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居然也曾有过禅让的奇葩想法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居然也曾有过禅让的奇葩想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394 更新时间:2024/1/31 22:28:02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用新的帝号,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继任者称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这是《史记》所记载的。但是自西汉起,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起初秦始皇曾经有过要用禅让制传位的念头。这似乎与人们心日中乖张、暴戾而且疑心病重的秦始皇扯不上边。然面,近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这个说法,因为确实有史料显示了这方面的蛛丝马迹。

1.史书中的记载西汉刘向所著《说苑.至公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召集群臣商议国家政权交接的事,他说:“古代有五帝神让,又有王代代相传,你们认为哪一种更好?我想采用最好的方法。”在场的博土都不说话,只有饱白令之回答说:“如果以天下为公,就会禅位给贷能者;如果把天下当私家财产,则会在家族内化代相传。由此可知,五帝以天下为公,三王以天下为家。”

秦始皇帝天面叹道:“我的德行可比五帝,我将让天下人共管社秘,可是,谁能接替我呢?”鲍白令之毫不留情地说:“陛下行的是夏集、商纣之道,却想学五帝让位于贤者,这不是陆下你所能做的事。”秦始皇间听此言大怒,道:“令之你往前站!你凭什么说我行集、纣之道?如果说得通则罢了,如果说不通你就别想活了。”

令之不紧不慢地说:“陛下你大兴土木,后宫女人数百、倡优过下。为了自己的享受,耗尽天下民力。你还褊急自私,不能推已及人。陛下你还说自己的功德压过一切村主以你这样的德行怎么能和五帝比,你又怎么有资格管天下呢?”

一席话说得始皇面有惭色,过了很久才说:“令之所言,是让我当众出丑制。”于是罢谋,自此再也不提禅让了。在上面这段话中,秦始皇起初自比五帝,打算仿效他们以禅让的形式传递王位。

“五帝”在历史上有三种常见说法,一是黄帝、颛项、帝喾、唐、虞舜《世本》:第二种秦始皇像说法是炎帝、黄帝、少線、颛项(礼记,月令);

第三种说法是少灵、顺项、高辛,原尧,皮骨一见孔安园(尚书序》。三集五帝在历史上被务分制的最高典范,当时参加会议的博士们可能都认为泰始壁比不上五帝,又不敢说,于是集体沉就,只有鲍白令之出言将秦始皇斥责了一番,秦始皇才因此取消了原来的想法而“无禅意”。

对于《说苑》中的这段记载,过去人们一般都不大相信,大概是因为人们对《史记》的绝对信任。而此事在《史记》没有记载,而《史记》不记的内容,后世学者们往往会不予以承认。再说,说那个赫赫有名的专制暴君秦始皇有禅让思想,简直像是天方夜谭。所以《说苑,至公》的这段材料,长期以来没有受到人们重视。

然而,我们若将《说苑》中的这段资料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有关内容相对照的话,就可以发现,两者在某些方面是相吻合的。而且,按照当时的客观事实,此事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实际上,秦始皇有禅让思想是有可能的。战国时曾一度流行“让贤”说,很多人不但深信尧、舜禅让是真事,而且还有人效而行之。魏惠王曾打算让位给惠施、秦孝公想要让位给商鞅,燕王哙则是真真实实地让位给了予之。

虽说“禅让”之说是儒家吹捧的,而秦国向来崇尚法家思想,但是其统治者也难免受到影响。秦始皇成功地统一全国,认为自己的功德足以压倒一切帝王,应该与尧、舜等古圣贤王在一个高度,所以极有可能想搞一番行禅让的举动以显扬美名。这或许只是作秀,但却是有可能发生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真相:秦始皇只“焚书”未“坑儒”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先说焚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卫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大家注意秦始皇颁布的

  •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先来说“焚书”。焚书源于周青臣与淳于越的一段论争。前213年是秦始皇在位的第三十四年,为了庆贺秦王朝修筑长城及取得南越地,始皇在咸阳皇宫里大宴群臣。有一个名叫周青臣的仆射借给皇帝敬酒的机会称颂始皇说:“以前,秦国很小,地不过千里,亏得陛下你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接着,他

  • 韩信谋反之谜:韩信是否真的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信在楚王位上只待了四个月,朝廷就发生了一件事。有一天,刘邦急急召见群臣,说:“有人告发楚王韩信要谋反,怎么办?”这个告密者到底是谁,《史记》中没有说,只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当时韩信已经是个光杆司令,假如是刘邦想收拾韩信,直接动手即可,没有必要采用欺诈的手法。所以,可以断定,这个告密者是存在的

  • 韩信究竟有没有谋反的想法?现在就告诉你,网友看后直呼:很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信究竟有没有谋反的想法?现在就告诉你,网友看后直呼:很心酸!韩信,最伟大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汉初三杰之一。也是三杰里唯一被杀的。首先我们必须指出,韩信没有谋反的意图和行为。至于想没想,肯定是想了,但想的结果是放弃。韩信只活了34岁,可以说为战争而生,战争结束了,他也就结束了。韩信虽然军事谋略出众。但

  • 大将军韩信究竟死于谁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信临死前,并没有亲口承认谋反之事,根据《史记》的记载,韩信似乎的确与陈豨探讨过谋反事宜。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他在齐王任上时,具备与刘邦、项羽三足鼎立的实力时不反,却在无兵无卒的情况下造反,实在是玩火自焚。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韩信之“谋反”是被诬陷,而司马迁则是用了曲笔,明肯暗否。韩信临刑前说:“吾

  • 莽汉张飞原来文武双全,有可能是一个美男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张飞以一张赛过锅底的黑脸和有勇无谋的莽夫形象出现。最终因为责罚手下过重,被部下所杀。不过,根据一些历史资料记载,真实的张飞并非如此。袁枚在《随园随笔》卷十九中说:张飞似乎不是粗俗鲁莽的人,也并非大字不识一个,涪陵有张飞所作的刁斗铭,流江县有张飞所题写的名石,前明张士环也有诗称赞张飞说

  • 正史中的张飞不仅文武双全,战术素养还极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间有一句俗话:“张飞穿针——粗中有细”,意思是说张飞并非莽汉。有三件军事事件可以证明张飞有勇有谋。其一是在当阳桥独退曹军。据《三国志》记载,208年,曹操南下,刘备从襄阳狼狈撤退,被曹操追杀了一日一夜,来到当阳长阪坡。刘备抛妻弃子逃命而去,留下张飞带领二十余骑断后。张飞临危不乱,他命人拆了当阳桥,

  • 据说张飞是个书画家?你信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飞无疑是一员勇猛的战将。不过,张飞的能耐不只如此。据《三国志集解》等一些史料记载,他还能写诗,擅画美人,擅草书。《三国演义》中说,张飞是一个靠杀猪卖猪肉为生的屠户。然而,根据涿州当地的传说,张飞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性情刚烈,脾气暴躁,他父亲给他请了几位老师,都被他气走了。后来他舅舅特地推荐了一个叫

  • 魏延千古奇冤 蜀汉名将黯然陨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说,西汉三国时期,魏延在南部四郡之一的长沙,为救同为大将的黄忠,杀了太守,而后开门献城,投降了刘备。诸葛亮见其脑后有反骨,要杀他,因刘备求情方留下为将。三国后期,先主刘备死于白帝城,其子刘禅继位。诸葛亮因帐下虎将不多,继续使用魏延。但因忌讳其脑后的反骨,所以不给兵权,也不让其任要职。后

  • 民国四公子谁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不少的风云人物,而民国四公子则是后人挑选出的当时一些出身名门,又很有才气的公子哥。这些人中既有军阀之子,也有昆曲名家,更是有文化奇人。那民国四公子中谁最厉害?他们分别是谁?下面一起来看看。一、张学良张学良我们都很熟悉,他有许多不同的身份,既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儿子,还同时名列民国四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