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起为什么踢出武庙十哲之列?

白起为什么踢出武庙十哲之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132 更新时间:2024/1/29 2:44:16

白起,战国后期四大名将之首,据统计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约两百余万人,其中白起就占了约一半。虽然是战功赫赫,但也屠戮过重,尤其是长平一战,挟诈尽坑杀赵降卒四十余万。因而被后人称之为“人屠”。

战国七雄中,唯秦国是将斩首与授爵直接挂钩的,这固然能极大的激发军人的战斗积极性。但是,同时也容易激发人的兽性。秦之后世,有好多朝代也以斩敌首以衡量军功的,却都发生了好多例的“杀良冒功”行径。据战史学者研究,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在战场上重创敌方10%左右的主力,就能促使敌方的大崩溃。而长平之战,这个比例应该还不到10%,而白起在长平之战前的战争中,也有动辄斩首二十余万的战绩,就可以得知,那些被斩首的,其实十之八九都是在胜负已定的情况下被割了脑袋的。这些被斩首的其实按理来说都是伤俘,所以,最终,秦能灭绝人性坑杀四十余万赵之降卒也就不足为怪了。

虽然,七国早已混一达两千余年,现都视之为内战。但在战秦之际,山东六国视秦国与今天的中国视日本也并不会有太多的差别。再则,对被屠杀者及其亲属来说,死於国内屠夫与死於国外屠杀也不会有太多情感上的差别。在古长平之地,今山西省高平县,有一道流传了两千余年的传统小吃--白起肉。其实就是一道烧豆腐,当地人称之为白起肉,也示对白起的切齿之恨。晋城诗人李慧英曾写诗一首《高平烧豆腐》:“恶报武安坑赵卒,无辜豆腐代还刑。千年不断烹煎炸,难慰长平片片荧。”

以下是历代文人的笔记小说中,关於白起杀降之报应的。从中也能感受到历代文人士大夫对白起杀降一事的极度愤恨。

《重刊感应汇编叙》中记载:潘从先曰。子友阮见田。见屠人宰一猪。皮有秦白起三字。此沉沦鬼狱中。偶遣一方作猪。以彰业报。其千余年来。除受生屠戮外。必不绝刀山剑树之苦。未知何年。可结长平一案也。

《金陵琐事》中记载,明朝正德年间,南京守备太监富紫泉,建永宁寺于安德门外坌山口。杀一头猪来祭梁,猪腹上隐隐“秦将白起”四红字。富紫泉说:“这是白将军啊!”于是就把猪埋掉了。

《法苑珠林》中记载:隋开皇十一年。内太府寺丞赵文昌身忽暴死。于数日唯心上暖。家人不敢入殓......昌受嘱辞行。少时出南门外。见一大粪坑中有一人。头发片出。昌问引人。此是何人。引人答云。此是秦将白起。坑赵卒。寄禁此中。罪犹未了。

《群谈采余》云:洪武初吴山三茅观。雷击白蜈蚣。身长尺许。背有白起二字。

唐朝时,李世民尊姜太公为武圣,唐肃宗时将祭武圣的祭奠与视与祭孔子相同。以姜太公为主祀、张良为副祀。包含张良在内的历代名将十人坐像分坐左右,这十位名将便被称为“武庙十哲”。这十人分别为;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

到宋朝时,赵氏子孙赵匡胤幸武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去之。

赵匡胤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战国时属赵地,赵氏的起源肇始於造父,赵国便是由造父的直系后裔所创立。赵氏子孙无不以战国时的赵国为荣,而长平之战无疑是赵氏子孙的最大伤痛之事。白起虽因其赫赫战功位列武庙十哲而受享二百余年之香火,但最终却被赵氏子孙赵匡胤赶出了武庙十哲之列,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冥冥之中之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上最大方的帝王,也戴了最大的绿帽子,70多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田成子,名恒,又称为田常,是齐国田氏家族第八任首领。齐简公四年(公元前481年),杀死简公,拥立齐平公,任相国,尽杀公族中的强者,扩大封邑,从此齐国由陈氏专权。其后统治齐国多年,直到齐穆公统一齐国。田常杀了简公以后,害怕各国诸侯联合诛杀自己,就把侵占鲁国、卫国的土地全部归还。西边同晋国、韩氏、魏氏、

  • 此人才是中国古代的第一美女,力压西施一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越王勾践为了复国,听从范蠡之际,将越国的美女西施和郑旦奉献给了吴王夫差。行使的美人计果然有用,夫差被迷得不要不要的,为此还建造了馆娃宫供西施居住。可你知道吗?纵然西施、郑旦国色天香,可在越国只能屈居第二、三名。还有一人力压两人一头,可谓倾国倾城。她就是小编今天要讲的主人公毛嫱。毛嫱何许人也?她是春秋

  • 破解越王勾践剑千古之谜 楚墓中的越王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65年,考古学家们在发掘湖北江陵(今荆州市荆州区)的一座古楚墓时,发现了两把珍贵的宝剑。其中一把便是传说中的“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此剑通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剑身雕刻着黑色菱形花纹,正面有“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r

  • 和氏壁到底去哪里了 消失的传国之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语文教材上我们都学过“完璧归赵”一文,故事中的“和氏璧”被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视为“无价之宝”。各诸侯国为了将和氏璧据为己有,不惜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可见和氐璧是多么珍贵和重要。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块被各诸侯国争相抢夺的&ld

  • 老子李耳是否真的存在 圣贤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唐朝时期被尊封为太上老君,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一书流传于世。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历史名人,关于他的生平、著述和思想的记载却非常少。战国时期名人文士的著作

  • 孔子的相貌究竟是什么样的 挺拔俊朗的美男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从汉武帝开始,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就登上了“独尊”的地位,并同封建制度融为一体,被历代的王朝所尊崇。在后来不断的丰富、完善和发展下,儒家学说成为了涵括伦理学和哲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学说,对民族性格和心理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孟子为何被誉为“亚圣” 儒家宗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成为孔子之后的一代儒家宗师,因此被后世称之为“亚圣”,同孔子合称为&ldqu

  • 纵横家鬼谷子身份探究 究竟是人还是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鬼谷子,又名王禅,楚国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曾经在鬼谷一带隐居,因而自称鬼谷子,世人也称之为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鼻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根据《战国策》和《孙庞演义》中的记载,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

  • 褒姒一笑倾国倾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褒拟,西周末年人,陕西汉中人,公元前779年,被褒国作为谢罪的贡物献给周幽王,随即受到幽王的宠爱。为了赢得褒拟的欢心,周幽王不但废掉了原来的王后改立褒拟为后,还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种下了西周灭亡的苦果。周宣王驾崩后,他的儿子宫渥即位,是为周幽王。幽王为人性情暴躁,待人

  • 齐宣王是个求贤若渴的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320年,享国近四十年的一代雄主齐威王驾鹤西游求取真经去了,他的儿子田辟强(这个名字够现代吧)继位成为齐国的第一把手,这就是南郭先生的第一个老板齐宣王。齐宣王继承了他老爸的基因,特别重视人才,对于人才,就像猫见了老鼠,老鼠见了大米,必欲得之而后快。任人唯贤宣王一即位,就将特别能打仗,但因闹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