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寻找黄河源头,从唐朝就开始了

寻找黄河源头,从唐朝就开始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437 更新时间:2024/1/16 6:34:00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同时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对黄河的尊崇之下,国人一直在寻找着黄河的源头,它究竟从哪里来?又会流入何方?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从人们的探索开始。今天我们再次将时光倒流,随着古人一起探查黄河真正的源头。如果您想了解,小编这就为您揭秘: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可谓是妇孺皆知,巫婆口中需要娶媳妇的河伯指是漳河。由此可见,一条小小的漳河尚能令古人因恐惧而拜祭,更何况是被称为“中国第二大河”的黄河呢?

李白曾经在诗中豪气地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没错,李白眼前的黄河之水,正是从“天上”而来的,可是所谓的“天”又在哪里呢?除了李白想弄清这个问题之外,唐太宗李世民同样也持有如此疑问。

唐贞观年间,李世民曾派遣大将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人探寻黄河源头,史书记载称:“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至贞观15年时,文成公主外嫁吐蕃王松赞干布,吐蕃王亲自率军在河源迎接。由此唐代人认为,黄河源头就是河源,位于青藏高原之上。

唐代在我国古代王朝中虽出类拔萃,却碍于科技发展力的限制,并没有真正考察到黄河的本源。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长河,它一直受到了各朝统治者的注意,而元代与清代的统治者更是如此。

公元1280年时,元朝专使都实奉元帝之命负责查勘河源,他一路循着黄河的轨迹而上,发现唐代史书中所记载的“河源”,应该在一个叫做“朵甘思”的地方。在此之后,他为元帝的上表中这样写道:“有泉百余泓,或泉或潦,水沮如散涣,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溺,不胜人迹,弗可逼视,履高山下瞰,灿若列星”。

意思是说,“朵甘思”有数百个大小不等的泉水,在一块很大的地方汇聚,从上方望去,犹如黑夜中的繁星一般,故此得名“星宿海”,元人认为它才是真正的黄河发源地。

至清代时期,黄河开始频繁的泛滥,当时的朝廷与百姓纷纷祭奠河神,祈求其不要再发洪水淹没良田。清代帝王为了能够表达对河神崇拜的诚心,便先后派专使拉锡和阿弥达到黄河源头,在当地告祭河神。

拉锡发现星宿海并非真正源头,其上还有三山,三山上的泉水汇聚一起流入扎陵湖。在此之后,阿弥达也奉命前往河源告祭河神。他对拉锡发现的三条河进行了详细勘查,最终认定位于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为黄河上源,由此也让黄河源头第一次被真正的发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黄河的问题给予了相当大的重视,全国人民都要将以前泛滥成灾的黄河制服,变成真正能温柔造福人类的“母亲”。1978年,国家组织有关单位内的各路专家,对黄河源头进行更为详实的调查,经过仔细的比对与考察,终于得出了确切的结论。

在结论报告中,专家们阐述了黄河源头的确切位置。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的腹地,河源由三部分组成,一为扎曲,二为约古宗列渠,三是卡日曲。扎曲源头一年四季多处于干涸状态,而卡日曲源头最长,水源之下有五个泉眼,流域面积也是三个源头中最大的一个。即使到了干旱的季节,其水源也不枯竭,属于是黄河水源的“主力军”。古宗列曲就是“星宿海”,其河源相对较小,仅由一个泉眼构成,整体为一处长60公里,宽约40公里的椭圆形盆地,内部小水泊数量达到了100个,远远望去正如“星宿”一般。

华夏民族5000年的文明,都是在黄河的怀抱中孕育传承而来的,她用甘甜的河水哺育了每一位中国人,也向世界带去了炎黄子孙的不屈精神。如今的人类已经可以主宰一切,而对于黄河来说,我们应该对其进一步的珍惜与爱护,毕竟和谐相处才是自然之道。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道士和和尚有啥区别,都吃素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到时候和尚都是出家之人,而且平时在饮食上基本上都是以素食为主,不过道士是可以吃肉的。道教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传承下去了。我们现代人对道士的印象就是他们经常云游四海,过着那种仿佛神仙般的生活,而且个个都是武功绝顶。 而和尚则是一个非常平易近人的存在,现在不少地方也都会

  • 都是出家人, 和尚和道士的区别为什么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佛教和道教都是我国传统的两大宗教,历史都非常悠久。佛教在西汉末年开始正式传入中国,不过早在秦始皇阶段就初见端倪。而道教又是我国自创的,其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为创始人。 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修身养性,而寺庙,道观的香火也就越来越鼎盛。每逢一些重大节日,各地

  • 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一种观点认为,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国取得统治权,是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这话反过来就是说,如果清朝不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而是汉人建立的,中国近代就不会走向落后。那么,这个话有没有道理呢?我认为,这个话不但没有道理,而且正好是相反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游牧民族建立政权,消除了中国古代长期以来的

  • 古代罪犯被判流放,为何衙役们争着抢着去押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时候有一种刑罚,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但是罪犯又不至于处死,或者是被法外开恩的,就会将他们判为流放。所谓的流放就是把他们押解到偏远的敌方,一般距离家乡动辄几千里路。因此不仅是罪犯,就是押解他们的衙役也是很辛苦的。然而正是这样一件劳累的差事,古代的那些衙役们却都抢着去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古代的

  • 岳阳楼记中的滕子京仅仅只是个贪官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滕子京,何许人也?北宋庆历年间的岳州知府。滕子京的知名度本来不高,但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却使得他“名垂青史”。《岳阳楼记》开篇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据此,我们似乎可以对滕子京为人为官有一个大

  • 落后的游牧民族为什么能压着农耕民族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游牧民族是活跃在北方草原的一个庞大族群,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的劲敌。众所周知,游牧民族人口少、生产力落后,无论经济、文化还是科技都远远比不上农耕民族。但历史上,农耕民族在和游牧民族的斗争中往往处于下风,经常被游牧民族压着打。那么为何人口众多、生产力发达的农耕民族打不过野蛮落后的游牧民族?第一,在农业

  • 解放军四平攻坚战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平保卫战,国民党方面称为四平进攻战,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主力在吉林省四平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防御作战,为“四战四平”之第二战。四平保卫战,是中共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在特定情况下决定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城市防御战。四平之战是谁指挥的四平保卫战的前线最高指挥官是林彪,最高决策者当然是毛主席

  • 燕京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朝历代都将北京视为重镇加以治理和保护,并不断改变着它的名称。有人统计过,北京城的各种名称达六十多个。就大家熟悉和史书中常见的说,北京地区上古时称幽陵,夏朝时称冀州,周朝时称蓟,春秋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故称燕京。秦置广阳、渔阳,西汉设幽州,东汉为广阳、蓟县,北魏称燕都,隋改涿郡,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就从

  • 唐朝十大节度使都有谁,他们有什么样的权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节度使制度的开端,是从唐开元天宝年间所设立的缘边节度使。而天宝十节度使则是唐天宝年间设置在边陲的十个军区长官。这十大节度使分别是:范阳节度使:范阳节度使,临制奚、契丹,治幽州,管兵九万一千四百人。天宝时节度使为裴宽、安禄山。平卢节度使:镇抚室韦、靺鞨,治营州(柳城郡,今辽宁朝阳),统辖平卢军、卢龙军

  • 古代的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或司令职位。节度使制度的开端,是从唐开元天宝年间所设立的缘边节度使。这和当时的边疆形势是分不开的。在这以前,唐在厉兵秣马击败了东突厥之后,实际上对外用兵一直都是保持着旺盛着扩张进攻的。唐初先后击破了东突厥,薛延陀,降伏漠北诸部,设立都督府;此后,又打败西突厥,灭高昌,于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