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三节 政治思想开明的儒术

第三节 政治思想开明的儒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880 更新时间:2023/12/27 1:31:57

第三节政治思想开明的儒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提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的个人兴趣。就当情况来说,汉朝亟需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汉帝国的合法性问题;一个是重新构建汉帝国的统治基础。就第一点来说,汉帝国是通过推翻暴政和打败霸王而成就起来的,被黄老学说认为是不合法的。因此,汉朝皇帝亟需解决这一问题,到汉武帝时,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就第二点来看,高祖之所以能建立强大的汉王朝,主要依靠他的军功集团。这些人牢牢地控制着国家基础,而到汉武帝时代,军功集团基本失去威望,他们的子孙已无志向。因此,汉王朝的国家基础变得不稳定,汉武帝忧心忡忡,渴望建立起一个稳定的、长久的,能为国家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的新利益集团。

>

>在这种情况之下,汉武帝曾多次听取权臣的建议和辩论,最终,产生了对思想的认同感。一开始,他就重视儒学,但苦于窦太后等黄老学派势力强大,使他总是不能得心应手。汉武帝明白,要想建立一支稳定的、长久的国家基础势力,就必须对黄老思想开刀。而儒家学派本也对汉朝有过贡献,并显示出很强的发展势头。这主要表现在叔孙通帮助高祖刘邦制定朝仪,贾谊一生主要精力都耗费在撰写《过秦论》上,等等。这些人都对大汉江山产生深远影响。但事实情况是,纵横之气远远强于儒礼之风。判断其主要原因,就是儒生未在思想上确立自己的地位。

>

>就汉朝前期的儒学地位来说,基本是处于一种实用主义的层面上,在思想和道德上无法对汉朝产生深远影响。制定朝仪和撰写《过秦论》都是有形地影响汉帝国,受到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因此,很容易被人否定。在这种情况之下,儒家思想需要一种深层次的内涵,进而在精神上影响皇帝和朝廷。董仲舒的出现以及《天人三策》的提出,使儒生的地位发生了历史性转折,他开始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利益集团,并对汉王朝和一切产生深远影响。

>

>就儒家思想而言,自然秩序?(天)与社会秩序(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他们探讨的核心话题。所谓“天人感应”,也绝非董仲舒首创。早在西汉初年,贾谊就对“天人感应”学说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却未得出一个让皇帝和朝廷满意的理论结果来。就此推断,汉朝前期,“天人感应”是一个非常热门的学术名字,众多儒生都在探讨。

>

>为什么只要董仲舒阐述的“天人感应”理论是成功的呢?其实,还是得从汉王朝的国情进行理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法律地位是不能获得天下人认同的,因此,汉武帝渴望提出一种新理论,来端正汉王朝的形象,使之成为合法国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就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点。他提出上天看到一个国家背离道德,滥用刑罚时,它就会降临灾异到人间,如果帝王终不悔改,那上天就会更换帝王。秦朝无道,适刑践酷,人心惶惶,所以才看重刘邦,将天下交予他管理。

>

>这一理论的提出,汉武帝欣喜若狂。汉王朝的法律地位获得了确立,并让天下人认为,汉王朝是顺应天理,汉武帝是当之无愧的天子。从此,“天人感应”理论成为汉王朝的御用国家意识,并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的政治思想。

>

>儒生们不断地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进行填充、发展,形成了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政治主导思想。也是从董仲舒开始,儒生开始在法律和官方层面上主宰古代中国意识形态。汉武帝对他们的重视,让儒学成为朝廷的本根学说,并对国家各个方面产生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儒生从此成为皇帝的思想智库,成为政治家的监督者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

>“天人感应”理论首先解决了汉王朝合法性问题,让汉武帝真正地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天子”。就汉王朝国家架构来看,汉武帝时代已非常不稳固,老一辈军功利益集团基本瓦解,所谓的“官二代”、“官三代”,不过是游手好闲的公子哥,无法支撑起大汉江山的威仪来。而刘邦一手建立起来的军功利益集团给大汉朝的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汉武帝强烈地意识到,重新建立一支庞大的人才队伍,并形成一股强大的集团力量,才能稳固汉王朝的国家基础。当然,此时的利益集团不可能再是军功利益集团,而且是一支有思想、能担当,可以实现王朝统治思想的知识分子集团。

>

>在汉武帝看来,只要能支撑起一片天,并未汉王朝带来巨大贡献,使之长盛不衰,就是一个优秀的利益集团。就思想性来说,这并不是他重视的。儒生是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认为这就可以在汉武帝面前炫耀,并成就儒生们史无前例的功绩。而汉武帝却不重视,他不在乎儒生的思想,只要能解释出汉王朝的合法性地位,那就是一支优秀的政治力量,在朝廷上,只要臣子们提出有理有据的政治主张,并有正确可行的路径,他便能接受,并不在意这股力量是什么学术流派,也不关心他的政治背景。其实,只要能实现政治抱负,一切思想流派汉武帝都可以认同。而当时,儒家思想更适合他,因此,他青睐儒学,但不片面强调它的作用。

>

>在政治理念上,汉武帝尊崇儒家思想,一登基,便着手建立太学,修筑明堂。儒生们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其学问开始大行其道。在这种情况之下,其学问开始展现优越性。但汉武帝并不看重这一点。他一边任用儒生,将朝廷改成儒家政治,一边坚持刑名法术,在管理国家方面使用法律为主导的政治工具。于是,一种局面开始展现在世人面前,表面上看,朝廷是清一色的儒生朝廷,而实质上,则是刑名学家的政治管理。历史上,汉武帝时代出现的酷吏一个比一个强悍、凶狠、出名。

>

>在意识形态上,汉武帝操控儒家思想;在政务处理上,汉武帝利用刑名法术;在个人生活上,汉武帝则采用黄老学说。在他晚年时,曾不只一次地感慨:“嗟乎!如果可以像皇帝那样得道成仙,离开妻子儿女对我来说不过如同扔掉破鞋。”由此可见,汉武帝是一个有着强烈生活幻想之人,心理上的完美、政治上的强硬和生活上的幻想,让他强烈滴认识到,单一的国家思想不能让自己产生强烈的个人欲望。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汉武帝虽然重视儒家思想和儒生,却不拘泥它之中。就历史事实来说,汉武帝的确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理念。事实上,他只是将儒生看成一个政治力量,并为汉王朝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和实践力量。

推荐阅读:

画蛇添足的故事说明了什么,画蛇添足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详

时词语拼音时的拼音和组词

蜻组词_蜻字组词大全

标签: 开明

更多文章

  • 李广利的生平简介 李广利为何投降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匈奴

    李广利的生平简介李广利为何投降匈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李广利的生平简介李广利为何投降匈奴?西汉武帝时期,在所有抗匈名将中当属卫青、李广和霍去病三人最为著名。我们知道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从亲戚关系上来算,他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大将也是汉武帝的小舅子,他就是倾

  • 第一节 旦夕祸福由天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旦夕祸福

    第一节旦夕祸福由天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大凡有野心的人都很勇猛,勇猛的人却未必有野心。刘章是前者的代表,韩信是后者的代表。但有一句话说的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与世无争的刘恒在大家争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捡了一个大便宜,继承了皇位,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从反吕行动开始到吕氏集团彻底瓦解,似乎只在一刹那

  • 3.元凤政变:权利之争,霍光得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之争

    3.元凤政变:权利之争,霍光得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权力令人眼红,但权力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斗争打下来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利益面前,权利与斗争总是分不开的。自从车骑将军金日病逝后,剩下的三位辅政大臣霍光、桑弘羊、上官桀之间就展开了殊死的斗争。盐铁会议,已经开始了他们之间为争夺权

  • 汉哀帝有多爱他的“男人”:毫不介意他有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他的

    汉哀帝有多爱他的“男人”:毫不介意他有妻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哀帝有多爱他的“男人”:毫不介意他有妻子公元前49年三月,汉宣帝刘询去世,太子刘爽即位,为汉元帝。元帝即位后,经常生病,才能也不如他的父亲,不能明辨是非,且重用奸臣,朝政一天比一天混乱。到了汉成帝、汉哀帝时期,无数农民破产流亡,

  • 揭秘刘邦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

    揭秘刘邦称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帝,建立了汉朝。因为刘邦建部长安(今陕西西安),所以历史上称他建立的汉朝为“西汉”,又称“前汉”或“先汉”。刘邦是西汉的第一个皇帝,历史上称他为“汉高祖”。刘邦能得到天下,并不是偶然因素的作用。正如他自己所说:“要论出谋划策,决胜于千

  • 苏武持节归国: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死当

    苏武持节归国: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苏武,字子卿,西汉杜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人。父亲苏建曾爵封平陵侯,任右将军、代郡太守。苏武因这关系,被封为郎官,再升为中监。出使匈奴汉朝武帝时期,位于北方边疆的匈奴日益强大起来,经常侵犯边关,引起连年鏖战,给两国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苦

  • 吕后是陷害戚夫人为什么刘邦不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邦

    吕后是陷害戚夫人为什么刘邦不阻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时期,除了男人们的斗争以外,女人之间的问题可能会更加令人毛骨悚然。吕后和戚夫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刘邦后期越来越宠爱戚夫人,甚至是要把太子给废了,然后重新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这下吕后肯定就着急了,还好朝中大臣们也都不赞同废长立幼,所以把

  • 囚徒翻身做主人――汉宣帝刘询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囚徒

    囚徒翻身做主人――汉宣帝刘询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宣帝刘询纵观中国历史上300多位皇帝,只有一位曾经有过牢狱之灾,他就是西汉著名的宣帝刘询。刘询在襁褓时即入狱,靠女囚奶妈抚养,成长过程中历尽艰辛。登基后,他抓住时机铲除霍氏家族,掌握朝政大权。他对内整顿吏治,惩治贪腐,减轻百姓负担;对外降

  •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韩信破赵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例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韩信破赵之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这是唐代诗人王涯作的《从军词》。戈是兵器,甲是铠甲。风云是战阵名称。古代作战,有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阵。韩信是汉朝初年著名的大将、军事家。成安是赵将陈余,陈余曾经被封为成安

  • 《汉兴八十年》第六卷 文帝承前>第三章 汉文帝前三年至前五年 公元前177至175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五年

    《汉兴八十年》第六卷文帝承前第三章汉文帝前三年至前五年公元前177至175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第三章汉文帝前三年至前五年公元前177至175年/第四节大哉贾谊在接管皇位的时候国家可谓是内忧外患,在外面临强大的匈奴,而在内有各个诸侯国逐渐强大的威胁,已经将汉朝转换成正常和平时期模式的文帝在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