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

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14 更新时间:2024/2/28 18:16:56

古老的中国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明,开创了许多世界之最。其中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法的仪器便诞生在中国,那就是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用科学方法观测地震,掀开了地震科学新的一页。而欧洲比张衡晚了1700多年,直到公元1880年才制造出类似的用水银溢流记录地震的仪器。

张衡,字平子,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他不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的学者、文学家,而且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世界上最早的伟大天文学家之一。张衡从小家境贫寒,在亲友的接济下勉强度日,但是艰苦的环境激发了他发奋读书、立志成才的精神。从小他喜欢读书,涉及天文、地理、文学、数学等方面,嗜好读书的习惯一直伴随了张衡一生。

34岁那年,张衡被推荐到洛阳,做了朝廷的郎中。由于工作清闲,张衡利用业余时间博览群书。其中他最受发的是一本西汉学者扬雄写的《太玄经》。书中谈到许多天文和数学方面的问题,这些疑问使得张衡对天文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公元115年,汉安帝刘祜听说张衡学识渊博,便把37岁的张衡调任太史令,专门主管天文、历算,为朝廷观测、记录天文,选择“黄道吉日”,记载全国各地发生的某些自然现象,其中很重要的是各地发生的自然灾害。这项工作为张衡钻研天文、历法提供了方便条件,使得他能够以毕生精力投身于天文学的研究,从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东汉时候,我国地震频发。据史记载,从汉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到汉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30年中,我国差不多每年都要发生地震。当时人们深信封建迷信,认为一切天灾人祸都是人们触犯神灵受到惩罚的结果。而张衡是唯物论者,他根本不相信鬼神,他认为地震与刮风下雨、雷声电闪一样,都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

对于人们来讲,关键是及时研究和掌握地震的规律,事先预测或尽早了解地震发生的地区,从而减轻地震带给人类的灾难和损失。因此张衡决心要在地震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他通过无数次的试验,最终得到了比较完整的准确的地震记录。公元132年,他发明并制造出了“地动仪”,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架测报地震的仪器。

这架地震仪由精铜铸成,直径8尺,形状像个大酒坛,坛顶上有个突出的盖子,可以打开,坛下部雕刻着山龟鸟兽的花纹。坛内部有一个中枢机械“都柱”——一根上粗下细的柱子。柱子紧挨着8道机关,和8道机关相连接的是仪器外围镶着的8条头朝下的龙,8条龙的龙头分别对准东、东北、北、西北、西、西南、南、东南8个方向。

每个龙头的嘴里各衔着一个铜球。对准龙嘴蹲着8个铜蛤蟆、昂着头,张着嘴,像期待着什么。如果什么地方发生了地震,仪器中间的立柱就倒向震区所在的方向,随即触动那个方向的机关,连接在那个机关上的龙头就张开嘴巴,吐出铜球,铜球即掉进蛤蟆的嘴里,并发出“噹啷”的响声,给管理人员报信,告知震源的方向。

张衡研制的这台地动仪相当灵敏,能够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公元138年的一天,地动仪西北方向的龙嘴突然张开,铜球准确无误地落到了蛤蟆嘴里。管理人员马上发出报告,西北方向会发生地震。然而当时洛阳城的人并没有任何感觉,对地动仪的报告半信半疑。果然没过几天,陇西方向有人报告说那里发生地震。经过精确核对,时间恰好是龙嘴吐球之时。从此以后人们便对地震仪深信不疑。

我国东汉时期,地震频繁,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由于当时对地震现象还不能做出科学地解释,以为是神的意志,造成了人们的恐惧。张衡冲破神学迷信思想的束缚,制造出地动仪,通过实际检测,宣扬了他的科学观念,具有进步意义,显示出我国古代科学家非凡的创造力。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衡发明地动仪是历史上了不起的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今中国河南省南阳县北)人,是中国天文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多方面卓越的才能。张衡青年时代就到京城洛阳参观太学,求师访友。后相继担任过郎中,尚书侍郞,曾两度担任太史令。在天文、 長和机械制造等方而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天文学方面,经过常年的时实践研究,公元117

  • 秦始皇为什么要建长城,万里长城有哪些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集生杀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并没有沾沾自喜,他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六个国家刚刚被自己的铁骑征服,一时半会儿还不可能有人敢造反。但北边的匈奴却是他的一块心病。面对匈奴的不断骚扰,秦始皇发怒了,当时他以皇帝的身份,下了一份对匈奴的宣战诏书。那诏书的内容很简单,除了“奉天成命

  • 秦始皇焚书坑儒:从一场吃瓜比赛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是啊,秦始皇长年征战,当上皇帝后更是日理万机(两大建筑就让他绞尽了脑汁),虽然每餐吃的都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但身体却并不好,大有“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态势。为了长生不老,永享人间荣华富贵,秦始皇听信了徐福的谎言,于是派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去海上寻仙丹。仙丹没有找到,徐福倒是从此一去不复返,过神仙般的生

  • 刘彻第一次看到卫子夫两眼放光,平阳公主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平阳公主的丈夫是汉初名相曹参的曾孙曹寿,封平阳侯。由于弟媳陈娇悍妒,平阳公主不便照搬姑妈的老办法到后宫中去物色美女,她只能在丈夫的封地中搜寻,由于弟弟乃是堂堂帝王,她选中的都是出身良家的女子。然后再在家中加以训练,希望能有合适的机会送到弟弟面前。而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大约是建元二年(公元前一三九)这年

  • 汉武帝刘彻的四位皇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刘彻,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在位时期共有四位皇后,可这四位皇后都不得善果。第一位:陈阿娇。她是长公主刘嫖之女,“金屋藏娇”的女主。陈阿娇因嫉妒受宠妃子,施行“巫蛊之术”,触犯汉武帝之大忌。最终汉武帝下昭:“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第二位:卫子夫。她本是汉武帝的姐

  • 汉武帝刘彻为何颁布罪己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当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时,有的帝王便要下罪己诏,对自己的过错进行自责与反省,目的是消除民怨,笼络民心。汉武帝刘彻的“轮台罪己诏”是中国历史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正式的罪己诏。英气勃发、刚毅勇武的汉武帝犯了什么过错,为什么要下罪己诏呢?原来,汉武帝自即位以后,便大肆对外用兵,

  • 汉武帝刘彻金屋藏娇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成语中有一个“金屋藏娇”,娇代指的就是汉武帝的陈皇后陈阿娇。汉武帝很小的时候,非常喜欢阿娇,并且许下誓言,将来一定让她住在金屋子里。当时,刘彻能够当上太子,他的姑姑刘嫖可是出了不少力。不过前提条件是,刘彻当上太子后,必须迎娶自己的女儿陈阿娇为太子妃。那个时候,汉武帝年纪比较小,什么都需要依靠这

  • 汉武帝做过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能折腾的几个皇帝之一。他在位时间长,在皇帝的位子上一干就是好几十年,功臣换了一茬又一茬,宠妃老了一个又一个,最后呢,敌人熬不过他,挂了,儿子顶不过他,也挂了,就连跟了他三十多年的卫子夫,也架不住三个子女死的死、亡的亡,选择自杀身亡。晚年的汉武帝,陷入无限的悔恨之中,写下有名的罪己

  • 汉武帝真的爱卫子夫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其在位期间开创了察举制选拔人才,颁布推恩令实行,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者。卫子夫,歌女出身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是我国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而关于汉武帝和卫子夫,有人说汉武帝一定很爱卫子夫,为了她,汉武帝废黜陈阿娇另立卫子夫为后。这是否真的属实呢?带上问题一起来

  • 汉武帝临终托孤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虽然汉武帝的一生做了很多不恰当的事情,但是就像司马光所说的那1样:“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顾托得人”,幸好汉武帝在临终之前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错误,给自己的继承人安排了很好的辅佐大臣,这才没有重走秦王朝的覆辙。司马光的这一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当时,汉武帝知道自己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