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第一皇帝多尔衮的传奇经历

清朝第一皇帝多尔衮的传奇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715 更新时间:2024/1/19 9:24:10

日历翻回1644年,故事即从这一年的6月初一的早上开始的。33岁的多尔衮阔步走进武英殿。他像皇帝上朝一样,宾至如归地坐上了龙椅。多尔衮的表情威严而又略带谦逊。这是个刚柔相济的人,他至刚,也至柔。这位摄政王看了看殿下朝臣一眼,突然纵声大笑起来,笑声爽朗,充满雄性的力量,在大殿上下飞旋,声震屋瓦。现在让我们近距离地看一看这位叱咤风云的大清第一王。

这天早上,北京城的天气晴朗,霞云如万朵玫瑰在东方波涛那样翻卷着怒放,清新的鲜活的生命气息飞向四面八方。云雀在高空,知了在树上,纵情歌唱并且热烈议论。

和平终于回到了人间,万千生命在人间重新找到了生存的位置。如果说要有什么神圣的话,那么,这就叫神圣了。是的,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神圣的了。生命是神圣之最。

多尔衮

多尔衮的传奇一生:

多尔衮,明万历四十年十月廿五日(1612年)生,清顺治帝七年十二月初九(1650年)逝世,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少年的时候,多尔衮就多次随父兄出征蒙古与明朝,是满洲有名的娃娃英雄。因为屡建功勋,16岁那年,他获皇太极赐予“墨尔根代青贝勒”(满语“聪明王”)之号,并且成为正白旗的旗主,成为清代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帅。

这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少年,骑在战马之上,不仅仅是光彩照人,他的目光穿过硝烟,看得比其他将帅更为辽阔。

他的八哥皇太极逝世后,他和大他13岁的堂兄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福临即帝位。第二年,多尔衮以摄政王身份率八旗军入关。他是确立清初政权及清廷各项政策的最重要的决策者,顺治帝曾加封至“皇父摄政王”。顺治帝七年(1650年)冬天,他病死在塞北狩猎途中,顺治帝追尊他为成宗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顺治帝又追论其生前谋逆罪,削去了他的王爵。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弘历追念这位叔高祖的赫赫功勋,复还他睿亲王封号,追赠谥号“忠”,神位列于太庙之中,配享列祖列宗。

多尔衮十五岁那年,父亲努尔哈赤去世。他和同母哥哥阿济格、同母弟弟多铎眼睁睁地看着母亲按照古人传下来的殉葬规矩,用弓弦扣环的办法自缢。

那天早上,太阳红红地照着纸窗上面,母亲阿巴亥盛妆端坐在清宁宫的大殿里,从容不迫地将弓弦环在颈上,扣在一条绫子巾上,那是皇阿玛努尔哈赤生前送给母亲的,洒着桃花红点子的绫巾子。母亲回头深情地看了看跪在众大臣中间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表情无化的眷恋。母亲凝视了许久,才对他们说:“好好听皇上的话,听哥哥们的话,额娘侍候你们的皇阿玛去了。”说罢,满面微笑,引颈自缢。

多尔衮

这是女真人的古老风俗,认为女子殉夫是一种最高的光荣。兄弟三人和皇太极,还有诸王大臣一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看着母亲一点一点归去。

大殿里的气氛,庄严肃穆,宫廷乐师奏起了古乐,那乐声仿佛从天上飞来,又飞回了天上。

这个壮烈的场面,对少年多尔衮是最大的刺激,同时,也是他坚毅性格形成的根源。

皇太极看着这位14弟在悲痛中长大,对他一向呵护有加。对八哥的厚爱,他心领神会。多尔衮不负皇恩,他参加了太宗时期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在每次战役中他都有优异的表现,他逐渐成为著名的军事统帅。

天聪五年(1631年)在攻打大凌河城的战役中,多尔衮像一头狮子,径直冲到大凌河的城下。城上的炮弹和飞箭暴雨一样泼下来,后金的军队一时伤亡惨重。他毫不畏惧,一边猛冲,一边命人攻城。八旗将士听了他的呐喊,特别振奋,排山倒海一样冲向古城。城,就这样攻下来了。

战斗结束后,皇太极非常后怕,他在朝上怒责多尔衮的部下说:“墨尔根戴青也冲锋而入,倘有疏失,必将你等处以严刑,断不宽容!”接着,他又对贴身侍卫安崇阿说:“以后每有大战,卿即代朕督战,你就是替朕看好十四爷!”阿崇阿从此成了督战侍卫,专门负责多尔衮的警卫安全。

下朝后,皇太极私下规劝弟弟不要总是冲在前面,要注意保护自己,统帅要在统帅的指挥位置。

皇太极:“10万兵马我也不换一个14弟。你懂吗?”

多尔衮:“臣弟知错了,下次再不这样了。”

皇太极心疼地看着他,从腰间解下佩剑。

皇太极:“赐你护身吧。”

多尔衮:“谢皇上!”

十年以后,即崇德六年(1641年)4月下旬,多尔衮率部进攻锦州城,他早忘了哥哥的规劝和自己的承诺。

火炮一响,他又是一马当先冲在前面。安崇阿见阴挡不不了这位猛虎爷,只好打马冲在他前面,为他拔打雕翎箭。

明将祖大寿的军队从锦州城头向南发炮,洪承畴的军队则由南向北发炮,多尔衮受到南北夹击,弹片在他的四周上下翻飞。他一面大笑,一面纵马奔驰,战刀在日光下闪闪发亮。

多尔衮在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论年纪,他排序在14位,他岁数较小,他甚至还没有他的侄子如杜度、岳托、豪格大,他和他大哥褚英的孙子,也就是杜度的儿子杜尔祜是同龄人,他只比人家大三岁。也就是说,他在爱新觉罗这个军事家族中,他是个童子军。但是,他除了过人的勇敢之外,还有惊人的智慧。在明末清初的悲壮大戏里,他迅速成了男一号,他的政治地位飞快超过了他的哥哥和侄子们。

天聪七年(公元1633年),皇太极与诸贝勒、大臣商讨进一步兴国的大计。皇太极询问他们一个问题。

皇太极:“诸位爱卿,你们看看征明及察哈尔、朝鲜,应该应该把哪一项放在最前面?”

21岁的多尔衮略一思索,率先站出来。

多尔衮:“以征明为先。我们先从动摇明朝的根基开始,最后再一步步夺取国家大器。我们每年要整顿兵马,乘谷子成熟的时候深入明朝境内,围困燕京并且者截其援兵,同时摧毁他们的在每个村屯设的军事堡垒,这样,可以消耗掉他们的国力。”

皇太极:“嗯,不错!”

多尔衮的话简短,但句句在要害上面,而且态度从容不迫,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皇太极越听眼睛越亮,其他王公大臣更是频频点头,大家都认为多尔衮的见解是真知灼见。最后,皇太极采纳了他的战略思想。那个时候,山海关外一带地方还是由明朝重兵把守,多尔衮率八旗军队绕道蒙古地区,越过长城,多次深入明朝的腹地,如入无人之境,明朝军队屡屡受到他沉重打击,国力一天天衰弱下去。

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二月,皇太极下诏,令多尔衮等率精兵万人,前往黄河河套地区,去招抚察哈尔部。多尔衮率部疾风一样冲向宣府水泉口,先后在那里招降林丹汗的妻子囊囊福晋、苏泰福晋、儿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林丹汗生前曾经得到了元朝传国玉玺,上有“制诰之宝”四字。囊囊福晋把这个玉玺献给了多尔衮,多尔衮搬师回朝后,将玉玺呈献给皇太极。群臣认为这是上天在帮助皇太极称帝,他们纷纷奏请皇太极上尊号称帝。皇太极特别高兴,他率领大臣们出迎时,竟然跳下大白马,紧紧拥抱了14弟。这在君臣之间,是极其少有的礼节。多尔衮因为这一桩奇功,而被晋封和硕睿亲王。从此以后,这颗后金的明星更加耀眼。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农历八月初九日,皇太极不幸逝世。他生前没有来得及立嗣,这就给后金国留下了点麻烦。多尔衮二哥代善的次子贝子硕讬、孙子郡王阿达礼两人站出来力劝多尔衮自立为皇帝。这两个人代表了朝廷一部分王公大臣的愿望,但却遭到两黄旗王公大臣的强烈反对。多尔衮权衡利弊,最后从大清的前途命运考虑,不但没有听从两人的建议,反而认为这是谋反,他诛杀了侄子硕讬、和侄孙阿达礼。一场内乱,被他剿灭在萌芽状态里。然后,他与诸王、诸贝勒、群臣拥戴小侄福临即位。朝廷议定,由郑亲王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左右辅政,等福临年长后,当即归政。多尔衮的这一举动,顾全了大局,安定了朝野,大清江山摇了几下,又稳如泰山了。

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关内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得了势的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城。崇祯皇帝慌慌张张地逃到煤山上吊自杀,明王朝就此宣告下课。

大智大勇的多尔衮看准了这一历史契机,当即决定入关,在北京让皇帝再登一次基,宣告从此一统天下。

标签: 多尔滚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美为何炮制“中国间谍案”窃取高科技成主要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间谍,历史解密

    美过国是否都在凭空捏造“中国间谍案”?事实上是几个政治团体,数家主流媒体,美国就可以轻松拍出一部部质量低下的“中国间谍案”系列电影。吴振洲案可能是李文和案的历史重演。1999年12月,因涉嫌“充当中国间谍、向中国泄露W88核子弹头资料&rd

  • 秦始皇遗诏内容是什么?暴秦始皇遗诏被篡改内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在巡游天下的归途总突然染病,托人卜卦说是北方有山鬼作祟。派心腹大臣蒙毅祭祀祈求消灾出除病。然而车驾到沙丘平台时,病情急剧恶化。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不得不在病榻前口授遗诏,安排后事。始皇帝临终之前真的留有遗诏吗?这个遗诏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这个遗诏真的先被赵高扣留,后来被掉包了吗?秦始皇的遗诏内

  • 这是真的吗竹林七贤中有一对同性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竹林七贤,历史解密

    七个大男人在一起玩,玩出了“竹林七贤”这个名号。这个时候你会想,竹林七贤会这个名号估计就是当时他们为了躲太阳跑到竹林里去玩耍纵横历史,谈论古今,诗书琴棋......而产生的吧。嵇康在竹林七贤中算是一名“社长”性质的人物,据《世说新语》中的描述,他的行为

  • 汉代悍将卫青竟然在汉武帝面前喜欢装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卫青,孙子,历史解密

    卫青是西汉的名将,是卫子夫的哥哥。在当时,卫子夫得到汉武帝的宠爱,再加上哥哥这么会打仗,自然是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与此同时,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嫁给卫青,可谓亲上加亲。小编被这复杂的关系整晕了!卫青在与匈奴的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不过这个人很低调,在汉武帝面前总是谨小慎微的。现在小编带着大伙一起去看看

  • 三国时期 曹操到底有多少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有人说,曹操的女人数不胜数,毕竟人家是一代枭雄,魏朝的一家之主,经济实力摆在那儿。说实话,曹操统共有多少女人,已经没有办法去完全统计,毕竟过去多少年,留下的资料也无从查阅。但是从史书中还是可以知道曹操有那些夫人,有多少孩子。陈寿的《三国志·后妃传》的记载中,我们知道曹操最早有丁夫人、刘

  • 公务员涨薪 揭秘古代公务员薪水最高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公务员涨薪了!没错在六月就可以多领300元。这在古代同样是一件令人很开心的事情,优厚的待遇没有人能拒绝。在宋朝,竟然有公务员为了延长公务员的任职期限,大胆的在年龄上动手脚,把年龄实际年龄掩藏。中国古代的“秩禄”制度,等级森严,不允僭越。秩是官秩,是官位的高低;禄是俸禄,是朝廷

  • 西安事变的发动 因张学良怄气并与齐世英有过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安事变,张学良,历史解密

    读过《巨流河》这本书的人都知道齐世英、齐邦媛父女两代中国人的坎坷人生、迁徙流离以及历史宿命。如今,《齐世英口述自传》在大陆出版。这本资料翔实、细节丰富的著作无疑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也让我们得见齐世英坎坷多难的一生虽心怀救国梦想,但所处时代,终究让他难以渡过“巨流

  • 原来古代士大夫和官员热衷于欣赏色情文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今中外,艳情诗都是源远流长,套用一句古人陈言,那真可以说是“其来尚矣”就是大有来头的。原来,在古代士大夫和官员热衷于欣赏色情文艺。现在跟着kk历史网的小编一起来探讨。在中国传统话语中,证明艳情诗“其来尚矣”的最佳途径,当然是援引《诗经》儒家经典,&l

  • 袁世凯在临死时连呼“他害了我” 他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世凯,历史解密

    袁世凯称帝,或许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可笑的历史。据当时的票据统计,各省国民代表共1993人,赞成君主立宪票正好1993张,没有一票反对,也没有一张废票。感觉浮夸吗?感觉虚假吗?各省的推戴书上一致写着:“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r

  • 古代的男人三妻四妾 历史上第一个提倡一夫一妻制的皇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的,在那个强烈的男权时代,女人只是附佣的工具。然而,在一个朝代有一位勇敢的女子却萌生女性主义,撼动旧制度,提倡一夫一妻制。显然,这位女子提倡的没有成功,往后代来看,到了新中国才有一夫一妻制。那么这位勇敢的女子是谁呢?一起来看看隋朝初期的独孤皇后,曾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