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帝时期“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亚欧大陆的“彩色飘带”

武帝时期“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亚欧大陆的“彩色飘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450 更新时间:2023/12/18 9:46:19

武帝时期“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亚欧大陆的“彩色飘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西时期“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通西域(广义的西域包括中国新疆、中亚、南亚、西亚、北非、俄罗斯、欧洲等地)后,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包括冶铁、凿井术、品茶等,相继在西域得到推广;其精美的手工业品,如丝绸、珠宝、玉石和铁器、漆器等,也传入西域各地。而西域的许多物产,如蚕豆、黄瓜、大蒜、石榴、苜蓿、葡萄、胡萝卜、胡麻、胡瓜、胡豆、胡桃等植物及骆驼、驴、汗血马等动物,还有香料,也在此时或以后输入中原。中原人民与西域各族人民联系的不断加强,经济化上的密切交流,对统一的多民族的西汉朝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由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中国特产丝绸横贯广袤的亚欧大陆腹地,连接起地球上东西方两大世界的这条著名通道,堪称是人类古代的“彩色飘带”。

>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联合西域大月氏对付匈奴,派张骞带着100多人从长安出发,西去寻找对方。因路途遥远,自然恶劣,匈奴阻拦,张骞在路上足足走了13年才回来。他向汉武详细汇报了包括天竺(今印度)在内的西域各国情况。汉武便再次派他为使者,带着礼物从蜀地出发去结交天竺,后因困难重重而并未到达。公元前119年汉武再派张骞通西域。张骞和他的几个副手,举着汉朝的旌节,带着300个勇士,每人两匹马,还带着一万多头牛羊和黄金、钱币、绸缎、布帛等礼物去结交西域。几年后张骞病逝,他派去西域各国的副手也陆续回到长安。大家把到过的地方一统计,竟有36国之多!打那以后,汉武每年都派使节去访问西域,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来的使节和商人也络绎不绝。特别是后来西汉政府在西域建立了都护机构,这条道路便更加通畅,商贾、使节和货物往来也更加频繁。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主要是汉武帝在位时。它东面的起点是西汉首都长安或东汉首都洛阳,经陇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张、酒、敦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汉代西域分南北二道,其分岔点就在楼兰。北道西行,经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南道经鄯善(今若羌)、且末、精绝(今民丰尼雅遗址)、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从疏勒西行,越葱岭至大宛。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安息、粟特(今乌兹别克斯坦),最远到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的犁(又作黎轩,今埃及);或从皮山西南行,越悬渡(今巴基斯坦达丽尔),经宾(今阿富汗喀布尔)、乌弋山离(今锡斯坦),西南行至条支(今波斯湾头)。如果从宾向南行,至印度河口(今巴基斯坦卡拉奇),转海路也可到达波斯和罗马等地。这是自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基本干道。

>

>丝绸之路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地理环境改变和政治宗教形势演变,不断有新道路被开通,也有道路的原走向有所变化甚至废弃。敦煌、罗布泊之间的白龙堆,是一片经常使行旅迷失方向的雅丹地形。东汉初年打败蒙古高原的北匈奴,迫其西迁,而中原王朝占领伊吾(今哈密)后,便开通了由敦煌北上伊吾的北新道。从伊吾经高昌(今吐鲁番)、焉耆到龟兹,和原来的丝路北道会合。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方处于对立,北方的东部与西部也时分时合。于是,南朝齐梁陈四朝与西域的交往,大都沿长江向上到益州(今成都),再北上龙涸(今松潘),经青海湖畔吐谷浑都城,西穿柴达木盆地到敦煌,与丝路干道合;或更向西越过阿尔金山口,进入西域鄯善,与丝路南道合,被称作吐谷浑道或河南道,人们也叫它青海道。从中原北方或河西走廊向北到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越伊犁河至碎叶(今托克马克),进入中亚,这条道亦被称作北新道,在蒙古汗国和时期最兴盛。

>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人从汉代开始还开通了一条从广东到印度的海上航道。以后,随着中国南方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岸。人们将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海上丝绸之路”。

>

>这里的陆路交通,是指自中原达于边疆乃至国外的重要陆上交通路线,在西汉前期便已存在。至汉武帝时,随着对边疆经营的不管加强,推进了陆路交通发展。当时的重要陆路有四条:自蓟(今北京城西南)出发,东北经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到朝鲜半岛;自长安出发,西经河西走廊、今之新疆,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乃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即著名的丝绸之路;自巴蜀出发,经西南夷,通于今之缅甸和印度;自南海(今广东广州)出发,经苍梧(今广西梧州)、郁林(今广西桂平),达于交趾、九真、日南等地。

>

>海外交通也很发达。重要航线有两条,即海上丝绸之路:向东自齐(今山东北部)东渡渤(勃)海,可达朝鲜半岛,再绕半岛而东可达日本。向南自徐闻(今广东境内)、合浦(今广西境内)沿中南半岛近海南行,可到东南亚各国;又经马六甲海峡,西过印度洋,可达黄支国(今印度东南)。这些国家运至汉地的货物有明珠、璧流离等奇石异物,汉人运去的则为黄金器物和各种丝织品。这和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日益发展及航海、造船技术的日益进步是分不开的。

推荐阅读:

神话传说:曾子杀猪

白字开头的成语

蜿蜒的反义词

标签: 西域

更多文章

  • 匈奴五单于争位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单于

    匈奴五单于争位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七月至二年十一月,匈奴五单于争夺王位的一场相互攻击战。五凤元年,匈奴内乱,东有姑夕王及左地(匈奴东部地区)贵人拥立的呼韩邪单于;西有右贤王及左大且渠都隆奇拥立的屠耆单于。七月,屠耆单于派驻东部边境防御呼韩邪单于的右奥鞬王及乌藉都尉

  • 西汉开国元勋樊哙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汉

    西汉开国元勋樊哙之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樊哙,公元前242生于浙江省武康县(1958年并入德清县)上柏水桥,出身寒微,因少时失父,七岁随母徙于江苏丰沛(今沛县),遂为沛人,早年曾以屠狗为业。他与刘邦的交往甚密,曾与刘邦一起隐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北)。与萧何、曹参共同推戴刘邦起兵反秦。

  • 第九节 太尉周勃安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尉

    就在吕禄犹豫着自己该不该放弃朝中禁军统领的职务、放弃手中拥有的兵权,去做自己的一方之王——赵王时。一个人的到来加快了整个事件的进程,这个人就是他的心腹贾寿。贾寿是朝中的郎中令,也是吕产最为信任的亲信。自从齐王造反后,吕禄和吕产在派灌婴去平齐王之乱时,还派出了贾寿去齐地探明情况。贾寿一路劳碌奔波,终于

  • 汉殇帝刘隆 十岁以下小皇帝有哪些?最小的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小皇帝

    汉殇帝刘隆十岁以下小皇帝有哪些?最小的多少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历史上长寿皇帝不少,小小年纪便登基的更是比比皆是。本文为大家介绍介绍几位十岁以下登基的小皇帝,年龄从长到幼。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明章之治”-汉明帝与汉章帝在东汉算是不错的

  • 帝王档案——汉成帝刘骜:淫后妖妃,荒淫无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荒淫无度

    汉成帝刘骜是汉元帝刘寅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由于是嫡皇孙,刘骜深得祖父汉宣帝的喜爱,常陪伴于宣帝左右。元帝即位后,刘骜在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农历四月获立为太子。青年时的刘骜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后来却变得终日沉湎于玩乐了。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元帝去世后,太子刘骜继位,是为汉成帝

  • 第一章 卧榻之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卧榻

    第一章卧榻之侧,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我相信,我们的读者在小学里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肯定都学会了一句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现代汉语词典》对这句话的解释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绝不容许他人侵入。但是,在西汉之前,我华夏民族的身畔,一直就有一个彪悍的巨人,不仅仅心安理得地躺在身边呼呼大睡,而且还

  • 卫青三个姐姐都有谁? 她们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有谁

    卫青三个姐姐都有谁?她们最后结局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卫青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大将,在汉对匈作战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不可遗忘的功绩。卫青原本只是奴仆之子,后来受到重用,一路飞升到大将军大司马的位置,乃至娶汉武帝长姐平阳公主为妻,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姐姐卫子夫。虽然说卫青的功绩,是他实打实拼出来的

  • 东汉破北匈奴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匈奴

    东汉破北匈奴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破北匈奴(东汉)——一次并不明智的出击,改变了匈奴人的命运和欧亚的历史进程战争概述:东汉永元元年(89年)六月,东汉派窦宪、耿秉率军与南匈奴军队在涿邪山会合(今蒙古满达勒戈壁附近),与北匈奴战于稽落山(今蒙古额布根山),北单于大

  • 司马迁也是天文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也是

    千百年来人们赞颂司马迁在史学和文学方面的光荣业绩,然而,司马迁还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他是古代著名天文学家重、黎、羲、和的后代,他的家族在夏、商两代都是“世序天地”。他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的历官—太史令,这是汉代最高的天文官。其父临终前嘱咐他一定要当太史令,

  • 秦汉时期的婚礼习俗:董仲舒提出纲常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董仲舒

    秦汉时期的婚礼习俗:董仲舒提出纲常理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帝国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由于社会统治的需要,道德、伦理要进行整合、统一,因此在政治经济上实行“车同轨,书同文”之外,对于婚姻家庭制度也进行了严格的整顿。秦统一之前,各地的婚俗相对自由开放,如陈国的男女“迎会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