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哪位清官曾拒收皇帝的寿礼?包拯七十大寿拒收礼

哪位清官曾拒收皇帝的寿礼?包拯七十大寿拒收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444 更新时间:2024/1/1 13:06:44

包拯以为官清廉,敢于得罪权贵而著称于世,民间百姓亲切地称呼他“黑脸包公”。在他七十大寿之际,吩咐家人拒收贺礼。令其为难的是,第一位来送礼的竟然是当今圣上。

诗言志,歌咏言,言为心声。在我国古代,有许多为百姓津津乐道的清官诗歌作品,同普通诗人一样,清官在诗中言说着真情实感,同时他们的诗作又充满着凛然正气,他们的故事成为百姓代代相传的佳话。

晋代广州刺史吴隐之赴任时,路过距广州城不远的石门,听闻当地有一处“贪泉”。当地人传说:贪泉相当灵验,即便是清官饮用了泉水,也会变得贪得无厌。吴隐之不信邪,随从苦苦相劝。吴隐之正色道:“无贪污之欲,就不会见钱眼开,过了岭南就会腐败,纯属一派胡言。”言毕亲自来到泉边取水饮用。随后作诗言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吴隐之不仅没有贪腐,上任后勤俭清苦,廉洁奉公,而且力革弊政,使得广州官场风气大变。

北宋包拯以为官清廉,敢于得罪权贵而著称于世,民间百姓亲切地称呼他“黑脸包公”。在他七十大寿之际,吩咐家人拒收贺礼。令其为难的是,第一位来送礼的竟然是当今圣上。太监在送来的礼品盒上题了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拯看过挥笔回敬道:“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言辞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令皇上不禁赞叹不已。

明代宣德年间,苏州知府况钟到任后关注百姓疾苦,严惩贪污腐败,兴学府、平冤狱,时人谓之“况青天”。在他任满离别时,城中官员百姓向他赠送礼物,况钟拒绝后赠诗一首:“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两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泪洒注发泉。”赶赴京城,况钟向皇帝述职时,写下这样的诗句:“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称天日盟。”好个“行囊一担轻”!身无金银累赘,心无贪欲羁绊,人生坦坦荡荡,岂能不自在轻松?

明朝永乐年间,监察御史吴讷为人刚直不阿,为官廉洁自律。有一天,他到贵州巡视,返京途中,当地土司相赠黄金百两。吴讷愤然拒绝,当场题诗回赠:“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情操超然物外,正气感天动地,诗句不啻为根根荆条,抽打着行贿者苟且阴暗的内心深处。

乾隆年间,河南巡抚叶存仁仕途数十年,清廉为官,洁身自好。在他告老还乡时,官员们为他送行,却迟迟不让船起锚,直到夜半时分,远远驶来一叶小舟。原来是部下送给他一些告别的礼物,担心有人看见,所以故意拖延到月上枝头。叶存仁随即取来笔墨纸砚,赋诗道:“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随后退还了礼品。我不怕别人知道,但是我怕自己知道情操若此,令人肃然起敬。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身处封建时代官场,很难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受贿已然成为事实,能够为之愧悔者,古来凤毛麟角。唐代诗人兼杭州刺史白居易为官期间,从未受贿或向地方官员索贿,但是在他离任返乡时,发现自己行囊中带回两片玲珑可爱的天竺山石,感到有损清白名声,追悔莫及写下诗句:“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叶。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为官一任,拿走当地两片石头,似乎在情理之中,能够自觉惭愧,实在难能可贵。

标签: 哪位清官曾拒收拒收皇帝寿礼包拯七十大寿收礼

更多文章

  • 揭秘:萧何贪污汉高祖刘邦为何不怒反而很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揭秘,萧何,贪污,汉高祖,刘邦,何不,反而,很高兴

    谁都知道,萧何是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大功臣,而且多年忠心耿耿,尽心效力。但后来有一天,刘邦却把身为相国的萧何逮捕入狱。原因是萧何写了一个奏折,希望把上林苑中的荒地分给百姓耕种。有一位侍卫探问刘邦:“萧相国犯了什么大罪? ”刘邦怒气冲冲地说:“吾闻李斯为秦相时,有善归

  • 清代张謇状元头衔系翁同龢争取 无心仕途办实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代,张謇,状元,头衔,系翁,同龢,争取,无心,仕途,实业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传统中国人世世代代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归依。“状元郎”更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可是“状元们”都是怎样经过重重筛选,最终光宗耀祖的呢?说“状元”是中国人心目中最为辉煌崇高的

  • 万历皇帝为什么三十年不出宫?明朝有内阁分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万历,皇帝,为什么,三十年,不出,明朝,内阁,分权

    这是怎样一个朝廷,皇帝终日与宫女、太监们厮混在一起,三十余年不出宫门;"公认"的忠臣为了处理好与宦官的关系,派自己的儿子给宦官大送珍品;当年受皇帝调药、显赫一时的"忠臣"尸骨未寒,就给儿孙带来杀身之祸。这也就难怪当时的日本会对紫禁城的属地虎视眈眈。好一幅皇帝、后宫、辅臣、宦官的"和谐图"当人文主义思

  • 历史上的包拯头上有月牙吗?包拯的月牙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包拯头,上有,月牙,包拯,怎么

    古装电视剧《神探包青天》目前正在热播,演员张子健在剧中饰演包拯,随着该剧的热播,包拯头上的月牙再次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不论是在现如今的电视剧中,还是在各类戏曲中,包拯的额头中央都有一个”月牙儿“,但看了包拯的画像,却未发现其额头有“月牙儿”。那么历史上

  • 不谙兵法世事 谁是乱世三国中智商不高的军事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不谙,兵法,世事,谁是,乱世,国中,智商,高的,军事家

    谁是乱世三国中智商不高的军事家?对于袁绍的评价,陈寿在《三国志》有言:袁绍、刘表,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蹶,社稷倾覆,非不幸也。昔项羽背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绍之杀田丰,乃甚于羽远矣!足可见

  • 唐睿宗李旦有几个皇后?李旦的皇后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睿宗,李旦,有几个,皇后,都是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又名李旭轮,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最初封为殷墟王,另冀州大都督。他一生两度登基,三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690年让位于母后武则天,

  • 历史解密:大宋帝国的公主是历史上最守妇道的楷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大宋,帝国,公主,历史上,最守,妇道,楷模

    古代女人所谓的恪守妇道,多指贞节、孝敬、卑顺、节俭而言。公主是皇帝的女儿,驸马娶公主不叫娶而叫“尚”,一个“尚”字便说明了公主在家庭中地位高于驸马,不仅高于驸马,也高于公婆。因此,让公主恪守这些妇道恐怕是很难的,即便恪守了,也会走样儿。跟唐代相比,宋代

  • 大汉朝历史上没有根基的刘恒为何能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历史上,没有,根基,刘恒,为何,当上,皇帝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当权,此时诸吕做大。那吕后因为刘邦曾经重视其他妃子,便变本加厉的迫害刘邦以前受宠的女人,尤其是戚夫人。大概是恨屋及乌,连同她们的孩子都不得好死。就这样,吕后当政八年后,朱虚侯刘章振臂一呼,大臣们便跟着闹革命,姓吕的彻底玩完。不过胜利果实却让而代王刘恒分享,不久众大臣迎接刘恒做皇帝

  • “清末状元”张謇的一句什么话让慈禧失声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末状元,张謇,一句,什么,慈禧,失声痛哭

    清代状元张謇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影响巨大、声望颇高,在张謇眼里,没有比国家利益更高的政府利益。当一个旧体制愿意更新并处于更新阶段时,他会与其保持最大诚意、最大程度的合作;任何人都不会说张謇顽固、保守。即使当现行体制遭遇不测、命悬一线时,他仍旧会为其效命奔波,他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对旧体制的 “

  • 诸葛父子与司马父子的区别:两个家族竟如此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父子,诸葛,父子,司马父子,司马,区别,两个,家族,如此

    诸葛父子与司马父子三国的政治格局,其实也是家族的格局,曹、孙、刘的大格局下,又有其他姓氏的格局,诸如诸葛家族,陆氏家族,司马家族,贾氏家族等等,其中诸葛家族在三个国家的管理层面上,都有相当的分量,为历史所罕见。而蜀汉的诸葛家族是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当诸葛亮在蜀汉舞台上已经是实际的第一管理人时,司马家族