑到彭德怀面前,嬉笑道:“老总,上次输你一盘棋,害得我这几天都辗转反侧,睡不好觉。今日再杀几盘,如何?”彭德怀也不推辞。二人一老一少,择一炮弹箱摆开棋局厮杀起来。

二人在棋局上,你车我炮,连杀两局,彭德怀皆输。毛岸英颇是意外,心想:“老总今日下棋,如何全不如平日虎虎生风。”便抬头看彭德怀一眼,见彭德怀两眼红肿,似有倦色。猛然想起老总思虑战局,几日几夜未曾合眼,方才精神抖擞,是紧张所致。

毛岸英与父亲毛泽东合影

目下棋局一摆,略觉轻松,自然睡意顿生。这样想来,便有几分自责。连忙丢下棋子,告道:“老总,你已几天几夜未曾睡觉,不如先睡一觉,明日再下吧。”

彭德怀哼哼应了几声。毛岸英见状,自回作战室,整理件,签收电文。正忙碌时,忽听头顶马达轰鸣,震得小木屋瑟瑟发抖。出屋观看,见四架美军B-29轰炸机排成战斗队形,轰轰隆隆,自南而北掠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上方飞过。因美机经常飞抵大榆洞上空骚扰,遂不以为意,又回到作战室照常工作。刚刚坐定,便有一人跟进室内,年约40来岁,瘦高个,脸上有几点麻坑。却是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

洪学智一入室,便告毛岸英道:“昨日美军侦察机一架,在大榆洞上空转悠,忽而钻进云层,忽而擦过树梢,足盘桓了一个多小时,有些蹊跷。适才这四架轰炸机,低空掠过,听其声音十分低沉,必满载炸弹。再往北去,并无重大目标,须特别提高警惕。”说话时,便进隔壁房间,推醒彭德怀,拖起就往屋外跑。彭德怀不耐烦道:“洪麻子,你干啥?”正说话间,毛岸英又跑过来,二人连推带拉,把彭德怀推出小木屋,拉进防空洞。

毛岸英因登记文件而死于朝鲜战场

毛岸英重回作战室,登记发送完最后一份电文。正在这时,飞机马达声又响起,这一回自北而南,那四架美军轰炸机又飞回大榆洞上空。众人心知不妙,正要喊毛岸英进防空洞,猛抬头,只见四架美军轰炸机已低空飞临作战室上方,翅膀歪处,无数银白色小光点从机腹舱门泻下,白色小光点变成一枚枚凝固汽油弹,砸在小木屋上,随着巨响声,立刻火光熊熊、烈焰腾空,小木屋在火海中崩塌。

从飞机返回、投弹、到炸弹爆炸、小木屋烧塌,皆在一瞬间发生,众人目瞪口呆。彭德怀听炸弹爆炸声和众人喧闹声,从防空洞大步走出,见小木屋在火海中燃烧,又得知毛岸英尚在屋内,连连跺脚,急带人扑火救人。只可惜热浪滚滚,虽钢铁亦被融化,血肉之躯又如何靠近?眼见小木屋化为灰烬,却无可奈何。

毛岸英

大火熄灭后,众人忍受着焰烧灼,不顾一切冲上去,从余烬中找到毛岸英,已是体无完肤,早停止呼吸。彭德怀老泪纵横,悲痛不已。众人见状,皆来安慰。彭德怀默然半日,方跌足叹道:“主席临行把岸英托付给我,郑重其事。如今岸英牺牲,叫我如何主席交代?如何交代?”

一旁洪学智道:“此事纯属意外,如何能怪老总?”稍顿又道:“敌机此来,是蓄谋已久,志在必得,估计我志愿军司令部位置,已为美军侦知。”

韩先楚道:“司令部几十部大功率电台日夜呼叫,被美军探测出方位不稀奇。为今之计,须将司令部尽速转移到安全处。”众人皆以为然。

由上可见,毛岸英牺牲时,正在登记已经发送完的最后一份电文,他是牺牲在工作岗位;志愿军司令部目标的暴露,更非因毛岸英炒鸡蛋饭的火焰,而是由于几十部大功率电台日夜呼叫发出的电磁波,被美军探测到隐匿在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的方位,才招致美军轰炸机的轰炸。

沈阳军区原参谋长、当年任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杨迪在其编著的《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鲜为人知的真实情况》一书中,将毛岸英牺牲归咎于炒鸡蛋饭的火焰暴露目标所致,根本不符历史原貌;很多专家、学者也引用杨迪的说法,以讹传讹,造成了很不好的社会影响,无论是对生者,还是对九泉之下的毛岸英,都是一个极大的伤害!

在这里,我特借用革命老人刘思齐接受记者采访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针对网上盛传的毛岸英牺牲因炒鸡蛋米饭的不实之辞,刘思齐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愤慨。她对记者说:“在这里,我有几句话特别想说出来。我住院的时候有个同事去看我,告诉我网上有人写毛岸英是因为做鸡蛋炒饭而暴露目标的。

这些毫无根据、不负责任的言论让我非常难受,因为我……我就想到,一个烈士献出他生命的时候只有28岁,他在献出自己生命前,遭受了人类所能忍受的最痛苦的死亡方式,他是活活烧死的,除了古代的凌迟,没有再痛苦的了。网上究竟是什么人,可以对这样一个烈士说出那种话来?他们的心得是多么冷酷?鸡蛋炒饭!朝鲜战场那么艰苦,哪里来的鸡蛋,哪里来的大米,那时候他们吃的是没有破壳的高粱米,排出来还是一粒粒的。”

标签: 毛岸英毛泽东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第一皇帝多尔衮的传奇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多尔滚,清朝,历史解密

    日历翻回1644年,故事即从这一年的6月初一的早上开始的。33岁的多尔衮阔步走进武英殿。他像皇帝上朝一样,宾至如归地坐上了龙椅。多尔衮的表情威严而又略带谦逊。这是个刚柔相济的人,他至刚,也至柔。这位摄政王看了看殿下朝臣一眼,突然纵声大笑起来,笑声爽朗,充满雄性的力量,在大殿上下飞旋,声震屋瓦。现在让

  • 美为何炮制“中国间谍案”窃取高科技成主要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间谍,历史解密

    美过国是否都在凭空捏造“中国间谍案”?事实上是几个政治团体,数家主流媒体,美国就可以轻松拍出一部部质量低下的“中国间谍案”系列电影。吴振洲案可能是李文和案的历史重演。1999年12月,因涉嫌“充当中国间谍、向中国泄露W88核子弹头资料&rd

  • 秦始皇遗诏内容是什么?暴秦始皇遗诏被篡改内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在巡游天下的归途总突然染病,托人卜卦说是北方有山鬼作祟。派心腹大臣蒙毅祭祀祈求消灾出除病。然而车驾到沙丘平台时,病情急剧恶化。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不得不在病榻前口授遗诏,安排后事。始皇帝临终之前真的留有遗诏吗?这个遗诏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这个遗诏真的先被赵高扣留,后来被掉包了吗?秦始皇的遗诏内

  • 这是真的吗竹林七贤中有一对同性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竹林七贤,历史解密

    七个大男人在一起玩,玩出了“竹林七贤”这个名号。这个时候你会想,竹林七贤会这个名号估计就是当时他们为了躲太阳跑到竹林里去玩耍纵横历史,谈论古今,诗书琴棋......而产生的吧。嵇康在竹林七贤中算是一名“社长”性质的人物,据《世说新语》中的描述,他的行为

  • 汉代悍将卫青竟然在汉武帝面前喜欢装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卫青,孙子,历史解密

    卫青是西汉的名将,是卫子夫的哥哥。在当时,卫子夫得到汉武帝的宠爱,再加上哥哥这么会打仗,自然是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与此同时,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嫁给卫青,可谓亲上加亲。小编被这复杂的关系整晕了!卫青在与匈奴的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不过这个人很低调,在汉武帝面前总是谨小慎微的。现在小编带着大伙一起去看看

  • 三国时期 曹操到底有多少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有人说,曹操的女人数不胜数,毕竟人家是一代枭雄,魏朝的一家之主,经济实力摆在那儿。说实话,曹操统共有多少女人,已经没有办法去完全统计,毕竟过去多少年,留下的资料也无从查阅。但是从史书中还是可以知道曹操有那些夫人,有多少孩子。陈寿的《三国志·后妃传》的记载中,我们知道曹操最早有丁夫人、刘

  • 公务员涨薪 揭秘古代公务员薪水最高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公务员涨薪了!没错在六月就可以多领300元。这在古代同样是一件令人很开心的事情,优厚的待遇没有人能拒绝。在宋朝,竟然有公务员为了延长公务员的任职期限,大胆的在年龄上动手脚,把年龄实际年龄掩藏。中国古代的“秩禄”制度,等级森严,不允僭越。秩是官秩,是官位的高低;禄是俸禄,是朝廷

  • 西安事变的发动 因张学良怄气并与齐世英有过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安事变,张学良,历史解密

    读过《巨流河》这本书的人都知道齐世英、齐邦媛父女两代中国人的坎坷人生、迁徙流离以及历史宿命。如今,《齐世英口述自传》在大陆出版。这本资料翔实、细节丰富的著作无疑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也让我们得见齐世英坎坷多难的一生虽心怀救国梦想,但所处时代,终究让他难以渡过“巨流

  • 原来古代士大夫和官员热衷于欣赏色情文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今中外,艳情诗都是源远流长,套用一句古人陈言,那真可以说是“其来尚矣”就是大有来头的。原来,在古代士大夫和官员热衷于欣赏色情文艺。现在跟着kk历史网的小编一起来探讨。在中国传统话语中,证明艳情诗“其来尚矣”的最佳途径,当然是援引《诗经》儒家经典,&l

  • 袁世凯在临死时连呼“他害了我” 他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世凯,历史解密

    袁世凯称帝,或许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可笑的历史。据当时的票据统计,各省国民代表共1993人,赞成君主立宪票正好1993张,没有一票反对,也没有一张废票。感觉浮夸吗?感觉虚假吗?各省的推戴书上一致写着:“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