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靖帝登基后为何把朱棣的庙号太宗改为成祖?

嘉靖帝登基后为何把朱棣的庙号太宗改为成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451 更新时间:2024/1/7 8:16:55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北征回师途中驾崩。皇太子朱高炽即位后,将朱棣安葬于长陵,与徐皇后合葬。同时,经过与群臣商议,最终朱高炽为父亲上庙号“太宗”。

“太宗”大多是一个朝代的第二位帝王,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清太宗皇太极。当初朱棣从侄儿手中夺得皇位,他不承认侄儿朱允炆的帝号,声称自己是继承朱元璋的皇位。如此一来,他的确就成为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高炽为其上庙号“太宗”,也是为了确保父亲的正统性。

然而,等明朝江山到了嘉靖皇帝朱厚熜手中,他却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便是为朱棣改庙号。因此,才有了如今为我们所熟知的朱棣庙号“成祖”。既然朱棣的庙号本是太宗,为何嘉靖即位后,却要将其改为成祖呢?

大礼议事件

朱厚熜的父亲,是兴献王朱祐杬,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明孝宗朱祐樘异母弟。也就是说,身为藩王的朱祐杬这一支宗室,原本是和皇位扯不上关系的。可没想到他们运气极好,明朝到了武宗朱厚照这里绝后了。

明武宗无后,那么根据明朝制度,就应该采取“兄终弟及”的方式,来选择继承人。可明武宗是独苗,没有弟弟可以继承皇位。如此一来,就从他父亲明孝宗朱祐樘这一代来找。

距离明孝宗最近且有儿子的兄弟,就是兴献王朱祐杬,此时朱祐杬已死,那么就应该由他的儿子来继位。朱祐杬有两个儿子,且都是嫡子,长子朱厚熙出生五天便夭折,就只剩下嫡次子朱厚熜了。

就这样,朱厚熜捡到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摇身一变,成为大明王朝的国君。

朱厚熜虽然当了皇帝,但按照规矩,他必须过继给明孝宗为嗣,以明孝宗之子、明武宗之弟的身份继承皇位。可这边朱厚熜皇位还没坐热,就打算要尊生父朱祐杬为皇考,只认明孝宗为皇伯考。

于是,朱厚熜以谁为皇考,以及怎样对其生父上尊号的问题,让朱厚熜与武宗旧臣之间产生强烈争执,史称“大礼议”。最终,大礼议以朱厚熜胜利而告终,他追尊生父为皇帝,庙号“睿宗”。

与此同时,朱厚熜将朱棣的庙号,由“太宗”改为“成祖”。

宗庙制度

要说朱厚熜为何更改朱棣的庙号,我们还要先来了解一下,古代的宗庙制度。《礼记·王制》中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意思是天子要供奉四亲(高祖、曾祖、祖、父)、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和始祖,共七位祖先于太庙。其次序为: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一世为昭,二世为穆;三世为昭,四世为穆;五世为昭,六世为穆;单数世为昭,双数世为穆;先世为昭,后世为穆;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

朱厚熜即位后,将这种七庙制改成了九庙制,目的是可以在太庙多供奉两位先祖。明朝皇位传到朱厚熜的手里,他已经是第十一位皇帝了,也就是说,太庙早已没有多余位置给他的生父朱祐杬。

不过众所周知,朱允炆和朱祁钰这两位皇帝,在嘉靖时期都没有庙号,他们的庙号都是南明时期才尊上的。这样一来,此时太庙只供奉了八位皇帝,正好给他的生父朱祐杬留了一个。可是有了朱祐杬的位置,将来就没有朱厚熜自己的位置了,如果他自己想入太庙,应当如何做呢?

其实很简单,只需将距离现任皇帝,血缘关系最远的一位先帝,移到祧庙奉祀就可以了,这个过程被称为“祧迁”。

不管后世哪位皇帝,距离他血缘关系最远的,无疑都是开国皇帝。但自古有规矩,开国皇帝是不能被移出太庙的,毕竟没有他,就没有这个王朝了。因此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不可能被移出太庙的,那么接下来就轮到朱棣了。

可是朱棣虽然不是开国之君,但功绩十分突出,如果要将他移出太庙,必定会遇到诸多阻碍。思来想去,朱厚熜便决定,干脆将其庙号由“宗”改成“祖”,这样朱棣也能享受开国皇帝的待遇,不会被后世移出太庙了。

朱厚熜肯定朱棣的功绩这无可厚非,但他为何非要极力维护朱棣的地位呢?这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小心思了。

朱厚熜的考量

首先,朱厚熜之所以如此积极,是希望在他有生之年,将他和父亲入太庙的事情办妥。前面说了,他为朱棣改庙号,这样朱棣就不会被移出太庙,那么接下来距离最远的皇帝就是明仁宗朱高炽了。

朱厚熜先将朱高炽移出太庙,那么将来他驾崩,就正好有一个位置。他的儿子即位后,就会按照顺序,将朱高炽之子明宣宗朱瞻基移出太庙,然后将来自己填补这一个位置。一代传一代,到了最后,朱厚熜的子孙后代便会占据太庙的位置。

不过,朱厚熜又考虑到,自己去世后,如果这时候群臣商议要将朱高炽移回来,而将朱祐杬移出太庙,那就功亏一篑了。于是,朱厚熜又开始打小算盘,吵着要让自己的皇后方氏祔庙。他之所以这样做,不过是为了让皇后先去为自己占一个位置。

其次,朱厚熜要为朱棣改庙号,是为了进一步肯定朱棣的功绩,为什么呢?因为朱棣和他一样,都是藩王入继大统、以小宗入大宗的皇帝。当初朱棣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也做了不少工作,朱厚熜越是肯定朱棣的正统地位,那么他的地位就越稳固。

总的说来,朱棣距离朱厚熜已经很远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目的,朱厚熜也不会无缘无故去动朱棣的庙号。而他通过为朱棣改庙号,顺利办成两件事,一是确保自己的正统性,二是减轻让生父朱祐杬入太庙的压力。

标签: 嘉靖帝

更多文章

  • 明代宗朱祁钰谥号为什么从“戾”变成了“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代宗

    明朝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结果被俘虏。在国家危难之际,群臣在征得孙太后同意的情况下,拥立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为帝。朱祁钰登基后,带领众人打赢京师保卫战,明朝转危为安。一年后,明英宗被放回来,朱祁钰将哥哥幽禁于南宫。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朱祁镇得到曹吉祥、石亨、徐有贞等人的帮助,通过夺门之

  • 商纣王帝辛独宠妲己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纣王

    殷商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强盛的时期,其疆域广袤,经济发达,国力强大,但到了纣王时期,却被周所灭。很多人认为,殷商灭国,都是妲己狐媚惑主的关系,可这天下间美女如云,为什么帝辛偏偏只宠爱妲己一人呢?想知道的小伙伴就一起来看看接下来小编带来的分析吧。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 ),商朝最后一

  • 历史上有哪些虚构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

    很多人都喜欢看一些演义小说,对于小说当中描绘的人物、时代或许都会产生敬仰和向往之情,因此也会去翻一翻正史,了解一下这些人物在真实的历史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过,有的时候结果可能会令人大跌眼镜,因为有些小说当中横扫千军万马的名将,在历史上竟然查无此人。那么在历史上,究竟有多少被虚构出来的名将呢?1

  • 子婴是扶苏的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子婴

    秦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也是一个极其短命的王朝,仅仅存在十几年,就在历史上永远消失了。而今天,虽然说起秦朝的皇帝,大部分人都说“二世而亡”,事实上还有一个秦三世子婴。关于子婴的身世,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人认为是扶苏的儿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孙子,有人认为是胡亥的哥哥,也有

  • 杨贵妃吃的荔枝新鲜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贵妃

    杨贵妃杨玉环,是历史上一位非常传奇的妃子,名列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也是极少数的下落不明的后宫妃子,纵观整个历史,似乎没有几个妃子像她一样最终不知魂归何处。杨贵妃对荔枝情有独钟,十分喜爱吃荔枝,然而有人说,杨贵妃就因为喜欢吃荔枝,把整个大唐都给吃垮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1.杨贵妃爱吃荔枝杨贵妃是四大

  • 古代选秀是怎么选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选秀

    很多人都在一些影视剧当中看见有“选秀”这件事情,它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充盈后宫,但是这并不代表被选入宫的女子就一定是有资格成为宫妃甚至皇后的。就拿清朝时期来说,我们看到的很多真实的照片,远远没有想象中的更好看,造成这种情况产生的又是什么呢?选秀最看重的到底是什么?古代选秀又是怎样

  • 《兰亭序》真迹在哪里?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下落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兰亭序

    王羲之大家都知道,是大名鼎鼎的中国东晋时期的书法家、文学家,后人尊其为“书圣”。他的《兰亭序》可是国宝中的国宝,那么《兰亭序》真迹在哪里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琅琊(今

  • 益州牧刘璋实力强大为何非得请刘备入川协防张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璋

    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东汉末年宗室。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鸠占鹊巢,汉语成语,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出自《诗经·召南·鹊巢》。在汉末三国时期,出现了多次鸠占鹊巢的情况。比如袁绍原本是冀州牧韩馥的手下,却逼迫韩馥让出了冀州牧的宝座。再比如刘备原本拥有徐州之

  • 古代历史上有没有侠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侠女

    “侠”,经常出现在各种武侠世界里,他们是一群以自身的武力去帮助很多弱小人群的人,也可以自由自在地穿梭在山林间,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其实,“侠”这种群体是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但很多人所知道的似乎都是一些男性侠客,那么在历史上是否有女侠的存在?历史上出现过哪

  • 古代到底有没有轻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轻功

    轻功,这种武功经常在一些古代题材的小说里面或者电视剧里面可以看到,那些会轻功的人只要轻轻一点地,就能将身体完全腾空,在空中飞来飞去的样子,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但是也会由此产生两个误区,一个是怀疑轻功的真实性,另一个就是真的认为轻功就是这样的。那么,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轻功呢?真正的轻功真的可以像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