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略论汉代女性与经济

略论汉代女性与经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204 更新时间:2023/12/31 12:35:20

略论汉代女性与经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关键词:汉代;女性;经济>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282-02>>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力推行“与民休息”的政治措施,随着铁农具的增多,牛耕的普及,水利灌溉的发展,施肥、耕种、新型纺织工艺等生产技术的改进,汉代的社会生产力与前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生产迅速恢复并发展起来,女性也广泛地参与了各项经济活动,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一、农业>农业是汉代最主要的生产部门,也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史书中不乏女性从事农业的例子,如《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后汉书·王良列传》记东汉初王良虽为大司徒司直,但他的妻子“布裙曳柴,从田中归”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同书《承宫列传》记载承宫和妻子一起“之蒙阴山,肆力耕种”。《逸民列传》则记载了高凤“妻尝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庞公在田间劳动时“妻子耕于前”,夫妻协力,共同劳作。夫妇共同在田间劳动是最平常不过的农村劳动场面,这一点在汉代画像石上也多有反映。四川成都西郊出土的画像砖上,共刻有男女六人,其中两人手执镰刀,顺次收割,三人弯腰随后拾稻,一人肩挑手提餐具,刚走近田边,为收割者送饭。收割者裙式装束,似皆为妇女[1]。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遇到战乱,男子外出服兵役、徭役等,妇女更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如东汉后期,为了进行讨伐诸羌的战争,几乎所有壮年男子都上了战场,致使国内出现了“麦多委弃,但有妇女镬刈也”,“小麦青青大麦枯,谁言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2]正是对妇女承担沉重农业劳动的生动写照。除了直接参与耕田收割这样的田地劳动,汉代很多女性还从事和粮食加工有关的劳作,如嘉峪关3号墓5号墓砖上就有农妇持连枷打场的画面。向仓库送粮也常常有女性常常参与,晋宁石寨山贮贝器上的“上仓图”即有成群结队的妇女头顶盛放谷物的器具,正向粮仓走去[3]。河南密县打虎亭发现的东汉墓中画像石也有女子参与交租的场面[4]。加工粮食的劳动是非常繁重的,被称为“舂”。死后,其宠姬戚夫人就被吕后“髡钳衣赭衣,令舂”[5]。>二、纺织业>“男耕女织”这种生产模式,是封建经济在形成过程中按性别形成的自然分工,也是中国数千年不变的传统生产方式。从桑园到蚕房,从纺车到织机,到处都是女性忙碌的身影,她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汉代纺织主要有三种生产形式:>1.官营纺织业。汉时有东、西织室,设在京师长安,由“织室令丞”主管,规模很大,每年费用达5000万,是“主织作缯帛之处”,生产出来的织物主要供皇室和官府使用。另外,纺织中心齐郡临淄设服官之所,称为“三服官”,三服即指春、冬、夏三季所需用的丝织品[5]。据《汉书·元帝纪》记载,元帝时三服官“做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逄振镐先生推算,齐三服官后和之前相比,工人大约增加了500倍左右,一年耗费约增加了数百倍。说明了汉代纺织业的长足发展[6]。除了一部分管理和辅助人员外,东西织室里均为训练有素、身怀技艺的纺织女工和有技艺的女刑徒,如《史记·外戚世家》就记载,文帝母薄姬曾是魏王豹后妃,在其失败后被“输织室”。>2.私人作坊。私人作坊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地主庄园内的手工作坊,所生产的纺织品主要是为了满足田庄内部的消费需要,剩余部分才出售求利。另一类是商业性质的私人作坊,如《汉书·张汤传》载:“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穿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积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张家拥有规模较大的手工作坊,纺织业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从记载来看,其产品基本上不是自给消费,而是面向市场的求利商品。《汉书·货殖列传》也说:“通都大邑,酤一岁……其帛、絮、细布千钧,文采千匹,答布、皮革千石。”这说明在当时的商业贸易中、帛、絮、布等纺织品是市场上非常活跃的商品,也说明市场上这些大批量的商品,除了部分是小农家庭纺织自用后的剩余品外,一定还有大量的个体手工业者和私人经营的手工业作坊存在,这些作坊的丝织品都是为了盈利而作为商品来生产的。显然,在这样的手工场中,所雇佣的纺织者也应是有一定技艺的民间纺织女子。>3.作为家庭副业的手工纺织。纺织业是汉代民间分布最广的家庭手工业,亦是家庭经济的一大支柱,家庭成员的衣服开销,国家租赋的交纳都赖于此。当时一匹缣的价格为六百一十八钱,一匹绢的价格为五百钱,而精美的纺织品价格则更加昂贵。相对来说,当时粮食的价格比织物要便宜得多,文景时,粮价每石粟为十余钱至数十钱,“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即使不吃不喝,不纳国家田租,把粮食全部出卖,也仅得千余钱。可见,女子的女红收入有时甚至超过男子的收入,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7]。《东观汉记》卷十八《范丹传》载,东汉莱芜县令范丹去官后,其妻“纺绩以自给”。《后汉书·列女传》记载乐羊子妻以纺织来养活家人,供丈夫读书,可见纺织的收入不菲。因此,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妇女劳动是极端辛苦的,“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东汉荆州秭归县许多人家的女儿终身不嫁,被幽禁在家里,埋头纺织以供给朝廷。直至,这一带仍称呼进贡的布帛为“女子布”。在两汉史籍中,描写自耕农“温衣饱食”“布帛充用”“百姓充足”之类的赞誉之辞数不胜数,虽有溢美的成分,但妇女纺织在家庭收入中占相当比例,是毋庸置疑的。>三、商业>周代就已经出现了女子经商的情况,《周礼·地官司徒·司市》记载有朝买夕卖的“贩夫贩妇”。汉定天下后,商业就开始活跃起来,在商品经济的刺激下,趋利求富遂成为一种风气,“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必然也对包括女子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产生影响。《西京赋》说到长安商业的发达,“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鬻良杂苦,蚩眩边鄙。何必昏于作劳,邪赢优而足恃。彼肆人之男女,丽美奢乎许史。”其中所谓“裨贩夫妇”、“肆人之男女”都说明在商业领域中女性的活跃。女性商人在史书上多有出现,如朱“少孤,母尝贩缯为业”。馆陶公主男宠董偃之母是一位贩卖珠宝的商贩,经常出入公主及上层贵妇家中兜售珠宝。在出土文物中也有关于女子经商的记载,如汉简《侯粟君所责寇恩事》22.1—36简册,就是一份完整的关于商业债务纠纷的诉讼案卷。我们可以看到在此案中,粟君并没有参与实际的商业经营,而是其妻参与整个商业过程,与人一道去外地贩运、收债等等[8]。一些当时的法律诏令也说明了女子经商的普遍性,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王杖诏书令》简册[8],其中有关于老年女子经商有所优待的条文:“年六十以上,毋子男为鲲。女子年六十以上,毋子男为寡。贾市毋租,比山东复。”即女子年60岁以上,如果没有儿子,可以享受经营商业,政府不征收市租的优惠,可见当时颇有老年妇女经商的情形。同篇“夫妻俱毋子男为独寡,田毋租,市毋赋”也宣传了大致同样的政策。不过,总起来看,女性从事长途贩运的行商与巨贾较少,大多是沿街叫卖或上门兜售的小商贩,或是开小店铺的店主。东汉冯衍在他的信中提到一种“贩糖之妾”,即卖糖的女子[2]。可以看出,汉代女性在商业领域的活动是十分活跃的。>汉代女性经营酒店业的也为数不少,《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为泗水亭长时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这里的王媪、武负,都是以卖酒为业的女老板,她们经营的酒店,应该都在“泗水亭长”管辖范围之内,《史记·正义》云:“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酒店在最基层也极为密集,更不要提繁华的都市了。也说明汉代女子经营酒店是一项比较普遍的职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也载:“相如与之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这是汉代著名才女卓文君当街卖酒的记载。汉乐府中也有“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的诗句。《后汉书·刘盆子列传》记载吕母“益酿醇酒,买刀剑衣服。少年来沽者,皆赊与之”,虽然吕母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但是少年多有来沽者,说明女子经营酒店,当时应是一种普通行为,所以吕母才能以此为掩护,收买人心,为子复仇。四川彭县出土的“汉代女子当垆卖酒”画像石,以实物证实了史料的记载。>总之,汉代女性在当时主要的经济生产类型——农业、纺织业、商业中均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在职业类型上,其劳动形式已经多样化,她们的生产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女性从事职业的广泛性、重要性使得她们在社会活动中承担了一定的责任,因此也相应地具有较重要社会地位。>>参考文献:>[1]何浩天.汉画像砖与汉代社会生活[M].北京: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69:49.>[2][汉]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1003-3281.>[3]林声.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所反映的西汉滇池地区的奴隶社会[J].文物,1975,(2).>[4]安金槐,王与刚.密县打虎亭汉代画像石墓和壁画墓[J].文物,1972,(10).>[5][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558-3937.>[6]逄振镐.秦汉时期山东纺织手工业的发展[J].齐鲁学刊,1983,(1):53.>[7]黄今言.秦汉赋役制度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49-244.>[8]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简牍集成[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责任编辑王玉妹]

推荐阅读:

成语故事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

涯组词

水门事件怎么回事?揭露美国史上最大政治丑闻!

标签: 汉代

更多文章

  • 一代名将马援为什么死后蒙受冤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冤屈

    一代名将马援为什么死后蒙受冤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代名将马援为什么死后蒙受冤屈?刘秀做了东汉开国皇帝后,并没有像他的老祖宗刘邦那样“兔死狗烹”般的屠杀功臣,而是善始善终的对他们论功行赏,令其颐养天年,寿终正寝。刘秀死后,汉明帝刘庄继承了老爸的遗志,继续推行功臣优待

  • 郦商的生平简介 郦商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是怎么

    郦商的生平简介郦商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郦商的生平简介郦商是怎么死的?西汉能够建立,都要归功于刘邦帐下那一位又一位开国功臣,其中郦商按功排第六,排第五的是樊哙。郦商是谁?为何他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呢?秦末时期,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以后,陈留高阳人郦商就聚集起了许多年轻人,为了响应各地的反秦

  • 汉桓帝皇后梁女莹怎么死的?梁女莹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帝皇

    汉桓帝皇后梁女莹怎么死的?梁女莹墓在哪梁女莹(?—160年8月9日),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大将军梁商之女,大将军梁冀、顺烈皇后梁妠的妹妹,汉桓帝刘志第一任皇后。建和元年(147年),被立为皇后。梁女莹无才无德,长相平庸。只是倚仗兄、姐之势,专制内宫。且生活奢侈,使得汉桓帝对她冷落,于延熹

  • 揭秘刘邦“暗度陈仓”之路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暗度陈仓

    揭秘刘邦“暗度陈仓”之路线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春二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41县,都南郑”。夏四月,羽使卒3万及慕从者数万人从汉王,自今长安区南取子午道至汉中。八月,刘邦听韩信策,引兵从故道出袭雍,还定三秦。刘邦&l

  • 第四节 晁错的救国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之道

    第四节晁错的救国之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行说的到来使得匈奴人一改原来的“颓废”面貌后,稽粥对中行说越来越器重,最后发展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在中行说的劝说下,多次对汉朝边境进行了“打草谷”。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十一月,稽粥入侵狄道,对大汉进行了赤裸裸的“骚扰”,抢走许多人畜。文帝以“

  • 萧望之生平简介 萧望之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是怎么

    萧望之生平简介萧望之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萧望之生平简介萧望之是怎么死的?萧望之是西汉第一位丞相萧何的六世孙,他的父亲和祖父都回归田园,宁愿务农也不愿出仕,到了萧望之这一代,他决定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萧望之十分好学,他学有所成之后名气很大,后来长史丙吉看中他的才能,将他和王仲翁

  • 刘交的生平简介 刘交有哪些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后代

    刘交的生平简介刘交有哪些后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交的生平简介刘交有哪些后代?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大一统皇帝,刘邦一共有三个兄弟,他最宠爱的就是年龄最小的弟弟刘交。几百年后,当刘邦的子孙遇到难题时,刘交的后代站了出来,使得西汉得到了数十年的和平时光,变得更加强大。刘交和刘邦不是一个

  • 阴城公主生平简介 阴城公主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公主

    阴城公主生平简介阴城公主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阴城公主生平简介阴城公主是怎么死的?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女人一生都活在男人的阴影下,她们从小就被教导,要遵从三从四德,读书不必读得太多,识得几个字已经算极好的了。看起来,古代女人的日子过得实在是憋屈,但是这“憋屈”二字并不适用于

  • 2.飞燕争宠:一场新旧势力的争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飞燕

    2.飞燕争宠:一场新旧势力的争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个掌握大权的领导者,最忌“不务正业”。沉迷女色,生活腐朽糜烂,昏蒙的皇帝必然会导致家族内部战争愈演愈烈。在中国古代,有“红颜祸水”一说,认为漂亮的女子会祸国殃民。其实,女人长得漂亮本身并没有过错,真正祸国殃民的是掌权的皇帝。皇帝为美色所迷

  • 吕雉是谁?他做过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什么事

    吕雉是谁?他做过什么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雉-汉高祖后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单父(山东单县)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