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城濮之战后称霸

晋文公城濮之战后称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823 更新时间:2024/1/18 20:30:15

晋楚城濮之战,发生在周襄王20年(公元前632年)。

楚国自泓水之战击败宋国后,声威大振,一时在中原已无敌手。楚成王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向黄河流域猛烈扩展,相继控制了鲁、郑、陈、蔡、许、曹、卫、宋等许多中小国家。楚成王对于中原弱小诸候的策略,为亲善与镇压并用。泓战以前,陈国通宋,则派大军讨之,泓战以后,宋成公来降,则予以优厚礼遇。

对于未与楚国结盟的齐、晋、秦三个大国,亦区别对待。对齐则拥立公子雍,并派兵铊守榖邑监视他,同时任用齐桓公的七个儿子为楚国大夫,以收拢齐围人心,对晋则以隆重的礼节接待流亡至楚的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为楚国插手中原减少一个对手,预先联络感情,对秦则派重兵屯守商密(今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等地,以阻秦军东出。

当时的齐国,自齐桓公死后便卷入内乱的璇涡,已丧失了霸主地位。当时的秦国,正致力于向西方兼并,对东方诸侯的争霸常采取观望中立的态度。于是,有心与楚国争霸的,就只有逐渐强盛起来的晋国了。

晋国在公元前七世纪中叶以后,便开始兼并周围小国和游牧部落,统一了汾河流域,并把国土扩展到今晋、陝,豫之间三角地带,控制了析城、王屋、崤函及黄河、洛水、桃林诸险,为晋国争霸中原准备了条件。周襄王16年(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19年的晋公子重耳,在秦国帮助下回国即位。

他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内政改革与争取盟国的外交活动,使晋国的国力一天比一天强盛。这时,他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觉得自己当国君的时间没有多长了,因此雄心勃勃地急着想当霸主。晋文公所采取的战略,简言之即为:尊王室,联齐秦,与楚争霸。

晋文公鉴于齐桓公与宋襄公图霸的经验教训,深知采取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办法,乃是事半功倍之策。故而当周室发生内乱,周襄王逃到郑国,派遺使者向秦、晋等国求救时,晋文公马上带领军队前去救援,还亲自护送周襄王返回王都洛邑。此举大大提高晋国在诸侯中的威信,并获得周襄王赏赐的阳樊、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原(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牝)等地。普文公遂派人大力经营这一对争霸中原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作为日后进出中原的基地。

晋文公为表示与秦国通好,于公元前636年秋天派兵助秦攻鄴(今河南省内乡县西),袭取楚国的商密。晋文公此一举措,一面导秦南下楚国,一而借秦南下牵制楚国对中原的压力,实为一石两鸟的战略安排。至于晋与齐国的通好,则由于两国中间隔着卫国,而卫国归附于楚,只能在政治上遥相呼应,

周襄王18年(公元前634年),中原形势突变。自泓战后迫不得巳归附楚国的宋成公,始终以中原上国屈从“蛮夷”为耻,见晋国日益强盛,就转而投靠普国。这当然给晋文公以莫大的鼓舞,给楚成王以莫大的打击。恰在这时,齐、鲁两国交兵,鲁国求援于楚,楚正派兵援鲁伐齐,便移兵一部围宋。

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文公正欲挫楚北进之势,又唯恐位于中原心脏地带的宋国若亡于楚,则中原大局将无法挽回,便召集臣僚讨论对策。跟随晋文公多年的太夫先轸对文公说,“宋襄公在国君遇难时曾待以厚礼,报答宋国的恩惠、建立晋圉的霸业的时机到了!” 晋文公采纳其议,决定救宋。

但是,晋军救宋必经曹、卫两国,而曹、卫两国又都是楚国的盟国。晋将狐偃针对这一情况建议;〃楚国刚得到曹国的归附,又新与卫国结亲,如果出兵攻打曹、卫、楚国一定会派兵援救。

这样就可以解除楚国对宋固的围攻。”普文公认为这个办法不仅可以调动楚军北上作战,以解宋围,而且在舆论上可避兔未报楚惠就和楚作战的指责,在军事上可避免劳师远征,逊受楚军与曹卫军前后夹击的局面,立即同意,并下令迸行军事准备。至周襄王20年(公元前632年)3月,由原来两军扩充为三军 (每军约1.25万人)的晋军,相继攻占了卫、曹两国。

晋军进攻曹、卫,原欲引诱楚军弃宋北上,但楚军却不为所动,反而攻宋益急。宋国再次派人向晋国求援。这就使晋文公感到很为难:若置宋不顾,则无以报答宋襄公昔日相待之恩,势必贻笑于诸侯,而且宋国若亡,将陷全局形势于不利;若进而救宋攻楚,则原定诱使楚军于曹、卫决战的战略便将落空,在宋境决战恐无取胜的把握。

正当晋文公犹豫不决的时候,先轸说:“最好的办法是让宋国去贿赂齐、秦,利用他们去劝楚撤兵。同时把曹、卫的土地分一部分给宋国,以坚定宋国抗楚的决心。楚国看到曹、卫的土地被宋占去,必然不听齐、秦的劝解。齐、秦既按受宋国的贿赂,必然抱怨楚国不听劝解,甚至可能因此出兵。” 晋文公听了大喜,立即依计行动。楚成王果然拒绝了齐、秦两国的调停,齐、秦商国也终于出兵参战,于是出现了晋、齐、秦三个强国联合攻楚的形势。

楚成王见晋、齐、秦结成联盟,中原形势愈发于楚不刺,唯恐后方有,决定撤兵回楚,避免与晋军冲突。但当楚军大部已撤至楚地申(今河南省南阳县〉楚令尹子玉率领的部队仍在 宋境。楚成王告诫于玉要适可而止,不能前进时就后退,切勿与晋军交锋。

骄狂成性的子玉根本不听劝告。他听说有人认为他指挥无能,就坚决要同晋军决战,并请求楚成王批准他的要求,增调兵力给他。楚成王匆忙回申,原是顾虑秦军东出武关,攻其后方,回国后发现后方安谧无事,乃派出六卒的兵力(共1000人左右)去增援子玉,希望他能侥幸取胜。

子玉得刦楚成王增派的授兵后,更加坚定了他同晋军作战的决心。为了寻找决战的借口,他故意向晋军提出了一个“休战”条件:如果晋军撤出曹、卫,让曹、卫复国,楚军则可撤离宋 国。这个条件,晋文公既不能答应,也不好拒绝。因为晋国出兵的本意,主要不在救宋,而在于打击楚国势力。

狐偃认为子玉太无理,楚军只解宋围,却要晋放弃曹,卫两国,主张立刻对楚军发起进攻。先轸则深悉子玉的用意,提出了一个更高明的对策。他说:“子玉的建议,可以使宋、曹、卫三国都复国。如果晋国不答应,就把三国都抛弃了。楚国变成三国的恩人,晋国反倒与三国结怨。

我们本是来救宋的,现在却置宋于不顾,诸侯会怎样看待我们?盲目树敌,将来还怎么打仗?不如将计就计,私下答应曹、卫复国,条件是他们必须与楚绝交,以此激怒子玉来战晋文公采纳了这一对策,成功地离间了曹、卫与楚国的同盟关系,子玉果然被激怒,率军向曹都陶丘急进。

晋文公见楚军逼近,立刻命令晋军退避三舍(90里)。这一撤退引起了晋军将士的不满,认为堂堂晋国的国君害怕楚国的一个臣子,简直是耻辱。狐偃向大家解释说.“我们后撤,是国 君为了报答在流亡时受过的楚王礼遇&那时国君曾许下诺言,如 果R后晋楚两国发生战争,晋军一定退避三舍。

我们撤退了,而 楚军还追上来,理亏的是楚军,我们就有理由进攻他扪!”这时,楚军许多将领感到事有蹊跷,建议停止前进。子玉却认为这是消灭晋军、夺回曹卫的最好时机,命令部队紧紧追赶,一直 追到城濮(今山东省濮县南)。

公元前632年4月4日,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爆发。投入决战的晋军共3万余人,战车700乘,另有秦、齐、宋国的军队五万佘人,楚军方面连同随征的陈、蔡等国的军队,约11万人。

决战一开始,晋左翼下军胥臣部以虎皮蒙在马上,首先冲击战斗力差、斗志不坚的楚军右翼陈蔡军,陈蔡军惊骇而溃。这就牵动楚右军,使楚右军亦告败溃,这时,晋右翼上军主将狐毛故意竖起商面大旗,向后面移动,佯作后退,引诱当面的楚左军出击。晋左翼下军主将栾枝,也叫人用战车拉着树枝在阵后奔跑,扬起漫天尘土,假装败逃。

子玉以为晋奋军败退,命令其左军追击。晋中军主将先轸见子玉上了圈套,立即率领最精锐的晋君亲兵拦腰横击,晋上军亦乘势回军夹攻。子玉此时见其左、右两军均已溃败,急令中军停止前进,才得保全中军,向西南方向撤退,城濮之战至此结束。

城濮之战,晋文公一举定霸,楚国的势力被迫退回原来的榈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中原复呈安定局面。

欢迎+QQ群532443302与小编一起来交流各类历史。更多精彩文章尽在中国历史网,中国历史网每天有新料,喜欢历史朋友们的千万别错过哦!

返回首页阅读春秋时期十大战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晋秦崤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秦崤函之战,发生在周襄王25年(公元前627年)4月。晋楚城濮之战后,中原诸侯立即举行践土之会。会上,晋文公奉周襄王之命称为侯伯,继齐桓公之后领导中原诸侯.此会,秦穆公没有参加。这时的秦国,自秦穆公即位(周惠王18年,公元前659年) 以来已二十余年。秦穆公任用百里奚、赛叔主持国政,国势逐渐兴盛。

  • 晋秦麻隧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秦麻隧之战,发生在周简王8年〈公元前578年)。晋齐鞍战后第二年,齐顷公因晋国势力复振,而且晋国自并灭赤狄后国土已接近齐境,被迫亲往晋国结盟。晋景公以极隆重的礼节对待他,驿齐两国重归于好。这时,晋景公考虑到,齐国毕竟楚一个大国,若不满于晋而联楚,则晋国的霸业将发生动摇。鲁国过去常依违于晋楚之间,唯

  •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五霸指哪“五霸”稍有古代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春秋五霸”,但是“五霸”究竟是指哪五个人,却是两千年来的一段公案。其说法有十多种,人物牵涉到十五个,直至今日,《辞海》《辞源》等权威工具书对此也是数说并存,广为人知的“五

  • 春秋时期美女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美女的身影,大家耳熟能详的有貂蝉,王昭君,西施和杨玉环这四大美女。那么大家知道在春秋时期的美女有哪些吗?本文小编来跟大家说道说道。春秋时期美女:【息夫人】 美丽倾三国,最后灭两国息夫人姓妫(guī),出生于陈国,是国君陈庄公的小女儿,在其出生时,本该凋谢的桃花却奇迹般的再次盛开,因

  • 春秋争霸的局面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争霸简介春秋争霸是发生于春秋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平王东迁后,奴隶制开始衰落,周王室力量衰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削弱。各国诸侯先后出现了旨在掠夺土地、人口、财物的长期争霸战争。争霸角逐中出现“春秋五霸”,一般认为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五霸的不同说法介绍

  • 商鞅变法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威王称霸以后,燕、赵、韩、魏等国怕他三分,纷纷前来朝贡。只有西方的秦国没有来。原来,当时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落后,中原各国叫它“西戎”,把它看作野蛮民族,瞧不起它,很少跟它来往,还不时派兵侵夺它的土地。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感到秦国外受强

  • 秦始皇统一中国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嬴政消灭了嫪毐和吕不韦两大势力之后,掌握了秦国大权,此时秦国已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了。他所统治的地方,除了秦国的本土以外,还有上郡、河东、上党、太原等14个郡,不仅囊括了西半部的大半个中国,还深入到中原地区。像韩、魏两国,实际上已处于秦国的三面包围之中,秦国兼并六国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了。秦王嬴

  • 夫差为什么放走勾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之间的故事,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夫差为何要放走勾践?夫差心慈手软,主要是因为吴国实力不足以保证灭亡越国,他也并没有贪财好色、得意忘形这些性格弱点。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的吴王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境内太湖一带)打败越王勾践,挥师攻占了越国。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在提倡甚至赞许

  • 文种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越王勾践增调大军持续围吴。为了激励全军将士奋勇杀敌,勾践诏示军中:父子俱在军中者,父归;兄弟俱在军中者,兄归;独生子者,归养;有疾病者,给以医药治疗。军中闻令欢声如雷,个个感恩忘死,拼死向前,军威空前强盛。这样,至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吴王夫差在越军的强大攻势下,势穷力

  • 商鞅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诸子中,既在思想学识上堪称“博物君子”,又能“出将入相”、创下不朽功勋者,商鞅可谓首当其选。商鞅是战国中期著名法家代表人物、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他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姓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商鞅从幼就&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