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杀人为什么选在午时三刻

古代杀人为什么选在午时三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758 更新时间:2024/2/14 13:34:23

“犯大罪者当斩首示众,于郊野闹市问斩。”这是我们在各种古装电视剧中,经能看到的场景,然而有意思的是,不管哪朝哪代,那些斩邢的行刑时间都极为默契,大多定在午时三刻,小时候只当是说说而已,现在终于知道,古人这么做自有他们的道理。

古人认为,杀人始终是件非常非常不吉利的事情,在那个科技落后的时代,有神论才是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论调,而有神自然也就会有鬼了,鬼就是人死后怨气不散形成的。

在古代,人们对于身体非常看重,连发都不可伤及,斩邢极大的违背了这一点,所谓“身首异处”,顾名思义就是身体脑袋不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很狠毒的诅咒之语,受刑者怎一个惨字了得?

在法场上临行刑的时候,不管是冤枉至死,还是真的罪大恶极者,大多都会阴毒的咒骂发泄一番。当时的人也认为,那些人生前受此大刑,死后必成厉鬼,对行刑官刀斧手什么的那些动手杀他的人,肯定怀恨在心,会伺机报复,所以选在午时这个世间阳气极盛的时候,以此来压制鬼魂。

“开刀问斩。”在我们看来,似乎都是一样的,但其实并非如此,在古人的说法中,斩刑也有轻重,“午时三刻问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世间最狠的刑法。

我国古代有一脉阴阳家,他们观察发现,午时三刻之时,是一天中人的影子最短的时刻,所以他们认为,午时三刻也就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的阴气也就最弱,几近于无,此时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刑杀人,受刑者连做鬼的机会都没有。轮回说在我国古代是很重要的学说,认为九幽冥界有六道轮回,人死鬼魂来到地府,后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就可重新投胎,另活一世。

佛教甚至主人今生受苦,以修来世之福。此学说极利于封建统治,所以才能得到那么多皇家支持。然而午时三刻问斩,叫人连鬼都做不成,自然也就没有了投胎重新开始的机会,哪里还有什么来世?直接给人断绝所有的希望,此刑说是最狠,一点也不为过。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城为何两千年不倒?因为加了这种材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长城,古人就曾经说过,不到长城走上一遭,你就不是英雄好汉。而万里长城也是我国人民的一个骄傲,是秦时的先人们给后代们留下来的瑰宝。虽说建造长城时是一种惨烈且艰苦的过程,但无疑在后来确实抵御了外族的入侵,让百姓们够能安心的发展。当时秦始皇之所以决定修建长城,也是因为匈奴屡次进犯,于是他只能广征劳役来

  • 为什么古代要午时三刻秋后问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午时三刻开刀问斩,是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说法,与之相配套的还有秋后问斩,推出午门斩首,菜市口砍头等等。这些说法有什么讲究呢?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以十二个字代替,午时就是正午十二点,一刻十五分钟,午时三刻就是现在的正午12:45.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杀人?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是“阴事”,而阴气对人是

  • 长城两千年屹立不倒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今说起长城,人们第一印象往往都是秦始皇时期,曾修筑长城抵御外敌入侵,当时统一中原全境以后,秦始皇开始担心夷狄会图谋不轨,决定建造一个坚固的屏障,这就是绵延万里的长城,这才有了今天令人骄傲的成就,长城显著的抵挡了外族入侵,保证了中原地区百姓的利益。为了长治久安,秦始皇不惜动用上百万民夫修城,然而这道

  • 古人为何喜欢用童男童女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用活人殉葬,是奴隶社会的一种非常残酷的制度。殉葬人有活埋的,也有被杀或自杀后陪葬。中国的殉葬制度,就考古发现,最早始于殷商时期。商以后,周、春秋、战国、秦朝皆有殉葬习俗商人相信人死以后,灵魂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墓葬是墓主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一切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办事。奴隶主贵族死后

  • 殉葬制度是什么,究竟有多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儒家看来,人殉作为一种冷酷、野蛮的殡葬习俗,是任何遵循礼制的国家都不应容忍的行为。但事实上,自周礼创制以来,人殉并未随之消失。甚至在儒学大行其道的时代,人殉也时常死灰复燃。那么,中国的人殉习俗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化?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已经有了人殉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人殉遗迹,出现在公元前60

  • 古代皇帝避暑的4种方法,夏天还可以这样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夏秋冬四季是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夏季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关于如何避暑,就成了一个上至王室皇家、下至平民百姓都需要面对的问题。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达,人们可以待在空调房里吹空调,可以吹电风扇吃冷饮,过一个清凉的夏天。但古时候没有电,没有风扇,没有空调,没有冰箱,那皇帝跟平民百姓如何度过漫长

  • 湖南为何多出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近代湖南何以人才辈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湖南人的基本素质与特殊性格是人才蔚起的基础.一个人能否成才,取决于他有没有基本的素质和顽强的性格.一个地区的人才状况,恐怕也取决于此.因为这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在漫长的古代,湖南开发缓慢,长期被人称为“瘴疠卑湿”之地,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居民大都是苗徭等“蛮族”

  • 古代宁古塔是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皇帝每次都会把犯人发配到宁古塔。那么宁古塔到底是什么地方呢?为什么犯人都发配到那?宁古塔是什么地方?宁古塔其实并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地名。位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范围大概是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地区。其地原为渤海故壤、上京龙泉府故址,距今县城35千米(今宁安东京城)

  • 苦寒之地宁古塔现在还有人住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宁古塔在古代确实是一个条件非常恶劣的地方,是清代犯人的流放之地。就是这样一个曾经条件恶劣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也成为了一个景点,当然有人会觉得到这个地方来有什么好的,值得跑过去看看吗,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有些人就想去看看,那究竟这个成为旅游景点的地方现在有什

  • 细数中国历史上的六次人口大迁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你最初的老家在哪?许多人的回答都是自己的出生地,但中国历史上的六次人口大迁移,你知道几次?第一次 衣冠南渡,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迁入内地,与汉族混杂而居,到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北方的汉族先后南下,迁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被称为“衣冠南渡”。据史学家考证,当时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