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括纸上谈兵致赵国灭亡

赵括纸上谈兵致赵国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548 更新时间:2024/2/28 5:44:37

大家都熟知“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纸上谈兵的直接代价是赵 国的40万兵士被俘活埋!赵国灭亡的历史进程因此而大大加快。

赵国经过武灵王的改革,成为北方大国,由于齐、楚等国衰落,赵国成为北方唯一能够勉强与秦对抗的国家。秦昭王任用范睢为相,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交好齐、楚,进攻三晋。公元前262年,秦攻取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韩向赵求救,赵派大将廉颇率兵进驻长平(今山西高平)。秦军大举向长平进攻。廉颇采用坚壁固守、以逸待劳的策略,秦军久攻不下,两军相持一年多时间,不分胜负。

秦昭王十分着急。丞相范睢对昭王说要想打败赵军,必须让赵国把廉颇调回。”昭王不禁发笑说:“赵王怎么会听从我们的安排?” 范睢胸有成竹,说您就等着好消息吧。

没过多长时间,赵孝成王就听到周围的人议论说:秦国最怕让熟读兵书的赵括为将,廉颇岁数大,不中用了,说不定哪天会向秦人投降!赵王立即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满口应承,大讲了一番攻秦的构想。赵王听了很高兴,决定任赵括为大将,接替廉颇。

赵括是何许人?原来他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从小爱学兵法,读的兵书很多,谈起用兵来头头是道,有时候他的父亲都说不过他。于是赵括自以为天下没有他的对手。

赵国的上卿相蔺相如是个很有见识的人,听说赵王要任赵括为 将,十分吃惊,当即对赵王说赵括这人读了些兵书,只会纸上谈兵, 没有实战经验,不知变化,您只是按名声用人,这就如同胶柱而鼓 瑟!”赵王根本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请求赵王不要派自己的儿子代替廉颇。赵王请她 说明原因,赵母说他父亲在世的时候曾经对我说过,带兵打仗是死 里求生的事,但赵括却把它看得很容易,说起作战来,夸夸其谈,目空一切,将来大王不用他最好,如果真的用他带兵作战,赵军定会断送在他手里。”赵王还是听不进去。

公元前260年,赵括到了长平,他把廉颇规定的制度全部废除,撤换了各级军官,准备向秦军发起进攻。

秦王得知反间计成功了,于是派名将白起为上将军,带了很多援军,偷偷赶到长平。白起作了周密安排后,率一支军队出战,但很快就 败退了下去。赵括求胜心切,带大军合力追赶。这时,白起的另外两 支军队正悄悄地向赵军背后迂回运动。等赵军赶到险要之处,只听白起一声令下,三支军队一起向前,将赵军团团围住。白起一面派兵切断赵军粮道,一面派出精兵直冲赵军大营,把赵军切成两段。赵括带人左冲右突,怎么也冲不出秦军的包围圈,只好筑起营垒,等待救兵。

赵军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40多天,兵士叫苦连天。赵括不想坐以待毙,组织军士四面突围,但一次次都被秦军打回,赵括只好亲自带兵朝外冲,忽然秦军营中万箭齐发,赵括中箭而死。听到主将被杀,赵军阵势大乱,秦军乘机进攻,赵军纷纷投降。秦将白起仅在 赵军中挑出240多名年幼体弱者,释放回家,把其余40万人全部坑杀。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通过这次战争,秦国战胜了最后一个强大的对手,此后东方六国再也没有力量与秦抗衡了。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第六代君主,他即位以后,为了提高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对军事制度进行了改革。当时,各国军队均以步兵、车兵混合编队组成,骑兵尚未广泛用于战争。赵武灵王认为骑兵具有机动、灵活、快速的优点,要想在战争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须大力发展骑兵。他说服了以公子成为首的反对派,得到了大臣们的赞同。

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和大臣们脱下袍大袖宽的华夏服装,改穿短衣、束带的胡人(北方少数民族)服装,教练士兵骑马射箭的技能,很快组建成一支骑兵队伍。在以后的短短几年中,赵国灭掉了中山国,击敗了北方的林胡、楼烦,拓地千里,成为东方六国中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


下一节:荆轲刺秦王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界鼻祖白圭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商超至晚清,古代曾涌现出不少大商人来,根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白圭是中国经商之鼻祖。大商人白圭提出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商业经营理念,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白圭为什么能够提出如此先进的商业理念?他究竟是个什么人呢?

  • 西施结局怎样?其美貌背后的政治阴谋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代西施的身世,可以说是扑朔迷离,充满了难解的疑团。《吴越春秋》记载说,为了向吴王夫差进行“性贿赂”,越王勾践派使者在本国遍访美人,最后在诸暨苎萝山找到两个卖柴的女人,天生丽质,貌若仙女。这个勾践的使者显然就是范蠡,他用前代著名美人 “西施”的名字

  • 鲁国实行“初税亩”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以农为本,农业起源早,农耕时间长,是举世闻名的农业古国。但是提起中国古代耕地面积的确定和核算,特别是关于“亩制”的问题以及中国究竟是何时建立了封建地主制度,古籍记载历来不一,学术界各执一说,没有统一的定论。封建地主究竟何时出现,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鲁国&ld

  •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赵襄子居然把姐姐当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末战国初的代国所管辖的地域在今天的河北怀安、蔚县以西,山西阳高以东一带。建立这个国家的是少数民族狄族。这个民族的精神十分值得学习,它在中原各国此起彼伏的摧残下,屹立不倒,并在春秋初首先脱离周王朝的统治而自立为国。 没有中原那一套所谓的仁义教化,代国的发展很让人刮目相看。尤其是这个国家适合养

  • 四大剑客之一:专诸刺王僚成功 全因吴王僚贪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诸樊继承吴国国主后,对自己的儿子们没有好感,倒是很看好自己的三弟季札。所以,他临死前把三个弟弟大弟余祭、 二弟夷昧和三弟季札叫到床前,让大弟余祭继承王位。按照吴国的传统,大弟余祭死时必须要把王位传给弟弟,以此类推,三代后,王位自然就传到季札手里了。 后来的事情都按照诸樊的计划进行,余

  • 齐桓公完成称霸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桓公图霸之战,起于周釐王4年(公元前678年),起于周襄王9年(公元前643年),前后历时36年。齐鲁长勺之战后,齐桓公深知欲折服中原诸侯,必须凭借强大的实力,于是听认锌仲的建议,努力整顿齐国内政。齐柯公6 年,即周漦王2年(公元前680年),管仲治理齐国巳经5年有余,所发布的一切政令均巳付诸实施

  • 宋楚泓水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楚泓水之战,发生在周襄王14年(公元前638年)。自周釐王4年(公元前678年)至周襄王9年(公元前643 年),为齐桓公领导诸侯称霸中原之年。齐桓公死后,中原诸侯失去一匡天下的领导人,无听适从,立刻形成一片散沙。当时的几个大诸侯国,齐国因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争夺君位而国内大乱,晋秦两国相互混战,暂时

  • 春秋战国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西周灭亡后东周即开始。而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讲春秋战国。1.齐桓公称霸东周的春秋时期,周天子名义上是各国共同的君上,而实际上,他的国力和地位仅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大国不断武力兼并小国,扩张领地;大国之间也互相征伐,争夺土地。强大的诸侯国战胜其他诸侯后,可以对其

  • 犬戎颠覆西周之战: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犬戎颠覆西周之战,发生在周幽王11年(公元前771年)。周武王灭商后,实行宗法分封,建立了西周政权,历代周天子利用尊祖敬宗的观念和血缘亲戚的关系,保持着宗法上天下之大宗、政治上天下之共主的地位。特别是成、康、昭、穆四代,社会安宁,仓廪殷实,是周王朝的全盛时期。但自周厉王即位后,由于信谗远贤,暴虐无道

  • 晋文公城濮之战后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楚城濮之战,发生在周襄王20年(公元前632年)。楚国自泓水之战击败宋国后,声威大振,一时在中原已无敌手。楚成王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向黄河流域猛烈扩展,相继控制了鲁、郑、陈、蔡、许、曹、卫、宋等许多中小国家。楚成王对于中原弱小诸候的策略,为亲善与镇压并用。泓战以前,陈国通宋,则派大军讨之,泓战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