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绣降曹后复反是早有预谋的诈降吗?

张绣降曹后复反是早有预谋的诈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53 更新时间:2024/1/16 20:26:36

曹操到达南阳淯水后,张绣便率部不战而降。曹操大喜过望,设宴招待张绣一行,并纳了张绣族叔张济的遗孀为姬妾,又送黄金给张绣麾下的骁将胡车儿,以笼络其心。随后,曹操放松了对张绣的警惕。

就在曹操疏于防备之时,张绣突然反叛偷袭曹操的营盘。曹军在猝不及防的状态下,很快便溃不成军,曹操只好率轻骑狼狈出逃,最后在典韦曹昂等人的拼死保护下才得以逃脱。此战曹操损失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精英,特别是长子曹昂的离世,更是引发了之后夺嫡之争的严重内耗,可以说,曹操是遭遇到了一场完败。

那么问题来了,在宛城之战中,张绣为什么要降而复反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从曹操南征宛城的目的说起。

曹操南征宛城目的:破解战略困局,拓展战略空间

济屯弘农,士卒饥饿,南攻穰,为流矢所中死。绣领其众,屯宛,与刘表合。《三国志·张绣传》

建安元年,屯驻在弘农(秦代的函谷关)的张济为了获取军资,就从关中率军进入相对富庶的荆州地界,攻打南阳郡的穰城。但张济却出师不利,他本人也中流矢而亡,随后,张济的族侄张绣接管了张济的军队,刘表则趁机招降了处于穷途末路的张绣,并让他屯兵于宛城,作为荆州抵挡北方(曹操)军队的前哨。

同年八月,曹操将汉献帝迎奉到许昌(许都),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地位。但在地理位置上,曹操所在的豫州、兖州却均处于四战之地,周围群雄虎视眈眈,形势相当凶险。

北边:是强大的袁绍集团,曹操的实力暂时无法与其抗衡。但幸运的是,袁绍此时正忙于讨伐公孙瓒,根本无暇顾及曹操,这给曹操拓展战略空间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东边:吕布占据了徐州,与在淮南的袁术相互呼应,对曹操构成很大的威胁。但是,此时还是曹操好兄弟的刘备,却在小沛有效地牵制了吕布与袁术,所以,曹操暂时无须担心吕布与袁术的威胁。

东南方向:小霸王孙策虽然一统了江南,但其根基未稳,暂时还威胁不到曹操。相反,曹操还可以利用他来牵制荆州刘表、淮南袁术这两股势力。所以,孙策暂时不是曹操进攻的目标。

南边:虎踞荆州多年的刘表是袁绍盟友,如果他与袁绍南北夹攻曹操,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为了避免陷入被袁绍、刘表南北夹攻的不利局面之中,曹操必须主动北伐或南征,才有可能破解战略困局。

在不具备北伐实力的情况下,南征就成为了曹操破解战略困局的唯一选项。建安二年正月,趁着袁绍讨伐公孙瓒的间隙,曹操果断南下讨伐张绣,誓要夺取宛城。

综上所述,曹操为了破解其地盘处于四战之战的困局,拓展战略空间,就趁着袁绍忙于讨伐公孙瓒,无暇南顾的良机,迅速南下攻打实力较弱的张绣。曹操的目标是拿下宛城,并将其作为阻止刘表北上的屏障。

曹操的战术:极限施压+政治婚姻

太祖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太祖纳济妻。《三国志·张绣传》

曹操到达宛城城外的淯水后,就将军队驻扎下来,并不急于进攻。很明显,曹操是兵临城下向张绣施压。

张绣的实力较弱,如果与曹操硬碰硬,则必败无疑。另外,由于曹操是出其不意地闪电到达淯水,此时,张绣要向刘表求援已经来不及了。而老道的曹操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点,才将军队驻扎在淯水,向张绣进行极限施压,逼其投降。

在张绣投降后,曹操又故伎重演,纳了张绣寡居的婶娘为妾。为什么说是故伎重演呢?因为在此之前,曹操就通过纳妾来达到了政治目的。当时是在迎回汉献帝后,曹操通过纳前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尹氏为妾,获得了朝中何进旧臣们的支持,从而使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也就是说,曹操纳张绣婶娘与纳何进儿媳尹氏性质是一样的,都是政治婚姻,目的是为了拉拢以张绣为首的张济旧部。

综上所述,曹操南征宛城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他首先以优势兵力在淯水威慑实力不济的张绣,而在张绣率部投降后,曹操又纳了张济的遗孀为妻,想以此来拉拢张济的旧部。

看起来,曹操实施的“极限施压+政治婚姻”战术很完美。但是,曹操却百密一疏,他只考虑到张绣,但却没有意识到张绣的军师贾诩才是他真正的对手。正是这一疏忽,让曹操在随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张绣降而复反原因:祸起曹操纳妾,还是策反胡车儿?

张绣在宛城之战中为什么降而复反?对于这个问题,《三国演义》中的说法与《三国志》中的记载出奇的一致,都认为曹操将黄金送给胡车儿,从而使张绣怀疑曹操是想借胡车儿之手来刺杀他,与曹操纳张绣亡叔张济的遗孀后,使张绣自认受到侮辱这两件事,是造成张绣降而复反的决定性原因。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原因一:祸起曹操策反胡车儿?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三国志·张绣传》注引《傅子》

张绣虽然也算是一方诸侯,但其实力还无法与曹操相抗衡,而且此时张绣已经投降,曹操如果想杀他,在酒席(庆功宴)上就能将其团灭,完全没必要舍近求远去策反胡车儿,曹操这种级别的人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所以,曹操“手以金”与胡车儿,完全是因为“爱其骁勇”,而不是要策反他。

当然,从张绣的角度出发,他确实存在担心胡车儿被曹操策反,从而对自己反戈一击的可能,但是,这只是一种可能。而且张绣要拿下胡车儿是易如反掌之事,根本不需要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偷袭曹操。

所以,曹操送黄金给胡车儿这件事,并不足以成为张绣降而复反的决定性因素。

原因二:曹操纳张济遗孀为妾惹恼张绣?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三国志·张绣传》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因为纳了张济的遗孀,也就是张绣的婶娘为妾,从而使张绣怀恨在心。而曹操在得知张绣心存不满后,就暗中策划要除掉张绣,但因机事不密走漏了风声,所以,张绣才决定先下手为强,降而复反出兵偷袭曹操。

尹夫人剧照

但是,此说法存在着明显的漏洞。因为在汉代,寡妇改嫁是被允许的,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其中曹操、刘备以及孙权等当时的风流人物,也都以身作则娶过二婚女人。所以,认为张绣是因曹操纳了他的婶娘而心生怨恨,继而复反偷袭曹操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事实上,张绣在与曹操成为亲戚后,就相当于傍上了一棵大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怨恨曹操呢?

综上所述,曹操将黄金赐给胡车儿,只是因为欣赏胡车儿的骁勇,并不是要策反他;而曹操纳张济的遗孀为妾这件事,更是符合当时的礼俗,张绣根本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所以,曹操纳了张济的遗孀,以及送黄金给胡车儿这两件事,均不是张绣降而复反的决定性因素。

那么,张绣降而复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张绣降而复反真正原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群雄公敌

瑜曰:“不然。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三国志·周瑜传》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把双刃剑,虽然能让曹操占据了政治上的优势,可以借汉献帝之名号令天下。但是,此举也使曹操成为“汉贼”的嫌疑,从而引起天下群雄的反感。

事实上,曹操当时已经成为众矢之的。除了实力较小的割据势力依附曹操外,其他实力较强的诸侯,如袁绍、刘表、吕布、袁术等人都是反对曹操的,就连曹操的好兄弟刘备,也已经与曹操貌合神离了。

张绣当时作为刘表的盟友,自然也是反曹的。但是,张绣的实力根本无法与曹操抗衡,而刘表又鞭长莫及,无法及时支援,此时如果与曹操硬碰硬,则必败无疑。因此,张绣唯有智取,才有可能打赢曹操。

综上所述,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成为了群雄公敌,就是张绣降而复反(实际是诈降计)的真正原因。

曹操失败的原因:败于贾诩的诈降战术

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复反。《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确信张绣就是个软柿子,所以,曹操祭出“极限施压”战术,意图以最小的代价,兵不血刃地拿下宛城。于是,曹操兵临淯水,想以武力逼迫驻守在宛城的张绣投降。

贾诩

面对曹操咄咄逼人的态势,张绣的军师贾诩并没有被吓倒,他决定将计就计,利用曹操因过于自信而导致判断力下降的弱点,来个扮猪吃老虎,采取诈降计来击败曹操。

在贾诩的策划下,张绣率部向曹操投降。曹操大喜过望,为了让张绣等人尽快消除疑虑,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力,曹操就故伎重演,纳了张绣寡居的婶娘为妾,与张绣成为了亲戚。

此后,正如贾诩所料,过于自信的曹操果然放松了对张绣的警惕。而张绣则按原计划偷袭曹操的营盘,曹操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打溃,张绣大获全胜。

综上所述,在宛城之战中,张绣在贾诩的策划下,先示弱诈降曹操,后在曹操放松警惕时,突然复反偷袭击溃了曹操。而曹操之所以中计,主要是因为他实力碾压张绣,而且张绣又早早地示弱投降,使他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轻敌思想,从而影响了判断力,才给了张绣可乘之机。

结语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举动,虽然让他占据了政治上的优势,但是,这也使他成为了天下群雄的公敌。而作为刘表的盟友,张绣自然也是曹操的敌人,因此,当曹操决定南下宛城时,他与张绣一战就已不可避免。

张绣的实力无法与曹操抗衡,如果硬碰硬必败无疑。因此,张绣采纳了贾诩献出的诈降计,他先主动示弱向曹操投降,随后趁着曹操放松警惕的机会,突然降而复反偷袭曹操的营盘,曹操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有备而来的张绣打败。

曹操之所以被张绣偷袭成功,一是因为他在实力上可以碾压张绣,再加上张绣主动示弱投降迷惑了他,从而使他产生了轻敌思想;二是他低估了贾诩的能力,犯了高手过招中的大忌。。

所以,曹操纳张济的遗孀(张绣婶娘)为妾,以及他赐黄金给胡车儿这两件事,并不是张绣降而复反(实际上是诈降)的真正原因。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举动,才是张绣降而复反的真正原因。

标签: 张绣

更多文章

  • 三国顶级谋士许攸为什么会离开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许攸

    说到许攸这位三国的顶级谋士,可能大家并不陌生,他的才华主要展现在他对袁绍和曹操的作用。比如说当年袁绍之所以能在北方成为一代霸主,就是因为许攸在他身边辅佐;再者就是曹操这位三国的枭雄,当年能在官渡大战中要是没有许攸的突然倒戈,曹操想要拿下北方击败袁绍,可能将不会取得胜利。可能让大家非常不解的是,当时

  • 董卓进京时只是带了三千人为什么敢杀太后废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董卓

    董卓乱政,是东汉政权的一大转折点,他带兵进入朝廷,篡夺了国家的政权,随意废立皇帝,这让他能渐渐控制朝廷。董卓的生涯也是非常有意思,如果单单看着前面的事情,好像他就是一个忠臣良将,一心为了国家平定边疆的敌人。可后来董卓就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不仅控制都城,开始篡夺国家的政权,更是在两京大开杀戒,不断搜

  • 朱棣死后有哪些妃子为其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北征班师途中,走到榆木川时病死了,活了六十四岁。按照当时明朝的制度,皇帝死后,要用活人殉葬,此做法非常残忍,是丧失人性的。尽管朱棣很有作为,五次亲征蒙古,派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等等,但是,也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毁誉参半,比如,攻进南京后,为了清除异己,

  • 明仁宗朱高炽死后有多少妃嫔为其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高炽

    朱棣死后,他的长子朱高炽继位为帝,就是明仁宗,然而,朱高炽当皇帝还没一年,就突然病死了,年仅四十八岁。朱高炽死后,按照当时明朝的规定,后宫妃嫔要殉葬,最终,从妃嫔中选了五人给朱高炽殉葬,这五人分别是:贵妃郭氏、顺妃谭氏、淑妃王氏、丽妃王氏和充妃黄氏。让活人殉葬是非常残忍的,是丧失人性的,不管在什么

  • 大羿和后羿是不是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后羿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大羿和后羿的事情,很多人问他们是不是一个人,其实这个问题问得非常的有水平,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看看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下面是小编的解读,感兴趣的别错过了。1、首先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大羿和后裔并不是一个人,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是两位相对独立的人罢了。2、先

  • 龟兹国是不是西游记里的女儿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龟兹国

    人们在提到龟兹国时,总会与女儿国联系在一起,这个在历史上芳名在外的国家,总会让男人们浮想联翩。那么,龟兹国是女儿国吗,龟兹国与女儿国之间有没有关系,以及龟兹国现在的位置在哪里,下面就与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龟兹国不是女儿国女儿国曾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有记载,但龟兹国与女儿国却不是一个地方,在玄奘的记

  • 古人最初是以什么为目的栽培菊花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菊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就因其清寒傲雪的品格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先是与梅、兰、竹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后又与月季、康乃馨、唐菖蒲并称为世界四大切花。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根据史书典籍记载,古人最初是以什么为目的栽培菊花的?根据史书典籍记载,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栽培

  • 古代皇帝是如何写圣旨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圣旨

    如今许多古装历史剧涉及宫廷朝政,其中免不了出现圣旨。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在宫廷剧中宣读圣旨的官方正规题头,以至于不论在颁布哪个皇帝的圣旨时都会听到这八个耳熟能详的字眼。那么,这个圣旨的标准格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杨玉环的真实身高体重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杨玉环

    中国自古至今五千年文明悠久流传,前前后后二十个朝代、四百余位君王书写着历史。在历史长河中,各朝各代及当朝的伟人英杰俱是绽放着各自的璀璨光芒,初统天下立始传世的秦王朝、唯以强亡俯瞰世界的汉王朝、镇元奋武君死社稷的明王朝,都无不从侧面彰显着中华大地的宽厚和深沉。而今天,我们便要以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为引

  • 乾隆帝妃嫔颖贵妃巴林氏在后宫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帝

    颖贵妃巴林氏,蒙古族,蒙古镶红旗人,都统兼轻车都尉纳亲之女,生于雍正九年正月二十九日。她进宫即被封为贵人,可以说起点不算低,乾隆十六年被晋封为嫔,乾隆二十四年被晋封为妃。从乾隆二十四年,一直到嘉庆三年,这位颖妃巴林氏职位无再升,停在了妃位。嘉庆三年,已经升级做太上皇的乾隆帝,感念自己这位嫔妃,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