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吴太祖孙权:仗父兄之业雄踞江东的东吴大帝

三国吴太祖孙权:仗父兄之业雄踞江东的东吴大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527 更新时间:2024/2/28 18:40:41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

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于赤壁打败曹操军队,建立了孙刘联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袭取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他派卫温到达夷州。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岁,在位24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的。孙权亦善书,唐代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在开展军事、外交活动和扩大地盘的同时,孙权注重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他接替其兄主事不久,即开始推行屯田。东吴屯田分军屯和民屯,设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屯田都尉等职官管理,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须种田,免除民役。屯田地区分布很广,屯田的军民多少不等,皖城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数千家,而毗陵的屯田民则有男女数万口。东吴屯田的规模可观,且多用牛耕,耕作技术也 较先进。

孙权登基后,吴、蜀两国有使臣互往,并且各自承认对方的身份。孙权与蜀汉使臣费祎宗预、邓芝也构建了良好关系。吴、魏则于黄初四年(223年)断绝了正式国家来往,但在孙权的许可下,双方之间仍有贸易上的往来。黄龙二年(230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亶洲,吴军势力达到了夷州(即台湾岛),赤乌五年(242年),又派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航行珠崖、儋耳(指现今的海南岛)。揭开了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历史序幕,孙权还进一步巩固了对交州的统治,积极派人与徼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诸国建立友好关系,后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诸国,与印度建立了外交关系。

1、吴太祖孙权:举贤任能力保江东基业的会稽太守

2、吴太祖孙权:联刘抗曹重周瑜而战赤壁的吴王

3、吴太祖孙权:联蜀称帝三国鼎立的守业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吴会稽王孙亮:重用外戚谋诛权臣的吴废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吴太平二年(257)夏四月,孙亮君临正殿,大赦天下,开始亲政。孙亮年仅十几岁,却聪明异常。有一次,孙亮派一名宦官拿着银盖碗去仓库取交州(今广州一带)献来的蔗糖。这宦官 平素与管仓库的小吏有仇,就偷偷地在蔗糖中投放了几粒老鼠屎,回来诬告小吏职事不谨,以致污染贡物。孙亮令人将小吏叫来,并携带存放蔗糖的

  • 三国吴会稽王孙亮:幼主继位与诸葛恪大兵伐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原来,东吴大帝孙权有7个儿子,他早已选定三子孙和作为太子。孙和,字子孝,从小就聪明智慧,颇得孙权喜爱。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又极得孙权宠幸,因此人们都说孙和母子将来一定会有大贵。孙和长成之后,喜受文学,善于骑射,礼贤下士,明辨是 非,是一个文武全才。14岁时,孙权便为孙和配置宫卫,令中 书令阚泽加以教导。

  • 三国吴废帝孙亮:童孺而无贤辅替位不终的会稽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母潘皇后,他是吴大帝孙权最小的儿子(七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260年,孙亮因被诬告而自杀(一说被毒害)。时年仅16岁。西晋太康年间,原先任职吴国的官员戴显将孙亮的遗骨安葬于赖

  • 三国吴太宗孙休:权臣拥立创立国学的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休,字子烈,是吴大帝孙权 的第六个儿子。东吴太元二年(252),孙权封他为会稽王。孙权死后,孙休的弟弟孙亮即位,太傅诸葛恪辅政。诸葛恪担心孙氏诸王分 据长江沿岸各军事要地,会给中央 造成威胁,就将诸王迁移他处,孙 休也从封地虎林(今安徽马鞍山一 带)迁至丹阳郡(今安徽宣城一 带)。孙亮被废之后,孙

  • 三国吴末帝孙皓:骄暴淫佚僭赏滥刑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皓字元宗。父孙和,袓孙权。吴景帝孙休时,皓被封为乌 程侯。就国期间,与左典军关系极好。曹魏咸熙元年(264),孙休死后,东吴国内叛乱频繁,加上西蜀新亡,曹魏虎视眈眈,极想凭灭蜀之余威,一举荡平东吴。因此,东吴举国恐怖,希望有个年长的国君当政,以便固国自保。这时,万或屡次在丞相濮阳 兴、左将军张布面

  • 晋武帝司马炎:魏元帝禅位与西晋王朝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炎,字安世,是晋王司马昭的长子。按照封建时代立嫡 以长的成规,他本该是当然的王位继承人,但司马昭似乎忽略了 这位长子,而对另一个儿子司马攸更感兴趣。司马昭把司马攸过 继给自己的哥哥司马师为子,并打算立之为世子,他每次见到司 马攸,便拍着晋王的宝座对他说:“这是桃符(司马攸的小名)的

  • 晋武帝司马炎:西晋灭吴与占田课田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正当司马炎励精图治、西晋的国威蒸蒸日上的时候,东吴却 如日薄西山,处处表现出倾颓的趋势。吴王孙皓那乖戾、残忍、 荒淫的天性在绝望的环境中更向病态发展,他无意中把东吴这辆 气息奄奄的破烂马车,又向死亡驱进了一步。孙皓为了满足自己 的淫欲,强行规定,大臣的女儿必须先充实他的后宫,落选者才 可以出嫁。为此

  • 晋武帝司马炎:文恬武嬉奢侈无度的西晋风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忧患的日子走进和平安乐世界的司马炎,面对大一统的 局面,面对任他主宰的广袤的山河和芸芸众生,感到了一种满足 与陶醉,殊不知就在此时,他那一直奋进的生命之船也搁浅了。本来以俭约清廉著称的司马炎,灭吴后生活上开始奢侈起 来,日子不长,司马炎就完全成了一个被物欲、色欲所主宰的昏 君。他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

  • 晋武帝司马炎:结束三国乱世开创太康之治的武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温(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晋朝开国君主,265-290年在位。司马炎是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祖父。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279年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

  • 晋惠帝司马衷:白痴皇帝登基与杨氏外戚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 二个儿子,由于老大司马轨2岁夭亡,他成了实际上的长子。司马衷9岁时被立为皇太子。爱子心切的武帝特地请了敢于弹劾贪官污吏,被视为直臣的李熹来当太子太傅,指望严师出 高徒,能把太子培养成才。谁知司马衷天生是个白痴,呆傻愚钝, 不堪造就。有一次,他在皇家花园中玩,听到蛤蟆叫,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