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有哪些皇帝不纳嫔妃?

古代有哪些皇帝不纳嫔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264 更新时间:2023/12/20 9:34:40

古代的皇帝在古代的普通人眼中,绝对是最幸福的男人。

抛开权势、财富等方面的羡慕,后宫中能拥有众多嫔妃,才是大多数男人最羡慕的。

好多皇帝的身板都不怎么好,大概就是后宫中花开茂盛的缘故。

太监这种生物,也是因为后宫女人多了,害怕皇帝被戴绿帽子才诞生。

不过,历史上也有三位另类的皇帝,即使当上了皇帝,在后宫也只有皇后一个女人。

这三位比较专情的皇帝分别是,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废帝元钦、明朝的明孝宗朱祐樘、南明隆武帝朱聿键。

一:西魏废帝元钦

这位西魏第二任皇帝的任期只有短短三年,他只娶过一个女人,是当时的权臣宇文泰的长女。

并且,因为两人感情深厚,元钦在当上皇帝后,也刻意没有纳妃,根据《北史·后妃列传》中的记载:

废帝之为太子,纳为妃。及即位,立为皇后。志操明秀,帝深重之,专宠后宫,不置嫔御。

从这段记载看,这位皇后显然是幸福的,至于元钦,既然是主动不纳妃,想来也是幸福的。

但这一帝一后的幸福生活并没有太长久,打破这一切的是皇后的生父宇文泰。

宇文泰是权臣,皇帝跟权臣一般来说,都无法长久合作,除非皇帝愿意当傀儡。

元钦不愿意,自然要跟宇文泰起冲突,他试图废掉宇文泰,但在这场权力争斗中失败了,被宇文泰毒杀。

而跟他恩爱无比的皇后宇文氏,也没有站在父亲一边,史载:

帝既废崩,后亦以忠于魏室罹祸。

这大概就是抛却政治因素外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宇文泰干掉了元钦,继续当他的权臣,后来,他的后代废掉西魏政权,建立了北周政权。

但这个政权也只坚持了三代,就被同样是皇帝亲家的杨坚给推翻了,建立了隋朝。

北周末代皇帝,宇文泰的曾孙宇文阐也是被毒杀。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因果循环吧。

二:明孝宗朱祐樘

明孝宗在史官笔下,是明朝最好的几位皇帝之一,《明史》中对他的评价相当高:

赞曰: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

不仅仅是官方史书的五星好评,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甚至称明孝宗是排在历史前三的贤主:

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史官和文官集团如此称赞他,除了他执政时期,在治国理政上,主动放权给文官集团外。

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他不好女色,一辈子都只有一个女人,即孝宗孝康皇后张氏

明孝宗跟张皇后也是绝对的真爱,明孝宗宁可子嗣不旺,也没有纳一个嫔妃进后宫。

两人共育有两子一女,但只活下来一个,也就是后来的明武宗朱厚照。

也因为明武宗驾崩时没有一个兄弟,他碰巧还没有儿子,在他死后,江山被迫传给了堂弟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

结果,给明孝宗深爱的张皇后带去了晚年的悲惨。

明孝宗在位时,因为对张皇后的宠爱,对她的两个兄弟,张鹤龄和张延龄的违法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史》记载:

鹤龄、延龄并注籍宫禁,纵家人为奸利,中外诸臣多以为言,帝以后故不问。

这两兄弟习惯了嚣张跋扈,明孝宗及明武宗执政时期,仗着没人敢管,到处为非作歹。

等到明武宗死后,明世宗在位,就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了。

两人都被明世宗给抓了起来,张鹤龄和张延龄后来都死于狱中。

张鹤龄被搞死时,张皇后都还活着,明世宗一点都不给他名义上的母亲,当时已经身为太后的张皇后面子。

张皇后在这么个刻薄的皇帝治下,晚年自然不会过的太好。

想必,她晚年遭遇到刻薄对待时,或许会想,要是让明孝宗多纳几个妃子,给明武宗多生几个兄弟就好了。

三:南明隆武帝朱聿键

隆武帝早年还是明朝藩王时,因清兵入寇,他擅自出兵勤王,曾被发怒的崇祯皇帝圈禁在高墙之内,时间长达八年。

在圈禁时,隆武帝是庶人身份,生活待遇很差,还被看守的太监虐待,都差点没活下来。

要不是在圈禁之前,就已经娶妻曾氏,估计,连个能照顾他的女人都没有。

也因此,他跟曾氏的感情除了夫妻恩爱之情外,还有患难之情。

南明永历朝被清军灭掉后,东林党大佬黄道周和福建土皇帝郑芝龙接隆武帝南下,并拥戴他成为新的明朝皇帝。

成为皇帝后的隆武帝除了立曾氏为皇后外,没有再纳一个嫔妃。

夫妻间相互扶持十来年的深厚感情当然是隆武帝不纳妃的最主要因素。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当时的隆武帝,大概也没有心情寻欢作乐。

清军的压力是一方面,财政和权力受制于郑芝龙,让隆武帝即使有心,也无力扩大后宫。

而且,他当时要是只顾寻欢作乐,就算郑芝龙肯配合,黄道周大概也会喷死他。

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试图摆脱郑芝龙挟制的隆武帝打着北伐的旗号,从福州北上。

于汀州遭遇清军,隆武帝和曾皇后,以及两人所生的独子朱琳源全部被清军杀害。

标签: 皇帝

更多文章

  • 唐朝女性都爱袒胸露乳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

    通常讲起唐朝,人们对它的印象就是开放,说起唐朝的女性,又会想到暴露。然而一个曾经历时300年之久的唐代,只用一个“开放”就能全部概括吗? 让我们走进历史,探寻唐代社会真相。 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楼村盛唐时期墓葬出土的这件女俑是唐代妇女体态丰盈、衣着露胸的代表。韩熙载夜宴图

  • 山阳公和安乐公比起来哪个爵位的待遇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山阳公

    刘协和刘禅这两位亡国之君,分别都被授予公爵的职位,那么汉献帝的山阳公,刘禅的安乐公,待遇差别有多大?哪个爵位的待遇更好呢?一首先,蜀汉灭亡后,刘禅被曹魏封为安乐县公。与此相对应的是,东汉王朝灭亡后,汉献帝刘协被封为山阳公,这里面的山阳,指的是河内山阳郡,也即刘协的山阳公,以河内山阳郡(在今河南焦作

  • 沙丘之变的历史真相解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沙丘之变

    公元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在第五次东游的过程当中,忽然病逝。随着秦始皇病逝,历史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秦始皇去世之后,最关键的事情,就是要马上选出下一位皇帝。而秦始皇临终之前,则是命令身旁的近侍赵高,写了一封诏书给自己的长子扶苏,让扶苏返回咸阳继承皇位。但就在这个时候,负责草拟诏书的赵高,却忽

  • 刘备只“借”了南郡,为何给了孙权长沙、江夏、桂阳三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

    汉末三国的蜀汉可以说是“成也荆州,败也荆州”,刘备以荆州为基础建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政权,但也因为荆州让蜀汉走向衰落。荆州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蜀汉与东吴围绕荆州展开的一系列争斗,其中的代表历史事件就是“借荆州”。不过

  • 古代结婚为什么要拿扇子遮住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结婚

    《风起洛阳》古日播出年夜婚片断,柳然脚持扇子,金冠蓝衣制型。没有少网友收现,不少时装剧中年夜婚时新娘皆脚持一把扇子遮住脸,那以及年夜祖传统认知的白盖头有很年夜区分,那末现代娶亲实的要用扇子遮住脸吗?娶亲用扇子遮住脸是甚么风俗?拿扇子正在婚礼举行的历程当中,能够道是对比罕见的一种情形,果为对于于新娘去

  • 魏征对《七德舞》表达厌恶之情为何李世民却不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

    《秦王破阵乐》是唐太宗在做秦王时所编的军乐,是大唐武威的最高艺术象征。唐太宗登基后命令将 《秦王破阵乐》扩编为《七德舞》,由魏征、虞世南作词,演奏起来气势雄浑,感天动地,就连各国使臣都跟着手舞足蹈。所以在唐朝的很长时间里,《秦王破阵乐》(《七德舞》)不仅是军队乐舞,甚至还发挥了如今某些国歌的作用。

  • 西汉的“东宫”为何是太后的居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宫

    二十一世纪头几年,《汉武大帝》风靡大江南北。而除了汉武帝、卫青等男性人物之外,《汉武大帝》还塑造了以窦太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女性人物,而西汉太后居住的“东宫”也成为剧中经常出现的场景之一。不过这里有些人就感到奇怪:“东宫”在古代不应该是太子的住所和机

  • 商鞅被诬陷谋反被诛杀后为何没有一个秦王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鞅

    众所周知没有商鞅,秦国就不可能变得强大,更不用说具有一统天下的实力。那么这样一个功臣被诬陷谋反,继而被杀,为什么后任秦王没有一个为他平反呢?其实这背后的道理很简单,就是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国家已经强大了,变法已经完成了,商鞅还得罪了国君,留着他有什么用?死了也就死了吧,没必要给他平反。听上去似乎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历史去向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兰亭序

    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后人尊其为“书圣”。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所以又称“王右

  • 曹操为什么至死都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

    在曹操取得北方后,政治地位日益增加.在接献帝都许后,借皇帝之名,自封丞相,行治理国家的权利。平定中原后,接着被封为司空,做了“三公”。有趣的是,之前做三公的人,像王允、杨彪,基本皆死于非命,就好像遇整十年(1900、1920、1940、1960)就任的美国都是被刺杀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