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立贤不立长历史上有哪些皇帝会被取代帝位?

如果立贤不立长历史上有哪些皇帝会被取代帝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58 更新时间:2024/2/18 13:11:54

在我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是一个被长期使用的制度,顾名思义,这一制度规定了皇帝在确立继承人时需要优先考虑嫡出的长子,也就是正妻所生诸子中最大的一个。其实,这一制度诞生的本意是用一个相对固定的名额避免兄弟之间的夺权斗争,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造成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举例来说,立嫡长子的做法往往会导致皇帝诸子中资质较好的皇子没法掌权,而平庸无能的皇子反而只是因为生得好就登上皇位。唐朝初年,太祖李渊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而能力、贡献远胜于他的次子李世民只被封为秦王。正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立长不立贤”的弊端,才导致后来玄武门之变的爆发。那么,如果历史上没有嫡长子继承制,而是按照能力、功绩确立继承人,哪些皇帝会被自己的兄弟所取代呢?

首先来说,西汉的第六位皇帝,被认为与汉文帝一同缔造了“文景之治”的汉景帝刘可以说地位十分危险。尽管表面上是治世的维系者,但汉景帝的能力和品行历来为人诟病:他采纳晁错的意见进行削藩,又在诸侯们发怒后主动杀掉晁错示好;七国之乱时,他面对危局束手无策,全靠周亚夫、梁王的奋力作战才保住江山,结果这两人一个被他关进大牢,一个被他疏远提防。另外,景帝还有着当太子时一言不合用棋盘砸死吴王太子刘贤的事迹,可见其个性之粗暴。

相比于缺点不少的景帝刘启,汉文帝的嫡次子,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梁王刘武似乎更加适合统治大汉。七国之乱爆发时,梁王不但没有跟着其他诸侯王一起攻打朝廷,反而拼尽全力拱卫长安,可见其对汉室的忠诚。战争结束后,梁王的军队与周亚夫率领的朝廷军立下的战功几乎相等,可见其能力。另外,从种种迹象来看窦太后也明显更加偏爱刘武。因此,如果没有嫡长子继承制,或许刘武才是继承大统的那个。

地节三年四月(前67),汉宣帝立嫡长子刘奭为太子,也就是日后的汉元帝。元帝为人性格懦弱,在位期间宠信宦官,直接导致了西汉政权走向衰落。相比之下,汉宣帝的第三个儿子刘嚣要更加优秀,据《汉书》记载:“楚王嚣素行孝顺仁慈,之国以来二十余年,纤介之过未尝闻。”由此观之,至少刘嚣不会像刘奭任由奸臣作恶而毫无作为。

唐穆宗李恒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皇帝,因为他的三个儿子先后都当上了皇帝。其中,作为嫡长子的敬宗李湛率先登上皇位,他十六岁即位,随后便因为沉迷蹴鞠、马球等游戏而荒废了朝政。当时,权宦王守澄、奸臣李逢吉相互勾结,导致朝政废弛、民生困苦。

相比之下,穆宗的第五个儿子李炎尽管也有些缺点,但在位期间有着任用贤能、革除弊政、打压宦官、抗击外敌的表现,被认为缔造了“会昌中兴”的局面,至少从能力和态度上要胜过李湛不少。因此,如果当初继位的不是作为嫡长子的李湛而是李炎,或许唐朝能够提前走向中兴,从而开辟一条不同的道路。

提到明英宗朱祁镇,恐怕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他听信权宦王振的教唆御驾亲征,结果兵败被俘的经历。作为明宣宗的嫡长子,他第一次即位时重用奸宦王振,第二次即位时重用门达、逯杲等奸臣,都体现出其识人不明的特点。

相比之下,在他被俘时被推举即位的明代宗朱祁钰在位期间重用于谦等贤臣,推动明朝国力发展,俨然是一位有抱负、有作为的君主。可惜的是,“夺门之变”爆发后他的皇位被英宗夺回,他自己也离奇去世,享年还不到二十九岁。可以想见,如果最初即位的并非英宗而是代宗,明朝或许就能够避免陷入由盛转衰的趋势了。

根据统计,我国历史上尽管很长一段时间里原则上都遵循着嫡长子继承制,但严格来说,真正作为嫡长子继位的只有二十四人。一方面,这或许是因为许多嫡长子都没能存活到父皇驾崩的时候;另一方面,这也和嫡长子们被立为储君后往往会遇到诸如敌对势力构陷等情况,最终难以顺利继位有一定关系。

总的来说,我国历史上不乏一些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后表现出色的皇帝,如开创“明章之治”的汉明帝刘庄、缔造“元和中兴”的唐宪宗李纯等等。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才能、德行其实比不上其他兄弟,却借助嫡长子的身份登上皇位者,这些人的存在,正是嫡长子继承制弊端的直接体现,与此同时,这其实也体现出了“家天下”的落后。

标签: 皇帝

更多文章

  • 皇帝选妃有什么要求?除了颜值还需要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选妃

    在古代,被皇帝看上的女人都会入宫,要知道的是皇帝的要求可不低,所以皇宫之中有许多为人不知的标准,总体概括而言有4个。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第1点:面容要美丽,人与人见面第一印象肯定是脸庞入皇帝,在选妃时不看重脸庞,那才叫奇怪呢,基于这个原因,但凡是参加选妃的女子中,只要长相够好,便有

  • 刘秀建立东汉后尊刘奭为父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秀

    刘秀平定天下之后,在祭祀祖先的问题上,史书上有这么一段记载:宜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四世代今亲庙,宣、元皇帝尊为祖、父,可亲奉祠…别为南顿君立皇考庙。简而言之,刘秀尊汉宣帝刘询为祖父,尊汉元帝刘奭为父亲,史书中提到的“南顿君”,本是刘秀父亲刘钦,因曾任南顿县

  • 身为庶子的宋徽宗赵佶为何能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徽宗,赵佶

    元符三年(1100年),赵煦病逝,年仅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今天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国不可一日无君,但赵煦唯一儿子早夭,自身又一直没有养子,这时北宋帝国最直接的问题是立谁为帝。按照赵匡胤传位赵光义的“兄终弟及”传统,为赵煦过继一子基本可以否定,于是就只能在

  • 宋朝皇帝的龙袍为何不绣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龙袍

    对宋代龙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龙袍作为古代帝王的象征,宋代时期的龙袍为什么没有龙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宋代龙纹的“消失”的原因,要从龙袍的起源开始。龙可谓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由各个动物的一部分拼凑而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龙是九五之尊,是万物

  • 在古代叔叔舅舅为何会被皇帝区别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皇帝

    中华文明自大禹治水成功,成为禹帝,传位于儿子启,开启夏朝,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统治时代,夏,商周为中国政治制度成型的时期,我们称之为王权时代。“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家天下”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十分

  • 清朝什么样的爵位住的宅邸能称为王府 清朝王府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府

    首先,要清楚在清代哪些爵位的宅邸才可以称作王府!在清代,宗室的爵位共分十二个等级,这十二个等级依次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这其中只有和硕亲王和多罗郡王的宅邸才能叫做王府,多罗贝勒以下

  • 张士诚娶了朱元璋的老婆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士诚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张士诚比较感兴趣的,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张士诚好像取了这个朱元璋的老婆了,那么这个说法是不是对的呢?还有这个张士诚真的娶了朱元璋的老婆吗?还是有说奇特的一些错误的说法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小编翻阅了无数资料得知,张士诚并没有娶朱元璋的老婆,反而是朱元璋

  • 周武王病逝前:为何让周公辅政 姜尚回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武王

    商周交替之际的传奇人物,不仅军事谋略惊人,而且善于治理国家,还长寿超过百岁。尤为重要的是,姜子牙唯一女儿是周武王的正妃,生下的长子为周成王,两人有着血缘纽带。那么,作为周武王的岳丈,周成王的外公,又有经天纬地之能力,周武王病重去世之前,为何指定周公辅政周成王,而让姜子牙回到封地齐国?周文王时期,姜

  • 南宋韦太后去世时是多少岁?韦太后在金国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韦太后

    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 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韦太后是宋高宗赵构的生母,也称宣和皇后。都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好像残酷的战争跟女人没什么关系,而事实上,女人也是战争的参与者和受害者。战争规模越大,就需要

  • 古代宫女出宫后都做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宫女

    说起宫女,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就是古代宫廷当中那些服侍王公贵族的的血侍女。这些宫女出宫之后,多半都是会孤独终老的。因为在年仅13的时候就被选进宫了,翻个错可能就有被打死的危险,费尽心机活到了25岁出来,也找不到人家嫁了。那么这是为何呢?为何宫女出来后嫁不出去呢?其原因有下面这几点:1、进攻的时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