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在马嵬驿兵变后为何选择退位为太上皇?

唐玄宗在马嵬驿兵变后为何选择退位为太上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016 更新时间:2023/12/23 7:30:19

自古以来,皇帝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在封建时期,皇帝更被百姓当成神一般,进行膜拜与尊崇,而且一旦登基皇帝位就意味着,除非遇到不可抗力(死亡与意外遇难),不然会一直干到死,为止。

那么,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玄宗为什么,怎么会选择提前退位呢?

一、形势所迫,迫不得已

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这是一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环境等各方面。这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强盛,那个时候的全球,都在回响,“中国最强音”,可以说,唐朝打个喷嚏,地球都要抖一抖。

唐玄宗的一系列地改革,有十分显著的成效,他的政策可谓是一招一招切入要害,更重要地是他的政策力度很强很生猛,如同大功率的火箭助推器,迅速地将唐朝的综合国力推向了世界顶峰,而且是一种难以企及的高度,是断崖式领先。

但是到了后期,唐玄宗因宠幸杨贵妃,不理朝政,再加上重用奸佞以及藩镇兵将,安禄山史思明起义后,一步一步地将唐朝由繁荣推向了泥泞之中。

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不得不将皇位让给了其儿子李亨,唐玄宗对皇位非常地留恋。壮年的时候,唐玄宗为了自己的权威,一天就将自己的三个儿子杀死,无情起来,可谓是毫不手软。

而兵败之后的唐玄宗已经是身不由己,行动都由太子安排的人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与监视。

老年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引发天下人的不满,昔日的硬汉美男子,晚年之时的李隆基变成了千夫所指,唐玄宗在大唐的名声可谓是一落千丈,让人厌恶。

二、儿子心寒,顺势夺权,唐玄宗被架空

“都说危难之时见忠诚”面对危机,755年12月爆发安史之乱后,唐玄宗见势不妙,不顾江山社稷,不顾百姓的死活,一味地选择逃跑,太子李亨为了活命,也想一起跑。

但皇帝都走了,谁指挥战争呢?唐玄宗觉得此时此刻,自身性命为上,不顾李亨的死活,强行留下李亨进行抗战。

民间的平头老百姓,还知道虎毒还不食子呢。但是,唐玄宗在国家危难之时,竟然变成了“李跑跑”,因为这个表现被全天下人诟病。

也因为这件事情,唐玄宗的支持者越来越少,权力也被架空。后来,李亨称帝,史称唐肃宗,并将自己封为太上皇。

三、无力东征、民心尽失

安禄山对大唐的破坏是根基似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打击,几年下来,久经生死的唐玄宗已经吓破了胆子,夜夜不得安生,曾经的有志青年,现在已经变成了怂人,他的事业也已经腐朽拉锯样的垮台了,他再也没有胆量收复河山。

安史之乱就是唐玄宗本人乱政造成的,妇孺皆知,他已经彻底失去民心了。

其次,他已经没有军队了,虽然离开长安的时候,带走了护卫长安的所有御林军,但是这些军队在路途中,逃的逃,跑的跑,到达成都的时候,已经不到五分之一了。

经过平叛战争,李亨在大唐的地位迅速提升,掌握了大唐的权力。官员升迁和国家兵权,都统统地算到了李亨手里,唐玄宗变成了光杆司令,一个人的国王。

“秋后算账,为时不晚”,李亨想起了当太子的时候,天天受虐,甚至随时都有性命之忧。这个时候,他复仇心理爆棚,有意无意地也得锉急一下他爹。所以唐玄宗当了太上皇以后日子过得很窝囊、可谓是狼狈不堪。

唐肃宗把他身边忠心的人,都给发配到边缘地带,强行让他们远走他乡,远走到天涯海角,很多人死在了发配的路上。

只给唐玄宗留了几个别愣头与刺头,专门给他找麻烦的,三天两头的语言暴力太上皇,在生活上也是缺斤少两,各种各样地给他找不痛快,制造无数的麻烦,不到几年的光景,唐玄宗就活活被气死了。

标签: 唐玄宗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冀州牧韩馥为何把州让给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馥

    韩馥,字文节,颍川郡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他出身颍川豪族,最初在洛阳供职。中平元年(189年),凉州军阀董卓入主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拉拢一批所谓的志同道合的盟友,韩馥因此出任冀州牧,此时袁绍与董卓决裂,贬为渤海太守,受韩馥节制。当时的董卓因为擅自废立以及各种残酷的暴行,导致了天下人的愤

  • 乾隆帝死后还有哪些妃子健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帝

    乾隆65岁时,29岁的淳妃为他生下了女儿十公主,乾隆88岁时,还纳了两名15岁左右的秀女为妃嫔,这大概很适合乾隆风流天子的形象。乾隆,是古代历史上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封建王朝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因此妃嫔自然也是比其他皇帝多,由于乾隆皇帝活到89岁,很多妃嫔在他驾崩前早已离世,只留下几人还

  • 明宣宗废后原因 明宣宗为何要把皇后胡善祥废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胡善祥

    明宣宗废后,是明宣宗朱瞻基废去元配皇后胡善祥之事,此为明朝第一次废后事件。宣宗经过与大臣多次密议后,确定废黜方略,并于宣德三年,明宣宗改立孙贵妃为皇后。背景胡善祥为济宁人,永乐十五年选入皇太孙妃,此后为皇太子妃。宣宗即位后立为皇后。当时孙贵妃有宠,而胡皇后无子,又经常生病。孙贵妃出身邹平,和明成祖

  • 英国巨石阵的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巨石阵

    巨石阵,英国的史前时代遗址,又称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栏、斯托肯立石圈等名,外文名Stonehenge,地点在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据考古学家们分析,那平均重达二十五六吨的青色巨石、砂岩石是从30千米~200千米以外运来的。建造者们首先挖出一道圆形的深沟,

  • 周宣帝死后杨坚为何能独揽北周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坚

    周宣帝宇文赟二十二岁就去世,留下年仅7岁的周静帝,这时候势必需要一个强力的大臣托孤,那么这个位置是如何落到杨坚手中的呢?这其中,有四个人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杨丽华是杨坚的大女儿,在宇文赟登基称帝前就嫁给了他,如今周宣帝去世,杨丽华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皇太后,那么国丈杨坚成为辅政

  • 三国时期都有哪些名人与曹操有联姻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

    提起三国里的联姻,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孙权嫁妹妹给刘备,以此巩固孙刘联盟。其实孙刘联姻不算什么,曹操才是三国里最擅长联姻的人,孙策、张绣、张鲁、袁谭、刘协和曹操都有姻亲关系。曹操利用联姻拉拢孙策曹操是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者,公元200年孙策横扫江东六郡,而袁绍也已统一河北四州。曹操感叹:“

  • 古代妃子被皇帝打落冷宫之后是如何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冷宫

    说起冷宫,看过宫斗剧的朋友都了解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主要是住着那些被皇帝遗弃的妃子。一般来说,那些失宠或者得罪皇帝的妃子会被关押在这些地方。其实在古代并没有冷宫这个词。冷宫主要是指那些皇宫的角落之类的,很少有人去的。妃子被贬到这里来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很多人都受不了这里的环境。那么,妃子在冷宫里都是

  • 朱元璋原本留给太子朱标的武人班底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标

    以朱标为姻亲枢纽,以常、蓝为首的武人集团配合关中地区的天险地利可以对岭北产生巨大的威胁,而且有黄河护卫没有北京必须时刻囤积重兵的弊端。而北京因为地理位置以及漕运之利依然会是攘夷藩王坐镇的军事巨镇,与关中新都齿矣。奈何太子朱标壮年而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近七十的朱元璋受到沉重的打击,再也没有精力和心

  • 探寻台湾功臣卫温、诸葛直为何会被孙权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直

    230年(黄龙二年),称帝后的孙权命卫温与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战船三十艘,浮海求夷州(台湾)、亶州。卫温和诸葛直等人是史料记载的最早到达台湾的人,此后,台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同大陆的联系逐渐密切。到元世祖时,台湾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因为卫温、诸葛直是大陆最早和台湾交流的代表人物,所以历史上对他

  • 三国时期发生过多少次托孤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托孤

    三国时期曾有五次著名的托孤事件。曹魏有曹丕、曹叡临死前托孤,东吴有孙策、孙权托孤,蜀汉就是刘备著名的白帝城托孤。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来回顾一下,这五次托孤的简单经过:孙策托孤张昭、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公元200年,孙策正踌躇满志时,被许贡门客刺杀。孙策给年仅19岁的孙权留下了张昭、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