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四节 晁错的救国之道

第四节 晁错的救国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846 更新时间:2023/12/6 22:49:26

第四节晁错的救国之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行说的到来使得匈奴人一改原来的“颓废”面貌后,稽粥对中行说越来越器重,最后发展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在中行说的劝说下,多次对汉朝边境进行了“打草谷”。

>

>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十一月,稽粥入侵狄道,对大汉进行了赤裸裸的“骚扰”,抢走许多人畜。文帝以“言然无信,不知其可也”对稽粥进行责问和劝说。但效果等于零,此时的稽粥根本就不吃他这一套,在边境上这里转转,那里游游,东边抢抢,西边烧烧……总之,边境上常常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战不是,不战也不是。汉文帝面对上任以来最头疼的外交问题,烦恼之时,他便这样吟道:“何以解忧?何以解忧?”

>

>他话音未毕,一人答日:“何以解忧,唯有晁错。”

>

>继贾谊之后,大汉又有一位能人横空出世,他就是晁错。贾谊是刘恒的智囊,晁错是太子刘的智囊。他两父子都好智囊,但两位智囊都因他父子而死。“文景之治”如一园子的鲜花,贾谊和晁错就如两株参天大树。这两株大树粗壮挺拔,一株招展儒家风范,正气浩然;另一株延续法家刚正,凛不可犯。

>

>晁错是颍川人(今河南禹县),为人严峻、刚直、苛刻。一句话,他有法家代表所要求的品行。他曾经在张恢门下学习申不害商鞅的思想,文章博学,任太常掌故。晁错的性格和学识预示了他今后的命运,他是政治上的强硬派,愿为理想牺牲自我。读到晁错,不禁想起雨果笔下的沙威。沙威是雨果虚构的人物,晁错的品行也近乎虚构。

>

>晁错为人很有才学,在宫中先做太常掌故,后提升为太子舍人,深得太子刘启的器重,刘启赐其“智囊”绰号。晁错师从伏生。这伏生乃是秦朝博士,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他幸运地成为了漏网之鱼,非但在乱世中苟活了下来,而且还把一本旷世奇书《尚书》,成功地保存了下来。

>

>文帝即位后,下诏征求留下来的经书,唯独少《尚书》找不到,后来听说颍川伏生用《(尚书》教齐、鲁两地的儒生,就派晁错前去学习。

>

>未料此时伏生年事已高,头发花白倒也罢,偏生嘴里的牙齿也不争气,今天掉一颗明天掉一颗掉得差不多了,牙齿掉光了倒也罢,偏生说话“风来风去”,瓮声瓮气,如同念梵语。因此,伏生每次讲授时,晁错洗耳恭听,竖耳静听,侧耳细听,听来听去,听到最后,每每照读,只听得清伏生讲一个“错”字。

>

>好在那时晁错凭着自己英俊的外表,才三五日便和伏生的女儿羲娥对上了眼。后来伏生讲课时,羲娥主动充当晁错的翻译官,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晁错很快就领悟到了其中奥秘,最终满载而归,不负汉文帝的期待。

>

>汉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匈奴发兵侵扰汉朝北部边境狄道一带,给边境汉人带来巨大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太子家令颍川人晁错上书文帝说:《兵法》说:‘有战无不胜的将军,没有战无不胜的民众。’由此来看,安定边境,保邦定国,关键在于良将的选择,因此一定要慎重行事。

>

>臣又听说,在战场上与敌人交锋,有三件事情最为重要:一是武器精良,二是士兵训练有素,三是占据有利地形。按照《兵法》:步兵、车骑兵、弓弩、长戟、矛铤、剑盾等不同的兵种和武器,适合不同的地方作战。如果战场地形不适于发挥手队和武器的长处,十个士兵抵不上一个士兵的情况就可能出现。士兵不经过挑选,军队缺乏训练,起居管理混乱,动静不一致,胜不能进、退不能守,士兵不能听令行军,这是不训练军队的错误,这样的军队,人数虽多却不中用。兵器不齐备不锋利,与空手作战一样,难以快速制敌;盔甲不坚固,与脱衣露体一样;弩箭射不远,与短兵器一样;目标不能被射中,射中习标却不能深入,就像没有箭头一样,与没有箭没有区别。这是由于将领不检查武器装备造成的,这样的军队,也难有什么大用。所以《兵法》说:‘器械不锋利,是把士卒奉送给敌人;士卒不听号令,是把将领奉送给敌人;将领不懂兵法,是把他的君主奉送给敌人;君主不精心选择将领,是把国家奉送给敌人。’这四种情况,决定用兵的成败。

>

>臣又听说;在用兵时,应按照双方国家大小、强弱和战场地形的不同,选择不尽相同的作战策略。选择侍奉大国,这是小国应采取的措施;如果与敌方旗鼓相当,就应联合其他小国对敌作战;中原王朝应该采取的战略是利用蛮夷去进攻蛮夷部族。和匈奴作战情形与在中原作战大不相同:在山间河流行走,中原的马匹比不过匈奴;在危险的道路上,边策马奔驰边射击,匈奴的骑射技术胜过中原;不畏风雨疲劳,不怕饥渴,中原将士比不过匈奴人。这是匈奴的优势。如果到了平原,在地势平缓的地方,形势就会好转,匈奴的军队就容易被使用轻车、骁勇精锐的汉军打乱。汉军使用强劲的弓弩和长戟,箭可以射得很远,长戟也能远距离杀敌,持小弓的匈奴就无法与我军抗衡;汉军身穿坚实的铠甲,手持锋利的武器,长短兵器配合使用,弓箭手适时出击,士兵按什伍编制统一进攻,匈奴军队就无法抵挡我军的进攻;聚集勇敢强健的弓箭手,以特制的好箭射向同一个目标,匈奴用木材和皮革制成的防御武器就全不起作用;在平地作战,剑戟交锋,近身搏斗,匈奴人的脚力就不如汉军。这是中原的军事优势。由此来看,匈奴优势有三,汉军优势却有五。加之陛下动用了数十万军队,去攻打只有数万军队的匈奴,从数量角度看,这是以十击一的战术。

>

>“尽管如此,战争总是万分凶险之事。由大变小,由强变弱,很快就会实现。用人的生死去决胜负,失利就难以重振国威,就会追悔莫及。英明的君主在决策时,应确保万无一失。现在来归降朝廷的胡人一义渠、蛮夷等,部众达数千人,他们有与匈奴一样的饮食习惯和善于骑射的特长。可以赐给他们精良的武器和充足的粮食,加上边境各郡的精锐骑兵,再起用通晓兵法、能把蛮夷部族的人心笼络到一起的将领,以陛下明确的约定统率他们。如果遇到险阻,就发挥这些人能够冲锋陷阵的优势;在宽阔的平野,敌人就会被我们的战车、步兵制服。两支军队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再加上以众击寡,这才是万无一失的战略。”他的意见得到文帝的赞赏。

推荐阅读:

【迸溅】的意思是什么?【迸溅】是什么意思?

粗心的反义词

用不是而是造句

标签: 之道

更多文章

  • 萧望之生平简介 萧望之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是怎么

    萧望之生平简介萧望之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萧望之生平简介萧望之是怎么死的?萧望之是西汉第一位丞相萧何的六世孙,他的父亲和祖父都回归田园,宁愿务农也不愿出仕,到了萧望之这一代,他决定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萧望之十分好学,他学有所成之后名气很大,后来长史丙吉看中他的才能,将他和王仲翁

  • 刘交的生平简介 刘交有哪些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后代

    刘交的生平简介刘交有哪些后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交的生平简介刘交有哪些后代?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大一统皇帝,刘邦一共有三个兄弟,他最宠爱的就是年龄最小的弟弟刘交。几百年后,当刘邦的子孙遇到难题时,刘交的后代站了出来,使得西汉得到了数十年的和平时光,变得更加强大。刘交和刘邦不是一个

  • 阴城公主生平简介 阴城公主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公主

    阴城公主生平简介阴城公主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阴城公主生平简介阴城公主是怎么死的?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女人一生都活在男人的阴影下,她们从小就被教导,要遵从三从四德,读书不必读得太多,识得几个字已经算极好的了。看起来,古代女人的日子过得实在是憋屈,但是这“憋屈”二字并不适用于

  • 2.飞燕争宠:一场新旧势力的争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飞燕

    2.飞燕争宠:一场新旧势力的争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个掌握大权的领导者,最忌“不务正业”。沉迷女色,生活腐朽糜烂,昏蒙的皇帝必然会导致家族内部战争愈演愈烈。在中国古代,有“红颜祸水”一说,认为漂亮的女子会祸国殃民。其实,女人长得漂亮本身并没有过错,真正祸国殃民的是掌权的皇帝。皇帝为美色所迷

  • 吕雉是谁?他做过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什么事

    吕雉是谁?他做过什么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雉-汉高祖后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单父(山东单县)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

  • 十三路义兵立刘虞为天子 为何遭到曹操的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天子

    十三路义兵立刘虞为天子为何遭到曹操的拒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本文由老君说史授权发布《史》之一、中原逐鹿1、十三路义兵(下)王允对屈意奉承,以换取董卓信任。董卓见王允不但有才,而且忠心,因以为心腹同志。三月初五,车驾进入长安。时董卓未到,朝政都委托王允。允转运图书典籍,修葺宫室,补救缺失,安定

  • 秦汉时代地方行政系统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汉

    在大致了解秦汉时代的中枢体制后,再来看一下帝国体制的另一部分:地方行政系统。秦汉时代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之所以形成,是以对千千万万的百姓进行控制与支配为基础的。以地方行政制度为基础而建立编户齐民社会,不仅使郡县制取代了封建制,实则也是传统中国政治社会结构形成之标志。郡、县之称源于先秦。一般来

  • 1.潜龙在渊:昆阳大战,夺回刘氏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潜龙

    刘秀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怎能容忍刘氏江山落于他人之手,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昆阳大战,吹响了他兴复汉室的政治进军号。刘秀像公元8年,汉室外戚篡夺刘姓政权,建立“新”朝。刘姓贵族的爵位都被剥夺了,王莽对他们很不客气,各地的地方官也趁人之危,对刘姓贵族有很多侵犯。这样一来,严重激化了刘姓宗室贵族与王莽政权的

  • 1.窦太皇太后与武帝之争:武帝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帝

    1.窦太皇太后与武帝之争:武帝失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位有雄才大略又能善于用人的盛世君主,在家族之争中也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其实质是大权暂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董仲舒像于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去世,16岁的刘彻即皇帝位,也就是著名的。汉初国力比较虚弱,统治者为了实行清静无为的黄老政治,这

  • 第六节 申屠嘉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之死

    第六节申屠嘉之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157年,病逝,接替皇帝位置的是他的儿子。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在汉景帝的一生中,有著名的两件大事:一是“文景之治”,二是平定七国之乱。一个是在政治上的成就,一个是在军队上的成就,总体说来,都是景帝在治理国家中的成功。从景帝开始,大汉王朝开始从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