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十八节 同根相煎――长平之战弱强赵

第十八节 同根相煎――长平之战弱强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15 更新时间:2023/12/16 22:51:02

第十八节同根相煎――长平之战弱强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讲完了秦国的纷争,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到与秦有关的几次大战上来吧!

>在与六国的战争中,秦国同赵国的战争最激烈,规模也最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长平之战。如果细说起来,长平之战的起因,还与“利令智昏”这个成语的产生有很大的关系呢!

>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攻占了韩国的野王,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沁阳,切断了上党郡与以都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为中心的韩国本土的联系。无奈,韩桓惠王想把孤悬境外的上党割让给秦国以求得韩国的安定和平,可是上党郡的吏民们既不想归秦,又没有力量抗击秦军,郡守冯亭想,不如亲手把上党转交给赵国,韩国就可以和赵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的侵略。

>

>就常理而论,冯亭的想法很不错,可是,当冯亭派人把上党的地图带给赵孝成王时,赵王却左右为难,不接吧,到手的金子,丢了实在是有点可惜,接吧,秦国肯定不会轻易放手,煮熟的鸭子,岂能让它飞了。百般无奈,赵孝成王就召集大臣们商议。在赵国的这班大臣中,有一个叫赵豹的大臣,那可真是火眼金睛,对其中的利害得失看得清清楚楚,他奉劝赵王不要接受,因为无端地接受别人送来的东西,必然会引起祸患;更何况秦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就要得胜了,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如果接受了上党郡,一定会招灾惹祸。可是赵王并不同意他的意见,认为发兵百万,作战数年,都不一定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战果,轻易放弃,实在是有点可惜。赵孝成王思来想去,拿不定主意,于是就去找他的叔父平原君商议。

>

>平原君即战国时期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胜。赵胜是赵国的贵族,是赵武灵王的儿子,惠文王的弟弟。这个赵胜很是了不起,他虽然出身贵族,但却能够做到礼贤下士,据说投到他门下的食客有好几千人。由于他的王室地位和才能,所以在他哥哥赵惠文王时,就被任命为赵国的相,辅助赵惠文王处理国家事务。赵惠文王去世以后,他又当了赵孝成王的相,所以,赵孝成王很是信任他。关于要不要接受上党郡,平原君的意见是,即使赵国出动百万大军,耗费大量军费,一年半载也不一定能攻下一座城池,现在却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上党的土地,这是一个天下掉馅饼的大好事,赵国决不能坐失良机。

>

>应该说,平原君的这番话,从现实实利的角度来分析,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但若从未来的政治军事角度来分析,就有点短视了。也可以这么说,平原君的急近功利,导致了赵国日后军事上的被动和国运的衰微。

>

>然而,当时赵孝成王听了平原君的话,心里非常高兴,于是就派平原君作为全权代表,到上党郡去接受土地,并且给了冯亭一个华阳君的封号,以示奖赏。当然了,赵孝成王还没有忘记对上党地区的守护,派出一代名将廉颇率领重兵进驻战略重镇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守护上党地区,以防秦国侵犯。

>

>赵国坐收上党郡,从表面看是捡来了一个大便宜,可是却埋下了与秦争战的祸根。果然,没过多久,赵国就大祸临头。原来,秦国看到即将到手的土地却被赵国“捡”去了,就派左庶长王(hé)率领大军前来攻打赵国的长平。

>

>司马迁在评价这件事时,认为平原君是一个行为高出一般世俗弟子的公子,但却不明白“利令智昏”的道理,利这个东西,能够使聪明的人头脑发昏,丧失理智,平原君贪图坐收上党的利诱,以致引起秦赵大战,使赵国在长平损失了40多万人,几乎连赵国的都城邯郸也都快被秦军攻占了。

>

>其实,在这个成语背后,还有着更深的政治军事原因。

>

>从表面看起来,长平之战的直接起因是秦赵两国对上党地区的争夺,那么秦国与赵国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价来争夺韩国的上党呢?如果赵国主动放弃与秦国争夺上党,是否可以避免40余万赵军葬身长平的历史悲剧?

>

>先说秦国与赵国争夺上党的问题。从赵国方面讲,接收韩国上党,是有“大利”可图。所谓大利,并不单指上党17城的便宜,而主要在于上党是赵都邯郸的屏障,接收上党可以满足赵国国土安全的需要。

>

>从秦国方面讲,争夺上党是从其兼并山东六国的战略需要出发的。早在战国中期,就有人断言,如果秦国占领了上党、太原,就等于占有天下的一半,立足上党,就可以置三晋于死地,灭齐、楚于一旦。上党不仅是天下大势的制高点,更是三晋的生命线。秦国一旦占有上党,太行山东麓的赵都邯郸、太行山南面的韩都郑和太行山东南面的魏都大梁将面临灭顶之灾。在中国历史上,上党高地的得失,对中原王朝的兴亡至关重要。三晋一旦灭亡,齐国、楚国、燕国便不堪一击了。更何况对于秦国来说,上党郡乃是一只已经煮熟了的肥鸭子,生性贪婪的秦昭王,又怎么会容忍赵国坐收渔翁之利,白白地捡了一个大便宜?

>

>因此,当秦昭王得知上党郡已经归了赵国之后,就于公元前262年发兵攻赵,要把这只已经吞在赵王口中的肥鸭子夺回来。

>

>但是,秦昭王决没有想到,他这次要从赵孝成王嘴里抢出来的,不是一只香酥肥嫩的肥鸭子,而是一块肉虽然很肥,但绝对是难啃的硬骨头。

>

>因为,当时的形势尽管是秦强赵弱,但赵国的领军人物是大将廉颇。

>

>廉颇是战国时代著名将领之一,以勇敢善战闻名于诸侯。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国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赵惠文王十四年(前285)在中阳(今山西省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廉颇曾经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率领赵军攻打齐国,长驱深入齐国境内,攻取阳晋(今山东省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齐),威镇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

>廉颇不愧是战国名将,在保卫上党郡初战失利的情况下,并没有气馁,而是对长平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的敌我态势做了一番深入的研究和透彻的分析。廉颇认为,只要赵军布置一支劲旅锐卒固守长平不失,秦军便无法涉足上党,更无法逼近邯郸。长平地处长治、晋城之间的分水岭南沿,漳水由分水岭北流,丹河出分水岭南流,分水岭实为天然屏障。长平地区广40余千米,袤37千米,面积百余平方千米,略呈矩形。地势东、西、北三面环山,状如箕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丹水纵贯全境。这样的地理环境,对于战争而言,则山地有险可凭,特别是西、北方面有高平关、长平关、故关等群塞依东西向山岭排列,向南呈俯冲之势,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丘陵地形则对军队运动无大阻碍,可以隐蔽迂回;河谷平川则极宜大部队调度和辎重运筹转输。凡此等等,极利于赵军固守而不利于秦军进攻。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zhuan传四声的组词传组词zhuan四声

演绎的意思

胸有成竹造句_胸有成竹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标签: 之战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巡游纪功七刻石浅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始皇

    秦始皇巡游纪功七刻石浅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等方面以巩固发展统一中国的伟业为主旨,实行一系列改革创新:统一律令、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人同伦,车同轨”;重视发展农业、水利、交通,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融汇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为保卫、巩固国家领

  • 秦军兵器铸造之谜: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之谜

    秦军兵器铸造之谜: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军兵器铸造之谜: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在今天的陕西咸阳附近,咸阳宫曾是秦帝国的心脏。然而两千多年过去了,咸阳宫变成了黄土堆,秦军这支曾经最强大的军队,却包藏着太多令人费解的谜团,这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儿?他靠什么

  • 叔孙通制定的“朝班”礼制:延续了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礼制

    叔孙通制定的“朝班”礼制:延续了两千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世界上“趋合”与“倍反”是普遍存在的,运用到不同的事件上有不同的方法,而且同一事件的不同阶段也应用不同的方法。“趋合”与“倍反”有时又互相转化,圣明的人应该掌握这一规律,把握反忤之道,或者合于此忤于彼,或者合于彼忤于此,这种反忤之术大

  • 秦始皇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是怎样

    秦始皇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皇帝制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于是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

  • 秦始皇的后宫为何在史书离奇消失?揭秘秦始皇后宫轶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后宫

    秦始皇的后宫为何在史书离奇消失?揭秘秦始皇后宫轶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的一生,迷雾重重。重重迷雾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后宫是谁?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后宫都有记载,特别是皇后,那是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在制度上有专门的规定,是必须大书特书,树碑立传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

  • 解析楚霸王项的羽巨鹿之战:司马迁的弥天大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巨鹿

    解析楚霸王项的羽巨鹿之战:司马迁的弥天大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解析楚霸王项的羽巨鹿之战:司马迁的弥天大谎巨鹿之战解析: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作,也是《史记》最著名的篇章。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勇猛善战叱咤风云。虽然楚军主力刚刚被章邯消灭,刘邦又分兵一部向西而去,可项羽仅率领剩下的人马,单靠破釜沉舟

  • 童年阴影:秦始皇为何终生没有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后

    成年后,嬴政坚决拒绝立皇后,而且终其一生也没有立皇后。考古发现证明,秦始皇陵中各种设施和用具应有尽有,部署十分周密,可是却没有皇后陵。有人认为,这是由于秦始皇死后而皇后仍健在,秦王朝又很快覆灭,因此皇后未能葬在陵园内。可是,偌大的秦始皇陵园里面,却根本没有为皇后预留陵墓的位置。秦始皇的皇后是谁,任何

  • 秦始皇的功与过如何评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始皇

    秦始皇的功与过如何评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的功与过秦始皇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其上台后推行的一系列各方面的举措均对后世带来不同的影响,其中有利有弊,且秦始皇为人暴戾残酷,后人对于他的评价普遍褒贬参半,但总体上功大于过。秦始皇画像政治上,他开创了皇帝一称的新观念,神话了君

  • 揭秘秦始皇兵马俑十大脸型传达的神秘信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十大

    揭秘秦始皇兵马俑十大脸型传达的神秘信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永生难忘1974年3月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当时三个青年农民在短暂的一瞬间屏住了呼吸,因为,这片田野似乎要把他们,以及他们的钻头、三脚架、木铲,一起湮没了。片刻前,他们还在和其他人一起辛苦地劳动,而此时,他们已经跌

  • 项羽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羽

    项羽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项羽的故事西楚霸王项羽项羽(前二三二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将门后裔。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就是能抵挡一万人的本领),于是从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