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屈原并非自杀而是被谋杀?

屈原并非自杀而是被谋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58 更新时间:2024/1/17 16:07:43

最早的一次中国诗人殉难,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屈原。从司马迁开始直到今日,所有的人都坚信此人因政治懮愤而投江自沉的动人故事,而其中的唯一证据,就是他被放逐后所写的《怀沙》。诗人在诗中这样宣称:自杀方式已然确定,那就是向江中忿然一越,去拥抱(”怀”)江底的柔软泥沙。但已有研究者尖锐地指出,《怀沙》可能是一篇根据他的自杀传说而时候炮制的伪作,因为其中的话语并不符合屈原的既定模式。

如此一来,以现代侦察学的立场看,屈原的死因就变得非常可疑。为什么有人要伪造他的自杀遗书?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企图掩盖死亡的真相。这迫使我们发出下列追问: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屈原死亡的真相?

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谋杀!

在屈原生活的年代,许多人有杀他的嫌疑,如他的政治仇敌令伊子兰、(人妄)臣靳尚等等,但由于屈原已遭贬窜,除非有极其特殊的原因,他们似乎没有必要再派刺客去追杀这个在仕途上已毫无希望的人。因此,在我看来,这个人的死,不过是一场秘密爱情的结果而已。

屈原在爱情方面的浪漫特性是众所周知的。他的几乎所有的重要诗篇都涉及了爱情。由于过分爱戴花花草草,身上整天佩带香茅,甚至屋里也到处装饰着花草,颇有龙阳癖之风,因而被猜疑为是个同性恋者,并与另一位年轻诗人宋玉有暧昧关系。但这些推断终究缺乏充分的证据。他的情诗对象多用女神作为代号,如”少司命”、”云中君”、”山鬼”和”湘夫人”,这无疑就是有力的反证,显示屈原所关切的仍然是与异性的交往。

傅抱石《湘夫人》:屈原最爱的女神,很可能是郑袖的一个隐喻

代号”湘夫人”的女子,无疑在屈原的情人中拥有最显赫的地位,因为屈原对她产生了狂热的眷爱,《湘夫人》一诗,写得感天动地,犹如一个苦苦单恋的少年。这首诗给我们留下了三个方面的强烈印象:第一,此女美貌惊人,犹如天仙;第二,她拥有比屈原更高的社会活政治地位;第三,她因种种限制无法与屈原公开见面,而只能在荒郊野地与之秘密幽会。在当时的楚国,符合这三项条件的女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其实这也可以从《湘夫人》的标题中赫然读出:”湘”就是楚国,”夫人”就是楚王之妻妾。

我们现在还无法断定:这场狂热的爱情究竟是真实的偷情,抑或只是屈原自己的一厢情愿。但有一点似乎可以推断,屈原对其宠妃的暗恋,被政敌在添油加醋之后报告了楚怀王,导致他在政治分歧的名义下遭到放逐。尽管屈原拥有强大的帝王血统(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参看《离骚》)。

十几年后,楚怀王驾崩,其子倾襄王即位,楚国的政治格局再次发生激烈改组。为了防止屈原与因与郑袖的暧昧关系而卷土重来,其政敌派出了武功高强的杀手,以期彻底消灭这个流亡者的肉体,从而演出了一幕残酷的历史悲剧。

不妨让我们设想一下当时的激烈场景吧:刺客在汨罗江上乘舟追杀,而屈原则乘坐另一舟船夺路而逃。这场惊心动魄的水上角逐以屈原的不幸落网而告终。冷血杀手把他装进麻袋,在捆紧了之后投入江心。随后,政客们伪造了屈原自杀的遗书《怀沙》,并且利用史官四处散布屈原与郑袖不和的谣言。一代文人英豪就此离奇地香销玉殒。

屈原故里秭归:也是屈原遭到谋杀的现场

人民目击了这场卑鄙的谋杀。他们渴望说出真相,但却畏惧权势。他们最终选择了一场象征的戏剧。这就是现下流行的民俗的起源:在屈原被谋杀的那个日子和那个现场(恰好也是另外一个遭到迫害的楚国英雄伍子胥的纪念日),举行哀悼屈原的祭礼,他们机智地用赛龙舟来隐喻当时激烈的追杀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变。

其中,米饭象征着他的肉体,粽叶象征装他的麻袋,粽丝象征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中,则象征著屈原遭人溺毙的真相。

由于时间的流失,这些隐喻最终成为费解的谜语。至此,历史被收藏和掩蔽在了壮丽的风俗的背后。

1944年,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教授在《中央日报》发表文章《屈原是文学弄臣的发疑》,指出“屈原为同性恋者”,引起当时学术界一片哗然,并遭到多人质疑。孙次舟随后又撰文《屈原讨论的最后申辩》,坚持自己的观点。

作家朱自清非常认同孙次舟的观点,并请出著名诗人、楚辞专家闻一多教授参与讨论。闻一多于次年在《中原》杂志发表《屈原问题》,文中肯定了孙次舟对屈原的发疑是楚辞研究的重大发现,“孙次舟以屈原为弄臣,是完全正确地指出了一樁历史事实”。闻一多还进一步阐明了“断袖”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在科举尚未施行的战国时代,文学家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条件,他们只有依附于当时的国君与贵族才能生存,即成为“文学弄臣”。

古代女人只穿肚兜不穿内裤吗?彭祖真的活了800岁吗?更多历史故事,请关注无风起念微信号:wfqn888。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楚平王垂涎孟赢美色竟然把儿媳掉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孟赢是秦国的公主,花容月貌,倾国倾城。楚平王想给太子建娶媳妇,因此,楚平王向秦国求亲,准备让儿子娶秦国公主孟嬴为妻。楚平王派费无极出使秦国办理此事,费无极到秦国见到孟嬴后,被她的倾世美貌所折服。费无极为了巴结好色的楚平王,竟在孟嬴到达楚国郢都后,将其送入王宫中,并劝楚平王娶孟嬴。楚平王一见之下,果然

  • 吴王夫差很会把握时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邾子益是邾国的国君,这个人好吃懒做,暴虐成性,为人傲慢无礼,向来与鲁国不和,虽然邾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但他从不把鲁国放在眼里。鲁国的上卿是季康子,他对鲁哀公说,邾子益这种人渣,整天只知道吃喝挥霍,从不干正事,搞的民愤极大,应该好好的教训教训他!鲁哀公说,好,把他抓来问罪。大夫子服景伯说:“

  • 伍子胥也卖国为何名声比吴三桂好太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于阖闾的死,伍子胥内心十分自责,要不是当初自己跟阖闾闹意见,他就不会留在吴国而没有与阖闾一起出征了;要是自己跟阖闾一起出征,阖闾或许也就不会战败身亡了。伍子胥是个有仇必报,有恩必还的人,当年他身负血海深仇,孤身逃到吴国,要不是阖闾仗义收留他,又帮助他报仇,他早就变成一个异国之鬼了。这些年来,他的每

  • 说谎被揭穿后如何圆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说说齐国的故事,齐景公有六位庶出公子,阳生年纪最长,荼年纪最轻。荼的母亲虽然出生微贱但最得景公宠爱,景公爱母及子,对荼也特别喜爱,称荼为“安孺子”。景公在位五十七年,年纪已经七十多岁,却不肯立太子,一心想等安孺子长大成人,然后立他为太子。后来景公一病不起,于是他便向大

  • 翟叔隗做了两任周王的王后,最后却被姐夫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翟叔隗是翟国国君的女儿,周襄王召翟国军队攻打郑国,取郑邑栎。襄王为了报答翟国的支持,立翟国国君的女儿翟叔隗为王后,史称“翟后”。翟后面对垂垂老矣的周襄王兴致缺缺,反而对年轻的姬带(周襄王的异母弟)青睐有加。因翟族为游牧民族,故而翟后喜欢骑射田猎,奈何襄王年事已高,不能做剧烈运

  • 卫国公太荒唐竟然宠幸父亲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卫国公是一个荒淫无道的君主,十分好色,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女人的身上,卫国公的第一个女人竟然是父亲的妃子叫夷姜。夷姜从头到脚开发了卫宣公,她是卫宣公的第一个女人,而且还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女人。卫宣公在她身上尝到了女人所有的甜头,体验到男人本能方面的所有幸福。卫宣公和夷姜的这种关系持续了很多年,在

  • 丑女钟离春竟然当上了王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宣王是战国时齐国的君王,他有一位老婆大家都知道就是著名丑女钟离春。钟离春奇丑无比齐宣王怎么会看上她呢?这就要先来说说钟离春了。钟无盐,复姓钟离,名春,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烈女传》和东汉王充的《论衡》,出生在无盐邑(河北无盐县),所以又叫无盐女,人们又给她起了个名字叫钟无艳(无盐)。由于复姓在历史流

  • 历史故事:我们缺的不仅仅是一种当面戳拆的勇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下面,小编和大家讲述一则发生在春秋时代的历史故事,一起来看看吧。春秋战国时有一“直”人伍胥。伍奢,楚国椒邑人,也就是今天安徽省阜南县人;生于楚国乾溪,今天的安徽省利辛县。楚庄王时重臣伍举之子,还是家喻户晓的大名人伍子胥的父亲,春秋后期楚国大夫,楚平王时担任太子太傅。话说这一年

  • 伍子胥与楚平王的世仇迷案 掘墓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名人之一,他原本是楚国人,后来却成了吴国的大夫,一生成就非凡,为一个国家辅佐两代君王。太史公司马迁在著名的《史记》中也曾专门为伍子胥立传。可是,这样一位历史名人,却因为一件掘墓鞭尸的事情,引起了后世对他无休止的猜测和争议。据说,伍子胥在吴军攻破楚国都城之后,曾经命令士兵挖开已经去世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已经是尽人皆知了。这个历史故事说的是:传说在春秋时期的一场战争中,吴国打败了越国,吴军把越王勾践包围在会稽山上,致使越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忍辱求和。从那以后,越国成为吴国的臣国,并受控于吴国。越王勾践像奴隶一般在吴国宫中服役3年,后来吴王免去了勾践的罪,让他回国去了。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