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为什么铸造十二金人?十二金人现在在何处?

秦始皇为什么铸造十二金人?十二金人现在在何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378 更新时间:2024/2/17 22:33:5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据说他为了防止任命反抗而收尽天下金属,铸成十二个大铜人像,后世称之为十二金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历史长河中,无数朝在此进行政权的更迭和覆灭。要说中国的历史上最不缺的就是皇帝,每一位皇帝都极具特色。人们在提到中国皇帝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总是秦始皇,他带给人们太多的记忆点,无论是焚书坑儒、修长城、统一度量衡,这一切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可是也就是这样一个皇帝,同样也留下太多让后人感到好奇的地方,以及一些无法查证的“秘密”。比如,曾经让秦始皇缴天下之兵器所铸的十二金人究竟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现如今又在何处呢?

由于秦王朝的历史颇为久远,所以时间带走了一些事情的起源,其中就包括秦始皇为什么要打造这12个金人。不过,虽然正规的史料中并无详细记载,但是一些本以及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中,都有关于秦始皇铸造12金人的原因。其中流传最广,也是人们最愿意去相信的是以下两种原因。

历朝历代的皇帝在统治期间最为担忧的,也许并不是外敌的侵扰,而是内患而造成的民愤,毕竟就像人们常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平民百姓能将人推向高处,也能将高处的人推向深渊,所以我国历史上的皇帝总会想方设法的稳固民心,防止平民阶层动荡不安。

而秦始皇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但是他的做法却和寻常皇帝不一样,他并没有通过减少赋税或者是体恤民情来达到安抚民心的作用。而是一纸诏令将天下所有的兵器全部收回征用,并且将收到的所有兵器全部融化,铸成了这12座金人。他什么不通过更简单的方法,而是选择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方式呢?

这还要追溯到在秦始皇真正成为皇帝之前,吕不韦掌握朝政的那段时间,那段时光给他造成了难以磨灭的阴影。这一阴影也让他在当上皇帝后,对于政权总会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他想要坐稳天下,就必须要稳定民间防止再次作乱。他将出现民愤的原因,全部归结于人们手中的兵器之上,认为只要民众没有了兵器,也就无法与政权为敌。

他假借当时流传于民间的一首童谣,并借此全部说成“天意”,在当时民风淳朴,民智未开的时候,自然上天的意思就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即便许多人并不理解这样做的意义,也还是乖乖地将自己手中的兵器全部上交。而秦始皇也顺利地通过这样的方式铸成了自己的12个金人。

众所周知,秦始皇这个人特别迷信。他这个人基本上一辈子都特别听信方士和道人的言论,晚年也一直在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不惜花费巨大的代价也要寻得“灵药”。而在这一说法中,十二金人也是因为秦始皇过于迷信而得来的。

据民间传说,秦始皇在某一天的晚上突然梦见天气大变,各路鬼神在民间作祟。简单来说,就是做了一场噩梦。但是秦始皇却将这一场噩梦当真,并且十分惊恐。

于是迷信的他找了一个道士为他解梦,道士说只要制造12个金人,就可以除去噩梦,并且还能够稳坐天下。听信道人所言的秦始皇决定筹集天下的兵器,以此铸造成了12个金人。

当然无论传言真假,都表明金人是秦始皇为了满足自己统领天下的愿望而建造。十二金人是否存在,其实也并没有明确的证据,毕竟截止到目前,也没有人真正见过秦始皇所铸造的12个金人。那么,如果12个金人真的存在,现在又有可能在何处呢?

在秦朝覆灭之际,当时的楚霸王项羽攻下了咸阳,并且火烧了阿房宫。所以有人猜测,会不会是项羽当年的一把火将12个金人连同阿房宫一起烧毁了。

其实,这一说法是所有传言中最不可靠的。且不说12个金人自身所存在的价值让项羽舍不舍得去烧,就算项羽当时真的舍得去毁掉这12个金人,可是历史上连阿房宫是否被毁,甚至是否存在都留有有疑点。甚至有资料显示,当时的项羽并没有火烧阿房宫,所以这一说法自然也就不再成立。

随葬品,藏于秦始皇陵深处

其实有更多史学家更倾向于,十二金人并没有被毁,而是随着秦始皇去世被一同埋葬于皇陵之中。毕竟这12个金人是集天下之兵器铸造而成。先不管秦始皇究竟喜不喜欢,光这些金人自身的价值也不能够让秦始皇放心地把他们放在外面。

更何况这12个金人最初的铸造目的,就是为了让秦始皇能够更加稳定地掌握皇权,成为天下的统治者。对秦始皇来说,这12个金人就是自己权力的象征,迷信的他即便死去,也要牢牢地把握住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毕竟秦始皇的皇陵从一开始就是按照一个王朝来打造的。在秦始皇看来,如果自己没有做到长生不老,那么就在死后也做一个皇帝。

所以十二金人这种稳固自己权力的象征,自然也要随着自己葬于地底深处。虽然目前说已经发现了秦始皇陵的位置,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尤其是对其中文物的保护,我国并没有对秦始皇陵进行全部的挖掘研究,所以并不排除12金人也许就在秦始皇的身边。

当然,这种猜想即便再有依据,也需要人们眼见为实去证明,也许在不久之后,当秦始皇陵全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时候,12个金人也许会随之重见天日。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也许他的诸多行为在后人的眼中是十分荒唐的,但是也许在当时却是最显著的方法也说不定,毕竟后人无法对于先人进行一个准确的好与坏的划分,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体现出中国历史的多彩一面。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做到了“一夫一妻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一夫一妻

    一夫一妻制,是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形式。这种形式又被称为“单偶婚”、“个体婚”,是现如今这个文明世界的标志之一。我国古代则实行的是与之相对的一夫多妻制,坐拥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但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仍然有两位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专

  • 柴荣不死赵匡胤敢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柴荣

    周世宗柴荣,号称五代第一帝,一方面是是因为他在乱世之中,凭借义父郭威留下来的势力将后周弄得风生水起,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他在位期间的为政举措,确实深得人心。而且柴荣对朝政的掌控能力也是十分强悍的,柴荣在位期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开始复苏。他又南征北

  • 东汉前少帝刘懿本没有继承权为什么他能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懿

    汉朝时期,外戚干政现象十分严重,在东汉前少帝北乡侯刘懿在位期间,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的争斗更是达到了极致,而刘懿则成为了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他的一生都是傀儡,后世一些史学家甚至不将其计入东汉皇帝之列,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刘懿的故事吧。刘懿,一名犊,汉章帝刘炟之孙,济北惠王刘寿之子,汉安帝刘祜的堂弟。刘懿

  • 李林甫的宰相之职担任了多久?安禄山为何会惧怕李林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朝时期的宰相,同时他还是唐朝宗室大臣。他曾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担任了19年的宰相,可谓是唐玄宗时期当宰相最久之人。李林甫在做宰相19年的时间里,他权倾朝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他排除异己、残害忠良。最为重要的是,李林甫在任期间,还主张重用胡将,正是他的这个主张,再加上唐玄宗李隆基

  • 孙权称帝之后哪些文臣武将官职是最高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权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的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执掌大权,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促使疆域面积大大增加。黄武元年

  • 火折子为什么一吹就着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火折子

    自燧人氏钻木取火以来,火已经成了远古人类的饮食、驱兽之物,人之所以能成为万物的主宰,凌驾于万物之上,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类懂得使用火。古人对火十分的重视和尊重,因其即是生活必需,但稍加不慎就会引火烧身,俗语说“水火无情”,所以对火的使用非常严谨,甚至连火字都会避讳,比

  • 朱高炽身体有残疾为何还能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高炽

    说起朱棣想必无人不晓,但谈到他的继承人朱高炽或许少有人知。朱棣一生风云交错,尽管皇位得之不当,然其文治武功实属一代明君。而朱高炽中年登基,仅坐了十个月龙椅便骤然驾崩。人们对他本人的印象除了肥胖就是迟钝,相比之下他弟弟朱高煦高大勇猛,屡立战功,所以朱棣最后传位给朱高炽令人甚是难解。对此笔者认为朱棣做

  • 东汉末才子杨修为何被曹操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修

    杨修出生名臣之家,才学聪明,是深得曹操喜欢和欣赏的。以上问题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魏蜀吴三分天下,其中当属曹操势力最大,他不仅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尽取冀、并、幽、青四州之地,还借此一统黄河以北的土地,成为最大最强的诸侯。同时,曹操手下也是人才济济,文有号称“王佐之才&rdqu

  • 三国诸葛亮与张昭同为托孤大臣 谁的权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张昭

    在汉末三国时期,托孤大臣无疑具有重要的地位。比如魏文帝曹丕临终之际,选择司马懿、陈群、曹真、曹休这四人作为托孤大臣,以此共同辅佐魏明帝曹叡。再比如孙权去世时,则指定了五位托孤大臣,分别是大将军诸葛恪、中书令孙弘、会稽太守滕胤、荡魏将军吕据、宗亲侍中孙峻。对于托孤大臣来说,自然是因为受到了皇帝的信任

  • 曹操接受的所有降将中待遇最好的人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降将是战争史上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其中姜维更是成为蜀国武将之首的大将军。再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中,张辽曾是吕布的手下,张郃曾是袁绍的手下。因此,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自然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