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禹传为给儿子启 开创夏朝

禹传为给儿子启 开创夏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744 更新时间:2024/2/14 8:37:31

禹死后,他的儿子在钧台(即今河南禹县)召开各地诸侯参加的宴会,会上断然宣布自己为夏王,继承父亲的权力和地位。启的宣言震动了华夏,这次宴会也成了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

启为什么能够改变实行了好几代的禅让制度,实行父子相继的世袭制度呢?这和部落联盟首领权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

舜死后,禹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禹年老了,也按照这种制度挑选了东夷部落的皋陶作为继承人。那时皋陶年事已高,不久就病死 了。人们又推举他的儿子益做继承人。从现存的资料来看,舜禹所在的部落联盟是由居住在黄河中上游的华夏部落和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东夷部落为主体联合组成的,部落联盟的首领由两个部落的首领轮流担任:尧所在的部落活动于今山西省中南部地区,他应该是诸夏部族的首领;古书中曾明确说舜是东夷人,看来他原是东夷部落的首领;禹都阳城,大概在现在河南登封地方,他是属华夏部落的首领;他的下一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又该由东夷人担任了,所以大家推举了皋陶和益。

禹虽然还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但是他的晚年却也有了一些王者风范。据说他曾在今浙江绍兴当时叫做会稽的地方召开各部族首领的大会,防风部族的首领迟到了,禹当即把他斩首示众,俨然是一个操生杀大权的专制君王。传说禹为了纪念治理洪水的盛举,用当时九个州出产的铜,铸造了九个大鼎,以后的上千年里,这九个鼎 一直是王权的象征。禹不再是一个纯正的部落联盟首领,而是在预演着王的角色。

禹一次到南方巡视,死在了路上。益准备举行继位大典。这时启站了出来,宣称父亲的位子是几十年辛苦奋斗得来的,既然如此,便是自家的私有财产,财产应当传给子孙,所以王位应传给自己的儿子。眼看到了手的权力被人家平白无故地抢了去,益自然不同意,他据理力争,但终究无济于事。启不愿给他多费唇舌,干脆动 用武力,赶走了益。接着,启在钧台举行了盛大的继位宴会.命令各部族首领前来参加。在宴会上,他宣布父亲建立了夏王朝,自己是第二代夏王。从此,举贤任能的禅让制度被王位世袭制度所取代,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

新制度的建立,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有扈氏部族的首领首先站了出来,指责启不该破坏了老规矩,用武力抢夺王位,要求启把王 位归还给益。启当然不会同意,于是双方在甘地(据说是现在河南洛 阳附近的洛河南岸)展开了大战。有扈氏得到了不少地方部族的支持,人多势大,启吃了大败仗。启的部下建议重整旗鼓,与有扈氏决战。但启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战败的原因是新制度刚刚建立,人心尚未归顺,王朝的根基还不稳固,如果勉强再战,仍难免失败的下场。

于是他停止了军事行动,做起了收揽民心的事情。他生活艰苦朴素,吃普通的饭菜,睡粗糙的床铺,除了祭祀之外,不演奏音乐,爱护小孩,尊敬老人,礼贤下士,广揽人才,亲自下田耕作,鼓励农业生产。 仅仅过了一年,启的威信便大大提高,人们对他交口称赞:启不愧是大禹的儿子,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人热情而有礼貌,天下就应该交给这样的人来治理,以后再有人来给他争夺王位,我们是不答应的。人们逐渐地认同了启继承父位的做法,对家天下的制度也没有了反感。启见民心已经倒向了自己这边,于是又一次发动了对有扈氏的战争,结果有扈氏被打得溃不成军,他们的首领做了俘虏,被启流放到草原上做放牧牛羊的奴隶,部众全归附了夏朝,成了夏的臣民。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有关夏朝的历史,在周族人追 述其先人事迹诗篇和周人较早的文献中都有明确的记述,东周秦汉时期的诸子书和其他著作中也有关于夏朝的记述。《史记•夏本纪》 则比较系统地记载了夏朝的世系和史实。这些记载未必完全可信, 但是剔除后人的附会和传说,我们仍可弄清夏朝历史的基本情况。


下一节:少康复国 夏朝进入稳定发展期

夏商周时期的奴隶制社会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少康复国 夏朝进入稳定发展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个遗腹子长大成人后,夺回了他祖辈失去的天下,振兴了整个国家,这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非常少有的事。这个了不起的遗腹子就是夏朝有名的王少康。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继承了王位。太康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和能力,生活奢侈荒淫,而且喜欢巡游打猎,常常走出京城,好几个月都不回来。渐渐地,他失去了诸侯、

  • 盘庚迁殷 商朝结束动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迁都最频繁、次数最多的,恐怕莫过于商朝 了。据说汤建立商朝以前,他的部族迁徙过8次;汤建立商朝起到盘庚即位前的100多年里,都城也迁徙过5次。盘庚是商汤的第九代孙子,商朝的第十九个王。他的父亲做商王的时候,将都城迁到了奄(今山东曲阜),这已是商朝第四次迁都 了。迁都的目的是便于镇压

  • 纣王昏庸无道 商朝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名叫帝辛,也就是人人皆知的商纣王。纣王 恐怕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爱喝酒吃肉的国君了,据说他的王宫里 有“酒池肉林”,供他与属下吃喝狂饮。纣王的王宫全用玉石砌成,装饰得富丽堂皇,里面建有十多丈高的鹿台,旁边有“酒池”:池中灌满了酒,人可以

  • 周公辅政 为成康之治打下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人常用“握发吐哺”说明执政的人在政务繁忙之际,尚且不忘 礼贤下士、广揽人才。而这个成语来源于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协助周武王伐纣王的功臣,周朝的开国元勋。周建立后,他被封于鲁,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一带。为了帮助武王治理天下,周公

  • 周厉王禁止百姓说话 終被百姓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们走在路上遇见熟人时,不敢交谈,只能相互使使眼色表示自 己的不满。这样的场景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少,但最早却是出现在 西周厉王在位的时候。周厉王是西周的第十代国王。他生活腐化,性格残暴,而且贪 财好利。当时国都及其附近生活着许多平民,他们不是贵族,没有特权,但有人身自由,有一定的私有财产及生产资料,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幽王有个年轻貌美的妻子名叫褒姒,褒姒跟了幽王多年,已经 为他生了儿子,但却从来没有笑过。幽王很想看看她笑时的娇媚模样,可想尽了办法,褒姒还是不笑。这可难坏了周幽王,于是他出重金悬赏:谁能想法让褒姒一笑,立即赏给千金。很多人想得到这个奖赏,但他们的办法都没有奏效。幽王手下有个极会拍马屁的大臣,名 叫

  • 荆轲刺秦王 刺杀未成被秦王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不少刺客,荆轲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荆轲的祖上是齐人,后来迁徙到卫国。他喜欢读书,精通剑术,曾去游说卫国的国君,但国君没任用他。后来到了燕国,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每日与高渐离等人在闹市喝酒,酒酣之际,高渐离击筑 (一种敲击的弦乐器),荆轲则跟着曲子放声高歌,以此取乐。唱到悲伤处,则

  • 夏商周时期的奴隶制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朝(约公元前2072前1600)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据后代的文献记载,夏 朝确立了王位继承制度。设置了官吏,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说明夏朝的国家机器已经基本 完备。夏朝有了历法,能够制作青铜器,农业、手工业有较大的发展。商朝(约公元前1600前 1046)是奴隶制社会发展的时期,臻于完

  • 夏商周时期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商周时期是由禅让制转变为世袭制的转折点,这个时期社会动荡,出现了贪恋美色的昏纣王,也是小说《封神榜》的背景时期。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吧。夏.家天下制度在禹担任部落联盟领袖之后的第17个年头,舜因病逝世。3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200年的某一天,禹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会盟各部落首

  • 商伐夏的鸣条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汤伐夏的鸣条之战,发生在夏桀王年13年(公元前1766 年)。夏自孔甲以后,日渐衰敝。其末代共主桀,并非一个席碌无能之人,但因荒淫日纵,近谗拒谏,所以不但不能起衰振敝,反使夏政每况愈下。此时,由殷(今河南省安阳县西)迁至毫(今山东省曹县)的商族,在其首领汤的率领下逐渐强大。商汤为推翻夏朝,进行了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