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宣宗废后原因 明宣宗为何要把皇后胡善祥废掉?

明宣宗废后原因 明宣宗为何要把皇后胡善祥废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167 更新时间:2023/12/16 15:45:24

明宣宗废后,是明宣宗朱瞻基废去元配皇后胡善祥之事,此为明朝第一次废后事件。宣宗经过与大臣多次密议后,确定废黜方略,并于宣德三年,明宣宗改立孙贵妃为皇后。

背景

胡善祥为济宁人,永乐十五年选入皇太孙妃,此后为皇太子妃。宣宗即位后立为皇后。当时孙贵妃有宠,而胡皇后无子,又经常生病。孙贵妃出身邹平,和明成祖皇后徐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是同乡,因此关系孙氏十岁时被召入宫中,由徐皇后养育。之后在替宣宗议婚时,将胡善祥选为皇太子妃、孙氏为嫔。明宣宗即位后,封孙氏为贵妃。孙贵妃无子,但偷取宫人之子为己子,即后来的明英宗,因此孙贵妃眷宠益重。宣宗欲废胡善祥而立孙贵妃为皇后。

商议

为了废后一事,宣宗召见大臣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商议,称:“我年过三十未有儿子,现在孙贵妃有子,母从子贵,古亦有之。但皇后宜何如处置?”于是列举胡皇后多次过失。杨荣称:“废掉皇后即可。”宣宗问:“废后之事在以往有惯例么?”蹇义称:“宋仁宗降皇后郭氏为仙妃。”宣宗转而问张辅、夏原吉、杨士奇为何不说话。杨士奇表示对:“臣对于皇后,犹如孩子侍奉父母。现在皇后是母,群臣是子,为子的岂敢讨论废母!”宣宗遂问张辅、夏原吉,两人仍然规避称此为大事,容其详议。宣宗说:“此事不能给外面所谈论么?”蹇义称:“这是自古就有的事情,还有什么可讨论的!”杨士奇遂争论道:“宋仁宗废郭后,孔道辅、范仲淹率台谏等十数人入谏而被黜,至今史册均称贬,何谓无议!”随后众人争论不休,于是退下。杨荣、蹇义对夏原吉、杨士奇说:“陛下有此志向很久了,不是我们臣下能够阻止的。”夏原吉称:“但应当商议处置皇后。”杨士奇称:“今天我听到陛下所称的皇后过失,均非应当废后的罪过。”于是众人商议不决。

次日,宣宗召见杨士奇、杨荣到西角门,问商议结果。杨荣从怀中取出一纸,列出皇后过失二十事,均为诋毁,称:“以此可以废后了。”宣宗看了其中两三件事后,就艴然变色道:“你们这样诬陷,难道宫庙无神灵就看不到了么?”对杨士奇说:“你怎么看?”杨士奇答道:“汉光武帝废后,诏书曰:‘异常之事,非国休福。宋仁宗废后,后来非常后悔。希望陛下谨慎。”宣宗不悦,于是命两人退下。此后又一天,宣宗召问杨士奇,杨士奇说:“此事皇太后必然有主张。”宣宗称:“和你们商议,这本就是皇太后之意。”后又一日,宣宗独自在文华殿召见杨士奇,问应当如何处置。杨士奇于是问:“胡皇后与孙贵妃相处如何?”宣宗说:“非常和睦亲爱。但是我看重皇子,而皇后病重不宜子,故欲正其母以区别。现在皇后生病多月,贵妃经常看望,慰藉甚勤。”杨士奇进言道:“现在可趁其生病,而劝导其辞让皇后位。于是进对都为礼仪,而恩眷亦不衰。”宣宗颔首表示赞同。几天后,宣宗再次召见杨士奇,称:“你所说的主张非常好,皇后欣然辞职。孙贵妃不接受,太后亦尚未听辞。然而皇后仍然坚持辞去。”杨士奇道:“若如此,希望陛下您对待两位相同。当年宋仁宗废郭后,而对郭氏恩意加厚。”宣宗赞同并说:“我不会食言的。”于是此议论遂定。

废立

宣德三年二月,宣宗令皇后胡善祥上辞位表,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立孙贵妃为皇后。

宣宗之母张太后怜悯胡废后,经常召居清宁宫。内廷朝宴,张太后命胡废后位居孙皇后之上,孙皇后亦为此经常感到不快。

胡氏无过被废,天下人听后为之同情。数年后,宣宗亦感到后悔,曾自我解嘲道,“这是我年少冲动所为啊。”

后续

正统七年,一向怜悯胡废后-的张太皇太后去世,胡废后痛哭不已,次年去世,明英宗以嫔御之礼葬至金山。土木之变中,明英宗被俘,孙太后命郕王监国,明景帝即位后,尊其为上圣皇太后。当时英宗在迤北,孙皇太后亦多次寄御寒衣裘。英宗归朝后,被景帝幽禁于南宫,孙太后数次省视。此后石亨发动夺门之变,首先密告孙太后,得到许可。英宗复辟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此为明朝宫闱徽号之始。天顺六年九月,孙太后去世,英宗尊谥曰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合葬景陵,祔太庙。而英宗生母,竟无人所知。

孙太后去世后,钱皇后对英宗说:“当年胡皇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师。其死时,人们畏惧孙太后,其殓葬皆不如礼。”于是劝其恢复原位。英宗问大学士李贤,李贤表示赞同,并称:“陛下此心,天地鬼神实临之。然臣以陵寝、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称陛下明孝。”天顺七年,英宗追谥尊胡皇后为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修陵寝,未祔太庙。

标签: 胡善祥

更多文章

  • 英国巨石阵的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巨石阵

    巨石阵,英国的史前时代遗址,又称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栏、斯托肯立石圈等名,外文名Stonehenge,地点在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据考古学家们分析,那平均重达二十五六吨的青色巨石、砂岩石是从30千米~200千米以外运来的。建造者们首先挖出一道圆形的深沟,

  • 周宣帝死后杨坚为何能独揽北周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坚

    周宣帝宇文赟二十二岁就去世,留下年仅7岁的周静帝,这时候势必需要一个强力的大臣托孤,那么这个位置是如何落到杨坚手中的呢?这其中,有四个人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杨丽华是杨坚的大女儿,在宇文赟登基称帝前就嫁给了他,如今周宣帝去世,杨丽华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皇太后,那么国丈杨坚成为辅政

  • 三国时期都有哪些名人与曹操有联姻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

    提起三国里的联姻,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孙权嫁妹妹给刘备,以此巩固孙刘联盟。其实孙刘联姻不算什么,曹操才是三国里最擅长联姻的人,孙策、张绣、张鲁、袁谭、刘协和曹操都有姻亲关系。曹操利用联姻拉拢孙策曹操是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者,公元200年孙策横扫江东六郡,而袁绍也已统一河北四州。曹操感叹:“

  • 古代妃子被皇帝打落冷宫之后是如何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冷宫

    说起冷宫,看过宫斗剧的朋友都了解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主要是住着那些被皇帝遗弃的妃子。一般来说,那些失宠或者得罪皇帝的妃子会被关押在这些地方。其实在古代并没有冷宫这个词。冷宫主要是指那些皇宫的角落之类的,很少有人去的。妃子被贬到这里来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很多人都受不了这里的环境。那么,妃子在冷宫里都是

  • 朱元璋原本留给太子朱标的武人班底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标

    以朱标为姻亲枢纽,以常、蓝为首的武人集团配合关中地区的天险地利可以对岭北产生巨大的威胁,而且有黄河护卫没有北京必须时刻囤积重兵的弊端。而北京因为地理位置以及漕运之利依然会是攘夷藩王坐镇的军事巨镇,与关中新都齿矣。奈何太子朱标壮年而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近七十的朱元璋受到沉重的打击,再也没有精力和心

  • 探寻台湾功臣卫温、诸葛直为何会被孙权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直

    230年(黄龙二年),称帝后的孙权命卫温与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战船三十艘,浮海求夷州(台湾)、亶州。卫温和诸葛直等人是史料记载的最早到达台湾的人,此后,台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同大陆的联系逐渐密切。到元世祖时,台湾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因为卫温、诸葛直是大陆最早和台湾交流的代表人物,所以历史上对他

  • 三国时期发生过多少次托孤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托孤

    三国时期曾有五次著名的托孤事件。曹魏有曹丕、曹叡临死前托孤,东吴有孙策、孙权托孤,蜀汉就是刘备著名的白帝城托孤。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来回顾一下,这五次托孤的简单经过:孙策托孤张昭、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公元200年,孙策正踌躇满志时,被许贡门客刺杀。孙策给年仅19岁的孙权留下了张昭、周瑜

  • 古代王朝处在国力强盛的时候 王朝能够养下多少兵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王朝,处在,国力,强盛,时候,能够,养下,多少,兵马

    春秋时期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支大军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强盛与衰弱。当你强大时,如果你没有相应的军事实力,那么你在周围人眼中就是一只良好的肥猪,只要别人动动刀子,就可以把你辛苦积攒的东西全部偷走。而往往一个国家的衰弱,是从自己国家最强大的大军覆灭的时候开始的

  •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为何要箭射承天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

    李自成攻下北京后,进入明朝皇宫,据说,李自成骑马经过承天门的时候,志得意满,可能是他突然心血来潮,立马弯弓搭箭,一箭射去,射在城门承天门的匾额上,这就是“箭射承天门”。那么,李自成的这一箭,射得怎么样呢?射准了吗?结果如何?承天门,就是现在的天安门,满清进入北京后,改的名字

  • 黄月英真的是一个丑女吗 诸葛亮为何会娶丑女做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月英

    杜甫再次来到孔明祠,感叹着古代的士大夫们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同情。一份忠心的告示,让许多英雄都流下了眼泪。孔明风度翩翩,威风凛凛,已经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智者和忠诚的象征。据说,此人身材魁梧,五官棱角分明,像是一名风度翩翩的男子,如此贤良淑德,品貌端庄,怎么会有个普普通通的老婆?东吴周瑜曾经说过:&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