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与其老婆吕雉的故事

刘邦与其老婆吕雉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87 更新时间:2023/12/23 9:18:30

刘邦与其老婆吕雉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刘邦与其老婆吕雉的故事

想当初,吕后嫁给刘邦,那就是孔雀女嫁了凤凰男。这婚姻,先天性险象环生。

吕后原名吕雉,她老爸吕公是当地有名的乡镇企业家、大富豪,沛县县长的儿子想

娶吕雉,吕公都拒绝了,WHY?人家女儿要嫁大人物好不好?

而刘邦当时的条件呢,跟罗玉凤有点像:

1。老。41岁,堪称超高龄剩男,齐天大剩啊。

2。贱。特长是飙脏话、侮辱他人、混吃混喝、坑蒙拐骗。

3。穷。一个亭长,相当于派出所所长,月薪本就有限,还不善理财,四处败家,当

月光族,欠下大堆卡债。

4。色。勾搭曹姓女子,生了个私生子,名字还很极品,叫刘肥

这样一个无赖流氓,QQ签名还是“哪怕我吃不到天鹅肉,也绝对不娶母癞蛤蟆”。

终于,天鹅上钩了。

这一天,吕公搞大型PARTY,还很前卫地实行AA制,规定,给1000块以上的就能坐“堂上

”,VIP席。刘邦一出场,猛啊,高喊“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1万块啊,那时县长一

年都赚不到这么多,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开始高度关注刘邦同学了。

关注的结果就是,PARTY一结束,吕公就跟刘邦直接说:我想把女儿嫁给你,你愿意

吗?

刘邦爽歪歪,不仅骗了顿酒,天上还掉下个吕妹妹,家里还巨有钱,简直是中头彩

啊,立马说:Ido。

吕公怎么看上刘邦的?官方说法是,吕公会看相,他看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

鼻梁高、上额突起、胡须有型,是典型的贵人相。而且刘邦明明一分钱没出,敢宣称给

了1万,还大喇喇坐到VIP席位高谈阔论、“狎侮诸客”,如此具有撒谎的天分、超凡脱

俗的心理素质,简直就是天生的政治家啊。

于是,还不到20岁的大户闺秀吕雉,嫁给了41岁的老男人刘邦。这样一个不匹配的

婚姻,吕雉都乖乖应允了,可见早年的她,是多么的纯情温顺。

婚后刘邦一点没收敛,成天和一帮狐朋狗党鬼混,而吕雉则走上了苦情路线,一个

娇娇小姐,嫁去农村,做饭洗衣,孝顺刘邦的爸妈,哪怕生了一儿一女,还照样要下地

耕田。换了现在任何一个中产女小资女去农村种田试试?吕雉做到了,连刘邦的私生子

刘肥,比她小不了几岁,她作为后母,也是尽职地照应到的。这样的吕雉,勤劳勇敢任

劳任怨,以年度妇女楷模的称号坐到了当年春晚观众席第一排。

刘邦呢?他押解囚犯去骊山,途中不少囚犯看了《越狱》,逃跑了,他不仅不去抓

,干脆和剩下的囚犯一起找了片沼泽地带当了土匪。当局抓他不容易,抓吕雉方便,于

是,无辜的吕雉,丈夫逃亡,她为此焦虑则罢了,还要替他坐牢。据可靠推测,吕雉在

牢里,挨打、被虐这种固定戏码是少不了的。

吕雉好不容易熬到出狱,这时候战乱更严重了,刘邦已经成了刘氏集团CEO,率领五

十六万大军打到了西楚都城彭城,按道理说,刘邦和吕雉分居4年多,对方为她牺牲这么

多,应当赶紧去接她以及父母儿女才对,刘邦不,他忙啊,忙着抢美女、抢钞票。

而吕雉和刘邦的父亲,刘邦的一对儿女就在忙乱中走散了。一对儿女遇到了刘邦,

这时候用极品来形容刘邦已经不够了,他嫌儿女碍事,直接把他们几脚踹下马车,还好

刘邦的下属够善良,救小孩子上车。而吕雉就杯具了,她和刘邦的父亲被项羽逮到,随

军队当了人质,每天随时可能被杀掉,活得那叫一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样的日子她

过了2年4个月。

刘邦却过得很销魂。人家遇到了一生中的最爱:戚夫人,戚夫人拥有小三的标准配

置:年轻美貌、娇嗲善媚,还多才多艺,擅长刘邦最喜欢的楚歌和楚舞,刘邦接受《

TIME》杂志采访,深情款款,引用了杨振宁形容翁帆的话:她是上天赐我最好的礼物。

所以,当项羽威胁刘邦,要把刘邦老爸煮了吃时,刘邦笑嘻嘻地鼓励他:煮吧,记

得分点汤给我喝哦!老父尚且不管,何况糟糠之妻?吕雉明白了,她为他历经磨难,而

他却并不在乎她。

如果说此时吕雉还心存侥幸,那么当她好不容易回到刘邦身边,得知刘邦完全被戚

夫人迷倒,对方“日夜侍御”,刘邦连吃饭都抱着她;而“吕雉年长,常留守,希见上

,益疏”,他不谈她、不见她、当她不存在。这时,吕雉彻底心寒了。患难与共的发妻

,不过是可以抹去的炮灰。

当你的老公不爱你了,并且他压根不想爱你因为你的存在,提醒他曾经狼狈不

堪的过往。这也是一朝得志的男人,讨厌发妻的缘由之一,他讨厌那个曾经穷酸的自己

,顺带也讨厌与穷酸时代密切相关的人类,他不想偿还人情、不要忆苦思甜,他要的是

,享受小三们无边无际的崇拜和爱恋。

吕雉必须隐忍,按照网上《诛小三十大攻略》第一条所说,比以往更加温柔和谦卑

。她善解人意地为他除掉心头大患韩信彭越,以此取得和他的政治上的同盟。而当他

一再伤害她和她的一对儿女时,她不争风吃醋、不大吵大闹、也绝口不提自己为他受过

多少苦,她以卑微到尘埃里的姿态,去取悦这个出身低贱的帝王。

推荐阅读:

二字开头的成语

abac式的词语有哪些|历史新知网

天衣无缝是什么意思|成语大全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女人强势时代:汉武帝在女性裙钗下登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裙钗

    女人强势时代:汉武帝在女性裙钗下登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女人强势时代:汉武帝在女性裙钗下登场乐府是中国的古老民歌。在汉代乐府中,我最喜欢《日出东南隅行》。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

  • 霍去病的父亲是谁?霍去病的母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父亲

    霍去病的父亲是谁?霍去病的母亲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保家卫国,驱除外敌,可谓名将辈出。霍去病绝对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将领之一。这位天才名将,17岁被汉武帝重用,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即能建立功勋而勇冠三

  • 东汉帝后陵寝之汉章帝刘炟敬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陵寝

    东汉帝后陵寝之汉章帝刘炟敬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考之图籍,有徵云尔。袁崧《全晋文·后汉书章帝纪赞》:孝章皇帝宏裕有余,明断不足,闺房谗惑,外戚擅宠。惜乎!若明、章二主,损有余而补不足,则古之贤君矣。三、史料中有关敬陵的记载《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第三》载:“(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帝崩于章德前

  • 第一节 吴王带头来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王

    第一节吴王带头来造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权利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用的不好,就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害。只有能收回的权利才是可靠的,争天下的时候需要放权,重用人才,治天下则需要收权,使自己处在有利地位。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吴国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诸侯发动了一次大

  • 汉代体系化赋税制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赋税

    汉代体系化赋税制度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代的赋税制度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它是自春秋晚期以来至秦代出现的封建性赋税制度的延续和发展,在制订赋税制度时,既吸收了以前的赋税制度的基本内容,又顾及了汉代初期的现状。制订了具有新内容和新特点的赋税制度,为恢复和发展生产,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朝廷政权

  • 建安七子之首是谁?建安七子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建安

    建安七子之首是谁?建安七子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建安七子之首是谁?建安七子简介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

  • 汉灵帝:我是被人用刀架着脖子上贼船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我是

    汉灵帝:我是被人用刀架着脖子上贼船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你还别说,我虽有无能、怕死之嫌,但那年头还就有不爱命不怕死的。他们刀架在我脖子上我能不听他们的嘛!否则我还有命在么,历史上还有汉灵帝这一说么。不牛逼的可能还就是我这个做皇帝的。有人说我是个无能残暴又荒淫的皇帝,是历史上一个大烂人。应该打

  • 汉成帝刘骜生平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他是

    汉成帝刘骜生平简介他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成帝刘骜生平简介他是怎么死的?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来讲真的太重要了。汉成帝刘骜就是封建悲剧婚姻的结晶,从小爸爸不爱,要不是丞相史丹在汉元帝面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他差点就当不上皇帝。汉元帝刘奭是个文艺青年,多才多艺,性格柔懦,放在

  • 汉朝时期的中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

    汉朝时期的中朝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时期的中朝是什么?汉武帝时,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或“内朝”。汉朝时期的中朝是什么?为什么要设立中朝?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

  • 汉朝有没有科举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

    汉朝有没有科举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历代选拔人才实行的制度不同。汉朝实行察举制度。西汉以举荐贤良为盛,东汉以举荐孝廉为盛。被举荐的吏民经过皇帝“策问”后,按照等级高下授官。到了汉末,其弊端越来越明显:“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举荐的秀才,居然不认字;举荐的孝子,竟然不和父亲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