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汉争霸决战地点到底在哪里

楚汉争霸决战地点到底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232 更新时间:2024/1/11 9:48:57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垓下歌》是楚霸王项羽刘邦逼到垓下时,与宠妃虞姬所唱的曲。一曲既罢,虞姬自刎而死,项羽则率精锐突围,但仍被逼困在乌江,最后只留下一句“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也自刎身亡。

垓下之役是楚汉战争的最重要的一次大决战,是刘汉王朝奠定霸业的关键性的一仗。然而,楚汉战争至关重要的地点垓下的详细地点到底在何处,历来争议很大。

有关垓下地理位置的记载,在《汉书·地理志》沛郡侯国下注云:“垓下,高祖破项羽处。”《水经注·淮水篇》载:“水东南流,经县故城北,有垓下聚,汉高祖破项羽所在也。”唐《元和郡县志·河南道五》在宿州虹县下载言“垓下聚,在县西南54里,汉高祖围羽于垓下,大破之,即此也”。

以上书中的垓下或垓下聚就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15里处。这是传统说法认为垓下在安徽灵璧县的依据。这一观点也得到了郭沫若的支持,他在《中国史稿》中这样写道:“垓下在安徽省灵璧县南、沱河北岸。”这种观点是最传统的说法,绝大多数学者都支持这一观点。

但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认为垓下为今天的鹿邑,他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垓下在河南省鹿邑县境。”这一观点的根据是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的记载:“高岗绝岩,今犹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因取名焉。今在亳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范文澜这样分析,唐朝的真源县是秦汉时的苦县,故城在今河南鹿邑县,老君庙即今天鹿邑城东的太清宫,所以垓下在今天的鹿邑。此说由于晚出,因而从其说者较少。

然而,最近有的学者却认为上述两种说法均不能成立,垓下应该是陈县(即今河南淮阳县)。根据《史记》、《汉书》记载,固陵之战以后,刘邦退保固陵县城,深堑拒守。其时楚军集结在附近进行阻击,以防止汉军继续东进或南下。而至垓下之围前,史书并没有项羽从固陵附近败走的记录,也没有刘邦从固陵追击项羽至垓下的记载,也就是说,垓下应距固陵县城不远,否则两军无法交战。

而垓下如在今安徽灵璧的话,相隔200多公里,楚军根本无法阻止汉军东进。况且,灵璧一带,自古是平川,县东南是古蕲水、古波水、澳水、沱水、唐水的五河河网地带,既不能攻,又不能守,根本不适合兵团作战。

而垓下不是今鹿邑县也有理由:第一,鹿邑县城东距固陵约有70公里左右,不可能近距离作战,楚军当然也不可能阻止汉军东进南下。第二,据《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记载得更清楚:韩信遣骁将灌婴率军“击楚将公杲于鲁北,破之。转南破砀郡长,身虏骑将一人。攻博阳,前至下相以东南僮、取虑、徐,渡淮,尽降其城邑,至广陵。

项羽使项声、薛公、郯公复定淮北。婴度淮北,击破项声、郯公下邳,斩薛公,下下邳。击破楚骑于平阳,遂降彭城,虏柱国项佗。降留、薛、沛、萧、相。攻苦、谯,复得亚将周兰。与汉王会颐乡……”最后才破楚军于垓下。如果垓下在鹿邑的话,灌婴军就应来回穿越项羽大军的驻地,而史书上没有这样的记载,事实上也没有发生这种情况,因此,垓下不可能在鹿邑。

推翻了上述两种观点,这种观点举出垓下在陈县(即今河南淮阳县)的理由。首先,《史记》、《汉书》中几个参加此次决战的将领的传记中,有明确的记载。如《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记:樊哙“从高祖击项籍……围项籍于陈,大破之”;夏侯婴也“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灌婴“从击项籍军于陈下,破之”。《史记·曹相国世家》亦云:“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汉书》的记载也与此相同。其次,陈县北部正与固陵相接,垓下在陈县,正与楚军阻止汉军东进或东南进的军事形势相符。

从军事防御的观点看,楚军无论是单纯的防守还是以攻为守,驻军于距固陵不远的陈县北部是最恰当的。不仅如此,陈县北部古代有很多丘陵和山冈,利于防守。所谓“垓”,阶次也。有山有冈的地方,自然会形成阶梯地形,垓下正是这阶梯地形之侧。其三,史书记载项羽从垓下突围,是在夜间率骑南逃,平明始达淮河北岸。

如果垓下是在安徽灵璧的话,灵璧离淮河很近,骑马南奔,不需要一个晚上的时间。最后,陈县是一个军事战略要地,它傍鸿沟,接颍水、淮水,有邗沟直通江南,最宜于屯兵驻军。据考古发现,淮阳“贮粮台”遗址有屯粮的痕迹,有人推测这实际上就是楚汉垓下决战时楚军的军粮仓。当时,项羽不派文官而派武将利几为陈县县令,就是要利几保护至关重要的军粮仓。

但是,这一观点却遭到了质疑。质疑者认为从历史上看刘昭补注的《后汉书·郡国志》对陈国的记载非常详细,唯独不见有垓下在陈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片言只字。而且从楚汉决战的军事形势来看,《史记》、《汉书》虽然对于项羽军如何从固陵东撤至垓下记述得不够具体,但是,也不是无迹可寻的。

根据《汉书》的记载,楚汉两军的这次大会战,历时两个多月。开始时楚军并不是一支抵抗力很差的“穷寇”。两军经过多次交锋,战线不断东移。楚汉两军在陈下(陈郡一带)激烈交战,楚军再次失利,特别是项羽看到彭城沦陷,柱国项佗被俘,大司马周殷又于淮南叛楚归汉,很自然地无心恋战,被迫东撤,汉军猛追,围于垓下。

从史书各篇记载相互参照来看,有理由可以断定,楚汉两军这次会战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固陵之战,汉军击破楚主力钟离昧军,楚军败退;二是陈下之战,楚军再败;三是城父之战,楚军又被重创;四是垓下之战,楚军终被歼灭。

认为楚汉之争决战之地在陈县是把史书所称“陈下”之战与“垓下”之战混淆了的缘故。陈下之战项羽虽然失败,但这并不是决战的失败。沛郡县之垓下确实是刘邦破项羽的地点,绝对不是班固等人的任意杜撰,而是以充分的历史、地理事实做依据的。垓下战场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泗县西南和固陵县东北的毗邻地区实应确信无疑。战场的中心地点垓下聚故址,在今灵璧县东南韦集附近的高阜地带。

垓下之争在史学界延续了很久,如今又出现了新的观点,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呢?综合来看,垓下在安徽省灵璧更加让人信服。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匈奴被击败后流落到了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匈奴是公元前3世纪兴起于中国北方的一支古老民族,繁衍在河套地带(今内蒙古、山西一带),游牧于大漠南北。匈奴的首领叫做单于,相当于中原的国王。在单于之下,则有左、右二贤王,各率领一大部落。匈奴族早在公元前7、8世纪时就已生息和繁衍在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建立起氏族和部落联盟了。公元前3世纪时,匈奴进入铁

  • 新乐府运动是怎么回事谁发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乐府自西汉设置始,就具有多种功能:以诗合乐,以诗观风。“风”通过声诗的乐音感染,实现讽谕目的。古乐府(唐朝把南北朝以前的乐府诗统称为古乐府)确实都是些讽谕精神强烈的作品,但自六朝以来逐渐消亡。唐朝贞元、元和之际,白居易、元稹等诗人或“寓意古题”,或效法

  •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献给秦王的人头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这次事件中:出现了一位名闻天下的刺客,荆轲,因为重承诺、以死酬知己、凛然刺秦王而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物,被史马迁在大书特书,至今光环不褪。出现了一件闻名天下的兵器,淬了毒液的匕首,那是从赵国人徐夫人那里花重金购买来的,号称当时天下最锋利,还用真人做过试验,

  • 秦始皇陵被盗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代皇帝在为自己修造陵墓时,都会想到防盗问题,在防盗的问题上皇帝们也是煞费苦心,因为那随葬的奇珍异宝是盗墓者挖掘的主要目标。汉代的一位诸侯王竟在他豪华的墓地宫门处立一块石碑,碑文的主要意思是:埋藏在此的人是很清廉的,你如果盗掘此墓,肯定找不到值钱的东西。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告白。这位汉代诸侯王的一番

  • 刘邦的女人们,薄姬如何笑到了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咱们来聊聊刘邦的女人。先来简单的介绍下刘邦那些不重要的女人。也就是除了吕雉、戚姬(戚夫人)、薄姬外的女人。吕雉并不是刘邦第一个女人,他第一个女人是曹夫人,也可称之为曹寡妇,是刘邦年少胡混时的情人,为他生下了长子刘肥。刘肥虽然是长子,但不是嫡子,所以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刘邦称帝后,刘肥被封为了齐王

  • 霸王别姬:凄美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红颜多薄命”,这或许就是宿命。她是一个绝世美女,能歌善舞,才艺双绝;同时她也对丈夫忠贞不渝,为了不连累丈夫及避免被敌军糟蹋,毅然横刀自刎,最后身首异处,她就是“虞姬”。在楚汉之争中,有一场战役决定了天下的归属,就是“垓下之战&rdqu

  • 王政君:历史上经历了七个皇上的可爱老太太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元帝刘奭之妻、王莽的姑姑 约公元前71年公元13年王政君是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作为一个女人,她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只有后来的武则天和慈禧太后能比。但不同的是,王政君所造成的后果,是她本人不愿意看到的。王政君的爸爸是汉朝时的司法干部,他很好色,经常娶老婆,孩子也多,有四女八男,其中兄弟王凤、王崇

  • 秦始皇求不老药真的是因为怕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后,便开始憧憬长生不老了。关于秦始皇求不死药的传说不计其数,其中以徐福东渡蓬莱为始皇帝求药最为著名。追求长生不老,似乎是所有帝王的通病,但是,作为成就千秋霸业的秦始皇,他求不死药的目的难道只是因为怕死吗?有记载称,秦始皇终其一生寻找不死药其实是为了一个寡妇!《史记》中用这样十

  •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羽本纪》写到项羽不过江东刎颈而死时,倾注了无比的激情,成为《史记》中最感人的片段之一。杜牧认为项羽应该东渡乌江,以图东山再起。他的《题乌江亭》就是证明:“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李清照在《夏日绝句》里歌颂了项羽的英雄气概:“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徐福东渡日本只是为了寻长生药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统一天下仅仅十几年的时间,就曾四次到东边的海岸巡视,这不是什么政务上的需要,而是源自他对东方诸岛的兴趣。有学者就曾经说过:“嬴政东巡的目的根本就在于有朝一日可以把疆土扩展到扶木,而嬴政就曾在琅琊刻石中说到:”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