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农民起义后,陈胜吴广判若两人

农民起义后,陈胜吴广判若两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831 更新时间:2024/2/14 11:31:36

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大陆对秦朝末年群雄并起的称谓,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刘集村)斩木为兵,揭杆为旗,点燃了秦末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很快就攻克了大泽乡和蕲县县城,接着陈胜派葛婴率兵向西进军。葛婴是个杰出的军事人才,在他的指挥下,起义军陆续攻占了豫东皖北的大片土地。

当起义军浩浩荡荡地进入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县)时,已经拥有了六七百辆战车、一千多骑兵、几万步兵了。

陈县曾经是楚国的都城,而且和陈胜好像挺有缘分,因此,陈胜在这里起了称王建国的念头。他召集当地的三老和各界人士代表开会,向各家暗示了自己的想法,结果就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大家都一致拥戴他为王,于是,他就顺应民意,自立为王,建国号为张楚,取“在楚国故都张扬楚国”之意。

同时,他封吴广为假王(恰如传统戏曲评书中的一字并肩王),让蔡赐担任主管军事的上柱国(相当于国防部长),任命孔鲋为可以参政议政的博士,一个小朝廷已经初具规模了。

一旦称王,陈胜自负狠毒的性格就成了从囚笼中破门而出的恶虎。

第一个死于虎口的是葛婴。

葛婴带兵攻下东城之后,下了一招错棋——他把楚王室的一个后人襄强立为楚王,因为当时关东六国灭亡的时间不长,很多人都有复兴六国的念头。陈胜称王的消息传来后,葛婴立刻废掉了襄强并向陈胜作了汇报,但陈胜不依不饶,怀恨在心,还是将这个优秀的军事将领杀害了。

陈胜的许多亲朋好友听说他成了“张楚王”,都赶来投奔他,其中就有他的岳父。对于泰山老丈人,陈胜表现出了不论亲疏、一视同仁的优秀品质,将他与一般宾客一样对待,见面时只是深施一礼,并不下拜。偏偏这老爷子是个极重礼数之人,当场就生了气,作出了不吉的预言:“陈胜,你擅自称王,倨傲长者,一定不能长久!”说完拂袖而去。

陈胜的岳父很受伤,他撂下那句话走啦,而陈胜的一个好朋友却因为留下来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个朋友是陈胜在当雇工给人耕田时结交的,他听说陈胜称了王,便怀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美梦路远迢迢地跑到了陈县。

一番周折之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老相识陈胜,并被带入宫中。

一进宫,这个人就对着壮丽殿宇、豪华陈设大发感慨:“好阔气呀!你陈涉竟然有这么大的宫殿呀!”后来这个同志越来越随便,经常给人们讲陈胜当雇工时的事,陈胜觉得自己的伟大光辉形象遭到了破坏,就把这个打工时的朋友杀死了。

这个朋友固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陈胜也忒狠毒了些,实际上,他的性格在称王之后已经被权力扭曲地变了形。

随着陈胜派出的各路大军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先后占领了河南河北大片土地,并且向西一直打到咸阳附近的戏(今陕西临潼),他喜欢阿谀奉承,对人猜忌多疑的性格也完全暴露出来了。

陈胜最信任的是两个擅长溜须拍马,吮疮舔痔的小人,分别唤作朱防、胡武,这两个家伙一个做中正,一个当司过,专门负责监察文武百官。对于其他文臣武将,陈胜却毫无信任可言,这就更加助长了朱胡二人的嚣张气焰。外出打仗的将领们回到陈县汇报情况时,朱防、胡武作威作福,滥施淫威,不听从其命令的就投入监牢治罪,甚至杀死泄愤。

在这种情况下,文武百官,特别是军事将领们越来越不拥护陈胜,离他越来越远了。

性格发生变异的还不仅仅是陈胜,吴广也和以前判若两人。

起义之前,吴广一向爱护别人,戍卒们都愿意听他使唤。定都陈县后,吴广变得骄横狂妄起来,他不懂军事,却一味地瞎指挥,谁的建议也听不进去,最终,他手下的将领田臧等人受不了了,就假称陈胜王的命令把吴广杀死,将其首级献给了陈胜。

不知是因为狂妄自大而对“兔死狐悲”失去了感觉,还是被西征军兵败、周文自杀的消息吓昏了头,还是因为田臧是自己的嫡系,反正陈胜没有追查田臧的责任,而是赐其令尹(相当于丞相)之印,任其为上将军。田臧虽对陈胜忠心耿耿,无奈本事不强,命运不济,在敖仓(今河南郑州西北)遭遇战神章邯后兵败身死。章邯乘胜追击,先后攻占郯(今河南郏县)、许(今河南许昌)等地,很快便兵临陈县城下。

主管军事的上柱国蔡赐率军出城迎战章邯,不幸被杀;义军将领张贺出战,兵败而死。在这种情况下,陈胜不得已退出陈县,寻找安身之地,没想到却被自己人射出的一支暗箭夺去了性命。

射出这支暗箭的就是他的车夫庄贾,相当于现在专门给领导开车的司机。作为陈胜的专职车夫,庄贾肯定和主子关系非同一般,甚至非前文提到的朱防、陈武那两个奸臣可比,这一点当代人可能体会更深。可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庄贾这个小车司机杀死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向章邯举起了白旗。

大名鼎鼎,不可一世的陈胜王就这样窝窝囊囊地死在了一个小车夫的手里,真可谓“曾经重如泰山,死得轻如鸿毛”,令人哀之叹之,不胜感慨之至。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刘邦躲在深山整天不见天日时,天下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对刘邦来说推波助澜的大事,这事首先得从一个最低层最普通最地道的农民说起。这个人姓陈名胜字涉,是阳城县一个不折不扣的农民。如果不是秦二世元年这次征兵到渔阳守边陲,只怕他将永远守在那个小山窝里默默无闻地过一生。但秦二世的一道诏令,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 陈胜是怎么死的?都怪车夫脾气太暴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文被困时,离他最近的革命军是吴广这一路军。当时吴广正在全力围攻荥阳。荥阳的守军是李斯之子李由。当时李斯还没死,还是朝廷的当红宰相,所以李由自然很卖命地守城了。对于李由来说,此时的荥阳比他的生命更重要。当时,吴广使用的是一个最原始也是最笨的攻城方法:强攻。李由当时被逼得同样只有两个字了:死守。就这样

  • 胡亥夺位:胡亥是怎么杀了太子扶苏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万里长城,建阿房宫,焚书坑儒这几件大事一折腾,已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据说当时有预言家说“亡秦者胡也”。表意上的胡当然是指北方大草原上的少数民族,这其中包括匈奴。所以秦始皇当初在派蒙恬打败匈奴后,又不惜掏空国家的银库修建了万里长城,就是为了阻止匈的“胡”来。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如果后来秦始皇地下有知

  • 探究陈胜吴广起义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两个农民凭借自己长满茧的双手,靠着胆识和勇气,在公元前209年的秋季将迎来丰收,不同的是他们的对象不是农田作物,而是一个新的王朝。此时,正值秦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不甘心受人鱼肉的底层人民陈胜、吴广,最早在麻木和隐忍中醒来,选择为自己而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向天高呼道。因此,一场浩

  • 陈胜简介:能做领导的都不是简单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太史公在《史记》里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陈

  • 陈胜吴广起义历史背景:平民吴广的领导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国在秦始皇去世之后,走入了穷途末路,似乎就像是一场即将谢幕的演出,而秦二世上台之后,使得秦国这出大戏的结局有些仓促。这一时期,国将不国,危机四伏,奸臣当道,聪明的人早已经在静谧的空气里,嗅出了一丝危险的讯号。“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

  • 陈胜吴广起义口号:为什么打着扶苏的幌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胜是秦末时期的农民起义领导者,他带领秦朝的百姓们和秦王朝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以扶苏和项燕为口号,起义队伍一呼百应,起义军的人数迅速蹿高,成为了一股能够和秦王朝对抗的军事力量。《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他们起义之初是因为大雨延误了工期,没办法按时赶到,所以他们这一群人很有可能会被杀死,而陈胜吴广不甘心

  • 陈胜吴广起义:主要人物有哪些?人物关系解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因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以不论成败论本质,当一个人所作出的事情,有一定的意义时,他的整个价值得以彰显。论功绩,陈胜的功绩似乎算不了什么,很多朝代很多人的作为似乎都大过他。论人格,陈胜的人格也没有高尚到哪里去,他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迈出了那不普通的一步而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

  • 陈胜吴广结局:陈胜和吴广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胜、吴广是中国著名的农民义军领袖,他们领导的起义是爆发于秦末(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历史背景在秦朝的统治下,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非常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广大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爆发导火线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的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佣农出

  • 历史上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竟还是处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她的名字在《汉书》、《史记》中都没有记载,在未央宫中默默辞世时年仅36岁。虽然她是汉惠帝的皇后,且有子嗣,但到死还是处子之身。她没有葬礼,没有墓志,没有谥号,就连坟墓也是简陋粗鄙的,但却被后人奉为蚕神、花神,并为她建立庙宇,四季祭拜。十岁的孝惠皇后孝惠皇后张氏的父亲是西汉开国功臣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