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宗朱祁钰谥号为什么从“戾”变成了“景”?

明代宗朱祁钰谥号为什么从“戾”变成了“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81 更新时间:2024/1/17 18:38:48

明朝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结果被俘虏。在国家危难之际,群臣在征得孙太后同意的情况下,拥立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为帝。朱祁钰登基后,带领众人打赢京师保卫战,明朝转危为安。

一年后,明英宗被放回来,朱祁钰将哥哥幽禁于南宫。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朱祁镇得到曹吉祥、石亨、徐有贞等人的帮助,通过夺门之变,再次坐上皇位。不久朱祁钰病逝,朱祁镇将其废为郕王,并赐谥号曰“戾”。

成化十一年,明宪宗朱见深下诏,恢复叔叔朱祁钰的帝号,并重新定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在这一谥号中,核心是一个“景”字,因此朱祁钰也被称为“明景帝”。

朱祁钰谥号本为“戾”,为何后来变成“景”?大家会说,当然是侄儿朱见深为他改的,但朱见深为何要给叔叔平反呢,这说明了什么?

朱祁钰的过

谥号,是指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朱祁镇给了弟弟一个谥号“戾”,这是一个恶谥,《谥法解》:“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

这是朱祁镇对弟弟朱祁钰一生的总结,也从侧面反映出,朱祁钰在他心中,到底是个怎样的形象。他认为弟弟有过不知忏悔,不知道顺从接受,知错也不改。从朱祁镇的角度来说,给朱祁钰这样一个谥号并不为过,因为朱祁钰在对待哥哥方面,至少犯下两大过错。

其一,将朱祁镇幽禁起来。作为一个帝王,朱祁钰的心是仁慈的,因为他心里极不愿朱祁镇回京,却还是妥协亲自到东安门相迎。迎回来之后,他也没有想着要杀朱祁镇,只是下令将其幽禁于南宫。

很多人都认为,朱祁镇被幽禁的日子受尽虐待,比如朱祁钰命人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并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但容易被忽略的是,朱祁镇在被幽禁期间,其妃嫔至少为他生下六个孩子。

而且朱祁镇的儿女,在景泰年间都得到加封,比如次子朱见潾(初名朱见清)被封为荣王,第四子朱见淳被封为许王。史料上并没有记载,朱祁钰有苛待侄儿侄女们的举动。

另外,很多人想象的南宫,就和冷宫一样环境极差,但实际上朱祁镇所居住的洪庆宫,当年可是朱棣,专门为皇太孙朱瞻基修建的太孙宫。众所周知朱棣有多喜爱朱瞻基,所以洪庆宫的环境及设施可想而知,这里虽然比不上皇宫,但规模也不算太小。

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南宫环境不错。后来嘉靖皇帝沉迷炼丹,想要找个好地方专门炼丹。严嵩看出皇帝的心思,就趁机说:“皇帝陛下可入南宫修炼,十分清净。”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南宫条件不差。

当然了,南宫再怎么好,与皇宫自然是天壤之别,朱祁镇享受的待遇,也远不及做皇帝的时候。这也是他为何恼怒朱祁钰的地方,朱祁钰狠不下心杀他,但在朱祁镇心里,弟弟越是这样待他,反而像是一种讽刺,似乎是想对他说:“哥哥你看着吧,我当皇帝比你强多了,被你拖垮的明朝,我会让其强大起来。”

朱祁钰的错就在于,他不想还政于朱祁镇,却又狠不下心斩草除根。在朱祁镇心里,他就成为一个“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的人。

其二,易储。原本朱祁钰将朱祁镇幽禁起来,但始终没有杀他,对于朱祁镇来说,即使有怨恨,还不至于发展到极致。真正让朱祁镇对弟弟恨之入骨的,还是景泰三年发生的易储事件。

朱祁镇被俘虏之后,孙太后与群臣商议之下做出两个决定,一个是命郕王朱祁钰监国,另一个是册立皇长子朱见深为太子。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让皇太子继位,那么在此特殊时期,恐怕主少国疑。于是征得孙太后同意的情况下,郕王朱祁钰顺利登基。

孙太后之所以会同意让朱祁钰登基,一方面是当前的局势紧张,她不得不做出的政治妥协。而另一方面,是朱见深始终是太子,将来皇位还是会回归朱祁镇一脉。

同理,对朱祁镇来说也是一样,只要儿子的太子之位还在,就算自己再也回不到皇位之上,将来也照样会被供奉于太庙。可他们都没有想到,朱祁钰却在景泰三年,将朱见深降为沂王,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如此一来,朱祁钰在朱祁镇的心中,就完全变成一个不孝、不悌、不仁、不义之人。这一切怨恨,朱祁镇就将其归结于一个“戾”字。

朱祁钰的功

抛开朱祁钰和哥哥朱祁镇之间的恩怨,单从朱祁钰对于国家来说,他无疑是有功的。《明史》赞曰:“景帝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笃任贤能,励精政治,强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绩良云伟矣。”

站在他的角度,就算易储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自己的皇位逐渐稳固,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接掌大明江山。对于群臣或是百姓来说,朱祁镇和朱祁钰都是朱元璋的后代,只要有能力管理好天下,让国家富强,让百姓富足,谁当皇帝都是一样的。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给大明江山捅了个大篓子,这并非明君之举。而朱祁钰临危受命,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知人善任,重用于谦等人打赢京师保卫战。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皆有一定作为,可谓英明之主。

于是到了成化年间,一些大臣就开始为朱祁钰不平,在这种情况下,明宪宗朱见深是很矛盾的。

众人希望为朱祁钰正名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朱祁钰的恶谥是朱祁镇亲自定的,而且当年他的太子之位,也是被叔叔朱祁钰给废掉的。如果为朱祁钰正名,除了自身心有不甘,而且还会让父亲朱祁镇留下骂名。不过仔细想想,要是真的为叔叔正名,其实对朱见深自己也有好处,这样能体现他的仁善、英明。

最终,朱见深还是决定为朱祁钰平反,他恢复朱祁钰的帝号,改了谥号,下令按帝陵规格修饰其陵寝。而且,朱见深为其平反的理由也很聪明:“朕叔郕王践阼,戡难保邦,奠安宗社,殆将八载。弥留之际,奸臣贪功,妄兴谗构,请削帝号。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诸奸于法,不幸上宾,未及举正。朕敦念亲亲,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号,其议谥以闻。”

就是说其实为朱祁钰平反,实则是父亲朱祁镇的意思,如此一来,既成功为朱祁钰平反,又保住朱祁镇的名声。不过,介于他们父子与朱祁钰之间的恩怨,朱见深并未完全给朱祁钰平反,比如朱祁钰没有庙号,他的庙号“代宗”,是南明时期才追加的。

功过是非

朱见深为朱祁钰平反,说明了民心所向。不管朱祁镇、朱祁钰兄弟之间有多少仇恨,但大家所关心的,只是谁对明朝更有贡献。像朱祁钰这种情况,迟早有人会为其发声,请求为他正名。对于哥哥和侄儿,朱祁钰确实有亏欠,但对于国家,他有功无过。

朱祁镇给他定谥“戾”,是出于一己私怨,仅站在他个人角度上。而朱见深为他改谥“景”,则是站在天下人的角度上。这个“景”字,也确实比较公正,因为“耆意大图曰景,由义而济曰景,布义行刚曰景。”

“景”已经是上谥了,比朱祁镇的谥号“睿”还要好,对比二人对明朝的贡献,这样的结果确实比较符合民心。

标签: 明代宗

更多文章

  • 商纣王帝辛独宠妲己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纣王

    殷商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强盛的时期,其疆域广袤,经济发达,国力强大,但到了纣王时期,却被周所灭。很多人认为,殷商灭国,都是妲己狐媚惑主的关系,可这天下间美女如云,为什么帝辛偏偏只宠爱妲己一人呢?想知道的小伙伴就一起来看看接下来小编带来的分析吧。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 ),商朝最后一

  • 历史上有哪些虚构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

    很多人都喜欢看一些演义小说,对于小说当中描绘的人物、时代或许都会产生敬仰和向往之情,因此也会去翻一翻正史,了解一下这些人物在真实的历史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过,有的时候结果可能会令人大跌眼镜,因为有些小说当中横扫千军万马的名将,在历史上竟然查无此人。那么在历史上,究竟有多少被虚构出来的名将呢?1

  • 子婴是扶苏的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子婴

    秦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也是一个极其短命的王朝,仅仅存在十几年,就在历史上永远消失了。而今天,虽然说起秦朝的皇帝,大部分人都说“二世而亡”,事实上还有一个秦三世子婴。关于子婴的身世,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人认为是扶苏的儿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孙子,有人认为是胡亥的哥哥,也有

  • 杨贵妃吃的荔枝新鲜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贵妃

    杨贵妃杨玉环,是历史上一位非常传奇的妃子,名列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也是极少数的下落不明的后宫妃子,纵观整个历史,似乎没有几个妃子像她一样最终不知魂归何处。杨贵妃对荔枝情有独钟,十分喜爱吃荔枝,然而有人说,杨贵妃就因为喜欢吃荔枝,把整个大唐都给吃垮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1.杨贵妃爱吃荔枝杨贵妃是四大

  • 古代选秀是怎么选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选秀

    很多人都在一些影视剧当中看见有“选秀”这件事情,它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充盈后宫,但是这并不代表被选入宫的女子就一定是有资格成为宫妃甚至皇后的。就拿清朝时期来说,我们看到的很多真实的照片,远远没有想象中的更好看,造成这种情况产生的又是什么呢?选秀最看重的到底是什么?古代选秀又是怎样

  • 《兰亭序》真迹在哪里?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下落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兰亭序

    王羲之大家都知道,是大名鼎鼎的中国东晋时期的书法家、文学家,后人尊其为“书圣”。他的《兰亭序》可是国宝中的国宝,那么《兰亭序》真迹在哪里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琅琊(今

  • 益州牧刘璋实力强大为何非得请刘备入川协防张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璋

    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东汉末年宗室。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鸠占鹊巢,汉语成语,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出自《诗经·召南·鹊巢》。在汉末三国时期,出现了多次鸠占鹊巢的情况。比如袁绍原本是冀州牧韩馥的手下,却逼迫韩馥让出了冀州牧的宝座。再比如刘备原本拥有徐州之

  • 古代历史上有没有侠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侠女

    “侠”,经常出现在各种武侠世界里,他们是一群以自身的武力去帮助很多弱小人群的人,也可以自由自在地穿梭在山林间,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其实,“侠”这种群体是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但很多人所知道的似乎都是一些男性侠客,那么在历史上是否有女侠的存在?历史上出现过哪

  • 古代到底有没有轻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轻功

    轻功,这种武功经常在一些古代题材的小说里面或者电视剧里面可以看到,那些会轻功的人只要轻轻一点地,就能将身体完全腾空,在空中飞来飞去的样子,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但是也会由此产生两个误区,一个是怀疑轻功的真实性,另一个就是真的认为轻功就是这样的。那么,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轻功呢?真正的轻功真的可以像电视

  • 古代后宫开销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后宫

    别总以为古代的皇帝坐拥后宫佳丽,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要知道,后宫那些佳丽,可不像现代的女性那样,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即便是一个官员家里有妻妾,这些人还都是要靠官员来养活的,更不要说后宫佳丽那么多了,对于她们来说,作为妃嫔就是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俸禄,那么从皇帝的角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