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皇帝每天都要去上朝吗

古代皇帝每天都要去上朝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548 更新时间:2024/3/14 2:14:35

古代皇帝是不是每天都要上早朝?

这件事大概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朝代是,有的不是。

进一步说,即便是这样,未必坚持得住;不是的,也有“朝乾夕惕”的皇帝。

坚持“早朝”的,明朝曾经就是。

《大明会典》规定,皇帝须每天“早朝”,于日出时开始,日出之后不久结束。

其大体程序是凡有资格参加早朝的京官和都城的地方官,在天色未明之前到宫门前守候。宫门准时伴随钟声徐徐打开,百官进入,在殿前广场列队,文官位东面西,武官位西面东。有专门的御史负责点名,且记下咳嗽、吐痰、牙笏掉落、步履不稳等等“失仪”官员,等候参惩。一切就绪后,皇帝驾到,鸣鞭,众官员在赞礼官指挥下转身、向皇帝叩头行礼。鸿胪寺官员高声宣读“退休”或派往各地任职官员姓名,被“唱名”者另行向皇帝行礼谢恩。随后,四品以上官员躬行进入大殿,各部主官向皇帝报告或请示政务,皇帝给予指令,然后可以退朝。

上述规定,轻易不可违背,即便下雨下雪亦不可免。

《孝宗实录》载,弘治十一年,即1498年,孝宗皇帝是在被“早朝”压得喘不过气来,几乎是以央求的口吻“请”大学士们免朝一日夜里,宫中曾经失火,折腾的皇帝一宿没睡大学士们反复磋商,最后同意了“辍朝一日”。

此一制度,从明朝第十帝正德皇帝始遭破坏。他很不把众臣看在眼里,所以也懒得跟臣下整这套“仪式”。

1521年,没有子嗣的正德皇帝驾崩。早就不耐烦的重臣们,迅速联合起来肃清了这位皇帝的亲信,并与皇太后商议,扶旁系子侄朱厚熜继位,是为明世宗嘉靖皇帝

嘉靖兢兢业业干了二十年,随后的二十五年,便专心去修坛炼丹了。自然,“早朝”也难以为继。

嘉靖死后,是隆庆皇帝,五年半时间里,开始还坚持每日“早朝”,但他实在是个碌碌无为的君王,无脑到被朝臣随意左右。《穆宗实录》等文献载,后来,他干脆把“早朝”免除了。

然后,就是不到十岁登基的万历皇帝

朱翊钧刚刚即位之初,张居正对于维护其皇权,免受前朝重臣高拱专擅以及清理贪腐宦官,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对他的学习和处理政事给予了严格“管理”和“辅导”。使其能有最初中兴的十年。

大学士张居正,为了减轻这位少年皇帝的负担,以便其有足够时间学习“圣贤经传”,将一“旬”中,逢“三、六、九”日“早朝”,其他则免。

此可见《神宗实录》。

明神宗十年,即1582年,元辅张居正突然病逝。这一年,万历皇帝十八岁。

而此年,这位年轻的皇帝喜欢上了“九嫔”中聪明机警、酷爱读书的“淑嫔”郑氏,而且终生不渝。

之后的三十八年,“万历十五年”是个“典型案例”“早朝”这事儿,早被万历扔到了脑后。

不日日早朝,但“朝乾夕惕”的皇帝,可以举雍正为例。

标签: 上朝

更多文章

  • 在紫禁城中哪些水缸是怎么来的?有何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紫禁城

    凡是去过故宫的朋友们都知道,在一些重要的建筑物之前的庭院里,都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些收口大腹、两耳加兽面铜环的金属大缸。这些大缸有铁铸的,有铜铸的,还有些是铜质鎏金的,它们静静地端立在各个大殿之前,金光耀眼,质朴端庄。椐《大清会典》记载,这些大缸都是明清两代制作的,明朝多是铁缸,清代多是鎏金铜缸。至

  • 青楼是怎么来的?古人逛一次青楼需要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青楼

    青楼,原本指豪华精致的雅舍,后泛指妓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总是听说这样一句话:“当人有了金钱和权力之后,那么他将开始向往纸醉金迷、穷奢极欲的生活。”这句话在大多数的成功人士看来是极其荒谬的,但殊不知这其实就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若不是有所谓

  • 明朝的皇后及妃子为何大都从民间甄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

    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权威最高的人物,作为皇帝的嫔妃也应该有一定的家世衬托,比如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宋仁宗的曹皇后都是有着极高的家世。但是仔细看中国历史就可以发现,明朝的后妃甚至皇后的出身其实并不高,大多都是平民,为什么会这样?一、政治上控制极端,不需要政治联姻1、管理控制严格,不需要政治联姻明朝的政治执

  • 在李善长之后朱元璋新选的宰相人选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善长

    洪武三年,李善长生病,回家休养,朱元璋要选新的宰相。当时他把刘伯温找来,和他讨论了三个人选: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吊诡的是,这三个人选,最后都先后被朱元璋给杀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朱元璋)说是谈论这三个人,实际上是朱元璋提出这三个人,想用这三个人为宰相,想征求刘伯温的意见。朱元璋首先提到了杨

  •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曹参当上丞相后为何无所事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参

    曹参,西汉开国功臣,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曹参“萧规曹随”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萧何去世,曹参进京当宰相。在他担任宰相的三年时间里,一切都遵循萧何生前曾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不予改变。这一件事,在历

  • 古代皇后为什么不能降为妃嫔 被废皇后的儿子还算嫡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后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皇后都被废了,皇后的孩子,即使不被降为庶子,也必然是没有继承权了。毕竟老皇帝会担心,这瓜娃子上台后,会不会为了他老妈,打击报复。皇后只能被废,却不能降低为妃?这就好比是妻子只能被休掉,却不能被当成小妾来看待一样(当然,也有例外)。这在古代很正常,因为小妾是夫妻的共同财产,晚上陪

  • 古代妃子生下皇子之后为什么要找奶妈不自己哺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

    一位60多岁的历史专家告诉我:明朝曾设立“乳娘府”,专门招募15到20岁的已婚女性给皇子喂奶,这不仅和皇帝的嗜好有关,还隐藏这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古代妃子为什么不给皇子喂奶?古时候的后宫,都有这样的规定,妃子不能给皇子喂奶,一旦有人违反这个规定,轻则会被皇帝冷落一番,重则直

  • 曹丕篡位为什么还要优待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献帝

    曹操在称帝和不称帝的选择中长期徘徊,到死也没有称帝。但是这不是他良心发现,不想称帝,而是把称帝的使命留给了曹丕。在曹操去世后不久,接替他成为魏王的曹丕就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当了皇帝,建立了魏朝。在称帝后,曹丕并没有杀害汉献帝,反而对他十分优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一、曹丕称帝后对汉献帝的待遇。汉室江山

  • 东汉末荆州刺史刘表为何不向外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表

    刘表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作为荆州牧,其掌握着强大富庶的荆州,有着极佳的战略位置与国力。可刘表在他掌握荆州的几十年时间中,却没有任何建树。看着他四周的群雄们各自忙着扩张自己的领土,刘表却毫无动作。这似乎并不正常,但他却是发生了。许多人对此归咎于刘表的守成性格,认为他不对外扩张,完全是他性格上的原因。

  • 古代皇帝选妃侍寝只有翻牌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侍寝

    话说,1644年清军入关的最大贡献,就是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电视事业。被“清宫戏”轰炸得太久,大家都知道了皇帝陛下晚上选妃侍寝的小秘密:翻牌子。然而,古代帝王那么多,选妃侍寝的手段怎么可能只是“翻牌子”这么单调?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做一个小小的盘点。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