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所造木牛流马究竟为何物

诸葛亮所造木牛流马究竟为何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336 更新时间:2024/1/23 0:23:56

我们都知道能量是守恒的,世界上不存在永动机。但是据史籍记载,在1700多年前,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了类似于永动机的木牛流马,木牛流马真的存在吗?假若存在,木牛流马是怎样的呢?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懿对于渭南。上述记载明确指出,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亮的发明,而且木牛流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运输工具,从木牛流马使用的时间顺序来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马,流马是木牛的改进版。

给《三国志》作注的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现在已经失传的《诸葛亮集》中有关木牛流马的一段记载,对木牛的形象做了描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做了记载:“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颈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

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颈,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鞭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这段记载,尽管对木牛形象做了描绘,并且下文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做了记载,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后世,使得后人对木牛流马的认识始终是凤毛麟角、云山雾罩。

诸葛亮造出木牛流马200年后,据说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天才祖冲之造出了木牛流马。《南齐书·祖冲之传》说:“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同样也没有留下任何详细的资料。

作为正史的《三国志》和《南齐书》都记载存在木牛流马,我们不禁想问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样的机械?

有人认为木牛、流马都是经诸葛亮改进的独轮车。《宋史》和明代王圻所著的《稗史类编》等史籍,认为木制独轮小车在汉代称为鹿车,诸葛亮加以改进后称为“木牛流马”,北宋才出现独轮车的称呼。北宋前期官修“四大书”之一的《太平御览》卷七七五所引的东汉学者应劭的《风俗通》,是最早记载“鹿车”的典籍。

其曰:“鹿车,窄小载容一鹿也。”陆游的诗《送子坦赴盐官县市征》中也提到了“鹿车”:“游山尚有平生意,试为闲寻一鹿车。”这种说法认为,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在鹿车的基础上改进的,和后来的独轮车没有太大的差别。

从考古发现来看,在四川的渠县出土有蒲家湾东汉无名阙背面的独轮小车浮雕,还有燕家村东汉沈府君阙背面的独轮小车,大致再现了“木牛流马”的模样。这两种独轮车都很独特,其车形似牛似马,具有独特的运输功能。木牛有前辕,行进时人或畜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推。而流马没有前辕,行进时不用拉,仅靠人推。三国时蜀汉偏处西南一隅,马匹有限,并且多被用于骑兵作战。运粮运草主要靠人力,这样,木牛流马便应运而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宋代典籍《事物纪原》卷八也认为:“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而民间谓之江州车子。”《事物纪原》是宋代高承编撰的一部书,专记事物原始之属。凡10卷,共记1765事。此书“自博弈嬉戏之微,鱼虫飞走之类,无不考其所自来”,作者的考证功夫很深,所持之说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但是,也有人认为独轮车的机械原理十分简单,无须大书特书,诸葛亮的本领也不至于如此平庸。

还有人认为,木牛、流马是新款的自动机械。《南齐书》、《太平御览》,还有现在的《辞源》认为,三国之时,运用齿轮原理制作机械,已屡见不鲜,包括东汉毕岚所做的翻车,三国韩暨所做的水排,魏国马钧所做的指南车。

《南史》说:祖冲之“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意思指祖冲之在木牛流马的基础上,造出更胜一筹的自动机械。以此推论,三国时期利用齿轮制作机械已属常见,后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马,很有可能是令祖冲之感兴趣的、运用齿轮原理制作的自动机械,否则祖冲之不会有兴趣拿它来做参考和对比。

从科学角度来看,“木牛流马”如果真的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可以不吃不喝还能走,这显然是不符合现代科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因为如果“木牛流马”要行走,必定会消耗能量,当时并没什么石油、天然气之类的能源物质,它又不吃不喝,它从哪里得到能量?

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如果要造出像小说里描述的那种木牛流马来,就必须抛弃现代的“能量守恒”定律,必定是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事迹。历史上有无数个谜团需要我们去解决,这可能只是一个虚构的物品,但是在谜团未揭开之前,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有没有写过《后出师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出师表》分为《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两篇,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两次北伐(227年与228年)曹魏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前出师表》作于建兴五年(227年),收录于《三国志》卷三十五,文章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明诸葛亮北伐的决心。他在表中告诫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

  • 晋武帝儿子那么傻 晋武帝为什么还要传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史料看,晋武帝司马炎虽称得上英武果敢,但在个人感情上却优柔寡断,有妇人之仁。他共有26个儿子,不幸的是,26个儿子当中虽不乏聪慧之辈,但长子司马轨却不幸夭折,因此次子司马衷成了事实上的长子。按当时的继承人法则,司马衷要被立为太子,而司马衷却是个白痴,不谙世事。“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

  • 刘禅真的是傻皇帝还是装疯卖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刘备的儿子,小名叫“阿斗”的刘禅,人们总把他与“扶不起”相联系。在世人的心目中,刘禅是平庸昏聩之君,不管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市井的平头百姓,对刘禅的印象始终是碌碌无为的庸主一个。更有甚者称之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rdquo

  • 杨修结局怎么样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他出身于当时的名门望族,祖上世代为东汉政府高官。杨修本人博学多才,帮曹操打理政务,很得曹操赏识。可是,杨修有个致命的弱点骄傲,这也许是所有才子的通病。因为自己有才,所以要在别人面前炫耀,借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高人一等。而骄傲的人往往又不喜欢遵守规则,用四个字来

  • 左慈戏曹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触怒曹操的有很多人,但是有些人,曹操就是拿他没办法,比如左慈就是其中的一个。建安元年(196年),刚过不惑之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集东汉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为实际上的独裁者。春风得意的曹操大宴宾客。席间,他看着满桌的山珍海味,说:“今天的菜式不错,只可惜少了一道吴地的松江鲈鱼。&r

  • 文姬归汉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虽然有很多人对曹操有非议,但在他的一生当中,有一个忘年之交非常了解他,不但赏识他的才华,而且对他帮助很大。这个人就是东汉著名的大儒蔡邕。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今河南杞县圉镇)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著名的焦尾琴的典故就由他而来。那是蔡邕在吴地(今江浙一带)的时候,他听到一块桐木在

  • 孙策是个怎么样的人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坚死后,十八岁的长子孙策继承了父业。孙策,字伯符。他和他的好朋友周瑜同岁,而且都是大帅哥,因此被人称作孙郎与周郎。后来他们还分别娶了江东乔国老的两个天姿国色的女儿,也就是大乔和小乔。孙策不仅人长得帅,个性也很好,很豁达,也爱笑,更重要的是,他善于识人、用人。比如当时江东有一位名士叫张昭,此人博览群

  • 孙坚历史故事孙坚为什么被称为江东猛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完曹操,我们回过头来,将目光投向当时江南东吴的广大地区。在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世代为官的孙家出了一个少年英雄,名叫孙坚,他后来被追尊为东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字文台,跟曹操是同年所生。当曹操还在跟小伙伴们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时候,孙坚已经显示出他勇猛过人的一面。孙坚十七岁那年,和父亲一起坐船

  • 诸葛亮生平介绍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辅佐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诸葛家在琅琊是望族,很受人尊敬。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曾做过司隶校尉,相当于监察部长;父亲诸葛珪官居泰山郡丞。诸葛亮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八岁时父亲去世,成为孤儿的他一直跟着叔父诸葛玄四处漂泊。诸葛亮十七岁那年,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就搬家到南阳。诸葛亮

  • 刘备的生平故事平庸刘备为什么能跟曹操比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备是曹操心目中唯一能与之比肩的英雄豪杰。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按照史书所说,他的出身可不一般,他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细论起来,他是汉献帝的皇叔。不过,最初他的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好处。他真正的发迹,还是从军功开始的。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