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朝梁武帝:最喜欢做和尚的皇帝

南朝梁武帝:最喜欢做和尚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17 更新时间:2023/12/22 22:50:14

在中国历史上,信仰佛教的皇帝为数不少,但不顾大臣们劝阻,三番五次出家当和尚的,恐怕只有南朝梁武帝一人。

天监元年(502年)四月,萧衍在建康代齐自立为帝,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梁武帝即位之初,常以宋齐亡国的教训提醒自己,兢兢业业,为政勤勉,颇有一番除旧布新、奋发图强的气象。他下令将齐朝诸帝收罗在后宫、乐府等处的美女歌姬统统放还回家。本人身着布衣,被褥衣服用旧了才换,居室里除一张床外,没有其他摆设。平时只吃蔬菜,肉食之类从不人口。在生活简朴方面,梁武帝可以算得上中国皇帝中的第一人了。

他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如招揽流民还乡,恢复他们的田宅;实行屯田,解决军粮问题等。在政治方面,他选择良吏,惩办贪官,改革选官制度,实行考试取才。他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知识渊博的学者,在经学、史学、佛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他的音乐休养、围棋水平当时也是很少有人可与之相匹敌的。他在位期间,南朝文化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如果不是晚年痴迷于佛教,演出一幕幕荒唐的闹剧,说不定还真能成为中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皇帝。

梁武帝即位之初,便开始信仰佛教,但当时政局不稳,连年征伐,使他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佛教活动。梁朝稳定后,他开始醉心于佛学。大通元年(527年),他下令在皇宫旁边修建同泰寺,又在皇宫与同泰寺相对的地方开了个大通门,以方便他往来于皇宫与寺庙之间。这年三月,他对文武大臣说,自己已经看破红尘,要入同泰寺当和尚。于是脱去龙袍,穿上袈裟,剃了光头,到同泰寺出家了。

在那里,他睡的是普通人的床铺,餐具都是瓦器,每天念诵经文,打扫佛殿,与其他和尚没什么两样。大臣们可急坏了,纷纷来到同泰寺,跪在地上央求他回宫,可他说什么也不答应。过了四天,大臣们 揣摩他的心理,想出了办法,拿一亿万钱布施同泰寺,把他“赎”了出来。

大概头一次当和尚没有过瘾,刚刚过了两年,他又到同泰寺,穿 上袈裟,亲自主持佛教盛大法会四部(和尚、尼姑、善男、信女)无 遮大会,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僧众共5万人宣讲《涅槃经》。讲了经,拜 了佛,他打发大臣们回家,自己又留在寺院当起和尚来。大臣们没有办法,只得像上一次那样跪求他。可是不管大臣怎么说,他硬是不回 宫。日子久了,看着大臣们求得没了劲头,他才放出话来,说要积大德、做善事,他才回宫。大臣们一听明白了,还是要捐钱呀,于是只好 又拿来一亿万钱送给寺院,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了皇宫,这次他在寺院里足足住了一个月。

15年以后,梁武帝第三次舍身同泰寺,这次仍是皇太子以下至百官奉赎,他才回到宫中。

太清元年(547年),84岁高龄的梁武帝最后一次舍身同泰寺。他再也玩不出什么新花样了,无非是做和尚的功课,向大家讲佛家的经文。当然大臣们也是照旧章程办理,又交一亿万钱把他赎回来。

梁武帝企图用佛教巩固自己的统治,奉佛教为国教,大建佛寺,鼓励人们舍身就佛,当时仅建 康城里就有佛寺500余所,僧尼10余万人。他四次舍身佛寺,每次 都要向佛寺施舍一亿万钱赎身,致使梁朝大量财富、人口归入佛寺,造成了社会财富与劳动力的匮乏,国力由此衰败。就在他第四次从 同泰寺回到皇宫的当晚,寺院里发生火灾,烧毁了佛塔。梁武帝解释 说,道愈高,魔愈盛,要造更高的佛塔镇住魔怪。于是举行更盛大的法事,花费更多的钱财,动工修建一座12层的宝塔。但塔还没修好,他便被身边的魔怪侯景给拘禁了起来,最后连一口素斋也吃不上,活活给饿死了。

侯景之乱

侯景是北魏怀朔镇鲜卑化的羯族人,原为军镇士兵,后归北魏大将尔朱荣,继而归东魏高欢,为镇守河南的大将。东魏武定五年(547年)高欢死,其子高澄即位,以侯景狡猾多变,欲夺其兵权。景乃转投西魏宇文泰。宇文泰亦知其为人,虽答应受其降,但却如临大敌。景不得已以所制河南13州南投梁朝。梁武帝欣然接受,且封侯景为大将军、河南王。次年,侯景与梁宗室萧正德勾结,发动叛乱,迅即兵临建康,进围皇宫台城。

太清三年(549 年)攻陷台城,自称大丞相、录尚书事,囚禁梁武帝萧衍。五月,梁武帝饿死于台城。侯景 立武帝太子萧纲为傀儡皇帝,即简文帝。后又废简文帝,立萧栋为帝。大宝二年(551年)自立为帝,国号汉,大杀萧梁宗室,又派兵攻掠江南各郡,所到之处,烧杀焚掠,昔日富庶的三吴地区,田园荒芜,死者狼藉。次年,梁将陈霸先、王僧辨等兵临建康,大敗候景,侯景率百余骑逃跑,途中为部下所杀。侯景之乱对江南社会经济破坏严重,加快了南朝的衰落。


下一节:冯太后主持孝文帝改革

返回章节首页>>>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晋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65年正式取代曹魏,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为时仅51年,如果从灭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公元317年3月(建兴五年)移镇江东的丞相,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即晋王位,改元建武

  •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220280)是继东汉以后出现的一个社会分裂割据的时代。196年曹操迁汉献帝于许昌,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标志着三国时代的开始。赤壁之战以后,三国鼎立的格局逐渐形成。经历了八九十年的分裂之后,司马氏取代曹魏建立晋,国家重新走向了统一。

  • 诸葛亮究竟有没有称帝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夷陵之战失败后,只身逃回白帝城永安宫中的刘备,为悲愤和羞愧交加,痢疾小疾竟转为沉疴。自知将不久人世,从成都召来丞相诸葛亮托咐后事,口授了一道稀世遗诏:“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见《三国志·先主传》)。诸葛亮虽然

  • 关羽全家被屠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中之战使蜀国一度成为超越吴国的第二大国。而蜀国能够赢得汉中之战跟吴蜀联盟的战略不无关系,问题也从这里开始。汉中之战结束后,关羽率军北上攻击襄樊,久攻不下后败走麦城,于临沮被斩杀。然而关羽的死不足以使一人泄愤。公元263年,魏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攻蜀国。姜维等人率领蜀国军队于剑阁阻击魏国的军队,剑阁

  • 刘备摔阿斗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风起云涌,群雄割据,最终天下三分,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刘备、孙权成为三国之主。三人中当属曹操实力最为雄厚,最终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最大的军阀势力;孙权继承了父兄基业,手下谋士尽心,武将用命,坐拥江东之利,自然割据一方;要说出身最为卑微,上位之路最难的,必属刘备无疑。刘备出身微贱,号称皇

  • 三国被俘虏的大牌名将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而两国交战必定会分出胜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那些被俘的名将。第五:庞德。曾协助过曹仁抵抗关羽,于关羽水淹七军后关羽也敬重他的为人,想劝降他,但他却念及曹操恩重不降,最终被杀身亡第四:于禁。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包围曹仁,于禁率军救援,汉水泛滥,七军被淹,于禁放弃抵抗而被俘。第

  • 赤壁之战:不是败于火烧而是一种疾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一场瘟疫改变了历史的进程,这就是曹操想要统一南方而发动的赤壁之战。 曹操字孟德,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20岁时,举孝廉为郎。黄巾起义爆发后,参与镇压起义军。公元190年参与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并逐步开始建立武装。 公元196年,迎汉献帝于洛阳,后迁都于许昌,自此有了&ldquo

  • 诸葛亮娶丑妻有什么难言之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句歌后语叫“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三国志》引《襄阳记》亦载: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笑以为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rdq

  • 周瑜的“不白之冤”,与诸葛亮是君子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部《三国演义》让周瑜蒙受了难以洗刷的“不白之冤”,一代名将也几乎成为了嫉贤妒能、心胸狭隘的“代名词”。然而大量的史实告诉我们,周瑜并非我们传统印象当中的样子,他的心胸狭小、不能容人更是一种人为的恶意的假象。 《三国演义》刻意“贬低&

  • 刘禅:并非“扶不起的阿斗”,在位41年也有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说诸葛亮对射君(身份不可考)称赞刘禅,射君又将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刘备遗诏)意思是连诸葛亮都称赞刘禅“智量甚大”,比想象中聪明,我还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