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方腊手下8员大将,为何能让梁山好汉死伤过半?

方腊手下8员大将,为何能让梁山好汉死伤过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166 更新时间:2024/2/12 9:13:17

梁山大军被招安后,朝廷立即派以宋江为首的征讨方腊大军南下,全力铲除匪首方腊。而在征讨方腊一战中,梁山兄弟死伤一大半,损失惨重。大家都知道梁山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汉,而区区方腊集团排的上号的,也就方腊手下八大金刚,那么为何让梁山108位好汉死伤过半呢?主要原因其实有3个。


第一:宋江的指挥作战的才能不如方腊

宋江和方腊同为起义军首领,在接受朝廷招安之前也曾经带着梁山众好汉横扫天下,威震江湖。方腊等人与梁山不同,他们招募了自己的军队,进行军事化管理,士兵训练有素,他们的最终目的是灭掉大宋,建立自己的国家。

而宋江不同,他只是招募了一些义军,虽然说有108好汉,但大多数都是是偷鸡摸狗拦路抢劫的乌合之众,真正能称的上好汉的也就那么几个,最后打下的州县不过十来座。

再看方腊,他聚集了好几万起义军,声势浩大,虽然只有八大天王,八员大将,但是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精英。最后方腊起义几乎席卷全国,打下了52个州县,就连朝廷都几乎无可奈何。

论战略和战术方腊集团也更胜一筹,梁山好汉占山为王,打家劫舍,除暴安良干这些事那是行家,你要让他们上战场那就是赶鸭子上架,所以就算赢了,那也是拼了老命,付出了众多兄弟们的性命换了的。


第二、梁山好汉们接受招安之后,个个意志消沉,士气不振

可以这么说在梁山起义前,他们是创业,为自己打拼,所以肯定是干劲十足的。但是自从接受招安之后,就变成了为朝廷打工。自然也就意志消沉,士气不振了,再加上梁山好汉们大多数是不同意招安的,所以也会有所怨言。那么这种情况下,自然梁山的战斗力也就大大削弱了。


第三、长途跋涉、水土不服

宋军都是北方人,来江南征战水土不服,穆弘等将近十员将佐病亡,非战斗减员非常严重。加上宋军劳师远征,连续疲劳作战,而方腊却以逸待劳,利用熟悉地理环境的优势设伏,造成宋军重大损失,仅昱临关之战,就折损了史进石秀陈达等六员战将。

总的来说,方腊麾下的八大猛将,其含金量都是远远高于梁山上的大部分好汉的。"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生活中的我们也是如此,八面玲珑,各方面面面俱到才是。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打仗,大将们真的会阵前单挑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单挑的确存在过,比如三国时代,吕布单挑郭泗,孙策单挑太史慈,都是于史有据的。其他朝代,比较有名的如五代的铁枪大将王彦章,那是单挑成瘾的人物。主将被擒全军溃败也是有的,比如唐代虎牢关之战,窦建德轻骑出阵负伤被擒,十五万大军顿时崩溃,他在河北经营多年,轻徭薄赋,被认为是可以和李渊,王世充争天下者,结果一

  • 安姓人氏的祖先,绝大多数竟来自外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这些流传下来的古代文明博大精深,其中就包括我们熟知的姓氏文化,每个姓氏都有它的起源。随着后世不断进步,姓氏也变得愈发多元化。今天小编就想给大家介绍一个大姓,居然祖先是外国人。 安姓人氏的祖先,绝大多数竟来自外国安姓在《百家姓》排名第七十九位,当代排名列第110

  • 才女林徽因和冰心竟然互相看不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林徽因以她多方面的才华、脱俗的趣味,以她的热情、大方、直率和健谈,成为当时文化圈里最有魅力的人物,赢得许多男性精英的爱慕、尊敬甚至崇拜。但在上层知识女性中,她几乎是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这里有当时社会习俗的因素,也有女性心理的因素,很难评判其中的是非。林徽因与冰心的矛盾,倒是颇能见出她的性格和脾气。梁

  • 民国文坛上才女们的纷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的文坛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鄙视链,冰心看不起林徽因,张爱玲和苏青看不起冰心。林徽因是民国才女,容貌出众,受到当时很多青年才俊的追捧,嫁给梁思成后,他们周末有一个沙龙文化,座上宾有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胡适等名人,他们都是围着林徽因为话题而展开。为什么林徽因和张爱玲都不喜欢冰心?至于张爱玲,也没

  • 古代骗术揭秘:千万种圈套等你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要说起大众群体最讨厌的人,那非骗子莫属了,也难怪,如今科技发达,骗子们也实时更新,借助网络和手机大行骗术,利用人们贪图便宜、贪恋女色、疏于防范、胆小怕事、希企捷径等弱点进行一系列的针对骗局,真是令人防不胜防,要说起这骗门之道,那是从古代就非常常见的。比如唐宋时期,都城常住人口加流

  • 富甲一方的沈万三一族为何就此落败,朱元璋又为何曾想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元朝一位富商的故事。我想大家应该对于这个名字都很熟悉,那就是沈万三。沈万三原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第)三秀,所以又称万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的商人,很有钱。记得之前有一个电视剧叫《聚宝盆》,张卫健演的沈万三,就是讲的沈万三传奇的致富之路,对其

  • 沈万三到底是元朝人还是明朝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虽然《明史》等史书言之凿凿地说有沈万三这个人,但是有人考证后却说,正史、传说中的沈万三根本是个虚构的人物。倒是在正史中发现,元朝时有一个货真价实的沈万三,他非但不可能帮助朱元璋去修什么城墙,甚至极可能一生从未见过朱元璋。生是元朝人,死是元朝鬼乾隆年间编纂的《吴江县志》里有一句注释说,“莫旦说张士诚占

  • 明朝虚构的沈万三的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既然“明朝沈万三”是虚构的,那么,有原型吗?答案是有。他应该是江浙富户的一个代表符号。沈万三传奇的版本极多,但大致都离不开一个主题:出巨资帮朱元璋修筑南京城、犒劳军队、家产被没收,本人却遭流放。元朝富翁沈万三自然赶不上修筑南京城这项大工程,更不可能与朱元璋“对半而筑”,或者独力承包三分之一的工程。南

  • 孙之獬——遗臭万年的“剃发令”始作俑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入关之初,政权还没有完全巩固下来,也还没有像后来那般严格规定汉臣上朝必须穿清廷规定的朝服。所以汉臣和满臣上朝时,服装是不一致的,满臣身着满服,汉臣皆博冠大秀,汉人装束,而且满、汉大臣各站一班。求宠心切的孙之獬投降后就剃发、改穿满服,却两头受歧视。自认高人一等的满臣不认可他,不让他站在满人的队伍。

  • 清朝男女的真实发型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受清装影视剧的影响,现代人都认为清朝男人的发型是前半部分剃掉,后半部分辫成粗长发辫的阴阳头。实际上,清朝真正的发式比这个丑陋,可以说是极其丑陋:四周头发全部剃光,只在头顶中心处留有金钱般大小的一小撮头发,辫成细细的发辫,垂下来形如鼠尾,并能穿过铜钱的方孔,故称为“金钱鼠尾”辫。1644年因海难旅居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