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荒唐的短命皇帝刘贺:在位27天却干了1127件荒唐事

最荒唐的短命皇帝刘贺:在位27天却干了1127件荒唐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658 更新时间:2023/12/24 14:15:42

最荒唐的短命皇帝刘贺:在位27天却干了1127件荒唐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刘贺

>《汉书·霍光金日传》载: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这个刘贺,是历史上最荒唐的短命皇帝,在其皇帝的任期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平均一天40件。真是耸人听闻,匪夷所思。

>

>刘贺,西汉第9任皇帝,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史称昌邑王,刘贺是西汉时期最有雄才大略的刘彻之孙,五岁时袭父刘封为昌邑王。刘贺是个典型的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行事十分荒唐怪异。平日在他的封国中一向狂妄放纵,所作所为毫无节制,无论是汉武帝驾崩,还是汉昭帝去世,刘贺依旧如故,照样出外巡游狩猎,放纵如常。

>

>刘贺能够登基成为皇帝,其实是很有戏剧性的。汉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汉昭帝仅仅二十一岁就害病去世了。那一年,上官皇后才十五岁,还没有生孩子。汉昭帝的其他后宫,也没有生过儿女。那么,又该立谁做皇帝呢?

>

>当时,汉武帝的儿子只有广陵王刘胥还活着。大臣们都主张立刘胥做皇帝。大将军、大司马霍光不同意,说刘胥这个人太荒唐,不是做皇帝的材料。史载刘胥力能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好倡乐逸游。昭帝时,刘胥觊觎帝位,曾使女巫祝诅。

>

>霍光是西汉著名将领的同父异母之弟,上官皇后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汉武帝病死前,任命霍光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所以,当时霍光的意见是的,满朝文武都在看霍光的脸色行事。

>

>其时朝廷内有人给霍光写信说:“立皇帝主要看他合不合适,不一定考虑辈分的大小,只要合适,那怕立晚一辈的也可以。”霍光把这封信转交给丞相杨敞,请大臣们讨论。最后商议的结果,大家都主张立昌邑王刘贺。于是,霍光就以上官皇后的名义下了诏书,派少府乐成、总正刘德、光禄大夫丙吉等去迎接昌邑王,请他到长安来即位。

>

>昌邑王刘贺是个不折不扣的浪荡子弟。在为汉武帝治丧的时候,他竟敢带着随从去打猎。按着当时有关规定,这是极其严重的罪过。他手下有个中尉叫王吉的,抓住这件事,把他狠狠地数落一顿。他赏给王吉五石酒和五百斤牛肉,表示一定要。可是他事过之后又是老样子。

>

>刘贺手下有个叫龚遂的郎中令,也曾经多次规劝他。刘贺听得不耐烦了,就双手捂着耳朵朝外跑。他一边跑,一边还嬉皮笑脸地说:“郎中令真会羞人啊!”后来,龚遂征得昌邑王的同意,专门挑选了十几个读书人去伺候他,向他讲解各种礼仪。还没过几天的工夫,他就把这些人轰走了。

>

>当乐成、刘德、丙吉三人风尘仆仆奉命赶到昌邑见到刘贺时,正值“夜漏未尽一刻”,也就是在半夜。按说碰到这种能当皇帝的天大喜事,应该是迫不及待地马上程进京。可刘贺一直拖到第二天中午才开始启程,而且一走就像是“急行军”,三个多时辰竟然狂奔了135里地,不少侍从的马都被累死在路上。刘贺没有行程安排,没有时间观念,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行事就是如此荒唐。

>

>然而,刘贺在去长安的一路上所做的事情,更让人感到荒唐:车驾行至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时,刘贺还惦记着当地的特产,派人求得“长鸣鸡”,作为沿途解闷的玩意;经过弘农(今河南灵宝北)时,他还吩咐家奴抢了一些乡下美女,藏在装衣服的车厢里,供自己在路上寻欢作乐。行事如此下作,当地的老百姓没有不咒骂他的。

>

>刘贺一行到达霸上(今西安市东)后,当皇宫的礼仪官员献上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享用的乘舆时,刘贺兴奋得手舞足蹈,甚至得意忘形。但为了顺利“过关”,他不得不把自己一贯的荒唐行为予以收敛,牢牢记下了郎中令龚遂对他的嘱托,在车驾到达长安未央宫时,“下车,向阕西面伏哭,尽哀止”。刘贺“尽哭如仪”的即兴表演,通过了宫廷众人的“面试”,也打动了霍光的心。霍光带他参见了上官皇后,接着上官皇后下诏书立他为太子。六月,刘贺以皇太子的身份接受了皇帝玺绶,即皇帝位;尊昭帝的遗孀、年仅十五岁上官皇后为皇太后。

>

>俗话说得好,死狗扶不上墙。昌邑王刘贺做了皇帝,却没有一点做皇帝的样子。每天从早到晚,他不仅不同霍光和大臣们商议国家大事,反而将原来昌邑的全套人马都带到了长安,甚至把昌邑的那些打鼓的、的、斗狗的、耍把戏的都弄到皇宫里来,叫他们陪着自己玩儿,随意赏给他们钱财。在居丧期间,宫里不允许吃肉,他却偷偷地派人到宫外去买鸡、买猪,拿回来宰了大吃大喝。他闲着没事儿,甚至还跑到汉昭帝的后宫里去奸污宫女。

>

>一天,刘贺梦见在皇宫西门的台阶东侧,有一大堆绿头苍蝇的粪便,约有五六石之多,上面盖着大片的屋瓦。刘贺向龚遂询问,龚遂说:“陛下平日所读的《诗经》中,不是有这样的话吗:‘绿蝇往来落篱笆,谦谦君子不信谗。’陛下左侧奸佞之人很多,就像陛下在梦中见到的苍蝇粪便一样。因此,应该挑选先帝大臣的子孙,作为陛下身边的亲信侍从。如若总是不忍抛开昌邑国的故旧,信任并重用那些谗佞阿谀之人,必将招致不祥之祸。希望陛下能反祸为福,将那些昌邑旧人中的奸佞之徒全部逐出朝廷。我龚遂愿以身作则,第一个走。”刘贺依然不加理会,根本就听不进龚遂的话。

>

>一时间,整个皇宫被刘贺搅的天昏地暗、乌烟瘴气。根据《汉书·霍光金日传》载: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平均一天40件。这个数字确实惊人!

>

>霍光没有想到自己拥立了这么一个浪荡皇帝,真是又气愤又后悔。他不敢声张,悄悄地把他的心腹大司农田延年找来,问他应该怎么办。田延年说:“大将军认为这个人不能做皇帝,为什么不禀告皇太后把他废掉,再挑选一个贤明的人呢?”霍光说:“我也想这么着,但不知到古时候有没有这种先例?”田延年说:“怎么没有呢?殷朝时有个国相叫伊尹的,曾经废黜了昏君太甲,使国家得到了安定,后世人都说他是忠臣。大将军要是这么做,那就成了汉朝的伊尹了。”霍光又去跟已经升任车骑将军的张安世商议,张安世也同意把刘贺废黜了。

>

>霍光又派田延年去报知丞相杨敞。杨敞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他一听说要废掉新立的皇帝,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一时张嘴结舌说不出话来。他的夫人趁田延年出去更衣的功夫,急忙对丈夫说:“这是国家大事,如今大将军已作出决定,还派大司农来通知您,您若不痛痛快快地答应,跟大将军同心合力,还能有好结果吗?”杨敞的夫人没办法,只好自己出面说明。《汉书·杨敞传》上说,“延年从更衣(处)还,敞夫人与延年参语,许诺,请奉大将军令。”言及杨敞的夫人与田延年两个人一起研讨此事路,代替杨敞表明态度说:“一切遵从大将军的命令!”

>

>就在昌邑王即位的第二十七天,霍光把文武百官召集到未央宫,跟他们一块商议废除昌邑王的事。霍光开门见山地问道:“昌邑王昏庸无道,恐怕要危害社稷,大家说应该怎么办呢?”群臣见霍光不称刘贺为皇帝而称昌邑王,一个个都吓得半晌说不出话来。田延年看这种情况,不由得站起身来,手按着剑柄说:“先帝把天下托付给大将军,是因为大将军忠厚贤明,能够安定刘家的天下。要是汉朝的宗庙从昌邑王的手里绝祀,大将军死后还有脸到地下去见先帝吗?今天大将军作出的决定,容不得半点迟疑,谁要是不响应,我马上砍了他的脑袋!”霍光道:“所有责任应当由我来负。”群臣听了,全趴在地上磕头,齐声说:“我们一定遵从大将军的命令!”于是,霍光就让尚书令把事先写好的奏章拿出来,请大臣们在上面一一签名。

>

>随之,霍光率群臣晋见太后,陈述刘贺种种无道行径,于是皇太后乘车前往未央宫承明殿,下诏命皇宫各门不许放原昌邑国臣属入内。守门的太监们接到太后的诏令,每人手握一扇宫门,刘贺一进入温室殿,太监们立即将门关闭,把跟在后面的原昌邑国的臣属挡在外面。刘贺面有惧色地马上问道:“这是干什么?”霍光在旁跪道:“皇太后有诏,不许原昌邑国的群臣入宫。”刘贺说:“慢慢吩咐就是了,何必如此吓人!”霍光命人将昌邑国的群臣全部驱赶到金马门之外,被张世安率领的羽林军全部逮捕,关进监狱。同时,霍光又命曾在汉昭帝时担任过侍中的太监专门守护刘贺,命令道:“一定要严加守护,谨防刘贺被害或自杀,让我在天下人面前担上杀主的恶名。”此时,刘贺还不知内因,便问身边的人说:“我以前的群臣和从属们犯了什么罪?大将军为什么要将他们全部关押起来呢?”等到皇太后下诏召见刘贺时,刘贺才真正感到害怕地说:“我犯有什么错?太后为什么要召见我?”就这样,刘贺在霍光与文武群臣的联名参劾下,皇太后下诏将刘贺废黜。刘贺仍不死心,说:“我听说‘天子只要有七位耿直敢言的大臣在身边,即使荒淫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霍光说:“你已被废黜,岂能再称天子。”随即抓住刘贺的手,将他身上佩带玉玺的绶带解下送与皇太后,然后扶刘贺下殿,直送到长安所设置的昌邑王官邸。刘贺过了二十七天的皇帝瘾,连一个年号也没有定下来,就被糊里糊涂地废掉了。刘贺从昌邑国带来的臣属共200余人,除王吉、龚遂等少数正直人士外,皆被处死。

>

>事后,霍光亲自把刘贺送到昌邑邸,并对他说:“大王自绝于天下,臣下也没有办法。臣下宁可对不起大王,也不能对不起国家。从今天起,臣下就不能再服侍大王了,请大王多多保重!”就这样,刘贺仅仅做了27天的皇帝,又被赶回封地昌邑。可叹刘贺,曾经是堂堂大汉皇帝,离开皇宫时只配享用牛车的待遇。到宣帝时,曾封为海昏侯,后又被贬为庶人。公元前59年,刘贺病故,年仅30多岁。

>

>当年七月,霍光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皇帝,这就。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上官太后论辈份是汉宣帝的祖母,这样,上官氏年仅十五岁,就尊为太皇太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

>

>汉宣帝即位前曾长期在民间生活,颇知民生疾苦。所以他即位后勤俭治国,政治更加清明,社会经济更加繁荣,使汉朝的强盛局面又保持了几十年。宣帝统治期间,“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号称“中兴”,应该说,宣帝统治时期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候,因此史书对宣帝大为赞赏,曰:“孝宣之治,信赏必罚,文治武功,可谓中兴”。

>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笔者认为,刘贺之所以很快就被废黜,除了他荒唐透顶这一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治权力的角逐。刘贺被拥立为帝,本应依赖和重用以霍光为首的拥立他为皇帝的朝廷大臣,维护他们在朝中的既得利益,然而,刘贺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将原来昌邑国的全套人马都带到了长安,权力与利益的斗争,在对于一个在朝中还没有扎下根来的刘贺来说,只有被废黜的一条路了。下诏废黜刘贺皇位的皇太后,年仅十五岁,朝廷的实际权力其实掌握在大将军霍光的手里。通过废立,权臣霍光的地位和权力更稳固了,《资治通鉴·汉纪十六》中这样记载:“及昌邑王废,光权益重”。

推荐阅读:

太组词有哪些?太组词大全(5-300个)

【急遽】的意思是什么?【急遽】是什么意思?

用不是而是造句

标签: 短命

更多文章

  • 汉朝的丞相不好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

    汉朝的丞相不好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时代做丞相的人不少,可在丞相位置上被杀的也很多。从公孙弘起,以后的好几任丞相都是先后下狱诛死,弄得人人自危,丞相一职成了大家最害怕的官儿。这一年,公孙贺被汉武帝任命为丞相,他当场就冲着汉武帝直磕头,大哭说我不行,干不了这个活儿。可君命不可违,最后公孙贺还是

  • 董宣简介:“强项令”董宣与光武帝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强项

    董宣简介:“强项令”董宣与光武帝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董宣,生卒年不详,字少平,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初年名臣,先后任北海相、江夏太守、洛阳令等职。在职时不畏强暴,惩治豪族。他任洛阳令期间,汉光武帝刘秀姐姐湖阳公主的奴仆苍头仗势杀人,被公主包庇,吏不能捕。董宣候其出门,拦住湖阳公

  • 卫青简介 卫青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是怎么

    卫青简介卫青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卫青简介卫青是怎么死的?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简介,卫青是怎么死的?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卫青的母亲被称为卫媪(卫

  • 1.安帝独子:从废太子到真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独子

    1.安帝独子:从废太子到真皇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安帝性情温和但是软弱,他依靠宦官得来皇位,大权自然掌握在宦官手中,安帝朝宦官、外戚互相勾结,弄权专横,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政治局面黑暗。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有11子,汉顺帝有9子,汉章帝有8子。而到了和帝,所生皇子前后夭折了十几个,

  • 死后不愿与丈夫合葬要与儿子同葬的汉朝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

    死后不愿与丈夫合葬要与儿子同葬的汉朝太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死后不愿与丈夫合葬要与儿子同葬的汉朝太后薄太后一生离奇的经历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薄姬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的私生女,刚长大就被思念故国的母亲送入秦末自立为魏王的魏豹宫中,成了魏豹的姬妾。原本与刘邦共同对付项羽的魏豹,因为神

  • 细数远嫁西域和匈奴的汉朝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域

    细数远嫁西域和匈奴的汉朝公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细数远嫁西域和匈奴的汉朝公主公元前200年,与匈奴战争失败的汉高祖刘邦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实行“和亲政策”,揭开了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新的一页。两汉和亲西域和匈奴的“公主”其实多为从诸侯王室或

  • 霍光辅政始末――从临终受命到霍氏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始末

    霍光辅政始末――从临终受命到霍氏灭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后元二年(前87),武帝驾崩五柞宫,移棺到未央前殿。在西汉的十一个皇帝中,武帝活的寿命最长,在位的时间最长,功业也最为辉煌。历史上以秦皇汉武并称,当然是就其功业而言。但是,两人生前喜求仙,侈封禅,好巡游,任用酷吏,滥施诛罚,晚年时一度上

  • 2.当仁不让:成功平叛,稳固皇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权

    2.当仁不让:成功平叛,稳固皇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景帝专注于中央集权问题,诸侯国在这一问题上发动了一场战争,景帝着手成功解决了王国问题,稳固了皇权。西汉的诸王国问题由来已久,追溯根源则在于高祖。刘邦大封同姓子弟为王,企图以家族血缘关系来维持刘氏的一统天下。但是,刘邦所分封的同姓诸王,人口众

  • 第六章 青出于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青出于蓝

    第六章青出于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这一次,不是匈奴人出击了,而是大汉军队出击了。这就是公元前124年著名的漠南之战。河套草原的收复,直接暴露在大汉眼皮底下的,是匈奴右贤王部。右贤王是匈奴汗国极为重要支柱,因为他拥有匈奴最为强大的一支军事力量。打掉右贤王,匈奴就失去了半边天了。那一年,命李息、

  • 馆陶公主两个儿子是谁?他们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馆陶

    馆陶公主两个儿子是谁?他们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馆陶公主两个儿子是谁?他们是怎么死的?馆陶公主是汉初第一位受盛宠而权势滔天的公主,因为投了个好胎,对她而言地位、权势和钱财都唾手可得。对于汉文帝和窦太后而言,她是唯一的嫡女,对于汉景帝而言她是唯一的同母姐姐,再加上她是汉武帝的姑姑,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