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外戚和宗亲相比 皇帝为何宁愿重用外戚而不是宗亲

古代外戚和宗亲相比 皇帝为何宁愿重用外戚而不是宗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87 更新时间:2023/12/19 4:00:46

外戚和宗室都是古代历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一般跟皇帝都有着非常近的血脉关系。但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皇帝都愿意重用外戚,而不愿意亲近宗室。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就来给大家揭秘一下。

| 宗室与皇帝一脉同枝,有合法继承权,对皇位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宗室的成员,大多都是皇帝的兄弟子侄。虽然大多数王朝在皇位继承上,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都是父死子替、兄终弟及这两种继承方式。但古代人寿命都比较短,就算是皇帝都无法预料自己能活多久。如果宗室成员权力过大,太子根基不稳,也是无法顺利继位的。

外戚虽然跟皇帝的关系也非常亲近,但毕竟是外族,他们没有皇位继承权。要想当上皇帝,只有篡位这一个手段。古代人忠君思想根深蒂固,篡位的风险非常高。一旦失败,整个家族也随之灭亡。就算篡位成功,也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外戚篡位成功的例子不多,最有名的就是王莽和杨坚。但这两人开创的朝代都很短命,这跟他们的上位的方式也是有一定联系的。

宗室就不同了,从秦朝到清朝一直都对皇位有着很大的威胁。秦二世赵高扶上皇位后,为防止别人效仿便杀了所有的兄弟。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梁王刘武、隋朝杨广谋害太子、唐朝玄武门之变、宋朝的赵匡义斧声烛影、明朝朱棣篡位、宁王叛乱、清朝多尔衮擅权,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虽然很多宗室起兵造反,不一定成功了,但始终是皇位最大的威胁。

如果皇帝不得民心,宗室造反会获得很多人支持,就算不支持也会选择中立。毕竟这些宗室也是有继承权,对于很多大臣来说,谁当皇帝都是一样的。例如赵匡义和朱棣,两人篡位后并无多少人反对。

| 外戚的权力都是皇帝给的,也必须依赖太后或皇后,一旦她们失势,外戚也会随之倒台,但宗室与王朝并存,皇帝不可能将他们赶尽杀绝

外戚之所以能够掌权,大多是因为太后比较强势,或者皇后妃子受宠。例如卫青霍去病,就是依靠卫子夫上位的。卫子夫失宠后,卫霍家族也随之覆灭。历史上大多情况下,皇帝刚登皇位,根基不稳。为了巩固皇权,他们必须依靠外戚壮大自己的势力。一旦皇帝掌控权力,那些外戚就是牺牲品。比如汉武帝,刚登基的时候,被窦太后把持朝政,后面又有王太后干政,他就让窦婴田蚡互相争斗,最后坐收渔翁之利。

唐太宗时期,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的坚决拥护者。唐太宗死后唐高宗上位,觉得长孙无忌权力过大,并不信任他。失去了信任的长孙无忌最后被处死。可以说,外戚的权力都是皇帝给的,一旦碰到强势的皇帝,外戚也只是他们的工具,不需要的时候,就会被一脚踢开。

反观宗室,只要王朝还在延续,他们就会一直存在。历史上没有子嗣的皇帝非常多,皇帝又必须依靠他们延续王朝,所以不可能对这些宗室赶尽杀绝。比如明朝,在朱棣之后,那些藩王的权力非常小,但又必须养着他们。而且,宗室天生就又特权,皇帝不重用他们,这些人也高人一等。

而且,外戚基本是皇帝的至亲,只要皇帝还活着,他们一般都会非常忠诚。当然,皇帝死后,这些外戚擅权也是后话了。

虽然皇帝不喜欢重用宗室,但宗室和外戚同样重要。外戚可以帮助皇帝更快的掌权,而宗室则是保护王朝的重要力量。

标签: 外戚

更多文章

  • 历朝历代都为何会出现缺少战马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朝历代

    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政府,在养马这件事上,基本上都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精力。别说鼓励老百姓养马这种基础操作了,像什么官办马场、公私合营养马制、强制百姓养马……所有现代人能想到的制度手段,古人其实都曾经用过。那既然如此,为什么古代王朝依然还是经常缺马呢?答案期间很简单,因为这根

  • 梁武帝为什么会三次舍身同泰寺?梁武帝为何提倡和尚全吃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梁武帝

    梁武帝此举实在是前所未有的奇事。不仅有失国体,而且于理不合。何况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为了把他赎回来,朝廷众臣前后共用了3亿万赎身钱。不仅如此,他还顶着压力号令全国的佛教徒们茹素吃斋,从而为佛教开辟了吃素的风尚,也成为佛家的一大特色。梁武帝对佛教的认识高度已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望其项背的,就拿吃素这项

  • 古代有哪些皇帝不纳嫔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帝

    古代的皇帝在古代的普通人眼中,绝对是最幸福的男人。抛开权势、财富等方面的羡慕,后宫中能拥有众多嫔妃,才是大多数男人最羡慕的。好多皇帝的身板都不怎么好,大概就是后宫中花开茂盛的缘故。太监这种生物,也是因为后宫女人多了,害怕皇帝被戴绿帽子才诞生。不过,历史上也有三位另类的皇帝,即使当上了皇帝,在后宫也

  • 唐朝女性都爱袒胸露乳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

    通常讲起唐朝,人们对它的印象就是开放,说起唐朝的女性,又会想到暴露。然而一个曾经历时300年之久的唐代,只用一个“开放”就能全部概括吗? 让我们走进历史,探寻唐代社会真相。 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楼村盛唐时期墓葬出土的这件女俑是唐代妇女体态丰盈、衣着露胸的代表。韩熙载夜宴图

  • 山阳公和安乐公比起来哪个爵位的待遇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山阳公

    刘协和刘禅这两位亡国之君,分别都被授予公爵的职位,那么汉献帝的山阳公,刘禅的安乐公,待遇差别有多大?哪个爵位的待遇更好呢?一首先,蜀汉灭亡后,刘禅被曹魏封为安乐县公。与此相对应的是,东汉王朝灭亡后,汉献帝刘协被封为山阳公,这里面的山阳,指的是河内山阳郡,也即刘协的山阳公,以河内山阳郡(在今河南焦作

  • 沙丘之变的历史真相解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沙丘之变

    公元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在第五次东游的过程当中,忽然病逝。随着秦始皇病逝,历史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秦始皇去世之后,最关键的事情,就是要马上选出下一位皇帝。而秦始皇临终之前,则是命令身旁的近侍赵高,写了一封诏书给自己的长子扶苏,让扶苏返回咸阳继承皇位。但就在这个时候,负责草拟诏书的赵高,却忽

  • 刘备只“借”了南郡,为何给了孙权长沙、江夏、桂阳三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

    汉末三国的蜀汉可以说是“成也荆州,败也荆州”,刘备以荆州为基础建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政权,但也因为荆州让蜀汉走向衰落。荆州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蜀汉与东吴围绕荆州展开的一系列争斗,其中的代表历史事件就是“借荆州”。不过

  • 古代结婚为什么要拿扇子遮住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结婚

    《风起洛阳》古日播出年夜婚片断,柳然脚持扇子,金冠蓝衣制型。没有少网友收现,不少时装剧中年夜婚时新娘皆脚持一把扇子遮住脸,那以及年夜祖传统认知的白盖头有很年夜区分,那末现代娶亲实的要用扇子遮住脸吗?娶亲用扇子遮住脸是甚么风俗?拿扇子正在婚礼举行的历程当中,能够道是对比罕见的一种情形,果为对于于新娘去

  • 魏征对《七德舞》表达厌恶之情为何李世民却不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

    《秦王破阵乐》是唐太宗在做秦王时所编的军乐,是大唐武威的最高艺术象征。唐太宗登基后命令将 《秦王破阵乐》扩编为《七德舞》,由魏征、虞世南作词,演奏起来气势雄浑,感天动地,就连各国使臣都跟着手舞足蹈。所以在唐朝的很长时间里,《秦王破阵乐》(《七德舞》)不仅是军队乐舞,甚至还发挥了如今某些国歌的作用。

  • 西汉的“东宫”为何是太后的居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宫

    二十一世纪头几年,《汉武大帝》风靡大江南北。而除了汉武帝、卫青等男性人物之外,《汉武大帝》还塑造了以窦太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女性人物,而西汉太后居住的“东宫”也成为剧中经常出现的场景之一。不过这里有些人就感到奇怪:“东宫”在古代不应该是太子的住所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