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灭韩之战:秦始皇以强攻弱踏平韩国

秦灭韩之战:秦始皇以强攻弱踏平韩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573 更新时间:2023/12/31 11:09:52

秦灭韩之战:秦始皇以强攻弱踏平韩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秦王政从前线回到咸阳不久,李斯便急匆匆地入宫觐见。向秦王政深深一躬后,李斯说道:

>“臣听说韩王正在与韩非商议削弱秦国的方法。韩非足智多谋,大王不得不提前筹划应对之法啊!”

>

>秦王政沉思片刻,说道:

>

>“爱卿所言极是。只是我们并不知道韩非将用什么计策,你让寡人如何防范呢?”

>

>李斯建议说:

>

>“以不变应万变,请韩非入秦,为大王所用。”

>

>秦王政是何等聪明之人!他听李斯如此一说,恍然大悟:

>

>“好,好,这是个好办法!可是,只怕赵迁那小子不会放韩非入秦啊!”

>

>李斯分析说:

>

>“对韩王来说,韩非不过是一介书生,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即便韩国再多几个韩非,也不过是多苟延残喘几日罢了。如果大王向韩王所要韩非,他定然会答应的。若他不答应,大王便可名正言顺地向韩国用兵了。”

>

>秦王政听完李斯的分析,猛地从榻上站起来,大声说道:

>

>“好!就依你之计,寡人即刻派人向赵迁索要韩非。”

>

>不久,秦王政派出的使者便抵达韩国都城新政(今河南省新政市),韩王安亲自出迎。当秦王政的使者说明来意之后,韩王安惊慌失措地回答说:“大王派天使来请韩非,臣不敢不同意,只是不知道那韩非同不同意。待臣好生劝说韩非之后,再向天使回复,请天使耐心等待几天。”

>

>说完,韩王安便命人将秦王政的使者领去休息,而他自己则火速召见韩非入宫。韩非刚刚得到韩王安的重用,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因此在听完韩王的介绍后,他忧心忡忡地说:

>

>“秦王派来的奸细在东方各国活动,弄得各国之间互相猜疑,矛盾重重,业已无法再组成合纵之势了。在秦国的强大压力之下,各国诸侯犹如累卵,岌岌可危。而在各国之中又以我韩国最为危险。这些年来,国家积弱,军队不振,而秦虎视眈眈。一旦秦王政大举入侵,韩国就完了!”

>

>韩王安急切地问:

>

>“那寡人该怎么办呢?要不就遂了秦王的心愿,送你入秦怎么样?”

>

>韩非一听韩王此言,心里默念道:

>

>“国家积弱,又有大王如此,只恐我韩国亡国之日真的不远了。”

>

>心灰意冷的韩非向韩王深深一躬,说道:

>

>“臣自当入秦,但定当全力为韩国谋求一条生路。臣听说,秦王为了逼迫臣西入咸阳,已经在秦、韩边境地区部署了重兵。如果臣不遂秦王政的心愿,他定然会以此为借口,大举入侵韩国。”

>

>说完,韩非转身离开了王宫。韩王安望着韩非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

>几天之后,韩非便跟着秦王政的使者往咸阳方向而去。在路上,韩非文思泉涌,立即手执刻刀,在竹简上刻下了《存韩》一文,准备呈给秦王政。

>

>秦王政见韩非入秦,亲自出宫迎接。他快步上前,拉住韩非的手,恳切地说:

>

>“寡人很想念公子啊!往日只能读公子的文章聊以自慰,今日终于可以亲眼见到公子了!”

>

>韩非深深一躬,冷冷地回答说:

>

>“韩非何德何能,竟让大王如此牵挂。”

>

>来到宫殿之上,韩非再拜,然后将《存韩》一文呈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竹简,逐字读了起来。秦王政很快就发现,同韩非的其他著述不同,《存韩》全然不提如何为君驭民,只讲各国诸侯之间的纵横关系,并且竭力劝说自己保存韩国,转而攻打赵国。韩非的理由是:弱小的韩国已经臣服秦国几十年,就如同秦国的郡县一样;而赵国却多次挑起事端,企图削弱秦国。因此,秦不应放着最大的祸患赵国不打,先去伐韩。

>

>再次,韩非竭力使秦王政相信,一旦秦国伐韩,韩国定然会上下齐心,誓死抵抗,秦国迅速灭韩的几率微乎其微。而且如此一来,韩国必然不再向秦国称臣,而是与魏、齐等国联合,与秦国为敌。那么,即便秦军骁勇善战,也无法一举消灭东方各国。

>

>因此,韩非建议秦王政派人使楚、魏两国,存韩而伐赵。等到天下大定之时,秦国根本不必出兵韩国,只需要写一封檄文,就可让韩国归顺了。

>(二)

>秦王政看完韩非的谏书后,轻轻笑了笑,然后向韩非挥了挥手,说道:

>

>“公子初到秦国,想必已经很累了,何不先去休息一下呢?”

>

>韩非站起来,深深一躬,转身离开了。秦王政留下了李斯和尉缭等人,讨论韩非的“存韩”建议。秦王政将韩非的谏书丢给李斯。李斯看了看,大声道说:

>

>“这是离间之计,大王不可轻信。”

>

>秦王政说:

>

>“先行灭韩是历代先王的既定方针,我大秦的一切军事部署也都是照此安排的。如果采纳韩非的建议,寡人岂不是要改变既定部署?爱卿放心,寡人不会轻易相信韩非的。此人对韩国忠心耿耿,暂时还不会为寡人所用。韩非能助寡人治天下,但不能助寡人取天下。能助寡人取天下者,只有爱卿等数人。”

>

>《存韩》谏书已经让秦王政对韩非心存芥蒂,韩非也觉察到了这一点。然而,为了能让韩国苟延残喘几年,韩非全然不顾自己的性命,居然在不久之后再次上书,离间秦王政与其大臣的关系。

>

>秦王政曾接受尉缭等人的建议,派姚贾怀揣重金前往东方六国离间诸侯的关系。姚贾是魏国人,出身低微(其父是魏国的一个守门小吏),但颇有机谋。年轻时,他曾在赵国为官,因监守自盗被赵王驱逐了。

>

>秦王政曾召集60余人,问谁可赴东方六国实施离间计,姚贾毛遂自荐,自愿前往。于是,秦王政便给了他马车百辆,黄金千金,派其出使各诸侯国。

>

>几年过去了,姚贾不辱使命,成功地离间了各诸侯,并于公元前233年返回咸阳。秦王政亲自出宫相迎,并立即封姚贾为上卿,赐爵千户侯。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兰亭集序原文及译文

蝠字组词和拼音,蝙蝠的拼音和组词

精兵简政的意思_成语“精兵简政”是什么意思

标签: 韩国

更多文章

  • 秦朝官员俸禄 秦朝武官俸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俸禄

    秦朝官员俸禄秦朝武官俸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国灭了六国之后,随之统一中国,建立起了秦朝。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体制,军事方面,适应了历史发展,国力大增。随着朝政制度的完善。秦朝在军事上职位商有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那么秦朝官员俸禄多少?秦朝武官俸禄多少?带着疑问,下面就跟随历史新知网

  • 揭秘:秦始皇与吕不韦有何关系?是君臣还是父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有何

    揭秘:秦始皇与吕不韦有何关系?是君臣还是父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千古一帝秦始皇,可谓是伟人中的伟人,他横扫六国统一天下,何等的气壮山河。但是,历史上,秦始皇的生世一直是存在疑点的,由于野史记载吕不韦的奇货可居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因此,很多人都认为,秦始皇应该姓吕,赢氏的江山其实是被外人窃取

  • 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羽

    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代,他和他的叔父项梁一直都想恢复楚国。项梁能文能武,在会稽郡结交了许多人,一听到陈涉起义了,不到几天,就拉起了一支八千人的队伍。这支队伍打过了长江,又渡过了淮河,一路上又有很多支队伍投奔了项梁和项羽。项梁找到了楚王的后

  • 秦汉时的蜀地移民:将六国富豪大户迁往蜀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富豪

    秦汉时的蜀地移民:将六国富豪大户迁往蜀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汉时的蜀地移民:将六国富豪大户迁往蜀地常璩《华阳国志》记述,秦朝统一巴蜀后,便开始了对蜀地的经营。在政治措施上,秦朝采取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用的统治方式。秦相继分封的三位蜀侯(王子通国、公子恽、公子绾)虽然在不到三十年内皆死于非命,

  • 第十八节 改革乏力――积弊难除河西之地得而复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河西

    第十八节改革乏力――积弊难除河西之地得而复失,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从秦厉共公开始,秦国亦随历史的脚步,踉踉跄跄地走进了战国时代。为什么说秦国是踉踉跄跄地走进战国时代呢?因为,刚刚迈进战国时代门槛的秦国,这时候政权交递频繁,君不安位,国无宁日。从公元前476年秦厉共公继位至公元前399年简公之子

  • 赵高指鹿为马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指鹿为马

    公元前201年,秦始皇带着丞相李斯、赵高和自己的小儿子胡亥出去巡游。半路上,秦始皇突然觉得自己的身体很不舒服,随行的御医看过以后,给他服过药,可秦始皇的病情不但不见好,反而越来越重。当走到沙丘,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命令赵高给自己的长子扶苏去信,命令他火速赶回咸阳,主持自己的丧事。秦始皇的信还没

  • 历史揭秘:秦朝百万大军为何神秘失踪?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朝

    历史揭秘:秦朝百万大军为何神秘失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百万大军为何神秘失踪?沙丘对秦帝国而言,是一个命中注定的宿命之地。这是天下大乱的前夜,也是秦王朝难逃的劫数。在之后的三年的时间里,无数秦军将士浴血奋战也无法挽回秦朝灭亡的厄运了。那么这个曾经如此强大的秦帝国为何在秦始皇死后仅仅三年就

  • 秦朝军事领导体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

    秦朝军事领导体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公元的221一前206)是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它的建立,标志中国进入崭新的历史时代。秦朝军制是秦国军制的继承和发展。其显著特点是:以高度集中的兵权,拱卫高度集小的君权;以严密的军事制度,从属严密

  • 第十七节 纵横秦廷――蔡泽相秦急流勇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急流勇退

    蔡泽就是那个其貌不扬的燕国人。不过,蔡泽到秦国前后天壤之别的命运变化,不得不令人感叹“君子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至理名言。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载:蔡泽是个其貌不扬的雄辩之才,曾经游学过很多诸侯国,想谋得一官半职,但始终都没能得到过重用。当时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看相先生唐举给蔡泽相面,认为蔡泽鼻

  • 秦始皇焚书坑儒 暴政只留下千古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焚书坑儒

    秦始皇焚书坑儒暴政只留下千古骂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为千古一帝,而因为“焚书坑儒”事件给后人落下了个千古骂名,为残忍暴虐的君王。而在这历史长河中,秦始皇进行这番行为无非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朝政,为统一思想所作的一个策略,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下这件事情的始末。秦始皇“焚书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