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曾是世界第一大国

楚国曾是世界第一大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00 更新时间:2024/2/14 19:00:20

已故著名楚史学者张正明先生曾在笔者主持的一次论证会上感言:楚国在历史曾经是世界“第一大国”,其都城郢都也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无独有偶,学者林河先生在其著述《中国巫傩史》中亦称:在当时,楚国还是东方惟一的一个地域辽阔、人文鼎盛的“超级大国”。

笔者完全赞同上述二说。在古代南中国的土地上,作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在其鼎盛时期,确实是当时疆域最辽阔,物产最丰富,人口最多,军队最强的国家,堪称世界“第一大国”!

关于鼎盛期的楚国,当年的纵横家苏秦曾作过如此描述:“楚,天下之强国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今山东半岛南部,,,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今陕西旬阳,,,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战国策·楚》,,。《淮南子·兵略训》则赞美:“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颖泗,西包巴蜀,东裹郯淮。颖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山高寻云,谷肆无景,地形便利,士卒勇敢”。把当年楚国地域的辽阔,经济的富饶,军力的强盛,形容得淋漓尽致。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了晋公子重耳落难到楚国的情形。当时楚王曾用很高的礼节待他,楚王问重耳:“公子来日归国将何以为报?”重耳答道:“子女玉帛,楚王应有尽有;鸟羽、皮毛、象牙、犀革等兼出自楚地,那些流散到晋国的,只不过是楚国看不上的一些残余罢了。我还能用什么来回报呢?”重耳此言虽属外交辞令,但却客观反映出当时楚国国力鼎盛、富甲中国的实际。

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时,用后来楚昭王的话说是“楚之封祖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世纪·孔子世家》,,。西周初的楚国只是“辟在荆山”的弹丸之国,过着“筚路蓝缕,以处草莽”的古朴生活。这里的荆山,实指荆山与睢山之间,在今湖北保康县南60公里处。楚人在这里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惨淡经营后,出现了转弱为强的势头。

熊绎五传至熊渠,熊渠整军经武,以丹淅之会的丹阳为都,开疆辟土,先后灭庸,,今湖北竹山一带,,、越扬,,今江西湖口,,、鄂,,今湖北大冶,,,其势力所及今武汉至湖口一带。但此时的楚国仍然是“土不过同”,,《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古时以方圆百里为一“同”,当时楚国疆域只不过以“同”计算。

周室东迁之后,楚国便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文治为武功奠定了基础,武功为文治开拓了天地。《史记·楚世家》说,当齐桓公“始霸”之时,楚文王统治之下的楚国也“疆”而且“大”了。楚文王两传至楚成王,成王拓土益广,东近汝水,西抵巫山。《史记·楚世家》说,成王之世,“楚地千里”。

楚成王两传至楚庄王,楚庄王确立了楚国之霸业。他“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先后重用伍举、苏从、孙叔敖等,革故鼎新,安内攘外,国势日盛。即位后的第三年,便联合秦、巴消灭了西北劲敌庸、麋,占领今陕西安康一带及大巴山脉西北大片土地。之后,一边向东拓展,把楚界推至今安徽东部与吴越相邻;一边推进北伐,先伐陈败宋,于公元前606年进兵中原,“遂至洛,观兵于周郊”,迫使周天子派大臣王孙满前来“慰劳”。楚庄王竟毫无顾虑地询问象征周王朝权力的九鼎之大小轻重。这便是“问鼎中原”之典出。楚庄王又与晋大战于今河南荥阳东北,争得中原霸主地位。

在此基础上,楚国开始向长江下游拓展。期间虽有吴军反击并一度占领郢都之险,但历经共王至昭王五代,及至楚惠王时期,楚国已得到长足发展。在春秋近300年间,楚国曾先后灭掉兼并61国,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称“春秋灭国之最多者,莫楚若矣”。盛时疆域方圆达3000里,包括今湖北、湖南、江西,,信江流域除外,,、河南南部、安徽西部、陕西东南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角,地跨八省,成为春秋土地最为广阔的南方大国。

进入战国时期后,楚国的发展达到顶峰。楚王依靠吴起变法建立起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对周边发动攻势,不断拓展疆域。公元前334年,楚威王攻越,杀死越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于是,原越国所属以江浙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纳入楚国版图。

战国中期,楚国疆域扩张最广大时,东临大海,西抵巴蜀,南达两广,北至陕南,拥有今川、鄂、湘、赣、皖、苏、浙、豫、陕、鲁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势力扩展到贵州、云南和两广。辽阔的江汉流域、江淮流域、太湖流域、沅湘流域等南方地区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500万以上的人口统归于楚国。楚国拥兵百万之众,储粮可用十载,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翻开《世界通史》,我们不难发现,当时世界范围内,曾经强盛的波斯帝国已于公元前330年灭亡;亚历山大帝国于公元前323年,随着亚历山大的病死而迅即分裂;罗马正在完成其对意大利的征服,而且其军队不超过三万人。我们似乎可以断言: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楚国一度是世界范围内地域最广、国力最盛的“超级大国”。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少康复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少康为恢复夏后氏统治,指挥有虞氏、有鬲氏军在中原地区与寒浞的有穷氏、有过氏军的作战。夏王太康时期(约前20世纪中),都斟寻(今河南登封西北)。太康终日田猎,不理民事,国力日衰。一次,他游猎于洛水(今河南境)北,十旬不归。东夷有穷氏部族首领后羿(又称夷羿),率领部族军

  • 商朝如此开放:王后领兵善战又连嫁四国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6年6月,人们在河南安阳商朝遗下的17000多块龟骨中,发现有200多块用甲骨文记载了一个叫“妇好”的女人的事迹。难以置信的是,这位生活在3000多年前的女人不仅善战,而且还接连嫁了4位国王!难道殷商时期会如此开放? 甲骨文中的神秘女人 这一万多块龟板几乎全部出自商王武

  • 周厉王荒淫无道大肆敛财 引起国人不满暴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商朝,由于统治者对告密的不鼓励,所以告密者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而言,都不是那么突出。到了西周,特别是周厉王在位时,才有了挖掘告密者专业性的机会。周厉王是西周第十位国王,不知是不是基因突变,周朝姬氏传到了他这里就变了样。在他之前的国王即使有瑕疵,也只是无能,还谈不上暴戾荒淫。周厉王上台后不久就把姬

  • 竹简中的周文王遗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清华大学收藏了一批战国楚简,经过学者的精心保护和整理,现在已经正式公布的是一篇称作《保训》的文章。《保训》全篇一共有11支简,每支22~24个字,其文如下: “隹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鬲(历),恐坠宝訓。戊子,自靧。己丑,昧[爽]……王若曰:&lsq

  • 夏朝—中国第一个“家天下”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禹在晚年的时候,各部落的首领曾推选夷人首领皋陶为禹继承人。皋陶先死,又推举伯益为继承人。但禹暗地里却为其子启培养势力,当禹死后,这些有权势的贵族纷纷起来反对伯益,拥立禹的儿子启继位。启趁势杀了伯益,夺了王位。传统的禅让制度从此废除,取而代之的以父传子的王位世袭制。 同时,西边的同姓诸侯有扈氏(陕

  • 神秘消失的古国——东胡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胡,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强盛一时的北方民族,因居匈奴以东而得名。它是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早在商代,就有东胡的活动记载。从有史记载以来,东胡一直是一个强大的部落,春秋战国时曾打败燕国,秦末,曾向匈奴进行敲诈、勒索。

  • 商朝灭亡并非纣王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原始时代到封建时代,并没有出现乌托邦一般的完美天堂。而所谓的尧舜禹禅让的美好传说,周王室礼治下的安康社会,多是后期儒家对现实的不满而编造对前世的美好。而作为尊崇周王朝的儒家往往会相信胜利者的借口。据说就连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怀疑过,认为是有人故意把天下的罪恶都加在纣的头上。商历时数百年来,动乱频繁,

  • 战国名相--吴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最卓越的战争大师

  • 追忆曾经强悍的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地理优势

  • 老子——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学问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凡做大学问的,都有一种平常人罕见的真性情,或称之为"自命清高",或称之为"孤芳自赏"。如目中无人如弥衡,狂傲不羁似李白,其文章或如长江大河纵横千里,或如匕首投枪刺人心肺。总之,其胸中学识、锦绣文章都是大大异于常人的,世人谓之"牛人"。这些"牛"人,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