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游牧民族为何能征服农耕民族:原因有其三

游牧民族为何能征服农耕民族:原因有其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33 更新时间:2024/1/18 14:21:53

兵器时代,面对农耕民族,游牧民族的骑兵拥有绝对的优势?


一、北方草原到处是牧草,是马儿的天堂,所以,马匹数量质量都很高。游牧民族的人又都从小都生活在马匹上,骑射技术是农耕民族比不了的。


二、游牧民族不需要种地生活,他们不用被束缚在土地上,可以轻易地举家迁移。在对农耕民族的战斗中,游牧民族可以把全族的战斗力集中在一点上,任意袭击农耕民族的薄弱环节。在得手或者失利的时候,可以随时撤退,不留恋一城一地的得失。

在敌人穷追不舍的情况下,游牧民族可以深入北方腹地,在广阔的原野上和追击者玩起捉迷藏,等到追击者人疲马乏、粮草绝尽的时候再杀一个回马枪,占尽地利的便宜。农耕明主要是步兵作战,面对这样有战马武力加持,又来无影去无踪的敌人,要想取胜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砸钱。


三、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和体力都比农耕民族要好,因为他们年在草原上生活经常需要搬迁,并且游牧对他们来说,本来就 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体力的劳动,所以当他们一年又一年在草原上游牧,身体都会更加强壮,所以在战斗中,他们能够持续保持很久的体力,进而也会提高战斗力,所以游牧民族他们通常都会在战争中获得胜利。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是谁设计并建造了千年赵州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我国古代的桥,最出名的莫过于河北赵州桥。这座桥,因其秀美、古老,给几代中国人带来了莫大的荣耀感。李春受命建桥,发明圆弧拱桥在古代,赵州是南北交通的要道,交通十分繁忙,可是却被一条洨河阻断了畅通,当遇上洪水的时候甚至不能通行。由于渡船效率着实低下,隋代政府决定在此修建一座横跨近40米的大桥。当时,

  • 历史上的赵州桥一共修了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没有什么是长久的,就连石头也会被风水日晒发生改变。更何况人造出来的桥,又是一座天天都有人车马来回通行的桥呢?所以,赵州桥建成之后,就在不停地维修,其中有一些大型修缮工程。第一次修缮: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七月,因大水冲坏桥北面西侧的金刚墙,桥台下沉,使“排(小拱)有欹斜崩裂现象,用补石重砌方法,

  • 梁思成为什么对修缮赵州桥表示非常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春,中国营造学社桥梁专家梁思成,对赵州桥进行了详细考察、测绘。提出“桥东面的中部,已经显然有向外崩倒的倾向,若不及早修葺,则毁坏将更进一步。”同时他积极向民国政府提出修缮计划。并奔走呼号,筹集资金。后因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未能实现其修桥宏愿。建国之后,修

  • 皇帝不能当太久:为什么英明的皇帝在晚年的时候也会犯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玄宗是唐朝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位皇帝,他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在他即位前期,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所以有姚崇、宋璟这样的贤相帮他处理政务。不仅社会繁荣稳定,人民也生活富足。对外关系上,他开疆拓土,国力强盛。文学上,唐诗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贺知章、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一大批杰出诗人,都是“开元盛世

  • 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立国不足4年时间,却出了2.5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一些存续时间极短的王朝(注意,王朝代表正统,并非所有的政权都能称之为王朝),尤其以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汉为甚。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后汉作为最短命王朝,虽然存续时间还不到4年,期间却出现过2.5个皇帝。那么后汉为何如此短命?话句话说,促使后汉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一切,

  • 古代株连九族,那些亲属为什么不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看一些古装剧时,经常会看到统治者在手底下的人犯了大错之时,说一句“拖下去,株连九族。”然后那些犯错者就会痛哭流涕,两股战战大喊“不要啊!”虽然这只是电视剧中的情形,株连九族也不过轻飘飘的4个字,但结合了真正的历史时你就会明白,这4个字代表的含义有多恐怖。首先得先说清楚一下九族的概念。《三字经》中

  • 盘点我国历史上最短命的2个王朝,虽短命却意义深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只有十四年。 可谓是短命至极,但是秦朝对后世的影响力确实毋庸置疑,其一统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等,为后世民族融合和大一统政治格局

  • 荣氏家族发展过程详解,“中国第一民族资本家族”的兴衰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荣氏家族:荣家的老家在无锡荣巷,位于无锡市西郊。其祖先种稻植桑,以忠厚传家,于明代正统初年从金陵迁来,形成上荣、中荣、下荣三个自然村,直到民国初年才正式建镇。现在的荣巷已经并入市区,但仍保留了一条约400米长的老街,沿街还有150多组青砖黛瓦的老房子。荣氏鼻祖,荣启期(前571——474年)字昌伯,

  • 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里,御驾亲征最多的三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有亲自率军出征过,也就是所谓的御驾亲征。有些当皇帝之前,亲征无数次,但是当皇帝后,亲征就少了。若要说在大一统王朝里,哪位当皇帝后,御驾亲征次数最多,当属下面三位。一、刘秀七次汉光武帝刘秀是个全能型的皇帝,既能御驾亲征,又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刘秀自己就是萧何、张良、韩信。不仅如此

  • 延安五老都有哪些人,“延安五老”这个称谓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延安五老”是中共党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群体概念,指的是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吴玉章、徐特立五位年高德劭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但是,这个概念是何时形成、由谁提出的,各类文章莫衷一是,甚至还夹杂了一些讹误。1942年7月,朱德写了一首题为《游南泥湾》的诗,其中提到“五老”。于是,许多报纸杂志、网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