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如何?

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923 更新时间:2024/2/28 18:31:16

刘邦躲在深山整天不见天日时,天下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对刘邦来说推波助澜的大事,这事首先得从一个最低层最普通最地道的农民说起。

这个人姓陈名胜字涉,是阳城县一个不折不扣的农民。如果不是秦二世元年这次征兵到渔阳守边陲,只怕他将永远守在那个小山窝里默默无闻地过一生。但秦二世的一道诏令,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阳城接到皇帝的征兵诏令后,全县人民顿时陷入一片混乱。谁都知道,被征去的人大抵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但当时被选中的人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由不得你做主。陈胜也在被征行列。

他身强力壮又识文断字,和吴广一道被命为屯长。于是,在两名将尉的监督下,带着九百多人向渔阳进发。如果路上不出什么意外,只怕这是千万批守边疆的义兵中的一批,将成为历史上的匆匆过客。然而,老天却偏降大任于他们。

都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陈胜带领的这批队伍才走了几天的路,到了大泽乡时,没有征兆的大雨倾盆而下,这一次的雨有点特别,一下连着几天都没有停的迹象。

这下可苦了这群去守边关的义兵了。此时淋点雨着点凉倒也是小事,关键是这大雨一下,误了行程,是要被杀头的。

这雨下了约莫半个月,陈胜掐指算来算去,以后就算一天不歇一刻不停地赶路也不能按期到达目的地了。

“这可如何是好?”陈胜的眉头几乎拧成了一团,他和吴广两人商量了良久,最后两人对掌一拍,两个手掌心都写着一个大大的“反”字。是啊,去是死不去也是死,反正都是一死,还不如反了,大不了死得轰轰烈烈……

陈胜、吴广坚定“革命”的信念后,便马不停蹄地做一些准备工作。

以他们两个的聪明才智,不可能直接对众人说:“我想造反!”这样肯定不太妥当,一来显得太唐突,二来还不知道众人是否真有反叛之心。弄不好还没革秦朝的命,就先把自己的命革掉了。

“得造一点神秘感来才好。”陈胜不由得思索起来,不久,一丝笑意袭上了他的嘴角。于是,接下来出现了两件怪事。

陈胜画像

第一件怪事是,一大清早厨师剖开一条买来的大鱼时,从鱼肚子里挖出一块白绢来,一块最普通不过的白绢。

只是,这样一块最普通最寻常的白绢上却写着三个极为不普通不寻常的字:陈胜王。众人见后无不暗自心惊,谁都知道大雨误程的事,他们的心思也和陈胜、吴广一样,已生“反骨”,此时自然认为是神仙授意。

第二件怪事是,当天夜里,东边林子中一个大祠堂,隐隐约约传来似狼非狼似狐非狐的怪叫声:“大楚兴,陈胜王。”这六个字是夜飞进了每个人的心扉。他们都是属于亡楚出身的人,这两句话的意思再通俗易懂不过了:楚国即将兴旺,陈胜就要为王啦。

这里不得不佩服陈胜、吴广。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两件事虽然多费了些神,尤其是后一件事,吴广一夜躲在祠堂中学鬼叫装狐嚎,累得够呛。但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收到的效果是很明显的:立竿见影。

第二天,众人再看陈胜时的眼中已多了几分敬意。

眼看时机已到,陈胜在吴广的配合下,把众人召集起来开始发表“革命宣言”。陈胜先是说了一些必要的客套话,然后才谈到此次服役的事来。

“此番大雨误了行程,怎么也不可能按时到达渔阳了,该怎么办?”吴广不失时机地插话了。

是啊,该怎么办?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陈胜和吴广两人在表演上配合得天衣无缝,他不急不慢地说出了他此番演讲的中心思想:“当王侯的人也好,当将相的人也好,不都跟我们想象中的一样,是生活在世上普普通通的人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反是死,不反也是死。反还可以留有一线生的希望,不反只有死路一条。在这样的情况下,众人只有“反”这一条路可以选择了。顿时,掌声如雷,响彻云霄。

陈胜的演讲成功了。他的话像利锥一样刺痛了众人心底那根最脆弱最敏感的神经。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于是,陈胜和吴广杀了两个将尉揭竿而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支革命军就这样成立了。

以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这样奇怪的现象,一群拿着竹竿木棒之类最原始武器的农民,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看似毫无章法的队伍,所到之处居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兵不血刃地占了几座城池后,革命队伍开始逐渐壮大。在革命精神的感应下,一些豪杰之士也不甘寂寞,纷纷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来。

张耳和陈余便是其中两个重量级人物。

张耳是大梁人,年轻时是魏公无忌的门客。后来,他和别人发生纠纷,闹出人命案子来,后隐姓埋名浪迹于江湖。陈余也是大梁人,自幼学习儒术,精通儒家经典,喜交天下朋友。他们两人都有很高的抱负和远大的理想,认识后一见如故,很快结为生死之交。

这次,闻知陈胜、吴广率领广大农民进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革命,知道扬名立万的机会来了,于是两人来报名参加革命。

陈胜见两人谈吐不凡,知道不是一般的人物,赶紧把他们当贵宾来接待,必要的寒暄过后,他开始试探两人的才华了:“众人都建议我现在称王,我要不要称王呢?”

面对陈胜的坦诚,两人也同样做出了坦诚的回答:不能。

理由如下:

第一,你现在才刚刚进行革命,就要称王,会让众人看出你的私心。

第二,你现在的实力并没有强大到无敌,一旦称王就会树大招风,成为秦朝重点扫荡的对象,这对日后的革命不利。

对于两人的直白,陈胜一脸的失望,他固执地认为陈余、张耳太胆小怕事,而且打心眼儿里“看不起”他们。于是,他不听劝阻,自立为王,定国号为“张楚”。

从这以后,陈胜对张陈两人淡然处理,只把他们当成一般的将士来用。这让胸怀远大抱负的两个人才大失所望,这也隐隐为日后革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陈胜是怎么死的?都怪车夫脾气太暴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文被困时,离他最近的革命军是吴广这一路军。当时吴广正在全力围攻荥阳。荥阳的守军是李斯之子李由。当时李斯还没死,还是朝廷的当红宰相,所以李由自然很卖命地守城了。对于李由来说,此时的荥阳比他的生命更重要。当时,吴广使用的是一个最原始也是最笨的攻城方法:强攻。李由当时被逼得同样只有两个字了:死守。就这样

  • 胡亥夺位:胡亥是怎么杀了太子扶苏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万里长城,建阿房宫,焚书坑儒这几件大事一折腾,已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据说当时有预言家说“亡秦者胡也”。表意上的胡当然是指北方大草原上的少数民族,这其中包括匈奴。所以秦始皇当初在派蒙恬打败匈奴后,又不惜掏空国家的银库修建了万里长城,就是为了阻止匈的“胡”来。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如果后来秦始皇地下有知

  • 探究陈胜吴广起义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两个农民凭借自己长满茧的双手,靠着胆识和勇气,在公元前209年的秋季将迎来丰收,不同的是他们的对象不是农田作物,而是一个新的王朝。此时,正值秦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不甘心受人鱼肉的底层人民陈胜、吴广,最早在麻木和隐忍中醒来,选择为自己而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向天高呼道。因此,一场浩

  • 陈胜简介:能做领导的都不是简单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太史公在《史记》里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陈

  • 陈胜吴广起义历史背景:平民吴广的领导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国在秦始皇去世之后,走入了穷途末路,似乎就像是一场即将谢幕的演出,而秦二世上台之后,使得秦国这出大戏的结局有些仓促。这一时期,国将不国,危机四伏,奸臣当道,聪明的人早已经在静谧的空气里,嗅出了一丝危险的讯号。“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

  • 陈胜吴广起义口号:为什么打着扶苏的幌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胜是秦末时期的农民起义领导者,他带领秦朝的百姓们和秦王朝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以扶苏和项燕为口号,起义队伍一呼百应,起义军的人数迅速蹿高,成为了一股能够和秦王朝对抗的军事力量。《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他们起义之初是因为大雨延误了工期,没办法按时赶到,所以他们这一群人很有可能会被杀死,而陈胜吴广不甘心

  • 陈胜吴广起义:主要人物有哪些?人物关系解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因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以不论成败论本质,当一个人所作出的事情,有一定的意义时,他的整个价值得以彰显。论功绩,陈胜的功绩似乎算不了什么,很多朝代很多人的作为似乎都大过他。论人格,陈胜的人格也没有高尚到哪里去,他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迈出了那不普通的一步而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

  • 陈胜吴广结局:陈胜和吴广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胜、吴广是中国著名的农民义军领袖,他们领导的起义是爆发于秦末(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历史背景在秦朝的统治下,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非常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广大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爆发导火线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的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佣农出

  • 历史上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竟还是处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她的名字在《汉书》、《史记》中都没有记载,在未央宫中默默辞世时年仅36岁。虽然她是汉惠帝的皇后,且有子嗣,但到死还是处子之身。她没有葬礼,没有墓志,没有谥号,就连坟墓也是简陋粗鄙的,但却被后人奉为蚕神、花神,并为她建立庙宇,四季祭拜。十岁的孝惠皇后孝惠皇后张氏的父亲是西汉开国功臣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

  • 霍去病对匈奴的三大战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名将,军事家。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票姚校尉 ,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00余人 ,受封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任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