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摔阿斗的目的是什么

刘备摔阿斗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794 更新时间:2024/2/11 3:00:12

东汉末年风起云涌,群雄割据,最终天下三分,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刘备孙权成为三国之主。三人中当属曹操实力最为雄厚,最终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最大的军阀势力;孙权继承了父兄基业,手下谋士尽心,武将用命,坐拥江东之利,自然割据一方;要说出身最为卑微,上位之路最难的,必属刘备无疑。

刘备出身微贱,号称皇叔,其实血脉已经稀薄,皇室是不会认这门亲的,家道衰败,只能以织席贩履为生。虽然刘备在黄巾之乱中立有战功,但做的官一直不大,也没有积攒起崛起的家底。刘备一生打得败仗不少,但要说最惨的一次,莫过于败走长坂坡了。虽然以前也经常吃败仗,经常妻离子散,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但长坂坡这一次却不同,曹操是铁了心要把刘备干掉,不想让他有一丁点儿活命的机会了。

当贴身保镖赵云从曹操的百万军中把阿斗救出来的时候,刘备接到手里连看也不看,直接扔向地上。嘴里还念念有词: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而在一身都是胆的赵云呢,现在却被刘备这个动作吓坏了,当时就哭着拜倒:我赵云就是肝脑涂地也不能报答主公的知遇之恩啊(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这一段就是有名的“刘备摔孩子”。后人评价起这件事的时候,无不认为刘备是在耍心眼儿,邀买人心。赵云为他出生入死,命都豁出去了,可是他呢,手里却没有安慰赵云的资本。给人家钱吧,他手里一个铜板也没有;封人家官吧,刘备自己都不是官(即便有皇叔和左将军的官衔,也只是中看不中用)。没钱又没官,兄弟们还得安慰啊,怎么办?既然物质上满足不也,那就来点精神上的吧。于是乎刘备就把孩子扔在了地上。

笔者看三国演义究竟有多少遍,自己也记不清,可是每看到此处都觉得这事不这么简单。好像摔孩子的背后还另有隐情。这里我们不妨试着分析一下,刘备摔孩子除了安慰赵云以外,背后还哪些可能的因素。

第一种可能,刘备把孩子扔到地上,是想看看这孩子还活着没有。因为赵云刚回来时曾经说过,阿斗一直在他怀里哭泣,现在没了动静,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了。刘备接过来不好意思仔细看,干脆扔在地上,没有反应就是死了,如果哭出声来就是没死。反正刘备双手过膝,摔孩子跟直接把孩子放在地上没什么区别。

这种分析好像并不怎么在理,毕竟想看孩子的状态,仔细看下鼻息,摸摸心跳也能看出来,没必要动作这么激烈。不过再想一想,刘备被曹操追得走投无路,后边大军赶得这么急,当时心急之下,做出过激举动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第二种可能,这就要从阿斗被救的经过说起了。赵云是如何把阿斗救出来的,那是糜夫人用自己的命换来的。在万马军中让赵云一个人把糜夫人和阿斗都救出来,可想而知,最后的结果就是三个人一起死。于是糜夫人只能跳井,用她的死来换取阿斗的活。用自己女人的死来换自己儿子的活,这对于刘备来说实在有些残酷,摔子实在是情不自禁。况且死去的糜夫人还是糜竺的妹妹,人家就在旁边看着呢,他不能没有任何表示。

第三种可能,被曹操大军追得狼狈不堪的刘备当时可是带着十多万百姓跑路的,老少妇孺什么人都有。十万百姓啊,那得是多么大一片。刘备恐怕会产生这么一个疑问:赵云抱出来的是自己的亲儿子吗?会不会抱错了?当然这不是他对赵云的忠诚有怀疑,而是怕赵将军忙里出错。即便赵云不出错,糜夫人未必不会出错,当时她是跟着好几百百姓一起逃亡的,保不准会弄错。当时的阿斗还很小,大家都知道,婴儿和婴儿之间外表区别很小,医院那么安静的地方都有可能抱错,更何况是混乱不堪的战场。

这种因素不合理的方面是,即使不一定是自己的孩子,摔在地上也不符合刘备仁义的光辉形象。不过换个角度,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但在别人眼里却是啊,摔一下更可以换得手下大将忠心,怎么说也不算赔本的买卖不是?

第四种可能,刘备被追得很辛苦,他长途跋涉一路逃命,累得腰酸背痛腿抽筋的,在接过阿斗时一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反正儿子也摔了,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于是才说出了那句令赵云感动一生、为之终身效死的话。

第五种可能,阿斗是甘夫人亲生的,糜夫人顶多算姨娘吧。糜夫人和甘夫人的私下关系如何,《三国演义》的书中没有交待。即便是不错,好得跟亲姐妹似的,但是在生死关头,糜夫人也未必会舍去自己的命去保全阿斗的命吧。糜夫人为阿斗而死的理由并不很充分。因此刘备感觉这个孩子的出身有猫腻,该不会是糜夫人临死耍他一把吧。

以上是笔者脑洞大开下的一些猜测,也许刘备当时的心理活动包含了以上一种或几种的可能吧,不管当时的事实如何,刘备这么一摔,把心眼儿挺实诚的赵云给感动眼泪花花的,从此更死忠于刘备。而阿斗呢,被刘备象征性的一摔给摔出了后遗症。因此阿斗在整部书里基本上等于智障。刘备对这事的后遗症一直耿耿于怀,临死的时候还不忘嘱托诸葛亮,我这个孩子智商有问题,你看着办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被俘虏的大牌名将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而两国交战必定会分出胜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那些被俘的名将。第五:庞德。曾协助过曹仁抵抗关羽,于关羽水淹七军后关羽也敬重他的为人,想劝降他,但他却念及曹操恩重不降,最终被杀身亡第四:于禁。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包围曹仁,于禁率军救援,汉水泛滥,七军被淹,于禁放弃抵抗而被俘。第

  • 赤壁之战:不是败于火烧而是一种疾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一场瘟疫改变了历史的进程,这就是曹操想要统一南方而发动的赤壁之战。 曹操字孟德,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20岁时,举孝廉为郎。黄巾起义爆发后,参与镇压起义军。公元190年参与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并逐步开始建立武装。 公元196年,迎汉献帝于洛阳,后迁都于许昌,自此有了&ldquo

  • 诸葛亮娶丑妻有什么难言之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句歌后语叫“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三国志》引《襄阳记》亦载: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笑以为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rdq

  • 周瑜的“不白之冤”,与诸葛亮是君子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部《三国演义》让周瑜蒙受了难以洗刷的“不白之冤”,一代名将也几乎成为了嫉贤妒能、心胸狭隘的“代名词”。然而大量的史实告诉我们,周瑜并非我们传统印象当中的样子,他的心胸狭小、不能容人更是一种人为的恶意的假象。 《三国演义》刻意“贬低&

  • 刘禅:并非“扶不起的阿斗”,在位41年也有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说诸葛亮对射君(身份不可考)称赞刘禅,射君又将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刘备遗诏)意思是连诸葛亮都称赞刘禅“智量甚大”,比想象中聪明,我还有啥

  • 三国两晋时期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灭亡后,魏蜀吴各据一方,史称“三国时期”。公元263年,魏国灭掉蜀国。公元265年,司马炎废了魏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316年,匈奴攻入长安,司马邺被废,西晋亡。317年,司马睿被拥戴为皇帝,史称东晋。 南朝指自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掉皇帝,自立为皇帝,国号

  • 三国的开创者及智囊团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即魏蜀吴,三国的开创者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他们背后的智囊团分别为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这划时代的六人。曹操曹操字孟德,即魏武帝。东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大臣曹腾的养子。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少时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及董卓擅权,散家财起兵,公元

  • 曹操想要交好的人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曹操想要交好的人有三,分别为关羽、华佗、蔡文姬。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他们三人。关羽 推荐阅读:关羽为何全家被屠?关羽字云长,汉末亡命涿郡(今河北涿州),与张飞从刘备起兵镇压农民起义军。刘备于赤壁打败曹操,占有江南诸郡,任关羽为襄阳太守,后镇守荆州。公元219年,关羽围攻曹操征南将军曹仁,

  • 上方谷的火熄灭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在上方谷的一次战斗,诸葛亮用火攻困住了司马懿,但是突然上方谷中下起大雨来,雨水浇灭了大火,司马懿得以逃脱上方谷。那么这大火烧着怎么会下雨的呢?诸葛亮利用军粮将司马懿和大军引入上方谷内,然后立刻命人封锁谷口,用火烧之,眼看全军就要覆没,但是却突降大雨,将大火浇灭,这个时候司马懿趁其不

  • 上方谷之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带兵35万驻扎于祁山,司马懿调集40万兵马,在长安以西渭水一带摆开阵势,准备与诸葛亮决战。诸葛亮一边布置部下储运粮草,一边亲自去察看地形,筹划作战方案。当他在渭河以南发现上方谷这一特殊地形时,心中无比喜悦,立刻想好了一条妙计。上方谷地处两山之间,地势低洼,入口处狭窄,每次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