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称帝之后哪些文臣武将官职是最高的?

孙权称帝之后哪些文臣武将官职是最高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523 更新时间:2024/2/17 22:33:45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的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执掌大权,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促使疆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对于孙权来说,正式建立东吴后,自然需要封赏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那么,问题来了,孙权称帝时,官职最高的文臣、武将分别是谁?

一方面,孙权称帝时,官职最高的文臣是顾雍。彼时,顾雍担任丞相这一官职。

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顾雍幼时拜名士蔡邕为师,学习弹琴和书法。他才思敏捷,心静专一,艺业日进,深受蔡邕喜爱。蔡邕赠之以名。故顾雍与老师蔡邕同名(“雍”与蔡邕的“邕”同音)。又因受到老师称赞,故取字元叹。

建安五年(200年),孙权被朝廷授为讨虏将军,领会稽郡太守。孙权受命后,并未到郡就职,而是以顾雍为会稽郡丞,代理太守之职,顾雍讨除寇贼,使得郡界宁静,官吏和百姓归服。黄武元年(221年),孙权为吴王,顾雍任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公元225年,顾雍改任太常,进封醴陵侯,不久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

孙权对顾雍很尊敬,也很信任,每有难题时便会派中书郎前往请教他。每当顾雍赞成孙权的意见时,顾雍就会请孙权的部下吃饭,把问题研究个透彻,然后再送对方离开;如果顾雍不赞成孙权的意见的话,那么他就不会请客了,也不多说话,这样孙权就会知道自己的观点有待改进。

赤乌六年(243年)十一月,顾雍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孙权身着孝服前往祭吊,赐谥号“肃”。由顾济袭爵,顾济无后,所以在他去世后,国嗣断绝。永安元年(258年),吴景帝孙休下诏,以顾裕嗣爵醴陵侯。

对于顾雍来说,从公元225年开始担任吴国的丞相,到公元243年去世,也即执掌东吴朝廷大权十多年。而这,不仅说明顾雍不仅能力较强,也体现出他获得了孙权的信任。对此,步骘这位东吴大臣曾评价道: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濬,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另一方面,孙权称帝时,官职最高的武将是陆逊。彼时,陆逊担任上大将军这一官职。

陆逊出身吴郡陆氏,为江东士族,江东四大姓(吴郡顾氏、吴郡陆氏、吴郡朱氏、吴郡张氏)之一。对于陆逊来说,祖父陆纡,在东汉末年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曾担任九江(今安徽寿春东)都尉。陆逊出生在华亭,少年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庐江郡的治所舒县读书。当时的吴县人士中,陆绩和顾邵以博览书传最为知名,陆逊、张敦、卜静、吾粲次之。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因为遭到许贡三门客的刺杀而去世,孙权执掌江东,招纳俊秀,聘求名士。到了公元203年,陆逊开始辅佐孙权。因为陆逊征讨山越,立下了不少战功,孙权就将孙策的女儿许配给了陆逊。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也是因为孙权在位初期,确实需要拉拢吴郡陆氏等世家大族。

公元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关羽包围了襄樊,曹仁难以抵挡,于是向曹操请求支援。对此,曹操派遣于禁、庞德等人去帮助曹仁。结果,关羽水淹七军,俘获于禁,斩杀庞德,顺利消灭了曹操派出的兵马。不过,让关羽没有想到的是,孙权背叛了孙刘联盟,派遣吕蒙偷袭荆州。

值得注意的是,陆逊不仅参加了偷袭荆州的计划,还在吕蒙患病期间,代替他的官职,并通过写信夸赞关羽,促使后者放松警惕。而这,自然为东吴顺利夺取荆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偷袭荆州的战役中,陆逊率领大军切断了关羽的退路,从而在公元220年斩杀了关羽父子,夺取了荆州之地。公元221年,为了给关羽报仇,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彼时,吕蒙已经病逝,陆逊承担了抵挡刘备大军的重任。公元222年,陆逊击败了刘备,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对此,在笔者看来,夷陵之战的胜利,自然巩固了东吴对于荆州的占据。

同年,曹丕因为孙权不肯派遣太子到洛阳当人质,所以派遣大军进攻东吴。对此,陆逊又化解了来自曹魏的攻势,这为孙权登基称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登基称帝,考虑到陆逊的功绩,所以孙权在大将军之上,又设立了上大将军。在孙权迁都建业后,陆逊作为上大将军,协助太子孙登镇守武昌。由此,对于担任上大将军的陆逊,在地位上要高于担任大将军的诸葛瑾。一般来说,大将军是武将之首。但是,东吴的情况,自然和蜀汉、曹魏存在一定的区别。

公元244年,丞相顾雍病逝后,陆逊被孙权册封为丞相和荆州牧。在三国时期,文臣和武将的界限,还是比较模糊的。所以,尽管是一位武将,但是,陆逊还是获得了丞相这一官职。同样的道理,担任丞相的顾雍,之前也曾有率军消灭贼寇的经历。不过,对于位极人臣的陆逊,却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

因为太子孙登病逝,东吴内部爆发了二宫之争。而就陆逊来说,也牵涉其中。公元245年,孙权派遣手下责备陆逊,这导致陆逊发病去世,终年63岁。而这,自然是东吴的一大损失了。此外,太元元年(251年),陆逊的儿子陆抗回到建业治病。等到他要离开时,孙权哭着与他告别:“我过去听用谗言和你父亲不和,由此辜负了你。”永安年间,吴景帝孙休追谥陆逊为昭侯。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火折子为什么一吹就着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火折子

    自燧人氏钻木取火以来,火已经成了远古人类的饮食、驱兽之物,人之所以能成为万物的主宰,凌驾于万物之上,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类懂得使用火。古人对火十分的重视和尊重,因其即是生活必需,但稍加不慎就会引火烧身,俗语说“水火无情”,所以对火的使用非常严谨,甚至连火字都会避讳,比

  • 朱高炽身体有残疾为何还能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高炽

    说起朱棣想必无人不晓,但谈到他的继承人朱高炽或许少有人知。朱棣一生风云交错,尽管皇位得之不当,然其文治武功实属一代明君。而朱高炽中年登基,仅坐了十个月龙椅便骤然驾崩。人们对他本人的印象除了肥胖就是迟钝,相比之下他弟弟朱高煦高大勇猛,屡立战功,所以朱棣最后传位给朱高炽令人甚是难解。对此笔者认为朱棣做

  • 东汉末才子杨修为何被曹操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修

    杨修出生名臣之家,才学聪明,是深得曹操喜欢和欣赏的。以上问题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魏蜀吴三分天下,其中当属曹操势力最大,他不仅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尽取冀、并、幽、青四州之地,还借此一统黄河以北的土地,成为最大最强的诸侯。同时,曹操手下也是人才济济,文有号称“王佐之才&rdqu

  • 三国诸葛亮与张昭同为托孤大臣 谁的权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张昭

    在汉末三国时期,托孤大臣无疑具有重要的地位。比如魏文帝曹丕临终之际,选择司马懿、陈群、曹真、曹休这四人作为托孤大臣,以此共同辅佐魏明帝曹叡。再比如孙权去世时,则指定了五位托孤大臣,分别是大将军诸葛恪、中书令孙弘、会稽太守滕胤、荡魏将军吕据、宗亲侍中孙峻。对于托孤大臣来说,自然是因为受到了皇帝的信任

  • 曹操接受的所有降将中待遇最好的人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降将是战争史上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其中姜维更是成为蜀国武将之首的大将军。再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中,张辽曾是吕布的手下,张郃曾是袁绍的手下。因此,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自然也能

  • 真正的秦始皇长什么样子? 秦始皇相貌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始皇

    说起秦始皇,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是我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位皇帝,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帝”。秦始皇的一生非常的精彩,年仅13岁的时候就登机成为秦王,20多岁便能执掌大权,30岁就已经一统天下了,并且建立了我国历史上首个中央集权统一的国家。可以说在历史上很难找到第二个像秦始皇这么一

  • 北京为何成为首都?有哪些不足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京

    说起北京,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咱们中国的首都。说起首都北京,相信大家有很疑问的是为何选择是北京作为都城呢?800多年的时间里,在以北京作为都城的过程当中,有没有暴露出哪些不足的情况呢?那么今天小编就专门来跟大家聊一聊咱们中国的首都北京。说起北京作为首都有哪些不足之处,答案就是肯定有的:1、地理位

  • 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谋反了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文静

    刘文静字肇仁,京兆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李渊太原起兵,为后来他建唐登基做出了良好的起步,后来李渊在武德元年的时候,就评出了“太原元谋功臣”共十七人。太原元谋功臣分别是:秦王李世民、裴寂、刘文静、长孙顺德

  • 曹操与曹丕父子是怎么处理司马懿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出身士族家庭,政治家、军事家。以上问题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晋泰始二年(266),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曹魏失国,根源就在曹操对司马懿的征辟和曹丕对司马懿的重用,为什么明知司马懿不愿屈就于自己,曹操还是执意要招揽司马懿?曹丕又为什

  • 李隆基决意处死上官婉儿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上官婉儿

    唐明皇李隆基一生功过相伴。他前半生励精图治,将大唐盛世推至顶点;后半生沉迷爱情,为大唐由盛转衰埋下祸根。上官婉儿亦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少有的女政治家,引领唐诗风潮。可身为臣子,毫无忠诚可言,非但几次三番易主求荣,还惑乱宫闱 。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佩服上官婉儿独到的眼光。自武则天起,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