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为何守不住辽东?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朝为何守不住辽东?根本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52 更新时间:2023/12/5 4:26:30

明朝守不住辽东,最根本的原因要说明廷、地方政府对辽东地区的管理问题。其次,就是李成梁家族在明朝吏治瘫痪、宦官专政下,为了保住地位而故意将国家的军队变成“私人部队”,同时,为了保持自己势力永存,主动调拨地区动乱。最后,就是打仗没打好。

限于篇幅,在本文主要说说李成梁的问题,其他两个问题在其他问题中我再回答。

(1)在辽东李成梁家族主管军事半个世纪,辽东的兴衰根底就在于这一家族

李成梁和戚继光同时崛起,但比戚继光地位更高、权力更大,基本无人愿意去惹的地步,但这就造成“家族利益、宗族利益至上”的严重问题。

当然,晚明时期,“党争频繁”,作为戚继光同时期的名将,李成梁看到的事情太多了,他自然要为自身去考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例如李成梁杀民冒功、故意挑拨各少数民族势力内斗、不知弱小制衡强大等等,这些都很常见,中外皆是这一套路。所以,我并不认为:李成梁纵容努尔哈赤使其势力扩大,而是,李成梁就是需要不断地小规模战争,用以“维持自己在辽东还有用、还有价值”。否则,像戚继光那样倭寇被打得差不多了,调入京城后也就归于平凡。

(2)半个多世纪掌控辽东军事的李成梁家族

李成梁家族从1570年到1619年,主政辽东49年。李成梁成为上到内阁、中到辽东巡抚都要团结、使用的对象。为什么?就是李成梁在能镇住辽东地区。

自己就那个时代“南戚北李”叫得很响亮,但其实论声明、论地位、论权力,李成梁都比戚继光要大。李成梁五年时间就从四品升到从一品的都督同知,面对整个辽东地区的蒙古、女真的冲击。因为,辽东距离京城近,所以,李成梁能从40岁到88岁屹立政坛、军事而不倒,就充分说明:李成梁利用自己的“价值”,是他成为辽东地区不可或缺的人。

1591年,65岁的李成梁被罢免职务,但辽东地区仍然受其掌控。1597年12月到1598年4月,其子李如松;1598年4月到1599年2月,其子李如梅;1601年到1609年,李成梁自身主管辽东军事。

1609年,83岁的李成梁被熊廷弼等人参劾,语言激烈。李成梁只好再次退职。第二次主管辽东军事8年。

这八年,努尔哈赤的实力逐渐壮大。1615年,89岁的李成梁病故。次年,努尔哈赤建国号“大金”,史称“后金”,而这时,努尔哈赤才真正的“反叛大明”。要知道,在1615年之前,努尔哈赤都是明朝、李成梁手中的的棋子。只不过,玩棋的高手们下得瞎了自己的眼睛。

即使李成梁死了,李家的势力在辽东仍然庞大。由此,1618年4月到1619年4月,其子李如柏;1619年4月到9月,其子李如桢相继任辽东总兵,掌握着辽东大权。

标签: 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水井中为何会放乌龟呢 这乌龟到底是用来干嘛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水井,历史解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如今人们的生活都用上了自来水,不再像之前那样再需要挖井取水,生活的便利带给人们的是更加快捷和便利的生活,不过话说回来,井水的甘甜还是令很多人所不愿意放弃的,所以在一些村子中仍然有很多人不愿意放弃这种饮水方法,还是比较喜欢井水。现在的自来水都是经过自来水厂的特殊处理,不仅如

  • 在商鞅变法中,父子或是兄弟为什么不能同住一屋檐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鞅,秦朝,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秦孝公作为刚刚继任的秦国君主,心中充满雄心壮志,他想要将秦国重新改革一下,因此他广招神仙,终于招到了来自魏国的商鞅。商鞅的到来使得秦孝公大为欣喜,并且全力支持商鞅实行变法,而在二人的合作下,秦国渐渐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并且无论是从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为将来秦始

  • 夏侯渊的后代跟蜀汉有仇 为什么他的孩子会投靠敌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夏侯渊,历史解密

    公元217年,刘备率大军争夺汉中,定军山之战是汉中战役的前奏,在此战役中,曹魏大将夏侯渊战死,随后曹操率军前来抵御,却进退维谷,最终被迫退兵,汉中完全落入刘备手中。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拔擢黄忠为征西将军,封魏延为汉中太守,汉中争夺战是刘备一生中唯一在正面战场上打败曹操,也是刘备事业的高峰。按理说,夏侯

  • 皇后身怀六甲却血崩而死,凶手竟是皇帝,死后谥号令人心寒?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嘉靖16岁的那时候即位,即位后,这件重特大的事儿莫过选妃。14岁的陈氏在诸多容貌秀女中出类拔萃,入到后宮。由于陈氏的爸爸那时候是一品大官,嘉靖有心笼络,而且陈氏长得够绝世,因此同岁就被立王后。陈皇后凭着嘉靖帝的宠溺,也是后宫之主,也慢慢越来越狂妄自大,也免不了后宮女人的善妒心。嘉靖帝尽管宠溺陈皇后,

  • 鲁武公的天子朝圣路,谁才能打造周宣王梦中那个尊礼重教的王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周宣王西周王朝最好的盛世“成康之治”,也就是四十余年。周人行分封制度,就是在一代代的加强中原的管控,周王室以完善的礼章法制推行诸侯列国,对诸侯们的控制力是呈现持续增强态势的,天下诸侯也多按期朝贡周天子。到周昭王、周穆王时代,周人频繁征战蛮夷戎狄,周天子本身具有征调诸侯国军队的权力,但当时的诸侯列国事

  • 古时候没有普通话出现 那么皇帝上朝时是怎么听懂方言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帝,上朝,历史解密

    朝堂之上皇帝正襟危坐,朝堂之下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臣。皇帝一声:“启奏!”,如果下面方言声一片,且不论这些方言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些方言让皇帝头大是一定的。历史上也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事,惟有闽广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hell

  • 唐朝天宝年间“外重内轻”的局面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对于历代中原王朝来说,军事上的管理部署问题始终都是一个较为难的问题。这是因为,历代中原王朝都要面对边患所带来问题。因此,为能够有效的针对北方的边患问题,必然需要相应的军事上的管理与部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外重内轻”“内重外轻”与“内外皆重”的军事部署问题,成为了历代中原王朝都会纠结的事情。在这中

  • 历代皇帝自称“朕”,为什么朱元璋自称“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历代皇帝自称“朕”,只要朱元璋自称“咱”,事实居然是这样!大家在看一些关于朱元璋的电视剧中,总能听见他说:“不自称朕,直接称咱”这样的话语那么这是真的吗?在我们中国历代的开国皇帝之中,朱元璋他是最穷出生地位最低的一个,他的父亲,爷爷和他自己在一开始的时候连一个名字都没有,他为了生存,当过和尚,做过乞

  • 孙权称帝为什么在8年之后?孙权在想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孙权,历史解密

    孙权称帝为什么在8年之后?孙权在想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丕220年称帝,刘备221年称帝,孙权228年称帝。有人可能会说孙权之所以会迟了八年才称帝,是因为实力不够。可了解三国的人都知道,孙权占据富饶的江东作为根据地,又有父兄二代经营,不仅给他留下了大量的财力,且还给他留下了大批的人才供

  • 凌烟阁24功臣,为何没有冷面寒枪“罗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大唐太宗贞观十七年,李世民为了怀念和表彰曾一同创业的团队成员,选定了二十四位功臣元勋,命大画家阎立本绘制1:1的画像,悬挂在凌烟阁,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从此如“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的诗句,用于描绘建功立业的志向。罗成,最早出现在明万历年间的《大唐秦王词话》中,这是一本小说。当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