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名将马援为什么死后蒙受冤屈?

一代名将马援为什么死后蒙受冤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870 更新时间:2023/12/13 21:11:54

一代名将马援为什么死后蒙受冤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代名将马援为什么死后蒙受冤屈?

刘秀做了东汉开国皇帝后,并没有像他的老祖宗刘邦那样“兔死狗烹”般的屠杀功臣,而是善始善终的对他们论功行赏,令其颐养天年,寿终正寝。刘秀死后,汉明帝刘庄继承了老爸的遗志,继续推行功臣优待政策,不仅从开国元勋中选出了号称“二十八宿”的二十八位功臣,还命人为他们画像,并放置在洛阳南宫的云台阁里,以示感念之情。

二十八人中,骠骑将军慎侯刘隆曾因“度田令”风波被免为庶人,但汉明帝仍将他列入云台阁,可见汉明帝对开国元勋有着一分为二、功过分明的历史态度。然而,论战功、论政绩、论操守,与二十八人相比,均属上乘的伏波将军马援,不但没有进入云台阁中兴名臣画像之列,反而受到谗人陷害,死后蒙受冤名,可就让人纳闷了。

马援(前1449),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战国名将赵奢后人。投靠刘秀后,马援先后率军攻灭隗嚣、平定西羌、远征交趾、出兵边塞、平乱武陵,为华夏版图的统一,为东汉政权的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马援为东汉征战一生,最后病死军中,实现了他“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的壮志。然而,当他“马革裹尸”回来的时候,不但没有受到英雄的应有待遇,还差点儿死无葬身之地。马援死后蒙冤这件事,不论史书记载,还是民间传说,都异口同声的把刘秀的女婿梁松作为罪魁祸首,是因为多次得罪驸马爷才引发的。但在笔者看来,造成这一冤案的元凶,应该是深得马援之力的光武帝刘秀。

在封建帝王行列中,刘秀算得上是一位开明君主。他实施“以柔道治天下”的策略,广泛吸收和笼络文臣武将,尤其是对于有本事的人,他更是求贤若渴,委以重任。马援投靠刘秀的时候,正是刘秀创建宏图大业的关键时期。当时,隗嚣雄居于陇西,公孙述称帝于巴蜀,这两支强大的军事集团,成为刘秀一统天下的巨大阻碍。作为隗嚣的属下,作为公孙述的老乡,马援在对比了三方的优劣之后,决定投靠势头正盛的刘秀。马援深谙兵法,他的加入,无疑会为刘秀集团的统一大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胜算。

本来,一代明君和一代名将相见,应该是一个英雄相惜、相见恨晚、气氛火爆、大搞宴会的场面。可两人在首次对话中却夹枪带棒,大煞光景,显得很不投机。刘秀说:“马大将军,都怪我没有多大能耐,没能尽快统一中国,致使马将军在两个皇帝之间奔波,我实在是惭愧呀!哈哈……”刘秀这句看似调侃却有深意存焉的问话,很明显的带有一种抱怨,一种嘲讽,是对马援没有把自己视为“第一选择”的强烈不满。不过,马援并没有示弱,而是坦然的回应道:“汉帝陛下,当今世道,不光是帝王选择臣子,做臣子的也应当选择君主呀!”马援这种反客为主、落地有声的铿锵回答,很有一股子与刘秀叫板的火药味,这让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的刘秀感到很讨厌。让人更想不到的是,马援接着竟然对刘秀说出了“你就不怕我马援是刺客,会刺杀陛下吗?”的话,这固然是马援有意试探刘秀的玩笑话,刘秀虽然始终保持着笑容,但心里却被吓得怦怦直跳。对于马援这样一个说话不按常理、性格非常怪异的汉子,刘秀决定对其实行“冷处理”,即凉在一边,闲置不用。后来,在攻打隗嚣时,尽管马援自告奋勇的为刘秀出谋划策,并立了大功,但他当初的那番言行却在刘秀的心中扎下了始终难以抹煞的阴影。

马援虽然出言不逊,敢于冒犯天颜,使刘秀对其心存芥蒂。但他文韬武略、所向披靡,又使刘秀不得不对这位“穷当意坚,老当益壮”的将军越发倚重。刘秀常说:“伏波论兵,与我意合。”倚重归倚重,赞许归赞许,但刘秀对马援还是不够放心、不够信任,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马援的能力太强了,功劳太大了。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希望臣工的风头盖过自己,刘秀也不例外。除了战功赫赫外,最让刘秀头疼的事情就是马援爱兵如子,深得军心。马援这种与将士“打成一片”的带兵作风,不但没有得到刘秀的褒奖,反而引起了刘秀的猜忌。作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才使得众望所归,脱颖而出,建国称帝。当时国家还没有统一,边关战事不断,政权还不够巩固,刘秀不得不把事情往坏处想,把马援往坏里看。尤其是马援多次把刘秀赏给他的金银,悉数分发给手下的将士,得到了军队的无限拥戴,将士们居然喊出了“万岁”的呼声,这就更让刘秀觉得如坐针毡,忐忑不安了。

尽管马援并没有表现出造反的意向,但刘秀决定阻止马援一天天做大,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加官封侯,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不让他带兵打仗。在刘秀的眼里,马援就是一个战争贩子,哪里有仗他都抢着去打,哪里有变他都争着去平,用兵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军心也越来越归附,如果哪一天马援果真起了反心,自己又如何控制呢?所以,马援远征交趾得胜归来后,刘秀果断的封他为新息侯,让他颐养天年。可是征战了一生的马援是个一刻也闲不住的人,听说武陵蛮夷战事久拖不下,便求见刘秀,请求带兵出征。说实在的,刘秀打心眼里是不愿意马援出征的,不想把这份功劳被马援抢了去,可又不能说出自己的“心事”,便以马援年老体衰为由拒绝。可是,马援不但没有看透刘秀的心思,反而拿出当年廉颇请战的架式,表示自己虽然年老,但雄姿不减。沉吟了半天后,刘秀虽然答应,但对这位不知好歹的老家伙已生歪念。

其实,不仅皇帝对马援倚重有余、信任不足,不希望他功高盖世、功高震主;那些平日里被刚正不阿的马援得罪过、顶撞过的小人们更不希望他功成名就、官运亨通。既然皇帝对处理马援有畏难情绪,那么,接下来就该由小人粉墨登场了。梁松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他仗着自己是刘秀的女婿,是驸马,是皇亲,所以平日里趾高气扬,做威做福,这让刚正不阿、自恃功劳大的马援有些瞧不起、看不惯。别的官员对梁松点头哈腰、毕恭毕敬,可马援却对他不“感冒”。马援在出兵边塞前,梁松随着百官前去饯行,按说驸马爷亲自前来送行,马援“应当”表现出受宠若惊的架式来才是,可马援觉得自己和梁松的父亲是同辈,不但没有对梁松表示谢意,反而以长辈的身份和口吻,对表现出骄矜之态的梁松叮嘱道:“一个人富贵了,应当想到贫贱的日子。如果不想使自己再沦为贫贱,就得时刻洁身自好!我因为与你们的父亲是至交好友,才以此言赠予你们这些晚辈,希望你们自勉!”本来,梁松对马援就很妒忌,马援这下当着百官的面,语重心长的对自己批评教育,使自己众人面前颜面扫地,梁松虽然嘴上称谢,但心里却窝了一肚子火。

其实,梁松和马援的“梁子”早已结下。马援当年南征交趾时,曾给儿子写过一封信,有人利用这封信大做文章,告到皇上那里,梁松因此受到牵连。还有一次,马援生病,梁松去看望,在床边向马援行礼,马援没有还礼。梁松走后,马援的儿子问其原因,马援说:“我和梁松他爹是朋友,梁松虽然当了驸马,也不能乱了长幼之序啊!”梁松因此更加怨恨马援。这些事情,自然是瞒不过刘秀的。

但凡小人,总是善于等待时机的。马援请命南镇压武陵蛮夷暴动时,由于天气酷热,好多士兵得瘟疫而死,马援也身患重病,部队陷入困境。刘秀知道后,便有意的派与马援有着“梁子”的女婿梁松前去调查。这种刻意的安排,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明着是去调查事件原委,暗地里却是指责发难、取而代之,这不仅是梁松公报私仇、落井下石的好机会,更是刘秀彻底解决马援问题的难得契机。带着圣旨和嘱托的梁松到达前线时,马援已经病死,但梁松却不肯善罢甘休。按照皇帝的意思,在回京奏报中,他不仅指出马援进军方案的严重失误,还上书诬陷马援有重大贪污嫌疑,那些曾经被马援奚落过的百官也纷纷附和。那么,刘秀也只有顺应民意、“信以为真”的份了。震怒之余,刘秀下令革去马援的一切职位。马援的灵柩运回洛阳后,家人吓的哪里还敢奢望朝廷厚葬,只好将其草草葬于城西的几亩薄田之中。

为了还马援以清白,马夫人先后六次上书皇帝申诉,做贼心虚的刘秀虽然很不情愿的澄清了马援确实没有贪污的问题,下令重新安葬,但对马援的军事指挥严重失误的冤情却闭口不言。其实,刘秀何尝不知道马援是被冤枉的,马援的行军方案就是经过自己同意后才执行的。军队出现了重大问题,难道自己就没有责任吗?然而,皇帝永远都是对的,是不会有错的,尤其是被世人看作是“真命天子”的开国皇帝。所以,这个黑锅只好由马援来背了。同时,刘秀回想起了多年前马援曾经与自己叫板的那一幕,看到了马援与女婿的水火不容,况且马援生前招怨惹太多,死后落井下石的人也太多。虽然马援生前立下了赫赫战功,作为一个统筹全局,且心怀鬼胎的皇帝,刘秀决不可能为了一个死去的马援,而处罚满朝文武以及自己的女婿,更不会把指挥失误的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所以马援只好受些委屈了。

多年后,明汉帝刘庄在设置“云台二十八将”,那个曾经犯了错误的刘隆能够跻身其列,可为东汉征战了一生的马援却不在此列。事后,东平王刘苍问汉明帝:“何故不画伏波将军像?”汉明帝当然明白其中黑白颠倒的原委,但为了维护父亲刘秀的意思,所以只能“笑而不答”。直到汉章帝时,马援的冤情才得以平反昭雪,不过这已经是他死后二十九年的事情了。

当年的“云台二十八将”,虽然大多数都得以善终、风光一时,但时至今日也只能作为一个整体留在人们的模糊记忆中,要想让人把他们的名字一个一个喊出来,不是一般人所能做的到的。相反,那个企图被光武帝刘秀抹煞的伏波经军马援,虽然不在“云台二十八将”之列,虽然死后蒙受了二十九年的冤名,却因为他那“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豪言壮语而彪炳千秋,永垂不朽,成为中国历代军人的楷模,并永远的烙印在了人们的心中。历史,毕竟是公正的。

推荐阅读:

慷慨淋漓的意思|成语大全

蜻组词_蜻字组词大全

幸福的反义词是什么

标签: 冤屈

更多文章

  • 郦商的生平简介 郦商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是怎么

    郦商的生平简介郦商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郦商的生平简介郦商是怎么死的?西汉能够建立,都要归功于刘邦帐下那一位又一位开国功臣,其中郦商按功排第六,排第五的是樊哙。郦商是谁?为何他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呢?秦末时期,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以后,陈留高阳人郦商就聚集起了许多年轻人,为了响应各地的反秦

  • 汉桓帝皇后梁女莹怎么死的?梁女莹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帝皇

    汉桓帝皇后梁女莹怎么死的?梁女莹墓在哪梁女莹(?—160年8月9日),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大将军梁商之女,大将军梁冀、顺烈皇后梁妠的妹妹,汉桓帝刘志第一任皇后。建和元年(147年),被立为皇后。梁女莹无才无德,长相平庸。只是倚仗兄、姐之势,专制内宫。且生活奢侈,使得汉桓帝对她冷落,于延熹

  • 揭秘刘邦“暗度陈仓”之路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暗度陈仓

    揭秘刘邦“暗度陈仓”之路线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春二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41县,都南郑”。夏四月,羽使卒3万及慕从者数万人从汉王,自今长安区南取子午道至汉中。八月,刘邦听韩信策,引兵从故道出袭雍,还定三秦。刘邦&l

  • 第四节 晁错的救国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之道

    第四节晁错的救国之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行说的到来使得匈奴人一改原来的“颓废”面貌后,稽粥对中行说越来越器重,最后发展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在中行说的劝说下,多次对汉朝边境进行了“打草谷”。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十一月,稽粥入侵狄道,对大汉进行了赤裸裸的“骚扰”,抢走许多人畜。文帝以“

  • 萧望之生平简介 萧望之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是怎么

    萧望之生平简介萧望之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萧望之生平简介萧望之是怎么死的?萧望之是西汉第一位丞相萧何的六世孙,他的父亲和祖父都回归田园,宁愿务农也不愿出仕,到了萧望之这一代,他决定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萧望之十分好学,他学有所成之后名气很大,后来长史丙吉看中他的才能,将他和王仲翁

  • 刘交的生平简介 刘交有哪些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后代

    刘交的生平简介刘交有哪些后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交的生平简介刘交有哪些后代?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大一统皇帝,刘邦一共有三个兄弟,他最宠爱的就是年龄最小的弟弟刘交。几百年后,当刘邦的子孙遇到难题时,刘交的后代站了出来,使得西汉得到了数十年的和平时光,变得更加强大。刘交和刘邦不是一个

  • 阴城公主生平简介 阴城公主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公主

    阴城公主生平简介阴城公主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阴城公主生平简介阴城公主是怎么死的?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女人一生都活在男人的阴影下,她们从小就被教导,要遵从三从四德,读书不必读得太多,识得几个字已经算极好的了。看起来,古代女人的日子过得实在是憋屈,但是这“憋屈”二字并不适用于

  • 2.飞燕争宠:一场新旧势力的争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飞燕

    2.飞燕争宠:一场新旧势力的争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个掌握大权的领导者,最忌“不务正业”。沉迷女色,生活腐朽糜烂,昏蒙的皇帝必然会导致家族内部战争愈演愈烈。在中国古代,有“红颜祸水”一说,认为漂亮的女子会祸国殃民。其实,女人长得漂亮本身并没有过错,真正祸国殃民的是掌权的皇帝。皇帝为美色所迷

  • 吕雉是谁?他做过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什么事

    吕雉是谁?他做过什么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雉-汉高祖后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单父(山东单县)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

  • 十三路义兵立刘虞为天子 为何遭到曹操的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天子

    十三路义兵立刘虞为天子为何遭到曹操的拒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本文由老君说史授权发布《史》之一、中原逐鹿1、十三路义兵(下)王允对屈意奉承,以换取董卓信任。董卓见王允不但有才,而且忠心,因以为心腹同志。三月初五,车驾进入长安。时董卓未到,朝政都委托王允。允转运图书典籍,修葺宫室,补救缺失,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