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一节 盐铁会议内外有玄机

第一节 盐铁会议内外有玄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743 更新时间:2023/12/10 21:23:23

第一节盐铁会议内外有玄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公元前87年,病逝于长安城以西的五柞宫,时年70岁,自16岁登基,到此已在皇帝宝座上端坐了54年。中国人惯于称他为“雄主”。这种雄主不多见,中国人无比敬仰,但就是这种雄主,让大汉王朝的国家基础被动摇,进而使他能够在历史上叱咤风云,成就一番惊天伟业。雄主是百姓内心渴望出现的人物,不过,雄主的负面作用却总是不被人发现。雄主的背后,往往是一片黑暗。当他离开这个由他塑造的世界时,那它将会变得越来越可怕,甚至让天下人受苦、绝望。

>

>后天二年,汉武帝病逝。他走之后,国家处于一种极度空虚的状态,众大臣认为,这是国家长期对外征战,对内长期紧缩政治所致。而在汉武帝之前,国家空前富强,百姓生活富裕,国库年年充盈。在此情况之下,汉武帝出现了,他将国库挥霍殆尽,将民财取尽用罄。不可否认,汉帝国的权力制衡系统已彻底被汉武帝的独裁政治所取代。如果汉武帝身后还有一位更强势的君王,那他的独裁政治就能维持下去,但可惜的是,只有汉武帝一人是强权政治家,他的后人无法取代。为了让国家长期稳定下去,新皇帝汉昭帝的大臣和五位托孤大臣就不得不重新考虑,重建大汉王朝的权力制衡系统。

>

>首先,霍光是汉武帝的首席托孤大臣。在他的积极推动之下,汉昭帝的皇帝生涯有条不紊地展开,但有一个棘手问题:汉帝国的经济发展已不合事宜。国家经济基础空虚,民间经济一片死气沉沉。在此情况之下,更多的人生活颠沛流离,食不果腹。汉武帝留下的经济难题是:政府政策与经济行为紧密地捆绑在一起,造成官员极度腐败,民不聊生。中央政府权力极不平衡,造成官员专横独断,甚至是皇帝也被纳入独裁范围之内。

>

>汉武帝的权力中心必须被打破,否则汉昭帝无法治理国家,首当其冲,就是赴会汉帝国从前的权力制衡体制。这样才能让国家走向富强,重现“文景之治”的辉煌。根据大臣们的建议,首先要调查民间的生活状况。在此背景之下,再来研究和实施有关国家和经济政策。汉昭帝接受了大臣们的建议,尤其是霍光,他认为国家经济政策亟需改革,但现在中央一级的官员都脱离群众,不知民间疾苦,全然坚持汉武帝时期战时经济政策。

>

>基于以上原因,汉昭帝于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传达诏书,请三辅、太常等部门各举“贤良”两名,各地郡国举“文学高弟”一名,进京向皇帝谏言,解决中央财政和地方经济问题。很快,全国便推举出60多名“贤良文学”来到长安。次年,即公元前81年,汉昭帝下诏,邀请这些饱读诗书的“贤良文学”进宫,召开一次御前会议。

>

>会议上,中央各大官员悉数登场。会议一开始,中央官员便如饥似渴地向“贤良文学”们询问地方和民间情况。会议召开到高潮时,中央官员将经济政策梳理了一遍。之后,“贤良文学”们纷纷站起来,认为经济政策中的盐铁、均输、平准等经济政策必须彻底否决,对百姓有百害而无一利。

>

>以上经济政策最明显的弱点就是官营专卖,对民间生活的影响极为恶劣。当时,“贤良”是地方下层官员,而“文学”也都是民间知识分子。他们整天与普通百姓在一起,提出的建议当然是符合民意的。“贤良文学”们一致认为,盐铁等经济政策只适用与战时经济。就前朝来说,这种做法可以大量补给军需,是为战争量身定做的经济政策。对于百姓来说,这是个天大的灾难,只有勒紧裤腰带,支持军队打仗,谈不上什么生活水品的提高,更谈不上享受生活。现在,“百姓寒苦,流于道路”,就是这一政策造成的。“贤良文学”们的争辩,马上收到有关部分的重视,并承认是政府经济政策失当,正面回答了百姓生活疾苦的原因。

>

>这一问题告一段落之后,“贤良文学”们针对财政问题,向政府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政府必须结束官营专卖的政策。表面上,它可以让民间资金迅速收拢到中央财政上,成为政府经济的一部分。殊不知,政府官员与经济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势必会让官员贪污腐化,最终导致民不聊天,官员脑满肠肥。在强烈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官员无孔不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朋党杂生,腐败严重。“贤良文学”们指出,官员“处尊位,执天下之要十有余年,功德不施于天下而勤劳于百姓,百姓贫陋困穷”,由此可见,官员是何等腐败无能,搜刮民脂民膏,却不知一点天下大义。

>

>专卖政策还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官方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胡乱制造,任意推销,完成任务便溜之大吉,中饱私囊,造出的农具要么太重,不方便使用;要么太轻,翻不动土地。“贤良文学”们认为,官方卖家为了方便生产,不根据农时和具体耕作计划,按统一时间进行生产,造成很多农民不能正常生产,损失严重。而且,销售农具的底层官员极不负责,从不安排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销售。农民需要农具时,他们不出现,就算出现,也是在很远的地方。农民往往要穿山涉水才能到达。有的农具非常重,家中没有强壮劳动力的农民,往往去不会农具。更可怕的是,官员为了牟利,将农具的价格定得极高,农民被剥削得体无完肤。

>

>从工作和利益分配两个角度来看,下层官员总是解其所能,将农具生产出来。这必然会导致偷工减料,生产出来的农具往往不合格。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他们想尽办法,将农具强行兜售给农民,导致一系列反常现象的出现,国家陷入极度混乱之中。就食盐方面,官员不允许百姓省吃俭用,要求他们每天购买相当数量的食盐,完成工作任务,从而谋取暴利。

>

>这一系列的质询,让朝廷的官员们很是不安,尤其是负责此累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两位大臣——丞相田千秋和御史大夫桑弘羊,显得浑身不自在,但田千秋是个少言寡语,小心谨慎之人,从不出口失言,所以,他并不想争辩什么,但桑弘羊耐不住性子,站起来为自己的立场辩护。桑弘羊认为,国家垄断山海、盐铁、酒类的销售专卖以及由国家制定各种物价这一系列经济政策,都是正确的,不容置疑。而且,桑弘羊列出了三条理由:

>

>第一,早年实施这一政策,是为了填充国库,供养大批兵强马壮的军队,实施对外作战。如今,国家虽不再大规模外侵,但就此废除专卖制度,国库势必空虚,漫长的边境线上的士兵们该专卖养活?一旦军队给养不足,国家和谈安全,百姓和谈?

推荐阅读:

为什么雍正后来想杀邬思道?你怎么看?

惊心动魄的意思是什么?惊心动魄的近义词?惊心动魄的反义词?

康熙为什么要杀索额图

标签: 玄机

更多文章

  • 武帝时期“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亚欧大陆的“彩色飘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域

    武帝时期“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亚欧大陆的“彩色飘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时期“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通西域(广义的西域包括中国新疆、中亚、南亚、西亚、北非、俄罗斯、欧洲等地)后,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包括冶铁、凿井术、品茶等,相继在西域得到推广;其精美的手工业品

  • 匈奴五单于争位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单于

    匈奴五单于争位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七月至二年十一月,匈奴五单于争夺王位的一场相互攻击战。五凤元年,匈奴内乱,东有姑夕王及左地(匈奴东部地区)贵人拥立的呼韩邪单于;西有右贤王及左大且渠都隆奇拥立的屠耆单于。七月,屠耆单于派驻东部边境防御呼韩邪单于的右奥鞬王及乌藉都尉

  • 西汉开国元勋樊哙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汉

    西汉开国元勋樊哙之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樊哙,公元前242生于浙江省武康县(1958年并入德清县)上柏水桥,出身寒微,因少时失父,七岁随母徙于江苏丰沛(今沛县),遂为沛人,早年曾以屠狗为业。他与刘邦的交往甚密,曾与刘邦一起隐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北)。与萧何、曹参共同推戴刘邦起兵反秦。

  • 第九节 太尉周勃安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尉

    就在吕禄犹豫着自己该不该放弃朝中禁军统领的职务、放弃手中拥有的兵权,去做自己的一方之王——赵王时。一个人的到来加快了整个事件的进程,这个人就是他的心腹贾寿。贾寿是朝中的郎中令,也是吕产最为信任的亲信。自从齐王造反后,吕禄和吕产在派灌婴去平齐王之乱时,还派出了贾寿去齐地探明情况。贾寿一路劳碌奔波,终于

  • 汉殇帝刘隆 十岁以下小皇帝有哪些?最小的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小皇帝

    汉殇帝刘隆十岁以下小皇帝有哪些?最小的多少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历史上长寿皇帝不少,小小年纪便登基的更是比比皆是。本文为大家介绍介绍几位十岁以下登基的小皇帝,年龄从长到幼。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明章之治”-汉明帝与汉章帝在东汉算是不错的

  • 帝王档案——汉成帝刘骜:淫后妖妃,荒淫无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荒淫无度

    汉成帝刘骜是汉元帝刘寅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由于是嫡皇孙,刘骜深得祖父汉宣帝的喜爱,常陪伴于宣帝左右。元帝即位后,刘骜在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农历四月获立为太子。青年时的刘骜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后来却变得终日沉湎于玩乐了。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元帝去世后,太子刘骜继位,是为汉成帝

  • 第一章 卧榻之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卧榻

    第一章卧榻之侧,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我相信,我们的读者在小学里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肯定都学会了一句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现代汉语词典》对这句话的解释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绝不容许他人侵入。但是,在西汉之前,我华夏民族的身畔,一直就有一个彪悍的巨人,不仅仅心安理得地躺在身边呼呼大睡,而且还

  • 卫青三个姐姐都有谁? 她们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有谁

    卫青三个姐姐都有谁?她们最后结局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卫青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大将,在汉对匈作战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不可遗忘的功绩。卫青原本只是奴仆之子,后来受到重用,一路飞升到大将军大司马的位置,乃至娶汉武帝长姐平阳公主为妻,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姐姐卫子夫。虽然说卫青的功绩,是他实打实拼出来的

  • 东汉破北匈奴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匈奴

    东汉破北匈奴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破北匈奴(东汉)——一次并不明智的出击,改变了匈奴人的命运和欧亚的历史进程战争概述:东汉永元元年(89年)六月,东汉派窦宪、耿秉率军与南匈奴军队在涿邪山会合(今蒙古满达勒戈壁附近),与北匈奴战于稽落山(今蒙古额布根山),北单于大

  • 司马迁也是天文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也是

    千百年来人们赞颂司马迁在史学和文学方面的光荣业绩,然而,司马迁还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他是古代著名天文学家重、黎、羲、和的后代,他的家族在夏、商两代都是“世序天地”。他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的历官—太史令,这是汉代最高的天文官。其父临终前嘱咐他一定要当太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