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原本留给太子朱标的武人班底都有谁?

朱元璋原本留给太子朱标的武人班底都有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41 更新时间:2024/1/24 16:05:31

朱标为姻亲枢纽,以常、蓝为首的武人集团配合关中地区的天险地利可以对岭北产生巨大的威胁,而且有黄河护卫没有北京必须时刻囤积重兵的弊端。而北京因为地理位置以及漕运之利依然会是攘夷藩王坐镇的军事巨镇,与关中新都齿矣。奈何太子朱标壮年而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近七十的朱元璋受到沉重的打击,再也没有精力和心情考虑迁都的事情。

朱元璋在当年底亲自撰写的一篇《祀灶文》中,表达了万般无奈的心情:"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就绪。维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听起来真是异常凄凉。

太子朱标的武人集团班底是未来朱标的基本盘而不是整个朝廷的,在历次杀戮之后,可以看到,徐、李、汤、耿、郭、沐几家和朱元璋关系特别好的勋贵都活到了最后,足见太祖并非滥杀,而是有自己真正的基本盘的。

朱允炆曾跟朱元璋说对付他叔叔们的方法:"首先,用德来争取他们的心,然后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再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属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结果他没有按他说的步骤做而是直接跳过拔刀,由于朱允炆集团的软弱,选择从最弱的藩王下手,皇帝的威仪随着各藩王不断削藩递减,最后最老最强的藩王朱棣反了。

对北方最失人心的举动就是建文帝把北方诸省儒学传授给砍了,朱棣登基恢复。靖难之役能成功有很多原因,军事能力和运气都很重要,当然还有太祖皇帝当年制度设计的结果。朝中出了奸臣,亲王可以起兵"清君侧",本来就是太祖皇帝的安排,而且他也注意培养诸王带兵经验和威信,保证他们有能力完成这个目标。

太祖尸骨未寒,齐、黄等人大举废黜亲王、剥夺护卫兵,那不就是奸臣咯?燕府自己的护卫兵多被宋忠等人领出去了,但燕王起兵,跟他出塞的老部下们纷纷响应,这就是太祖培养的成效。王府自己的护卫兵满编不过15000人左右,太祖还真指望亲王用这点儿兵力一路打到南京去不成?当然《皇明祖训》规定亲王靖难之后要还国,然而建文帝没有逃跑也没有出面交涉,居然自焚了,成祖连表面功夫都省了,直接即位吧。

事实上成祖入京后南军大将郭英、平安盛庸、梅殷、何福、房昭、杨文等等都先后顺服了成祖,说明太祖皇帝亲手打造的这支军队的指挥官还是明事理的,虽然受朝廷之命不得不执行,但心里知道燕王确实是遵循祖训而起兵,故能够接受这一结果。文官中固然有念及建文帝之恩而求仁者,但也有不少识时务之士,因此成祖很快就建立了首届内阁、重组政府,各地方政府也闻风归顺,只有浙江布政使等人还在招募民兵,被部下抓捕归案。

总的来看,成祖起兵看似"叛乱",实际却是太祖皇帝设计的应急机制的动效果。从帝位传承上看,太祖尊重嫡长继承制,将皇位传给了建文帝,现在成祖取而代之,正所谓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内不能制外,但内外都姓朱,都是太祖之后。我看这正说明了太祖制度为一姓之谋的成功。要是缺乏政治智慧的建文朝廷愣是把燕军消灭了,那才是太祖的真失败,以后朝廷又不知道搞出什么乱子。

成祖即位后,用较为和缓而非粗暴废黜的手段,把亲王领兵的制度废除了,改为"天子守边",更加在京城厚集兵力。但历史上人亡政息的例子并不少,太祖制定的这个制度,能影响他死后数年的皇位归属,也很厉害了。

标签: 朱标

更多文章

  • 探寻台湾功臣卫温、诸葛直为何会被孙权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直

    230年(黄龙二年),称帝后的孙权命卫温与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战船三十艘,浮海求夷州(台湾)、亶州。卫温和诸葛直等人是史料记载的最早到达台湾的人,此后,台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同大陆的联系逐渐密切。到元世祖时,台湾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因为卫温、诸葛直是大陆最早和台湾交流的代表人物,所以历史上对他

  • 三国时期发生过多少次托孤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托孤

    三国时期曾有五次著名的托孤事件。曹魏有曹丕、曹叡临死前托孤,东吴有孙策、孙权托孤,蜀汉就是刘备著名的白帝城托孤。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来回顾一下,这五次托孤的简单经过:孙策托孤张昭、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公元200年,孙策正踌躇满志时,被许贡门客刺杀。孙策给年仅19岁的孙权留下了张昭、周瑜

  • 古代王朝处在国力强盛的时候 王朝能够养下多少兵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王朝,处在,国力,强盛,时候,能够,养下,多少,兵马

    春秋时期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支大军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强盛与衰弱。当你强大时,如果你没有相应的军事实力,那么你在周围人眼中就是一只良好的肥猪,只要别人动动刀子,就可以把你辛苦积攒的东西全部偷走。而往往一个国家的衰弱,是从自己国家最强大的大军覆灭的时候开始的

  •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为何要箭射承天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

    李自成攻下北京后,进入明朝皇宫,据说,李自成骑马经过承天门的时候,志得意满,可能是他突然心血来潮,立马弯弓搭箭,一箭射去,射在城门承天门的匾额上,这就是“箭射承天门”。那么,李自成的这一箭,射得怎么样呢?射准了吗?结果如何?承天门,就是现在的天安门,满清进入北京后,改的名字

  • 黄月英真的是一个丑女吗 诸葛亮为何会娶丑女做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月英

    杜甫再次来到孔明祠,感叹着古代的士大夫们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同情。一份忠心的告示,让许多英雄都流下了眼泪。孔明风度翩翩,威风凛凛,已经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智者和忠诚的象征。据说,此人身材魁梧,五官棱角分明,像是一名风度翩翩的男子,如此贤良淑德,品貌端庄,怎么会有个普普通通的老婆?东吴周瑜曾经说过:&ld

  • 隋唐十八条好汉都有哪些人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唐,八条,好汉,都有,哪些,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隋

    隋唐十八条好汉,还有跟十八条好汉名单部分重合的四猛、四绝、十三杰、八大锤,除了除秦琼、单雄信 、尉迟敬德、来护儿等人,基本都是虚构。基本虚构并不等于完全虚构,比如被误认为是完全虚构的前三名和第七名,在史书中上都能找到与之有五成以上相似的原型,所以说他们是虚构人物肯定不准确虚构是凭空而来,咱们要说的

  • 北宋“烛影斧声”事件真实存在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烛影斧声

    烛影斧声,指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如果说起宋朝的神秘事件,大家往往想到的事北宋千古迷案“烛影斧声”。它涉及到了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死亡之谜,千百年来人们围绕着它争论不休,许多人提出过自己的看法。而实际在《宋史》的《太祖本纪

  • 汉献帝皇后伏寿为何最后会被曹操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伏寿

    汉献帝刘协堪称“史上最惨皇帝”之一,未出生之前,其母王美人因遭到何皇后记恨,就险些被堕胎。称帝之后虽贵为皇帝连朝堂上的事都做不了主,一生受人控制。公元220年,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传位于曹丕。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汉献帝的后宫生活是什么样的?伏寿,汉献帝皇后,琅琊郡东武

  • 刘备关羽为何守不住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

    有人说傲慢的关羽并不适合镇守荆州,如果换做五虎上将的其他人与诸葛亮搭档,就有可能确保荆州不失。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并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就会发现荆州这个四战之地,五虎上将和诸葛亮谁也守不住,刘备也犯了跟袁绍同样的错误:他对荆州战事不闻不问,没有增派一兵一卒,也没有输送一粒米一捆草,直到荆州全线崩溃、关

  • 后周末代皇帝柴宗训死因 柴宗训有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后周

    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周世宗柴荣第四子,后周末代皇帝。人物简介显德六年(959年),授特进、左卫上将军,册封梁王。周世宗去世后,正式即位,沿用”显德”年号,年仅七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由宰相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重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显德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